2024年蘇教新版選擇性必修3語文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26_第1頁
2024年蘇教新版選擇性必修3語文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26_第2頁
2024年蘇教新版選擇性必修3語文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26_第3頁
2024年蘇教新版選擇性必修3語文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26_第4頁
2024年蘇教新版選擇性必修3語文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26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蘇教新版選擇性必修3語文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某公司日前宣布;將在亞洲市場推出一款能夠減少手機輻射對人體影響的電池,該電池目前已正式在新加坡___________。

②您在努力讓個人資產增值的同時;是否注意到家庭財產會在自己的___________選擇中不知不覺地流失?

③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官員就市場內活禽交易的相關制度;日常管理、消毒檢疫、自身保護、活禽屠宰等情況詢問了市場商戶;并對現場進行了___________。

④孔子雖不喜歡陽貨的為人,但___________禮尚往來,他仍趁著陽貨不在家的時候去他家致謝。A.面市草率考查因為B.面世草率考察因為C.面市輕率考察出于D.面世輕率考查出于2、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字”,在古代,男子20歲(成人)舉行加冠禮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以表示對他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稱呼。B.“丈人”,古代對老人和長輩的尊稱。與今之“岳父”不同,一般譯為“您”。C.“湯鑊”,古代的一種酷刑,是把人投入到滾湯中煮死。D.“以始元六年”中的“始元”是漢武帝的年號,這是帝王年號紀年。3、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天下云集響應②外連衡而斗諸侯③憂勞可以興國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一夫夜呼⑧函梁君臣之首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4、下列各組句子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夫禍患常積于忽微B.此三者,吾遺恨也世言晉王之將終也C.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雖九死其猶未悔D.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數十伶人困之5、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古今相同的一項是()A.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B.至于誓天斷發(fā)C.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D.與其所以失之者評卷人得分二、其他(共8題,共16分)6、魯迅先生在本文中談了自己對“請愿”的看法,在《空談》一文中也說:“請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為然的,但并非因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樣的慘殺。那樣的慘殺,我實在沒有想到,雖然我向來常以‘刀筆吏’的意思來窺測我們中國人。我只知道他們麻木,沒有良知,不足與言,而況是請愿,而況又是徒手。”請結合《記念劉和珍君》一文談談,魯迅先生對請愿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他認為請愿的做法是正確的嗎?7、《為了忘卻的記念》明明是一篇紀念性文章,可作者在標題中卻用上了“忘卻”這個詞,是否有些不妥?(《為了忘卻的記念》)8、解釋下列加點字。

明。

(13)明于治亂_______

(14)讒諂之蔽明也_______

(15)明道德之廣崇_______9、解釋下列加點字。

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_______

以貨物與常_______

賜錢二百萬以葬_______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_______10、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

(1)即謀單于;何以復加?宜皆降之。

(2)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

(3)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11、一詞多義。

盛:

盛以錦囊其意氣之盛

以:

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12、詞類活用。

動詞的使動用法。

(1)外連衡而斗諸侯__________

(2)卻匈奴七百余里__________

(3)序八州而朝同列__________

(4)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__________13、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南取百越之地,以________為桂林;象郡。

(2)委命________下吏。

(3)聚之________咸陽。

(4)鑄以________為金人十二。

(5)臨不測之淵,以________為固。

(6)躡足________行伍之間,而倔起________阡陌之中評卷人得分三、古代詩歌閱讀(共1題,共2分)14、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適古鎮(zhèn)青山口,寒風落日時。巖巒鳥不過,冰雪馬堪遲。出塞應無策,還家賴有期。東山足松桂,歸去結茅茨?!咀⑨尅竣偾嘁能?,唐戍邊軍隊。此詩歌是四十七歲的高適送兵往青夷軍,歸途入居庸關時所作,他曾到邊塞尋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東晉謝安在時局混亂時退居東山,相機而作。

(1)前兩聯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兩聯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評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寫(共1題,共9分)15、古詩文默寫。

(1)四圍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

(2)世人皆濁,____________?眾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_______________。

(5)漁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陣驚寒,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五、現代詩歌閱讀(共1題,共4分)16、下面這首小詩在網絡上被許多人轉發(fā)、推薦。請品讀該詩,說明其被推薦的理由。要求:寫3點理由,字數60字左右。一碗油鹽飯佚名前天,我放學回家,鍋里有一碗油鹽飯。昨天,我放學回家,鍋里沒有一碗油鹽飯。今天,我放學回家,炒了一碗油鹽飯,放在媽媽的墳前。評卷人得分六、語言表達(共4題,共20分)17、請根據下列新聞報道內容;擬定新聞標題與導語。標題在15字內,導語在65字內。

標題:_____

導語:_____

美國航天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當天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fā)文說:“祝賀中國嫦娥四號團隊實現在月球背面的成功著陸,這是人類的第一次,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祝賀!”在新華社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發(fā)布的相關新聞下,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chuàng)始人埃隆?馬斯克第一時間對嫦娥四號成功落月表示祝賀。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亞歷山大?熱列茲尼亞科夫對新華社記者說,嫦娥四號成功落月是中國取得的一項重大航天探索成就,確保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技術非常復雜,此前任何國家都未能使其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中國這一成功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轟動效應”。(背景鏈接: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并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18、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又到了東灘草長鶯飛的時候。蘆葦蕩深處,悠然浮出水面的大魚猝爾游走;不時有鳥兒落下啄食,或是翩然起飛,優(yōu)美地消失在遠方。5年前,____________。那時,廣闊的灘涂上沒有管護人員和設備,多的倒是偷獵者,毒殺鳥兒的事時時發(fā)生。然而,_____________。這種原產于北美的入侵植物,在東灘擴展迅猛,所到之處,其他植物“寸草難生”,水質惡化,生態(tài)系統(tǒng)退化,遷徙越冬的鳥兒沒了事物和休息地。如今,東灘的互花米草已被剿滅大半。19、下面文段有四處語言表達方面的問題,請指出有問題句子的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①藝術評論,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現象評論、文化評論。②它不僅需要切實的創(chuàng)作實踐,甚至需要專業(yè)的知識儲備,③否則藝術評論便很難入情入理。④倘若沒有任何藝術實踐經歷和藝術創(chuàng)作領悟能力,⑤便無法真正發(fā)現和理解創(chuàng)作中的種種感受體驗。⑥所以對于藝術評論,確實需要一定的藝術實踐,⑦否則極有可能出現誤讀、誤判等情況發(fā)生,進而誤人誤己。20、根據下列句子的語境選詞填空。

①該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集保稅展示、商品交易物流倉儲、通關服務于一體,__________10月份已吸引來自26個國家的400多個品牌;2500多種單品入駐。(截止/截至)

②馬克思和恩格斯是世界上為了崇高事業(yè)共同合作的__________。(典范/典型)

③她從不刻意__________自己;有一種純樸自然之美。(裝飾/妝飾)

④凡是看過金山野柳海岸奇石的人,莫不驚嘆大自然__________的奇妙?。ㄇ蓨Z天工/鬼斧神工)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C【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正確運用詞語的能力。

①面市:(產品)開始供應市場。面世:指作品;產品與世人見面;問世。此處的語境是該電池在新加坡供應市場;故應選“面市”。

②草率:(做事)不認真;敷衍了事。輕率:(說話;做事)隨隨便便,沒有經過慎重考慮。此處的語境是自己不慎重的選擇導致財產流失,故應選“輕率”。

③考查:用一定的標準來檢查衡量(行為;活動)??疾欤簩嵉赜^察調查;細致深刻地觀察。此處的語境是進行了實地觀察調查;故應選“考察”。

④因為: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因果關系。出于:(事物)從某處出現;產生;(言行)從某一角度、方面出發(fā)。此處的語境是從禮尚往來的角度出發(fā),故應選“出于”。

故選C。2、D【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

D.“是漢武帝的年號”錯誤;“始元”是漢昭帝的年號。

故選D。3、D【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

①云;名詞活用作狀語,像云一樣。

②斗;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斗爭。

③興;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興盛。

④履;名詞活用作動詞,登上。

⑤小;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變小。

⑥朝;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朝拜。

⑦夜;名詞活用作狀語,在夜晚。

⑧函;名詞活用作動詞,用匣子裝。

綜上;①⑦名詞作狀語,②③⑥動詞的使動用法,④⑧名詞用作動詞,⑤形容詞用作動詞。

故選D。4、D【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于:介詞;被/于:介詞,在;

B.也:表判斷/也:用于句中;表語氣停頓;

C.雖:雖然/雖:即使;

D.兩個“之”都為代詞;代莊宗。

故選D。5、B【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句中的含義的能力。

A項;“人事”,古今異義詞。古義:人為的因素,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今義: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yǎng)、調配、獎懲等工作。

B項;“至于”,古義和今義相同,均為:達到某種程度。

C項;“意氣”,古今異義詞。古義:氣勢;今義:意志和氣概,由于主觀和偏激而產生的情緒。

D項;“與其”,古今異義詞。古義:和他;今義:連詞,比較兩件事的利害得失的時候,用在放棄的一面。

故選B。二、其他(共8題,共16分)6、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對文章進行個性化解讀的能力。

“人類的血戰(zhàn)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但請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只是徒手?”解讀這一句,得看上一句“至于此外深的意義,我總覺得很寥寥,因為這實在不過是徒手的請愿”,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徒手請愿的態(tài)度:意義寥寥。作者用煤的形成作比,說明人類社會在殘酷的流血斗爭中發(fā)展,反動勢力總是太兇殘?zhí)?,大量的流血斗爭往往才換來一點進步,徒手的請愿有多大作用呢?魯迅對請愿不是一味肯定,而是總結教訓,催人改進斗爭方式,這正是魯迅的深刻之處,當年在群眾斗爭面前,魯迅確實是一位導師。魯迅對劉和珍君的行為是不支持的,對她的遇害是十分痛心的。在文章的結尾,魯迅說大片的樹木形成的煤炭只有一點點,就是說明:劉和珍君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是收獲卻甚微,她的犧牲只是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魯迅希望學生采取其他更有效的、更理性的行動,而不是像這樣對著兇殘的政府請愿。本題根據對原文內容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窘馕觥坑^點一:魯迅先生并非不以請愿為然。魯迅先生對于一切愛國運動都無限關心并且積極參加和支持。雖然他認為向反動政府請愿特別是“徒手的請愿”有極少的效果;但是他說:“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薄罢堅浮碧岣吡巳罕姷恼J識,能鼓舞群眾進一步走向徹底的愛國道路;革命道路上去。

觀點二:魯迅先生不以請愿為然。這在原則精神上是和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的態(tài)度完全一致的。像1926年3月18日那樣的愛國請愿毫無疑義,是群眾的一種愛國運動;向政府去請愿提出人民的要求毫無疑義,也是群眾的斗爭方式之一。但請愿畢竟不是徹底的革命斗爭,也不是徹底的愛國斗爭,尤其是向當時那樣反動的政府去請愿,除表示出了群眾的意向和力量外,實際的效果是絕不會有的。7、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標題含義的能力。

《為了忘卻的記念》是一篇紀念性的文章,“記念”是紀念在慘案中犧牲的青年學生,他們是烈士,文章記敘了他們的舉止言談、音容笑貌。“忘卻”是為了擺脫悲哀,奮然前行?!盀榱送鼌s”說明難以忘卻,往事歷歷在目,形象鮮明。所以要擦干淚水,掩埋好戰(zhàn)友的尸體,化悲痛為力量,輕裝上陣,以更有效的戰(zhàn)斗來紀念烈士。標題“為了忘卻的記念”語言簡潔,蘊含豐富?!窘馕觥糠治稣n文,“忘卻”的賓語應該是“悲哀”,對反動派屠殺進步青年的罪行能“忘卻”嗎?不能!要擦干淚水,掩埋好戰(zhàn)友的尸體,化悲痛為力量,輕裝上陣,以更有效的戰(zhàn)斗來紀念烈士。所以對烈士的紀念是應該的,但不能淚眼迷離,只能把“悲哀”暫時“忘卻”。8、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在句中含義的能力。

句意為“明曉國家治亂的道理”?!坝谥蝸y”為介詞結構;作狀語,故“明”作動詞,“明曉”的意思。

句意為“被讒言和諂媚之辭蒙蔽了聰明才智”?!氨巍睘閯釉~;故“明”為名詞,形容詞活用,作賓語,“視力”的意思。

句意為“闡明道德的廣闊崇高”?!暗赖轮畯V崇”,為名詞性短語,故“明”為動詞,作謂語,“闡明”的意思。【解析】①.動詞,明曉②.名詞,視力③.動詞,闡明9、略

【分析】【詳解】

本題主要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結合“父”分析;是憑借父親的職位,譯為憑借,介詞。年輕時憑借父親的職位而做官,兄弟幾人一道做郎官。

結合“貨物”分析;譯為把,介詞。把財物送給了虞常。

“葬”是“賜錢二百萬”的目的;譯為連詞,來。賜錢二百萬用以下葬。

結合“始元六年春”分析,用在時間前面,為介詞,在?!窘馕觥竣?介詞,憑借②.介詞,把③.連詞,表目的,來④.介詞,在10、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翻譯的能力。

(1)得分點為:“即”,假如、如果。“何以復加”,賓語前置句,又該用什么更重的處罰呢?“降”,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投降。(2)得分點為:整個句子缺主語,句首要添加“您”。“空自苦亡人之地”,狀語后置兼省略句;“苦”后省略介詞“于”,要補出,并調整語序。“安所見”,語前置句,在哪里顯示呢?“見”,同“現”,顯示。(3)得分點為:“亡”,同“無”,沒有。“夷滅”,意義上的被動,被殺?!罢l為”,賓語前置句,為誰?【解析】(1)假使謀殺單于;又該用什么更重的處罰呢?應該都讓他們投降。

(2)(您)終究不能回歸漢朝了;白白地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您對漢朝的)信義又能在哪里顯示呢?

(3)大臣無罪而全家被殺的有幾十家,安危不可預料,您還又為誰(守節(jié))呢?11、略

【分析】【詳解】

本題主要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含義的能力。

“盛”;結合“錦囊”分析,此處應該是裝著的意思,動詞?!笆⒁藻\囊”句意:用錦囊把箭裝起來。

“其意氣之盛”;“盛”修飾“意氣”,是定語后置,意思是自得的神情,豪邁的氣勢。可譯為昂揚,動詞?!捌湟鈿庵ⅰ本湟猓鹤缘玫纳袂?豪邁的氣勢。

“以”;“與”,介詞,跟,和;“其”,人稱代詞,他,這里指莊宗。“以”與“所”連用表“的原因”,介詞?!芭c其所以失之者”句意:和他失天下的原因。

“可以”,是古今異義,其中的“可”,意思是可以;“以”,意思是憑著,憑借。“可以知之矣”句意:可以用來知道興衰的道理。【解析】“盛”:第一個;動詞,裝著;第二個,形容詞,昂揚。

“以”:第一個,介詞,與“所”連用表“的原因”;第二個,介詞,憑借。12、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的能力。

(1)外連衡而斗諸侯。

【譯】對外推行連橫之策并使諸侯相互爭斗。

斗:使爭斗。

(2)卻匈奴七百余里。

【譯】把匈奴趕退七百余里。

退:使退卻。

(3)序八州而朝同列。

【譯】迫使原來同列的六國諸侯前來朝拜。

朝:使朝見。

(4)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譯】憂慮勞苦才可以振興國家;圖享安逸必定禍害終身。

興:使興盛;亡:使滅亡?!窘馕觥竣?使爭斗②.使退卻③.使朝見④.使興盛;使滅亡13、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判斷文言省略句的能力。

(1)以(之)為。把(它)作為桂林郡和象郡。

(2)委命(于)下吏;把自己的命交(給)秦朝的下級官吏。

(3)聚之(于)咸陽;聚集(到)咸陽。

(4)鑄以(之)為金人十二;把(它們)鑄造成十二個金屬人。

(5)以(之)為固;認為(它)很堅固。

(6)躡足(于)行伍之間,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走(在)被戍卒的隊伍中,(從)田野間突然奮起發(fā)難?!窘馕觥竣?之②.于③.于④.之⑤.之⑥.于⑦.于三、古代詩歌閱讀(共1題,共2分)14、略

【分析】【詳解】

(1)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兩聯;首聯既點明了詩人觀察的時間和地點,也是對環(huán)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頷聯寫詩人看到的景象,峰巒高聳;冰雪凄迷、路途艱險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艱難之狀,暗示了詩人對自己的仕途絲毫看不懂前景,感到無可奈何。

(2)試題分析:這是一道分析詩歌的情感的題目;是詩歌的常考的題目之一。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歌的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字詞語進行分析。頸聯總結此次出塞的收獲,詩人看到時局混亂、陰暗,良臣進階無路,因此失分失望、憤懣,想到了暫居家中以修身養(yǎng)性。尾聯追述先賢在時局混亂時退居草莽,相機而作的故事。

點睛:詩歌的情感分析的題目一直是考試的重點,但是考核的難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中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答案無限接近?!窘馕觥?1)描繪了冬日傍晚的居庸關寒風呼嘯;峰巒高聳、冰雪凄迷、路途艱險的景象。交代了時間、地點;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圍,暗示了詩人前途渺茫的悲涼心境。

(2)①對此次出塞找不到安邊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負的無奈)②歸家有望的喜悅。③暫且歸隱,等待時機報效朝廷的愿望。四、句子默寫(共1題,共9分)15、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名篇名句的能力。

這是一道直接對應的默寫題,學生只需在背誦的基礎上一一對應即可。但是要注意難寫字如“臆、淈、啜、醨、坳、蠡”等的寫法;要注意音近字的寫法,不可將答題空6中的“舒”誤寫為“抒”,不可將答題空7中的“覆”誤寫為“復”,不可將答題空10中的“衡”誤寫為“橫”;還要注意形近字的寫法,不可將答題空4中的“哺”誤寫為“浦”,不可將答題空10中的“浦”誤寫為“哺”。【解析】①.一鞭殘照里②.遍人間煩惱填胸臆③.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④.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⑤.退而論書策⑥.以舒其憤⑦.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⑧.水淺而舟大也⑨.響窮彭蠡之濱⑩.聲斷衡陽之浦五、現代詩歌閱讀(共1題,共4分)16、略

【分析】【詳解】

此題考查學生把握詩歌內容和表現手法的能力。這類題;首先要求學生仔細閱讀詩歌,理解詩歌關鍵意象,充分理解詩歌內容及情感。繼而在此基礎之上,結合知識儲備,具體分析作品所運用的表現手法。

本詩是一首現代詩;共有3個詩節(jié),10行,卻能被許多人轉發(fā);推薦。從內容上,詩歌敘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母親在世時,每天為我炒“一碗油鹽飯”,母親去世后,就沒有了這碗“油鹽飯”,我懂事后,想念母親,炒了“一碗油鹽飯”放在母親的墳前。時間前后相承,“前天”“昨天”“今天”,內容層層鋪墊,感情逐層深入。從表現手法上,這首小詩,語言樸素,都是日??谡Z;意象單純,“一碗油鹽飯”;但意蘊豐富,把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愛,表現得生動可感。同時,這首詩,詩行整齊,結構勻稱,具有視覺美感。

【點睛】

鑒賞詩歌表達技巧題,要遵循以下答題步驟:①明確說出運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借古諷今、抑揚、想象、聯想、渲染、象征等);②結合詩句闡釋說明詩人運用了這種手法的依據(找到能體現該手法的關鍵詩句,并進行描述性說明);③分析運用的效果(此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或刻畫了什么形象,或表現了什么主旨)。【解析】①簡單的敘事,再現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真摯感人。②時間前后相承,內容層層鋪墊,感情逐層深入。③語言樸素,意象單純,內涵豐富。④詩行整齊,結構勻稱,具有視覺美感。六、語言表達(共4題,共20分)17、略

【分析】【詳解】

該題考查學生擬寫新聞標題和導語的能力。擬寫標題前先仔細讀懂材料,用最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主要內容,或提取文中的關鍵字即可作為標題。如果有導語可以壓縮導語;有些新聞標題的擬寫還需要根據后面主體部分中的提示語來完成。本次新聞中,報道的角度是美國和俄航天專家分別對中國的嫦娥四號成功著陸表示祝賀。因標題在15字內,因此要對總結出的內容繼續(xù)壓縮,壓縮為:美俄航天專家點贊嫦娥四號。導語一般在新聞的開頭,是新聞的綱領和中心,要將新聞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概述出來?!奥槿鸽m小,五臟俱全”,導語雖短,新聞的要素齊全,因而讀者可從導語中得到整個新聞的總印象。試題如要求根據新聞的主體寫導語,考生應仔細閱讀主體部分,從中提煉出各個要素,然后加以連綴。該新聞中,事件的主體對象是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重點內容是,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并傳回第一張月背影像圖。時間是1月3日;影響是,美國和俄羅斯航天專家分別對中國表示祝賀,高度稱贊這是人類的又一次壯舉。因題干中有導語字數的限制,65字以內。因此可對總結出來的新聞要點組接時再進行壓縮。一定要確定語句通順,要素齊全,字數符合要求?!窘馕觥繕祟}:美俄航天專家點贊嫦娥四號(或盛贊、祝賀等)導語: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1月3日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并傳回第一張月背影像圖。對此,美國和俄羅斯航天專家紛紛表示祝賀并盛贊這一人類壯舉。18、略

【分析】試題分析:①處上文寫了東灘的美景;下文寫的是東灘5年前的景象,提示此處應填過渡性句子,據此可確定答案應為“東灘的景象可不是這樣”一類的句子;②處上文寫到了東灘5年前偷獵;毒殺鳥兒現象很多,下文寫的是互花米草的入侵,而且明顯可以看出互花米草的入侵帶來的破壞性更大,據此可確定此處應填“比偷獵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之類的內容。

【考點定位】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名師點睛】本題以句子填空的形式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對山東卷來說,是一個不常見的題型,體現了山東卷向課標卷過渡的思想。一般來說,這類題目所要求填寫句子與上下文關系,或引領下文,或總結上文,或與上下文銜接連貫。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找準話題,在文段所提供的語境中,陳述主體、陳述內容、敘述角度應保持一致,不能混雜;其次考慮語境的和諧,一個文段所描述的畫面、環(huán)境、情調、氛圍、風格應和諧統(tǒng)一,所體現出來的情感、意蘊同其中的物象、景致應契合;再次注意邏輯事理,在語言表達中,應該注意上下文、前后文之間的對應和呼應,若前面說到一種情況,后面就必須與之照應統(tǒng)一。本題①所填的句子應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使上文今日美景到下文5年前的回憶轉折自然流暢;②所填句子主要是引出下文,同時也要承接上文,表達遞進的意思,強調互米花草的危害性??傮w來看本題考向明確,難度適中。【解析】東灘的景象可不是這樣比偷獵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19、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題;先要熟悉常見的病句類型及其特點,要特別注意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語序不當、結構混亂的語??;然后采用語感審讀、句子緊縮、邏輯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對癥下藥”,根據語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變句子的原意。

第二句;語序不當,“不僅”“甚至”是遞進關系,應為“它不僅需要專業(yè)的知識儲備,甚至需要切實的創(chuàng)作實踐”;第五句,“發(fā)現種種感受體驗”搭配不當,故刪除“發(fā)現和”;第六句,“對于”多余,導致沒有主語,故刪除;第七句,“極有可能出現誤讀;誤判等情況發(fā)生”句式雜糅,保留一個,可改為“極有可能誤讀、誤判”或“極有可能出現誤讀、誤判等情況”。

【點睛】

語言表達的準確是指能夠恰當地使用語言,根據語境條件使用語言,即根據內部語境(上下文文體、句式、語言間的搭配和使用習慣等)和外部語境(語言交際的各種情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