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之歷史百科歷史教學如何“走進歷史”與“走出歷史”素材_第1頁
高中歷史之歷史百科歷史教學如何“走進歷史”與“走出歷史”素材_第2頁
高中歷史之歷史百科歷史教學如何“走進歷史”與“走出歷史”素材_第3頁
高中歷史之歷史百科歷史教學如何“走進歷史”與“走出歷史”素材_第4頁
高中歷史之歷史百科歷史教學如何“走進歷史”與“走出歷史”素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6歷史教學如何“走進歷史”與“走出歷史”李大釗曾說過:“凡學都所以求真,而歷史為尤然?!盵1]可見,“求真”是史學的基礎,更是歷史教學的基本要求。這種對歷史“求真”的要求須要我們在教學中引領學生“走進歷史”?!白哌M歷史”能夠幫助學生建構真實或者接近真實的歷史學問,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當代社會價值取向存在明顯的功利化傾向,“歷史有什么用?”這個命題不僅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也引起我們歷史老師的思索。鑒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距離,假如我們的歷史教學還僅僅停留在“求真”層次上的話,那是相當危急的。值得欣慰的是,隨著課改和教改的施行,歷史教學的啟發(fā)性和現(xiàn)實性為人們供應了寬敞的視野,歷史教學中對人的社會觀和價值觀的滲透為人類供應了新的精神追求,歷史的魅力和價值也就漸漸顯現(xiàn)出來??梢?,當今我們的歷史教學已經(jīng)關注到了歷史的其它功用。因此,為了提升歷史價值,老師又須要引領學生“走出歷史”?!白叱鰵v史”意味著老師須要通過我們的歷史教學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使之成為“向善”之人;通過我們的歷史教學培育學生的歷史感悟和歷史才智,學會思索,使之成為“明道”之人;通過我們的歷史教學培育學生酷愛生活、關注社會,關切國家、民族和人類的命運的博大情懷,使之具備作為一名合格的公民的素養(yǎng)。

總之,假如說“走出歷史”是大廈,那么“走進歷史”就是基礎。假如說“求真”是歷史的基礎,那么向善、明道和公民意識就是歷史教學的價值所在。

一、走進歷史,試圖獲得歷史真相

下面筆者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夏商西周的興亡》一課為例,談談歷史老師應當如何引領學生“走進歷史”,還原歷史真相?

1.關注細微環(huán)節(jié),直抵現(xiàn)場

馬克思曾說過:“‘歷史’并不是把人當作達到自己目的的工具來利用某種特別的人格。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盵2]因此,歷史是一種以人的活動為中心的、人的生成過程?;谶@一觀念,學歷史教歷史,就應直抵歷史人物?!冻踔袣v史課程標準》(下文簡稱課標)中就提出“在建構歷史發(fā)展基本線索的基礎上,要著重突出對歷史發(fā)展有重要影響的事務和人物”[3]。精彩的歷史課堂離不開歷史細微環(huán)節(jié)的支撐,但現(xiàn)行的中學歷史教材尤其是人教版文本基本是簡潔的史實和結論性語言,歷史人物形象顯得干癟無味。若要學生從課堂上感受到歷史的魅力,就要求老師捕獲富有生命力的歷史細微環(huán)節(jié)和對歷史人物生動再現(xiàn)。本課的題目是《夏商西周的興亡》,課文是通過眾多的歷史人物(本課涉及9個國王和2個臣子)的活動勾畫夏商西周興亡的歷史痕跡。要使課堂變得鮮活好玩,將歷史人物的細微環(huán)節(jié)展示給學生是一個可以嘗試的較好的方法。老師以人物為主線索,讓學生以表格的形式歸納了開國之君、賢能之君、賢臣、亡國之君。然后教學中重點講解并描述賢能君主和賢臣,在講解并描述人物時將成語典故和人物有機結合起來,如商湯的網(wǎng)開一面;姜尚的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暴君夏桀和商紂的桀驁不馴、助紂為虐、酒池肉林等,隨著一個個成語典故的展示,歷史人物的主要歷史活動就漸漸變得清楚,特性也漸漸凸顯出來,學生仿佛回到歷史現(xiàn)場,鮮活、具有生命力的歷史人物猶如就在自己的身邊一樣??梢娺@節(jié)課通過人物細微環(huán)節(jié)教學,還原歷史事實,同時還反映出歷史背后的文化特點。

2.精選史料,走近歷史

要了解過去的歷史,最有勸服力的就是歷史材料。因此,在歷史教學中,老師須要以史料為依據(jù),通過引導學生解讀史料,學生“能夠使學生逐步駕馭歷史思維的方法,逐步形成實事求是、留意證據(jù)的意識”[4]。值得留意的是,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老師所選的歷史材料不能過于晦澀。為了幫助同學理解夏朝是早期國家,老師選擇了三則材料:

材料一:《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圖

材料二:“茫茫禹跡,畫作九州?!保ā蹲髠鳌罚?/p>

材料三:“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左傳》)

其中材料一是實物材料,材料二和材料三是文獻材料。宮殿遺址、刑法、城廓等,這些稱為國家機構,國家機器出現(xiàn)意味著國家的產(chǎn)生。通過精選的史料,幫助學生還原歷史真相,并且還能避開了“孤證不立”的嫌疑。

為了避開在教學中傳播負能量的信息,在講解并描述暴君行為時老師只選取夏桀的一個例子,以兩則小材料作為說明:

材料一:“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保ā妒酚洝は谋炯o》)

材料二:“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保ā渡袝摹罚?/p>

通過師生對材料的解讀暴桀的形象瞬間就清楚起來。通過史料教學,學生漸漸意識到要還原歷史真相須要兩個主要途徑:實物資料的考察和文獻資料的查閱。

3.角色扮演,演繹歷史

紛繁困難的歷史對初一的孩子來說是遙遠的、抽象的。通過穿越時空、角色扮演,學生能夠進入歷史現(xiàn)場,設身處地、敏銳地感受歷史,利于學生對歷史事實的理解。本課內容的重難點在于西周分封制,為了突破這一問題,我設計了學生活動,讓學生自編自演大約5分鐘左右的歷史短劇《分封制》。內容如下:

人物:旁白、周王、微子、姜尚、伯禽

旁白:自從周朝建立,國家日益浩大,為了鞏固統(tǒng)治,西周實行了分封制。

微子、姜尚、伯禽(齊聲):參見大王。

周王:各位臣子不必多禮,今日本王召集大家過來是為了賜予你們土地。

(微子、姜尚、伯禽面露喜色,竊竊私語)

周王:但是,你們得到封地后,要為國家效力,并向本王繳納貢品,鎮(zhèn)守邊疆,各位可情愿?

微子、姜尚、伯禽(齊聲):回大王,臣等愿為大王效勞。

周王:好!姜尚。

姜尚:臣在。

周王:你是周的開國功臣,本王賜予你一片封地,賜名齊。伯禽!

伯禽:臣在。

周王:你是王族的后代,本王賜予你一片封地,賜名魯。微子!

微子:臣在。

周王:你是商朝的后裔,本王賜予你一片封地,賜名宋。

微子、姜尚、伯禽(齊聲):謝大王!

周王:本王封你們?yōu)橹T侯,希望你們以后能夠聽從本王的吩咐。

微子、姜尚、伯禽(齊聲):臣等必將不遺余力,為國家社稷,為大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旁白:從今,西周通過分封諸侯,開發(fā)了邊遠地區(qū),加強了統(tǒng)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學生通過歷史劇的表演把整節(jié)課推向高潮,效果極佳,通過演繹學生把握了分封制的基本學問內容,完成了“走進歷史”的重要一步。

二、走出歷史,悟得歷史才智

在歷史教學中,應當有能進能出的姿態(tài),“走進歷史”最終也是為了“走出歷史”。通過老師引領學生“走出歷史”,學生能夠“從歷史的角度視察和思索社會與人生,從歷史中吸取才智”[5]。本課中,老師在引領學生“走進歷史”后,又如何適時引領學生“走出歷史”,體現(xiàn)歷史的價值呢?

1.總結規(guī)律,敬畏歷史

幫助學生把握歷史發(fā)展的整體特征,總結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是歷史教學的任務之一。本課教學中老師已經(jīng)以人物為主線、以典故為細微環(huán)節(jié),吸引學生走進了歷史,學生聽故事聽得饒好玩味,效果不錯。在學生明白歷史人物主要歷史活動的基礎上,老師接著引導學生“走出歷史”,即歸納出歷史人物活動和歷史興衰關系的規(guī)律:商湯和武王→勤政愛民→得民心→興;夏桀和商紂→暴政虐民→失民心→亡,進而升華出價值相識: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老師引導學生進行規(guī)律的總結就是在昭示學生要“明國家興衰之道”,這就達成了“明道”的教學目標,不僅如此,學生還能從歷史中領悟“親民愛民,以民為本”的儒家情感之善,這就達成了“向善”的教學目標。

2.升華價值,感悟歷史

歷史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提出了“學問與實力、過程與方法、情感看法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其中最核心是“情感看法價值觀”這一目標,從另一角度說,情感看法價值觀的滲透和引導,就是要達成“向善”的目標。要達成這一目標,老師須要在歷史教學中以已知的歷史學問為背景,實行適當?shù)姆椒?,?chuàng)設適當?shù)那榫?,使學生實現(xiàn)學問的情感升華。本課在講解并描述商湯的政績時用“網(wǎng)開一面”反映了湯的慈愛;講到姜尚時,又用“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表達了姜尚大膽創(chuàng)新英勇舉薦自己的獨特方式等,這些都屬于向善的范疇。

歷史老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進行學問的傳遞和點撥,還要以學問為媒介,教會學生學會思索,使學生實現(xiàn)學問的思維升華。本課老師通過設計學生現(xiàn)場演繹歷史,學生完成了“走進歷史”的重要一步。接著老師在學生初步理解了分封制后適時地拋出了兩個熬煉學生發(fā)散思維的設問:

“分封制起了什么作用?”“分封制有什么弱點?”

后一個問題一出,在老師的激勵下,學生起先陷入理性思索中,接著學生的回答相當精彩,如:

學生A回答:會出現(xiàn)地方造反,不利于國家統(tǒng)一;學生B回答:不利于對邊疆地區(qū)的管理;學生C回答:傳遞政令會很慢……

通過問題的設計和學生的思索、表達,學生能夠感悟歷史,學會思索,“明學習之道”,歷史的價值從中也得以升華。

3.聯(lián)系現(xiàn)實,走出歷史

課標提出歷史課“要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須要,反映時代精神,貼近社會,貼近生活”[6]??梢?,歷史教學須要實現(xiàn)“以史為鑒,學以致用”。這就要求老師多關注社會現(xiàn)實和熱點問題,把所學的歷史學問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值得留意的是歷史聯(lián)系實際要避開出現(xiàn)老師生拉硬拽、學生空喊口號或者空話連篇的狀況,聯(lián)系實際須要詳細生動。關于分封制這一歷史學問和我們今日生活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老師可以聯(lián)系到宗法制和當今社會的宗法現(xiàn)象,如“族譜、祠堂、家族產(chǎn)業(yè)、富二代”等。尤其在聯(lián)系到族譜時,學生的愛好被激發(fā)了,課堂忽然掀起一個小波瀾。通過我們的歷史教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