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某中學2025屆高三年級上冊期初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南通市某中學2025屆高三年級上冊期初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南通市某中學2025屆高三年級上冊期初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南通市某中學2025屆高三年級上冊期初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南通市某中學2025屆高三年級上冊期初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如皋中學2024—2025學年度高三年級測試

語文試卷

命題人審核人: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1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b5題。

①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突飛猛進,越發(fā)深入影響人類命運??萍?/p>

作為一把“雙刃劍”,可能是造福人類的“利器”,也可能成為危害人類的“兇器”??萍紓惱?/p>

是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科技活動的規(guī)范發(fā)展提供價值理念,保障科技事業(yè)的健

康發(fā)展。文化價值是科技倫理的內核,基于何種文化價值決定著秉持怎樣的科技倫理,

影響著科技發(fā)展的方向。

②在數(shù)千年的歷史文明長河中,仁愛精神始終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既包括“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科技倫理的文化價值中,“仁愛”應

處于核心位置。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人類逐步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的命運共同體。如果科技受“個人至上”的文化價值影響,那么個人的私心、欲望會越發(fā)膨

脹,科技活動則容易失控而帶來災難??萍紓惱硪⒅亍叭蕫邸钡奈幕瘍r值,懷有“仁者

愛人”的仁善之心??萍蓟顒右匀祟惖纳踩?、身心健康、美好幸福為目的。

③在看待“天人關系”的問題上,西方文化主張一種“分”的文化,即''主客二分,天人

對立",把人與自然的關系視為簡單的主客體關系。在此文化價值下,科技活動很容易破壞自

然的平衡與和諧,帶來諸如環(huán)境污染、資源匱乏、生態(tài)失衡等生態(tài)問題。中國文化是一種“合”

的文化,主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把人與自然看作密不可分的生命整體,即“以天地萬

物為一體”??梢栽诳萍紓惱碇泻霌P和發(fā)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做到

守“善道”、走“正道”。樹立“以道馭技,道技合一”的科技倫理精神,引領和規(guī)范技術向善

發(fā)展。

④中國儒家還講究“克己復禮”?!翱思簭投Y”是一種“成已達人”的善行,同時也是一種

“內省自律”的慎行。在科技活動中,特別是在高尖前沿領域,科技人員很多時候獨處于“無

人在之處”“無人知之時”,能否做到“慎獨而行”則顯得尤為重要。要把“克己復禮,慎獨而

行”所蘊含的文化價值融入科技倫理之中,強化科技活動的規(guī)范性,提高科技人員的自律性。

科技人員要按照科技倫理道德原則行事,對科技活動全過程做到自我約束、自我警醒,為所當

為,不當為則不為,防止技術的謬用和濫用。

⑤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速度快、影響范圍廣,具有極強的傳導性、連鎖

性、覆蓋性。并且,科技發(fā)展越是迅猛,后果往往就變得越是不可預測和不可控制,從而存在

巨大的倫理風險。因此,科技倫理中要具有“常懷遠慮、居安思?!钡膬r值理念,堅持底線

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用大概率的思維應對小概率的事件。既要筑牢防范和控制危機的“防

火墻”,也要打好應對和處置危機的“主動仗”,更要提升化解和扭轉危機的“能力值”。這樣,

盡可能促使科技活動“趨利避害、健康發(fā)展”,保障科技應用“增進福祉、避免災殃”。

⑥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拼搏奮斗的文化基因和力量源泉。從中芯國際等企業(yè)受外國制裁的

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科學技術尤其是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而是

拼出來、干出來、闖出來的。因此,要把“自強不息”的文化價值融入科技倫理之中,直面

挑戰(zhàn),迎難而上。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制藥、航

空航天等關鍵核心技術上攻堅克難、銳意進取,解決“難點”、打通“堵點”、補上“斷點”,

突破“卡脖子”的困境,確??萍及l(fā)展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⑦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抓創(chuàng)新就是抓發(fā)展,謀創(chuàng)新就是謀未來。創(chuàng)新是引領社會發(fā)展的

重要動力。要把創(chuàng)新的文化價值與科技倫理相結合,進一步提升科技創(chuàng)新意識,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

教育,以錢學森等老一輩航天人為楷模,培養(yǎng)科技人員“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的創(chuàng)新決心和豪情,以及“于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目光。要緊緊牽

住自主創(chuàng)新這個“牛鼻子”,以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在關鍵核心技術、前沿引領

技術、現(xiàn)代工程技術等方面做到敢為人先、開拓創(chuàng)新、追求卓越。

⑧科技的宗旨和作用是讓人類和世界變得越來越好,促進“大同”理想世界的構建。要把

“大同”的文化價值注入科技倫理之中,引導科技發(fā)展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

一邊,站在世界發(fā)展的一邊,為構建“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貢獻力量。

(摘編自許志平《把握科技倫理的文化價值》)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在第①段談及文化價值是科技倫理的內核,這里所說的“文化價值”,與前文的“科

學文化”一詞含義不同。

B.對于如今的科技人員來說,“克己復禮”指依照科技倫理的要求與規(guī)范,在工作中約束自

我的行為,尤其要做到“慎獨”。

C.面對科技危機,既要被動防御,又要主動出擊,二者都能幫助應對危機,但其意義不如人

類自身應對危機能力的提升。

D.科技創(chuàng)新是拼出來、干出來、闖出來的,為了追求創(chuàng)新,作者推崇“亦余心之所善兮,雖

九死其猶未悔”的犧牲精神。

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第②段與第③段所聚焦的對象不同。第②段所謂“仁愛”,主要探討的是人與人的關

系;而第③段“天人合一”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

B.若要贊成文中“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的主張,便應承認科技發(fā)展是時間跨度較長的活

動,而它至今仍未曾給人類社會帶來嚴重的危機或災難。

C.對于科技事業(yè),作者既強調要“自強不息”,掌握發(fā)展的主動權,又強調要致力于創(chuàng)建“大

同社會”,可見文章兼顧了家國情懷與世界視野。

D.由第⑥段可知,創(chuàng)新不是對其他國家先進產品的盲目模仿追隨,而是人無我有、引領前沿

的突破與獨創(chuàng),因此“自主”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應有之義。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⑥段觀點的一項是(3分)

A.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研制出了國內首臺深海質譜儀,填補了國內在該傳感儀器領域的

空白。

B.我國生物藥“特瑞普利單抗”在美獲批上市,找到了傳統(tǒng)手術治療方式之外對抗鼻咽癌的

新思路。

C.2023年上半年,小米公司的科技研發(fā)投入高達68億元人民幣,占公司上半年營收總額的

6.8%=

D.重慶企業(yè)智飛生物瞄準國內市場,贏得進口帶狀皰疹疫苗的獨家經銷權,在競爭中取得主

動。

4.第③段是如何論證“合”的文化在科技倫理中的重要性的?(4分)

5.《中學生科技導覽》雜志準備刊載本文,小王作為編輯,基于科技倫理的文化價值,給本文

的兩個板塊補充了標題:一為“向善”,二為“向上”。請你結合文本,解釋這兩個詞語的含義

與關系。(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文本一:

我想我的馬①

鮑爾吉?原野

大群牛羊擁擠在公路上,汽車鳴笛也不躲開。牛羊滿山遍野,邊走邊找草吃。今年

旱,六月中旬了,草還沒蓋住地面,白音溫都的牧民正趕著自家的牛羊轉場去塔林花

草原夏營地??吹竭@樣的場景,我下意識地想告訴老父親。接著心里咯喳一下,父親已經

去世了。

在鎮(zhèn)政府,我看見一個兩歲的女孩在大廳納涼,她莊重地伸出手,跟往來辦事的牧民

握手,好可愛。我想說給我父親聽。他一定是盤腿坐在床上,身體搖晃,露出微笑,仿佛

見到了小女孩。但是,父親去世了。心又咯喳一下。

父親去世四年了,我盡量回避與他有關的事件和物件。這幾年,我沒去草原,去了會

想起父親,仿佛他就在那里。草原上,干牛糞發(fā)出草藥的氣味,排隊飛行的大雁,翅膀反

射著陽光。被曬得灰白的木輪車邊上,牽?;ǎ晒耪Z叫媳婦花)開放了,傍晚它們會收

攏花瓣,像一支支雨傘。我想把看到的一切都告訴父親,卻無處說,我感覺自己孤孤單單。

父親性格剛直,說人論世,言語激昂。進入80歲,他變得柔軟安靜。到90歲,他

幾乎不說話,趴窗臺看綠地上的花朵和天上的白云。父親度過91歲生日后,開始說

他的戰(zhàn)馬。馬的名字叫沙日拉,意思是帶點黑灰斑點的白馬。

父親說,遼沈戰(zhàn)役打沈陽的時候,國民黨的黑飛機飛得像樹梢那么高,機槍連串掃

射。騎兵目標大,沒地方躲,好多戰(zhàn)友犧牲了。戰(zhàn)馬低頭嗅主人身上的血,不離開主人。

他說:“戰(zhàn)爭啊,比電影看到的殘酷。”炮彈爆炸,四處是殘破的血肉。按理說動物應該在

炮火中逃散,但是馬不離開自己的主人。我父親說:“沙日拉是一匹多好的白馬!”

我怕父親情緒激動,扶他到床上躺下,說:“你別想過去的事了,享受幸福的晚年吧?!?/p>

父親說:“沙日拉愛用鼻子嗅我身上的味,我也喜歡馬的汗味。我想我的馬?!?/p>

2019年7月,父親的身體開始虛弱。10月1日上午,電視直播新中國成立70

年慶典。我們早早把父親扶到沙發(fā)上,他坐不住,身體兩邊放了兩床棉被。十點整,

電視播放1949年開國大典紀錄片。70年前的這天,我父親參加了開國大典閱兵式,

他是內蒙古騎兵白馬團的戰(zhàn)士。我父親目不轉睛地看完電視畫面,說:“我沒找到我的馬?!?/p>

那天晚上,我們看完電視準備休息,父親從臥室走到客廳,站著,像要宣布一件事。

他說:“我的馬……”“馬”字沒說出來,眼淚已在他臉上流淌,灰襯衣像雨衣一樣掛在身上,

空空蕩蕩。我上前扶他,感覺他在顫抖。他說:“我的馬在哪兒?”

母親說:“快睡覺吧,你說你的馬在抗美援朝時被送到朝鮮去了?!?/p>

父親躺在床上說:“我想我的馬,我感覺孤孤單單?!弊罱犃苏虑勹詹汲囊皇赘瑁?/p>

“說起唯一的故鄉(xiāng),眼淚落下來,自己都沒察覺。說起唯一的馬,眼淚落下來,自己竟不知

道?!焙孟裨诔腋赣H。父親以前說起馬興高采烈,夸馬的眼睛、馬的鬃毛?,F(xiàn)在提起馬,他

的臉上掛著淚水也不擦,渾然無覺。

我父親活了91歲,經歷九死一生。走到生命的終點,他忘記了世間所有的榮辱,卻忘不

了那匹戰(zhàn)馬。父親說:“我的馬也會想我。”

一個月后,2019年11月8日,父親造然辭世。如果有天堂,他會在那里見到他的馬。在

天堂的綠草地上,他和白馬一同徜徉、云游。

蒙古族作家鮑爾吉?原野首部以馬為題材的文學繪本《父親的戰(zhàn)馬》,是一曲穿越硝煙的

草原英雄戰(zhàn)歌。

生長于內蒙古廣袤草原的鮑爾吉?原野對家鄉(xiāng),以及家鄉(xiāng)的馬有獨到的理解和深厚

的感情。《父親的戰(zhàn)馬》正是取材于原野先生父親那順德力格爾與心愛的白馬沙日拉之

間真實的情感經歷。那順德力格爾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18歲離開家鄉(xiāng)科爾沁左翼后

旗,加入解放軍,作為內蒙古騎兵二師白馬團的成員參加了解放東北的大小戰(zhàn)役,戰(zhàn)馬

沙日拉曾救過他的性命。在將戰(zhàn)馬送往朝鮮戰(zhàn)場后,他一直念念不忘。勝利的榮耀屬

于蒙古族戰(zhàn)士,同樣的軍功章也屬于來自內蒙古草原的戰(zhàn)馬。

作家、評論家汪政先生在談到鮑爾吉?原野的草原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時說,原野的創(chuàng)

作是一種富有獨特地方感的邊地與特色文化的寫作,草原的獨特生命體驗深入到他的

精神與骨髓里。在撤退的過程中,父親爬山時從馬上摔下來,腿摔傷站不起來,“白馬圍著

他打轉”;在與土匪的戰(zhàn)斗中,巴圖、卻吉、杜楞扎那、東山四名蒙古族戰(zhàn)士犧牲,戰(zhàn)斗結束

后他們的戰(zhàn)馬找不到主人,“慌慌張張地在隊伍里鉆來鉆去,見到人就聞腿聞胳膊,鬃毛

如亂發(fā)撒在脖子上”。人與馬之間生死相依。

當父親將戰(zhàn)馬送上抗美援朝戰(zhàn)場時,當每一名蒙古族騎兵將自己心愛的馬送上駛向朝鮮前

線的列車時,他們胸中激蕩著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鼓,同時也激蕩著古老草原上馬的贊歌。

(摘編自《穿越硝煙的草原英雄戰(zhàn)歌——讀鮑爾吉?原野〈父親的戰(zhàn)馬〉有感》)

【注】①本文為繪本《父親的戰(zhàn)馬》后記。

6.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灰襯衣像雨衣一樣掛在身上,空空蕩蕩”,這里的“空空蕩蕩”既是寫父親身體

的瘦弱,更是寫父親內心的空空蕩蕩,強化對“馬”的思念。

B.文章倒數(shù)第二段中,父親說“我的馬也會想我”,對父親來說,馬是戰(zhàn)友與伙伴,

為了保家衛(wèi)國與捍衛(wèi)和平,父親不得不和戰(zhàn)馬分離并遺憾終身。

C.文章引用章琴瑙日布唱的一首歌,是為了表達父親既思念戰(zhàn)馬,又思念草原故鄉(xiāng),

戰(zhàn)馬和草原本身就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深化了主題。

D.文中巧妙運用父親和母親的語言,讓讀者了解到父親曾經參加解放戰(zhàn)爭、開國大典、

抗美援朝,向讀者展示了歷史的橫截面和歷史進程中革命者的風采,節(jié)省了筆墨。

7.下列對文本一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以點帶面,通過展現(xiàn)人與馬美好的情誼,讓讀者對戰(zhàn)爭的殘酷有了更加深入的

領會。

B.文章善用細節(jié)描寫,例如父親的喃喃自語,馬在主人身邊流連,感人至深,讓人回

味。

C.文章通過父親的回憶來寫戰(zhàn)爭,語言平淡質樸,娓娓道來,把讀者帶到遙遠的戰(zhàn)爭

年代。

D.“我想我的馬”在文中多次出現(xiàn),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亦是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情感主

線。

8.文章前三段多次提到“父親去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緒?(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9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題。

材料一:

審時度勢之妙在擇時捉機。權衡時機,尤當精察,毫厘必較,成敗由此。擇時

之妙,如逐如競,如捕如捉。待時而動,動不妄舉。動靜,遲速,輕重,繁簡,必以時

定。此一時非彼一時也。待時蓄勢,備而待發(fā),則靜如泰山,得進則發(fā)如疾電,時不我待,

稍縱即失。疏于此而欲其功,無異緣木求魚也。

(節(jié)選自《計然篇》,有刪改)

計然者,蔡丘濮上人,姓辛氏,名文子。其先,晉國亡公子也,博學無所不通。為

人有內無外,形狀似不及人,少而明,學陰陽,見微而知著。其行浩浩,其志泛泛,不肯自

顯諸侯,陰所利者七國,天下莫知,故稱曰計然。時遨游海澤,號曰“漁父”。嘗南游

越,范蠡師事之。范蠡請見越王,計然目:“越王為人鳥喙,不可與同利也。”范蠡知其賢,

卑身事之,請受道。

昔者,越王勾踐既得反國,欲陰圖吳,乃召計然而問焉,曰:“吾欲伐吳,恐弗能??!

吾聞先生明于時交察于道理恐動而無功故問其道?!庇嬋粚冢骸芭d師者必先蓄積食、錢、

布帛,不先蓄積,士卒數(shù)饑,饑則易傷。重遲不可戰(zhàn),戰(zhàn)則耳目不聰明,耳不能聽,視

不能見,兵不能使;退之不能解,進之不能行。饑僮不可以動,神氣去而萬里。王興師以

年數(shù),一旦而亡,失邦無明,筋骨為野。”

越王日:“善。今歲比熟,尚有貧乞者,何也?”計然對目:“是故不等,猶同母之人,

異父之子,動作不同術,貧富故不等。如此者,積負于人,不能救其前后,志意侵下,作務

日給,非有道術,又無上賜,貧乞故長久。"越王日:“善?!庇嬋荒藗髌浣潭鴪D之,目:“審金

木水火,別陰陽之明,用此不患無功。”越王曰:“善。從今以來,傳之后世,以為教。”乃著

其法,治牧江南,七年而禽吳也。

(節(jié)選自《范子計然》,有刪改)

9.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

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吾聞先生A明B于時C交D察于道理E恐動F而無功G故H問其道。

10.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時不我待”與《燭之武退秦師》中的“何厭之有”句式相同。

B.“南”字的用法和《庖丁解?!分械摹傲尖覛q更刀”中的“歲”用法相同。

C.“重遲”指遲鈍、遲緩,文中指國家如果不蓄積糧食,士兵就會因饑餓而無力作戰(zhàn)。

D.“神氣”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與現(xiàn)在所說的“神氣十足”中的“神氣”意義相同。

1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審時度勢的妙處在于選擇關鍵時機。選擇時機的妙處,好像追逐獵物和競跑,又像捕

獸和捉鳥。

B.計然早先是晉國流亡的貴族,傳說他博學多才無所不通。外表貌似平庸,自小聰慧,

學自然之理。

C.越王勾踐剛剛從吳國做奴仆返回越國時,想要暗中圖謀洗雪恥辱,吞并吳國,于是就

向計然求教。

D.計然認為貧窮的人因虧欠多而意志低到了極點,沒有特別的種植技術和大王的賞賜,

必然長久貧困。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疏于此而欲其功,無異緣木求魚也。

(2)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13.材料一中計然認為“動靜,遲速,輕重,繁簡,必以時定”,材料二里計然的哪些看法或

做法印證了這句話?請簡要概括。(3分)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贈秋浦柳少府

李白

秋浦舊蕭索,公庭人吏稀。

因君樹桃李[冽,此地忽芳菲。

搖筆望白云,開簾當翠微。

時來引山月,縱酒酣清暉。

而我愛夫子,淹留未忍歸。

[注]樹桃李:《韓詩外傳》中簡主說,栽種桃李可獲果實,栽種痍藜只得利刺,因此要慎選培

養(yǎng)對象。后世遂以“樹桃李”比喻培養(yǎng)人才。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首寫給柳少府的贈詩,先突出其為官之才能,又進一步表現(xiàn)其文人的風度。

B.詩人善于煉字,比如以“忽”字表現(xiàn)轉變之迅速,以“搖”字表現(xiàn)運筆之流轉。

C.“白云”“翠微,,,,山月”等景物,被詩人賦予特定內涵以襯托柳少府的形象。

D.最后一聯(lián)直抒胸臆,詩人不忍讓柳少府為自己離開而傷心,足見彼此情感深厚。

15.詩人說“而我愛夫子”,柳少府有哪些值得詩人喜愛之處?請結合詩歌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10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靜女》中,運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達愛屋及烏的情感的兩句是:“

,,

,O

(2)《鵲橋仙》一詞中,為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的聚會渲染氣氛的兩句是:“

,”這兩句用墨經濟,筆觸輕盈。

(3)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用遠景鏡頭描繪村莊的平靜、朦朧和安詳特點的句子

旦.“,,

ZE?,0

(4)《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兩句,描寫天姥山

上的天氣和環(huán)境,渲染了緊張凝重的氣氛,為下文仙人出場做了鋪墊。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一句可以看出子路性

格直率,“”一句通過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曾皙回答老師問題時態(tài)度恭

敬。

三、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題。

食物攝入量和身體活動量是保持能量平衡、維持健康體重的兩個關鍵因素。長期能量攝入

量大于能量消耗量可導致體重增加,甚至造成超重或肥胖;A,甚至體重過輕。體重

過重和過輕都是不健康的表現(xiàn),會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增加多種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目前,①我國大多數(shù)居民身體活動量明顯不足,②成年人超重與肥胖率高達50.7%左右。③

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率也不斷增長。④不僅充足的身體活動有助于保持健康體重,⑤還能增

強體質,⑥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癌癥等慢性病的發(fā)生;⑦同時也有助于調節(jié)心理平

衡,⑧緩解抑郁和焦慮,⑨提高生活質量。

因此,B建議大家積極進行日?;顒雍瓦\動鍛煉,成年人可以每周至少進行5

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每天進行主動身體活動至少6000步。鼓勵大家適

當進行高強度有氧運動,加強抗阻運動,多動多獲益。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應主動起身動一

動。根據(jù)自身特點,保證基本能量攝入的同時,重視身體活動,保持能量攝入與能量消耗之間

的平衡,做一個多動“慧”吃的健康人。

17.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

不超過15字。(4分)

18.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

不得改變原意。(6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

三千年來,寫泰山的詩里最好的,我以為是詩經的《魯頌》:“泰山巖巖,魯邦所詹?!薄皫r巖”究

竟是一種什么感覺,很難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體會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勁兒。

詹即瞻,說是在魯國,不論在哪里,抬起頭來就能看到泰山。這是寫實,然而寫出了一個

大境界。漢武帝登泰山封禪,對泰山簡直不知道怎么說才好,只好發(fā)出一連串的感

嘆:“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惑矣!”完全沒說出個所以然。這

倒也是一種辦法。人到了超經驗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就只好狗一樣地

亂叫。杜甫詩《望岳》,自是絕唱,“岱宗夫何如,齊魯青未了”,一句話就把泰山概括了。

杜甫真是一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者,這一句詩表現(xiàn)了他對祖國山河

的無比的思惘。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就有點灑狗血。李白寫了很

多好詩,很有氣勢,但有時底氣不足,便只好灑狗血,裝瘋。他寫泰山的幾首詩都讓人有

底氣不足之感。杜甫的詩當然受了《魯頌》的影響,“齊魯青未了”,當自“魯邦所詹”出。張岱

說“泰山元氣渾厚,絕不以玲瓏小巧示人”,這話是對的。大概寫泰山,只能從宏觀處著

筆。酈道元寫三峽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刻琢精深,以其法寫泰山即不大適用。

19.文學作品中感嘆號用法豐富,有時極具表現(xiàn)力。請分析文中畫橫線句子中感嘆號的用意。(3

分)

20.“灑狗血”指演員在臺上用過火的表演討好觀眾,文中評價李白的詩“天門一長嘯,萬里

清風來”是“灑狗血”,你如何理解?(3分)

21.你覺得姚鼐在《登泰山記》中對泰山的描寫是否與本文段的觀點相符?請陳述理由。(4分)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p>

余華說:“苦難就是苦難,它不會帶來成功,也不值得追求。”

對此,你有什么想法?請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的體會和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蘇省如皋中學2024—2025學年度高三年級測試

語文參考答案

1.D【解析】D項,曲解文意,“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是作者在文中對于創(chuàng)新決

心和豪情的表達,并非指犧牲精神。

2.B【解析】B項,偷換概念,“居安思?!钡那疤崾侨缃竦目萍及l(fā)展環(huán)境是安定、無危機的,

但不代表科技從未給人類社會帶來嚴重的危機或災難。

3.A【解析】第⑥段的主要內容為自強不息,強調中國的科技發(fā)展要自強自主,解決技術發(fā)展

的難點、堵點、斷點,與國際高水平接軌,避免被國外“卡脖子”。B項重點強調創(chuàng)新思維,C

項強調科研投入,D項強調引進外國技術,都不如A項切合段意。

4.①以西方“分”的文化帶來的問題入手,引出中國“合”的文化;【對比論證】

②通過引用傳統(tǒng)經典,闡釋中國文化中“合”的特性;【引用論證】

③最后強調以“合”的價值指導科技發(fā)展的途徑和意義。

(答出三點即得滿分4分,答出兩點得3分,答出一點得1分)

5.含義:

①“向善”指規(guī)范科技發(fā)展方向,防范風險,;避免科技發(fā)展誤入歧途、危害社會;

②“向上”指推動科技發(fā)展提速;從中獲益,借助科技帶動社會、文明發(fā)展進步。

關系:

“向善”才能“向上”,“向善”是基礎、保障、底線,“向上”是結果、目的、歸宿。

(“含義”4分,每點2分,“關系”2分,共6分?!瓣P系”簡單答作“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扣1分)

6.B【解析】“遺憾終身錯”,文章倒數(shù)第二段中,父親說“我的馬也會想我”,對父親來

說,馬是戰(zhàn)友與伙伴,為了保家衛(wèi)國與捍衛(wèi)和平,父親和戰(zhàn)馬分離,抗美援朝之前的這

次離別由此變得更加動人。

7.D【解析】D項,錯在“貫穿全文的線索”。全文的線索是“我”對父親的深情懷念。

8.①家鄉(xiāng)和平美好的圖景是父親等革命者的戰(zhàn)斗犧牲奉獻換來的;作者以此告慰父親,內

心充滿對父親的崇敬之情。

②父親去世四年了,作者盡量回避與他有關的事件和物件看到草原上的景象,勾起

了作者對父親深切的懷念。(每點3分,滿分6分)

【解析】答案第一條針對的內容是第①段和第②段,分別涉及家鄉(xiāng)的美好景物和可愛的人,

考生答題時可以分述,也可以整合。心緒皆是對父親的告慰與崇敬。答案第二條是針對第③

段,從“回避”和“孤孤單單”中看出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懷念。

9.DEG【解析】文段大意我知道先生精通天地四時的變化,明察事物的道理,怕勞而無功,所

以向先生求教。本段文字中,“時交”指時間的交替變化而且后面的‘察'是動詞,所以在“時交”

后碎而即D處「明于時交察瑾理'兩施相同,甌也處需斷。“故”為符司,構成因果關聯(lián)

其前需斷開,即G處。

10.D【解析】D項,“神氣十足”,形容自以為了不起而表現(xiàn)出的趾高氣揚的樣子,“神氣”指

自以為得意而傲慢的神情。

11.B【解析】B項,文中的“先”指計然的先祖。

12.(1)疏于此而欲其功,無異緣木求魚也。

【在這(把握時機)方面疏忽大意而又想要達到想要的成效,那和爬到樹上去捉魚沒什么兩樣。

(疏,疏忽大意;無異,和……相比沒有不同;緣,攀緣。每處1分,句意1分,共4分)】

⑵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晉國)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擴大它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將從哪里得?花所

貪求的土地呢?

(封、肆、闕、焉各1分,共4分)

13.計然認為越王不可共榮樂,因此不在無患難之時去輔佐越王。

①計然認為荒年不可以興兵動師。

③計然在越王信任他時,對越王傳授具體方法,作深入謀劃。

(每點1分,共3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14.D.

解析:D最后一聯(lián)表達的意思是,詩人對柳少府十分敬仰愛慕,所以舍不得離開,一旦離開必

然留下遺憾。整首詩表達情感是單方面的。柳少府會為詩人離開傷心、“彼此感情深厚”,在詩

中并無根據(jù)。

15.①身為少府,教化一方,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人才。②善寫文章,才思敏捷;閑觀山景,志趣

高雅。③時常對月,縱酒吟詩,率真豪放,不拘小節(jié)。(每點2分,共6分)

16.(1)匪汝之為美美人之貽

(2)纖云弄巧飛星傳恨

(3)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4)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5)子路率爾而對曰舍瑟而作

17.A.反之則會導致體重降低(或“反之則會導致體重減輕”)。

B.我們應保持適當?shù)纳眢w活動量。

18.語句②,去掉“左右”;

語句④,“不僅”的位置由句首調整到“充足的身體活動”之后;

語句⑥,“發(fā)生”后面補上“風險”。(每處2分,只寫序號不得分)

【解析】第②處,不合邏輯,“達”后應接確數(shù),與“左右”矛盾,應刪去“左右”。

第④處,語序不當,”不僅充足的身體活動有助于保持健康體重”應改為“充足的身

體活動不僅有助于保持健康體重”。第⑥處,成分殘缺,“降低”缺少賓語中心詞,應

在“發(fā)生”后補上“風險”。

19.①感嘆號用在此處是直接抒發(fā)自己面對泰山的心理感受,極高大、極壯闊,自己

對此極震撼。

②一連串的感嘆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