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復習及答案_第1頁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復習及答案_第2頁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復習及答案_第3頁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復習及答案_第4頁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復習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復習及答案

(時間:60分鐘分數(shù):100分)

班級:姓名:分數(shù):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

1、如圖所示,用電線將燈懸掛在天花板上,當燈靜止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燈所受重力的施力物體是電線

B.電線對燈的拉力大于燈對電線的拉力

C.燈對電線的拉力大于燈的重力

D.電線對燈的拉力與燈所受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2、以下選項中,沒有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的是()

甲乙丙丁

A.圖甲,賽車尾部安裝氣流偏導器B.圖乙,氣墊船船體脫離水面行駛

C.圖丙,飛機的機翼設(shè)計成流線型D.圖丁,高鐵站站臺上劃定安全線

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30cm處,在

透鏡另一側(cè)距離透鏡16cm處的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下列相關(guān)說法正確

的是()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②照相機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該透鏡的焦距f一定滿足8cm<f<15cm

④將近視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要使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光屏應靠近

透鏡

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

4、某高校研制的水下機器人在海面下作業(yè),若它一直下潛,在此過程中

)

A.所受浮力變大,壓強變大B.所受浮力變大,壓強變小

C.所受浮力不變,壓強變大D.所受浮力不變,壓強不變

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首次實現(xiàn)月球背面著

陸.當嫦娥四號從空中下降時,說嫦娥四號是運動的,所選參照物是()

A.嫦娥四號B.月球表面

C.嫦娥四號上的照相機D.嫦娥四號上的計算機

6、如圖所示,王爺爺推著失去動力的汽車在平直道路上勻速前進,下列說法中

正確的是()

A.汽車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汽車所受的推力與地面對汽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C.汽車所受的重力與汽車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汽車對王爺爺?shù)耐屏εc地面對王爺爺?shù)哪Σ亮κ且粚ο嗷プ饔昧?/p>

7、如圖為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體積為20cm3的甲物質(zhì)的質(zhì)量為10g

B.乙物質(zhì)的密度與質(zhì)量成正比

C.甲物質(zhì)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質(zhì)量相同時,乙的體積是甲的2倍

8、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內(nèi),裝有適量的水,將

A、B、C三個體積相同的正方體分別放入容器內(nèi),待正方體靜止后,三個容器

內(nèi)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關(guān)系為R>FR>FC

B.三個物體的密度大小關(guān)系是P,、>PB>PC

C.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小關(guān)系為F",=F『F百

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大小關(guān)系為P(I)>P乙,P內(nèi)

9、下列工具、物品或設(shè)施中,使用時利用了大氣壓強的是:()

A.天平B.溫度計C.船閘D.塑料吸盤

10、物質(zhì)M通過吸、放熱,出現(xiàn)三種不同物態(tài),如圖所示,甲、乙、丙物態(tài)依

次為()

M的執(zhí)Mm執(zhí)M

(甲物態(tài)乙物態(tài))?處f(丙物態(tài))

W

A.固、液、氣B.氣、液、固C.氣、固、液D.液、固、氣

11、用托盤天平測物體質(zhì)量前,調(diào)節(jié)橫梁平衡時,發(fā)現(xiàn)指針在分度盤中線的左

側(cè),這時應該()

A.將游碼向左移動B.將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進一些

C.將游碼向右移動D.將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12、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實心小球,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8N。把實心小球

浸沒在密度為0.8X103kg/m3的油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6N,下列說法不正

確的是()

A.小球受到的浮力是2NB.小球的質(zhì)量是0.8kg

C.小球的體積是2.5*10%3D.小球的密度是B.ZXIO'g/cn?

13、下列與壓強有關(guān)的事例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A.書包的背帶較寬,是為了增大壓強

B.用吸管喝飲料,利用了大氣壓強

C.攔河大壩修成上窄下寬,利用了連通器原理

D.起風時,??匆娢輧?nèi)的窗簾飄向窗外,這是因為窗外空氣流速大,壓強大

14、對下列圖示中光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圖甲中,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圖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

C.圖丙中,光的色散現(xiàn)象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D.圖丁中,平面鏡成像時進入眼睛的光線是由像發(fā)出的

15、木塊靜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支持力的作用,產(chǎn)生該彈力的直接原因是

()

A.木塊的形變B.地面的形變

C.木塊和地面的形變D.木塊的分子間存在斥力

二、填空題(每題2分,共10分)

1、有一種“超聲波噴霧降溫扇”.在風扇轉(zhuǎn)動時還可以噴出水霧.噴霧可以增

加空氣中的水分,風扇吹風加快了空氣中水分的,就加快了從周圍物

體熱量,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

2、某些手表上有一個圓滑的透明凸起,通過它看日期會覺得很清楚,這是因為

這個圓滑的凸起相當于一個,我們看到的實際上是一個(選填

“放大”或“縮小”)的(選填“實像”或“虛像”).

3、在平靜的池水中漂浮有一個木球,木球的體積為4dm3,露出水面的體積為

總體積的1/4,那么木球受到的浮力為N.木球的密度為

kg/m3.(g=10N/kg)

4、“掩耳盜鈴”是大家熟悉的成語故事.從物理學角度分析,盜賊所犯的錯誤

是:既沒有阻止聲音的,又沒有阻止聲音的.

5、如圖所示的小車駛向彈簧的運動過程中,小車碰到彈簧后,速度會減小,說

明力能改變小車的;車上的小木塊向前傾倒,說明小木塊具有

to

三、作圖題(每題5分,共10分)

1、如下圖是光源S經(jīng)平面鏡反射的兩條光線,請畫圖確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

2、如圖,一物體沿粗糙斜面向上運動,請畫出物體所受力的示意圖。

四、實驗探究題(每題15分,共30分)

1、小云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時,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guān);

猜想二: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猜想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面積有關(guān)。

據(jù)此她設(shè)計了下面的實驗驗證上述猜想。如圖所示,A、B是材料和各面粗糙程

度均相同,但體積大小不同的長方體。

(1)她用彈簧測力計拉動物體A,應使物體A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___直線

運動;根據(jù)的知識可知此時物體A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

(2)由圖甲、乙可知,小云驗證的是猜想=(選填“一”、

“二”或“三”)

(3)實驗中小云發(fā)現(xiàn),提升彈簧測力計時很難保持勻速,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始終

不穩(wěn)定,為了能得到相對準確的數(shù)據(jù),你有什么改進意見嗎?(可以適

當增加或改進器材)

2、實驗室常用蠟燭完成以圖光學實驗:

(1)圖甲為小孔成像示意圖,該現(xiàn)象可以用來解釋。

(2)圖乙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若蠟燭A到玻璃板距離為

10cm,則蠟燭的像B與蠟燭A之間的距離為cm;若在像和玻璃板之間放

置一個不透明的擋板,從蠟燭A一側(cè)觀察玻璃板,(填“能”或“不

能”)看到蠟燭所成的像。

(3)圖丙為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處于圖示

位置時,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右移動到

35cm刻度線處,此時可將光屏向(選填“左”或“右”)移動適當距離

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的實像;若不移動光屏,可在燭焰和透鏡之間

放置一個適當?shù)耐哥R(選填“凸”或“凹”)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

晰的像。

五、計算題(每題10分,共20分)

1、小星利用節(jié)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來到鎮(zhèn)江火車站看到列車運行時刻表

的一部分如圖所示,他比較了特快T131和動車組“和諧號”D413的運行時間

后,決定乘坐動車組“和諧號”D413前往上海.若兩列車均正常運行,試問:

往上海方向(里程:237km)

到達時間(鎮(zhèn)開車時間(鎮(zhèn)

車次終點站(上海)

江)江)

T13109:4309:4512:31

D41310:0410:0611:53

(1)動車組“和諧號”ZM13比特快7131少運行多少時間?

(2)動車組“和諧號”為13從鎮(zhèn)江到上海的運行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多少米/

秒?合多少千米/時?

2、工人師傅利用汽車作為動力,從水中打撈一個正方體物件,繩子通過定滑

輪,一端系著物件,另一端拴在汽車上,如圖甲所示.汽車拉著物件勻速上

升,已知汽車對繩子的拉力F與物件底面距離水底的高度h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

所示.繩子的體積、繩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計,g取10N/kg.求:

(1)該物件的質(zhì)量是多少?

(2)物件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