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工商學院SHANDONGINSTITUTEOFBUSINESSANDTECHNOLOGY學年論文(設計)TERMTHESIS(DESIGN)論文(設計)題目TitleOfThesis(Design)基于GRA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分院(系別)Department會計學院專業(yè)Specialty會計學班級Class會計學號Number論文(設計)作者AuthorofThesis(Design)論文完成日期Date20年9月30日論文(設計)指導教師Advisor指導吾指導教師職稱TheTitleofAdvisor教授企業(yè)籌資活動中的納稅籌劃FanWen20年9月1日摘要對任何一個企業(yè)來說,籌資活動是其進行一系列經營活動的先決條件。不能籌集到一定數量的資金,就不能取得預期的經濟效益。籌資活動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理財活動,其對企業(yè)經營理財業(yè)績的影響,主要是通過資本結構的變動而發(fā)生作用的。因而,分析籌資中的納稅籌劃時,應著重考察兩個方面:資本結構的變動對企業(yè)經營績效與整體稅負的影響;企業(yè)應當如何調整資本結構,才能同時實現節(jié)稅與所有者收益最大化的雙重目標。關鍵詞:籌資活動;資本結構;納稅籌劃
AbstractAlongwiththeworldmarketandinformationtechnologydevelopment,itismoreandmoreimportanttochoosethesupplychainpartnertoestablishthestrategiccooperationrelationship.Inthispaper,weputforwardthemethodofGRAtoselectpartnerbasedongreytheorywiththefoundationofsummarizingthecriteriaandmethodsofpartnerselection.Keywords:SupplyChainPartner;SelectionCriteria;Method;GreyRelationshipAnalysis
目錄一、供應鏈及選擇供應鏈合作伙伴的重要性 ];(3)趙小惠(2002)等人和高陸(2003)等人提出了基于模糊層次分析供應商選擇方法[][]。針對供應商選擇問題中包含大量的不確定和模糊因素,將模糊集合論的思想和方法引入供應商選擇中,建立了供應商模糊評價模型,提出了基于模糊層次分析供應商選擇方法;王能民等建立了綠色制造模式下評價供應商的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利用加權相對偏差距離最小法評價綠色制造模式下供應商的選擇綜上所述,合作伙伴選擇已經出現了很多方法,但基于灰色理論的合作伙伴選擇方法尚未見到,本文提出基于灰色理論的灰色關聯分析法(GRA)來選擇合作伙伴。三、選擇供應鏈合作伙伴的GRA法早在1982年鄧聚龍教授鄧聚龍,灰色系統(tǒng)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就提出了灰色系統(tǒng)的概念,并建立了灰色系統(tǒng)理論。灰色系統(tǒng)理論認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具有廣泛的灰色性,即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確定性,因而由共性和個性特征屬性的合作伙伴是一種灰色系統(tǒng),可以借助于灰色系統(tǒng)的相關理論來研究選擇合作伙伴。鄧聚龍,灰色系統(tǒng)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一)GRA概述灰色關聯分析(GRA)是一種多因素統(tǒng)計分析方法,它是以各因素的樣本數據為依據用灰色關聯度來描述因素間關系的強弱、大小和次序的。如果樣本數據列反映出兩因素變化的態(tài)勢基本一致,則它們之間的關聯度較大;反之,關聯度較小。與傳統(tǒng)的多因素分析方法(相關分析、回歸分析等)相比,GRA對數據要求較低且計算量小,便于廣泛使用。GRA分析的核心是計算關聯度,關聯度的幾何含義為比較序列與參考序列曲線的相似與一致程度。參考序列可以作為一個理想的比較標準,受加權相對偏差距離最小法[5]啟示,可以將n個合作伙伴中的m個指標的標準值向量(各指標的最優(yōu)值)構成的序列為最理想的合作伙伴,即通過比較關聯度大小,選擇關聯度大的作為決策依據。(二)GRA分析步驟步驟1:確定分析序列在對合作伙伴進行定性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一個因變量因素(1個理想合作伙伴)和多個自變量因素(n個待選合作伙伴)。設每個合作伙伴的選擇準則均含有m個指標,因變量數據構成的參考序列為(理想合作伙伴指標序列),各自變量數據構成比較序列(i=1,2,…,n),n+1個數據序列(待選合作伙伴指標序列)形成如下矩陣:步驟2:對變量序列進行無量綱化由于原始序列具有不同的量綱或數量級,為了保證分析結果的可靠性,需要對變量序列進行無量綱化,無量綱化后各因素序列形成如下矩陣:常用的無量綱化方法有均值化法和初值法,其計算公式分別為,,i=0,1,…,n;k=1,2,…,m步驟3:求差序列、最大差和最小差利用公式,,i=0,1,…,n;k=1,2,…,m,形成如下絕對差值矩陣:絕對差值矩陣中最大數和最小數即為最大差和最小差:;步驟4:計算關聯系數對絕對差值矩陣中數據作如下變換:得到關聯系數矩陣:其中在(0,1)內取值,一般取0.1至0.5,值越小越能提高關聯系數間的差異。步驟5:計算關聯度比較序列(i=1,2,…,n)與參考序列的關聯程度是通過m個關聯系數來反映的,將關聯系數矩陣中的各列數據求平均,得到相應的關聯度向量。步驟6:依關聯度排序關聯度大的即為所要選擇的合作伙伴。四、算例分析待選的10家合作伙伴,選擇準則及相應數據如表2。這里的選擇標準僅選擇普遍認為最重要的價格、準時供貨、質量、裝備能力和服務5個項目。表2合作伙伴屬性數據表合作伙伴編號選擇準則12345678910價格49363824663647151817準時供貨2.72.34.26.97.45.52.43.93.15.1質量97.899.298.610099.699.297.69896.898.3裝備能力7008006004003001000500400200300服務144721363057150176305642(注1)數據資料來源:朱建軍,劉士新,王蒙光,王敏.供應商選擇及定購計劃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4(10):956-958))可以看出,參考序列標準值向量,根據前面的步驟利用計算機輔助計算的關聯度數據如表3所示。顯然應選擇編號6為合作伙伴。表3GRA關聯度計算結果合作伙伴編號12345678910關聯度r0.88320.87320.83690.73080.65110.98020.80520.74430.57010.6612空一行后寫本文結論(不寫“結論”兩個字)合作伙伴的選擇問題是多目標決策問題,由于合作伙伴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確定性,就決定了對他們的了解具有灰色性特征,因而用基于灰色理論的灰色關聯分析法(GRA)來選擇合作伙伴,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參考文獻趙美瑜.供應鏈戰(zhàn)略管理及其評價研究[D].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0.馬士華,林勇,陳志祥.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125-153.陳榮.物流供應鏈管理[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126-135.陳錦洪,陳疇鏞.基于AHP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J],杭州電子工業(yè)學院學報,2001,21(3):94-98.WeberCA,CurrentJR,BentonWC.VendorSelectionCriteriaandMethod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91,50:2-18.LeeC,KasilingamRG.VendorSelectionMethods:ASurveyofIndustryPerceptions[R].DepartmentofIndustrialEngineering,Universityof周新意.供應鏈管理中供應商的評價與選擇分析[J].價值工程,2002,(3):16-19.王能民,孫林巖,汪應洛.綠色制造模式下的供應商選擇[J].系統(tǒng)工程.2001,19(2):37-41.YahyaS,KingsmanB.Vendorratingforanentrepreneurdevelopmentprogramme:acasestudyusing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method[J].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Society,1999,50:916-930.FilipRoodhooft,JozafKonings.Vendorselectionandevaluation:Anactivitybasedcostingapproach[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96,96(1):97-102.李步峰,江勇,白慶華.作業(yè)成本法在評價供應商中的應用研究[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02,(1):49-52.董志林.基于DEA的供應商評價與竟爭力分析的理論及應用[D]天津:天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9.孫靜春,王刊良,蘇秦.評價供應商的DEA方法[J].高技術通訊,2000,(11):53-56.CharlesAWeber,JohnRCurrent.Amultiobjectiveapproachtovendorselection[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9368(2):173-184.趙小惠,趙小苗.基于模糊決策的供應商選擇方法[J].工業(yè)工程,2002,(2):27-29.高陸,童秉樞,董興輝等.供應商評價體系及方法[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3,22(3):295-298.鄭廣超.淺析供應鏈管理中的供應商選擇[J].東岳論叢,2003,24(4):36-37.
以下是尾注,不必打印,但一定不能刪除,否則文中引用將出錯!1、成本是產品價值中(C+V)部分2.、已耗費的生產資料轉移的價值和勞動者為自己老動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是構成商品的理論成本3、成本的主要作用在于(
ABD
)。A.
是補償生產耗費的尺度B.
是綜合反映企業(yè)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
C.
是企業(yè)對外報告的主要內容(應為:企業(yè)競爭度主要手段)D.
是制定產品價格的重要依據和進行生產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4、早期成本會計階段成本會計僅限于對生產過程的生產消耗進行系統(tǒng)的匯集和計算,也稱記錄型成本會計。(√)5、與傳統(tǒng)成本會計相比,現代成本會計的重點已轉移到事前規(guī)劃。6、下列各項中,屬于成本會計職能的有(ABCD)。A、成本預測
B、成本控制
C、成本決策D、成本計劃
(另還有: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7、成本會計的任務包括ABCDA.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及時提供成本信息B.嚴格審核和控制各項費用開支C.加強成本預測,參與成本決策D.成本考核和分析(另說法:制定目標成本,加強成本控制,建立成本責任制度,加強成本考核)8、小企業(yè)的成本會計組織機構的分工方式一般采用集中工作方式。9、大中型企業(yè)的成本會計組織機構的分工方式一般采用分散工作方式。10、企業(yè)內部各級成本會計機構的工作方式有集中工作方式、分散工作方式。11、制定成本會計法規(guī)和制度的原則有統(tǒng)一領導、分級管理、滿足需要、節(jié)約費用。12、國家會計法規(guī)定,不能計入成本費用的是(ABCD)A、企業(yè)向投資者分配的利潤B、企業(yè)對外的投資C、企業(yè)發(fā)生的滯納金D、企業(yè)發(fā)生的罰款13、為了正確劃分成本與費用的界限,企業(yè)(A不得將應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列為期間費用、C不能將期間費用計入產品成本)14、屬于產品成本核算基礎工作的是(健全定額管理,加強對生產費用事前審核、控制;建立健全原始記錄和計量工作;制定和修訂廠內計劃價格;完善清查、盤點制度)15、成本核算的組織形式一般包括集中核算和分散核算(√)16、企業(yè)生產經營過程匯總發(fā)生的費用,按其經濟性質可分為(勞動對象、勞動手段、勞動力)17、制造業(yè)產品成本項目主要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費用)18、生產費用成本按其受益對象分類可分為(直接費用、間接費用)19、生產費用按其與工藝過程的關系可以分為(直接生產費用、間接生產費用)20、“生產成本”科目應設置的明細分類賬戶是(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21、生產成本總賬下主要設(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兩個二級賬戶。22、產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包括以下(生產費用在各產品之間的分配和歸集、產品成本在完工產品與期末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兩個階段。23、下列各項中,計入產品成本的是(制造費用)。24、企業(yè)發(fā)出原材料的計價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25、基本生產車間的管理人員消耗的材料,計入下列(制造費用)科目的借方。26、在幾種產品共同耗用幾種材料的情況下,材料費用的分配可采用(定額成本比例分配法)27、下列分配方法中,不宜作為原材料費用分配方法的有(.生產工人工時分配法)。28、某職工工資結算單上的相關項目如下:基本工資450元,物價補貼50元,經常性獎金30元,保健性津貼60元,應計入工資的金額為(590)元。29、基本生產車間應付的管理人員工資,計入下列(制造費用)科目的借方。30、折舊費用的歸集是根據(固定資產折舊計算匯總表)進行的。31、其他費用發(fā)生時,根據有關憑證,按其發(fā)生的地點及部門,分別記入“制造費用”或“管理費用”賬戶。(正確)32、輔助生產費用必須單獨進行歸集與核算,并分配計入各受益對象中。正確33、輔助生產車間發(fā)生的制造費用,都應當直接記入輔助生產成本明細賬。(錯誤)34、直接分配法的特點是(只對外分配,不對內分配)35、在各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勞務很少的情況下,適宜采用的輔助生產費用分配方法是(直接分配法)。36、下列描述交互分配法正確的是(ABCD)A考慮了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的情況B影響成本核算的及時性C適用于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數量較多D不適用于有過多輔助生產車間的企業(yè)37、在下列各種分配方法中,屬于輔助生產費用分配方法的是(按計劃成本分配法)。38、按計劃成本分配法分配輔助生產費用時,某輔助生產車間實際總成本的計算方法是(該車間帶分配費用加上分配轉入的費用)。39、采用計劃成本分配法分配輔助生產費用時,實際成本與按計劃成本分配額的差額應于期末時列入(管理費用)。40、在企業(yè)計劃單位成本制定比較準確的情況下,適宜采用的輔助生產費用分配方法是(計劃成本分配法)。41、生產領用一般性的工具、用具,計入(制造費用)賬戶的借方。42、下列費用中屬于制造費用項目的有(生產單位管理人員工資及提取的應付福利費、生產單位固定資產的折舊費和修理費)。43、生產性損失包括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44、廢品損失包括生產中廢品的報廢損失和生產中廢品的修復費用。(正確)44、廢品損失賬戶的借方一般歸集(生產成本、修復費用)。45、下列各項,應通過“停工損失”科目核算的有(
ACD
)。A臺風導致的停工損失
B電力中斷不滿一個工作日的停工損失C、固定資產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
D、季節(jié)性停工期間的停工損失46、期間費用包括的內容有(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47、狹義在產品是指正在某車間或某生產步驟中加工的在產品。(正確)48、廣義的在產品包括(正在各生產單位加工中的在產品、未經驗收入庫的產成品、等待返修的廢品)。49、在產品數量的日常核算,設置的賬簿是指(在產品臺賬)。50、廣義在產品包括已經完成一個或幾個生產步驟,但還需要繼續(xù)加工的半成品。(正確)51、對于盤盈的在產品,在有關部門批準后,應計入的科目是(制造費用)。52、某企業(yè)的在產品工作面小,數量很少,月末在產品應(不計算在產品成本)。53、采用按年初數固定計算在產品成本法時,某種產品本月發(fā)生的生產費用就是本月末產成品的成本。(√)54、按年初數固定計算在產品成本適用于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雖然很大,但各月之間的變化不大的產品。(√)55、下列屬于定額比例法的優(yōu)點有(A計算比較簡便)。56、下列屬于定額比例法的缺點有(工序較多;計算工作量大)。57、按定額比例法分配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費用,應具備下列條件(消耗定額比較準確;消耗定額比較穩(wěn)定;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較大)。58、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時,在產品費用脫離定額的差異全部由完工產品成本負擔。(正確)59、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算時,實際成本脫離定額成本的差異(全部由當期完工產品成本負擔)。60、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法計價法時,應具備的條件是(定額管理基礎較好;消耗定額比較準確;各月末在產品變化不大)。61、在產品按完工產品成本計算時,是按照完工產品的產量與在產品數量比例直接進行分配的。(正確)62、(在產品按完工產品計算法)分配方法,適用于月末在產品已經接近完工的產品。63、制造企業(yè)的生產按生產工藝過程的特點分類,可分為(單步驟生產;多步驟生產)。64、發(fā)電、采掘、供水等企業(yè)的生產屬于(單步驟生產)65、企業(yè)的生產按生產組織方式的特點劃分,可分為大批大量生產、成批生產和單件生產三種。(正確)66、紡織、造紙等生產屬于(大量生產;連續(xù)式多步驟生產)。67、按照生產組織的特點,制造企業(yè)的生產可以分為連續(xù)式和裝配式兩種。(錯誤)68、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對成本計算方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成本計算對象;對完工產品與在產品費用分配;成本計算期)的影響等方面。69、、在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中,為了加強各生產步驟的成本管理,都應當按照生產步驟計算產品成本。(錯誤)70、單件小批生產的成本計算周期通常與(生產周期)一致。71、制造業(yè)按照生產工藝過程不同可分為單步驟生產和多步驟生產兩種。72、制造業(yè)按照生產組織的形式不同可分為大量生產、成批生產和單件生產73、企業(yè)生產特點和成本管理要求對成本計算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成本計算對象的確定上?!?4、采用品種法,生產成本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75、種法一般適用于單步驟生產的企業(yè)。(正確)76品種法成本計算期的特點是(定期按月計算成本,與會計報告期一致)。77、下列企業(yè)中,最常采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的是(發(fā)電廠)。78、品種法是按月定期計算產品成本的。(正確79、品種法的特點是(AB)。A、以產品的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正確答案B、按月定期計算產品成本-正確答案C、不適用于單步驟生產企業(yè)80、品種法適用范圍有(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管理上不要求分布計算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81、多步驟生產不能采用品種法。(錯誤)82、.分批法通常是根據(訂單;批別)確定成本計算對象的。83、分批法一般是根據用戶的訂單組織生產的,在一份訂單中即便存在多種產品也應合為一批組織生產。(錯誤)84、分批法適用的生產組織形式是(單件小批生產)。85、分批法下,產品成本計算期與(產品生產周期)一致。86、審核、歸集和分配過程中發(fā)生的各項費用有(直接人工、折舊費用、其他費用、材料費用)87、分步法適合于(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88、采用分步法計算產品成本時,產品成本計算的步驟與實際的生產步驟應完全一致。(錯誤)89、分步法的特點是(定期按月計算成本計算期;按產品的生產步驟計算產品成本)。90、逐步結轉分步法適用于管理上不要求計算半成品成本的企業(yè)。(錯)91、逐步結轉分步法可分為(綜合結轉法;分項結轉法)。92、綜合結轉法是指各生產步驟對耗用上一步驟的半成品成本,不分成本項目統(tǒng)以“自制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項目,綜合轉入該步驟的產品成本計算單中。(正確)93、綜合結轉的成本可以是(世紀成本、計劃成本、定額成本)。94、綜合結轉法下,對于各步驟完工半成品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差不可以單獨核算。(錯)。95、綜合結轉法主要包含(半成品按實際成本綜合結轉;半成品按計劃成本綜合逐步結轉)兩個內容。96、分項結轉法是將各步驟所耗用的自制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項目從上一步驟轉入下一步驟成本計算單中的相同成本項目中。(正確)97、分項結轉的成本可以是(實際成本、計劃成本)。98、平行結轉分步法下主要適用于多步驟連續(xù)式生產企業(yè)。(錯誤)99、平行結轉分步法需要計算半成品的成本。(錯誤)100、平行結轉分步法的特點是(各步驟半成品成本不隨著半成品實物的轉移而轉移;各步驟發(fā)生的費用平行結轉)。101、在平行結轉分步法下,在產品表示的是廣義在產品。正確102、逐步結轉法與平行結轉分步法的差異有(在產品的含義不同;適用性不同;成本結轉方式不同;設立的科目不同)103、平行結轉分步法是不需要計算半成品的分步法。()正確104、分類法是按照產品(類別)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105、采用分類法計算產品成本一般應具備的條件是(產品品種規(guī)格繁多;多產品可按照一定標準來分配;使用同樣的原材料;可以按一定標準予以分類的企業(yè))106、各類產品成本在完工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方法有(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算;按定額比例分配)。107、類內各種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通常按照各種完工產品的系數比例分配類內各種完工產品成本。()正確108、某企業(yè)將甲乙兩種產品作為一類,采用分類法計算產品成本。甲乙兩種產品共同消耗A種材料,消耗定額分別為16千克和20千克,每千克A種材料的單位成本為5元。該企業(yè)將甲產品作為標準產品,則乙產品的原材料費用系數為(A1.25)。109、聯產品是指使用同樣的原材料,經過同一生產過程,同時生產出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具有不同使用價值的主要產品。正確110、聯產品的計算方法主要有(系數法、實物量分配法;售價比例分配法)。111、分離后不需要進一步加工的副產品的計價方法有(不計列成本法;計劃成本計價法;倒計成本法)。112、等級品的特點有()。113、按作業(yè)受益的范圍可將作業(yè)分為(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港口建設項目勞務合同
- 貨運司機勞動合同
- 2025綜合辦公室工作總結范文(19篇)
- 講座后續(xù)推廣活動設計合同
- 農村房子租賃協議(15篇)
- 戀人散伙協議書范本
- 商場專柜裝修合同協議
- 商業(yè)天然氣求購合同協議
- 商業(yè)權益合同協議
- 總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 2024年首都機場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3年山東省專升本考試高等數學Ⅲ試題和答案
- 抗血栓藥物臨床應用與案例分析課件
-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鄉(xiāng)小學二年級下冊家鄉(xiāng)教案
- 決策樹在飼料技術推廣中的應用研究
- 兒童長期臥床的護理
- 投標書細節(jié)美化教程
- 《小兒支氣管肺炎》課件
- 對輥式破碎機設計
- 財產險水災現場勘查及理賠定損標準
- 中國思想史(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