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zhí)缎W課改工作情況小結_第1頁
大龍?zhí)缎W課改工作情況小結_第2頁
大龍?zhí)缎W課改工作情況小結_第3頁
大龍?zhí)缎W課改工作情況小結_第4頁
大龍?zhí)缎W課改工作情況小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龍?zhí)缎W課改工作情況小結一、學?;厩闆r峨山縣大龍?zhí)吨行男W原名司城中心小學,學校始建于1927年,地處峨山縣西北部,與雙柏縣、易門縣相接壤,距縣城84公里,是一所典型的邊遠山區(qū)民族小學。學校校舍建筑面積11622平方米,服務半徑30公里,服務人口12920人。目前,學校轄3個完小,共3個校點,有2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達1126人,其中寄宿制學生778人,少數(shù)民族985人。學校有教職工87人,其中專任教師82人,工人5人。其中,專任教師中本科學歷9人,??茖W歷55人,中專學歷15人,初中學歷3人,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6.34%。多年來,在鄉(xiāng)黨委政府和峨山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努力構建一支團結干事、民主管理、開拓進取的領導班子和一批學習型的教師隊伍,狠抓質(zhì)量管理和教學常規(guī)工作管理,學?;A設施建設得到有力夯實,優(yōu)化學校布局調(diào)整,整合教育教學資源,改善學校辦學條件,為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奠定堅實的物質(zhì)基礎。學校于1996年順利通過省、市、縣兩基評估驗收,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普及率均為100%。我校以“教好每一個學生,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以師為本、以生為本,樹立科學發(fā)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為實施“科教興峨”戰(zhàn)略和農(nóng)村“三個文明”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學校以“樹人為本、成志于學”為校風,以目標管理為導向,加強教師能力培訓和校本教研,向管理要質(zhì)量,向課堂教學要質(zhì)量,向教育科研要質(zhì)量。學校內(nèi)抓管理,外樹形象,以學生養(yǎng)成教育為突破口,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結合學校實際開設豐富多采的興趣活動,建起了紅領巾廣播站、紅領巾電視臺、文藝隊、鮮花隊、鼓號隊、腰鼓隊等,受到家長及社會的好評。當前,大龍?zhí)吨行男W在“民主、尊重、務實、創(chuàng)新”的領導班子帶領下,全校師生正奮發(fā)圖強,勵精圖治,扎實工作,以百倍的信心為創(chuàng)建農(nóng)村一流小學而不懈努力。二、回顧多年的課改歷程1990年以來,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不僅列入學校的議事日程,更可貴的是學校開始因陋就簡,適時機而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工作。1、1990—1995年,我校開始學習“目標教學法”和推廣運用“目標教學模式”,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交流學習模式,當年我校派一部分教師到峨山縣雙江小學、錦屏小學實行絕對交流學習,同時兩校的優(yōu)秀教師也到我校交流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方法。由于措施方法得力有效,我校教師教育觀念轉變較快,能在短時期內(nèi)掌握有的教學方法。這一時期,學校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較高。2、1995—2000年,在繼續(xù)推廣運用“目標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學習應用多種現(xiàn)代教學模式。3、2000年以來,學校開始從學習運用“嘗試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洋思經(jīng)驗”、杜郎口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西峽縣“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到現(xiàn)在的武漢市常青實驗小學的“雙主體教學模式”。三、課改的一些做法自2003年以來,我校的新課程改革工作在縣教育局、教研室的指導和支持下實施開展已將近十年了。課改之初,我校就確定了以教科研為先導,以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重點,確立"培訓--研究--實踐--反思--提高"的課改工作思路,加強教學研究,深入開展實踐活動,不斷反思,總結經(jīng)驗,激發(fā)全校教師參與課改工作熱情,使我校課改工作取得了實質(zhì)性的進展。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我校教師的教學開始真正關注學生的成長背景、生活經(jīng)驗和即時的體驗,注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輕易否定學生的各種奇思怪想,積極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不同于別人的見解,注意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鼓勵性語言替代了簡單粗暴的批評、指責,激勵性評價替代了機械重復的表揚、獎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讓學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活動、自主發(fā)展的機會和空間。"因學定教"、"有效教學"成為教學新概念;"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歡什么?"、"你的看法是什么?"、"你有不同的意見嗎?"成為教師新詞匯;"走下講臺,到學生中間去"、"蹲下來和學生對話"成為課堂新景觀;敢說敢問、求新求異、合作互動成為學生學習的新傾向;關注生活、走向實踐、研究探索成為廣大學生成長的新方式,師生關系呈現(xiàn)出民主、平等、親切、和諧的態(tài)勢。一種新的班級文化、課堂文化、師生交往文化正在形成。(一)、以課堂教學實踐為核心,引領教師走進新課程在改革實驗中,我校教師努力學習、研究、在實踐中感悟理解新的理念,借已有經(jīng)驗探索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方式,嘗試新的學習方式。今天的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方式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學生的學習方式開始趨向多元化。1、為學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源于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我校教師把愛撒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學習中的情緒、困難與收獲。課堂上,運用不同的方式激發(fā)、保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特別是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熱情地、耐心地幫助,師生共同越過學習中的障礙;在新課程改革實驗中,我們?nèi)〉昧艘欢ǔ煽兊耐瑫r,也存在一問題。1、理念與行為的偏差我校的年青教師比較多,在新的理念上比較容易接受,但是在理念轉化為新的行為時還缺乏理必性思考,課堂上出現(xiàn)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現(xiàn)象,有些教學形為如蜻蜓點水,流于形勢。如小組討論的泛用、教師過多的鋪墊性問題、活動過程的形勢化等等。2、預設與生成的脫離年青教師在課堂上還存在過多的關注教案,關注教師自己,在課堂上對學生產(chǎn)生的即時問題視而不見,在教師心目中教案比學生重,這些教學形為與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是背道而馳,所以說新時期對教師的教學機智及課堂調(diào)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呼喚行動者,實驗新課程的過程,就是迎接挑戰(zhàn),解決問題,破除困惑的過程,是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