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與音樂文化_第1頁
詩歌與音樂文化_第2頁
詩歌與音樂文化_第3頁
詩歌與音樂文化_第4頁
詩歌與音樂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講:

徐定輝中國詩歌與音樂文化

——中國古代詩歌的音樂美

《呂氏春秋.古樂篇》:“昔葛天氏之民,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薄痘茨献?道應訓》:“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后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

一、詩與樂的結緣

《毛詩序》:“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結論:在遠古時代,詩、樂、舞三位一體。

“人類是在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創(chuàng)作的,可惜沒有人記下,也沒有法子記下。我們的祖先的原始人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須發(fā)表意見,才漸漸地練出復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卻想不到發(fā)表,其中有一個叫道‘杭育杭育’,那麼,這就是創(chuàng)作,大家也要佩服應用的,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麼記號留存下來,這就是文學;他當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學家,是‘杭育杭育’派?!?/p>

——魯迅《魯迅全集》第六卷75頁■魯迅先生這段話,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詩歌的起源。這‘杭育杭育’的勞動呼聲,是詩,也是歌,詩與樂在起源時就是不可分的。德國藝術史家格羅塞(1862-1927)也說:“每一個原始的抒情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曲詞的作者。每一首原始的詩,不僅是詩的作品,也是音樂的作品。(《藝術的起源》)

《詩經》與音樂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每一篇都可以和樂歌唱?!赌印す掀?“弦詩三百,歌詩三百?!?/p>

司馬遷《史記》說:“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詩經》風、雅、頌的區(qū)分也是由于音樂的不同。

旗亭唱詩

(唐)薛用弱《集異記》:

開元中,之渙與王昌齡、高適齊名,共詣旗亭,貰(shi:賒欠)酒小飲。有梨園伶官十數人會宴,三人因避席隈映,擁爐以觀焉。俄有妙妓四輩,奏樂皆當時名部。昌齡等私相約曰:“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甲乙。今者可以密觀諸伶以謳,著詩入歌詞之多者為優(yōu)?!背踔幉g詩,次謳適詩,又次復謳昌齡詩。之渙自以得名已久,因指諸妓中最佳者曰:“待彼子所唱,如非我詩,即終身不敢與子急衡?!贝沃岭p鬟發(fā)聲,果謳“黃河遠上白云間”(《涼州詞》)云云。因大諧笑,諸伶詣問,語其事。乃競拜,乞就筵席。三人從之,飲醉競日。

李白《清平調》(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中外關于詩的音樂性的經典論述“詩為樂心,聲為樂體。樂體在聲,瞽師務調其器;樂心在詩,君子宜正其文。”

——劉勰《文心雕龍》

“至于詩則絕對要有音節(jié)或韻,因為音節(jié)或韻是詩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悅感官的芬芳氣息,甚至比所謂富于意象的富麗辭藻更重要?!?/p>

——黑格爾《美學〉“文字的詩可以簡單概說為美的有韻律的創(chuàng)造?!?/p>

——(美)愛倫.坡《詩的原理》

二、中國古代詩歌的音樂美

(一)節(jié)奏的回環(huán)美什么是節(jié)奏?

心理學家認為,某種聲音在相隔同等時間重復出現的現象,叫做節(jié)奏。人們在生理上對這種現象的反映,就形成節(jié)奏感。節(jié)奏能給人以快感和美感,能滿足人們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要求。節(jié)奏是詩歌的重要特征,是詩歌產生音樂美的重要因素。一首詩能否產生感人的效果,節(jié)奏是否鮮明與和諧是很重要的方面。

《詩經.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己。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歌節(jié)奏“節(jié)奏之于詩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我們可以說沒有詩是沒有節(jié)奏的,沒有節(jié)奏的便不是詩?!?/p>

——郭沫若《沫若文集》

構成中國詩歌節(jié)奏的諸因素首先是音節(jié)和音節(jié)的組合(漢語是一個字一個音節(jié),四言詩一句四個音節(jié),五言詩一句五個音節(jié),七言詩一句七個音節(jié)。)一句詩中的音節(jié)一般是兩個兩個地組合在一起形成音組,又叫音步或頓。(四言兩頓,每頓兩個音節(jié);五言三頓,每頓的音節(jié)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四頓,每頓的音節(jié)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

例如:四言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裘。

——《關雎》五言詩: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籮。

——《古詩十九首》■七言詩: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音步相同的詩行,構成行于行之間節(jié)奏的勻稱,體現出一種節(jié)奏美?!銎浯问茄喉嵭纬稍姼璧墓?jié)奏所謂押韻,就是把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兩個字或多個字放在詩句的同一位置上(一般總是把韻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韻腳產生節(jié)奏。這種節(jié)奏可以把渙散的聲音組合成一個整體?!鲰嵲谥袊姼枥锲鹪词桥c詩歌創(chuàng)

作同步的。例如:時日何喪,予及汝偕亡。

——《尚書.湯誓》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

——《易經.屯》斷竹,續(xù)竹。飛土,逐肉。

——《吳越春秋》■這些散見于古書中的歌謠,內容簡單,形式樸素,但它們都是有節(jié)奏的韻語,具備了詩歌的雛形。韻是詩的粘合劑。在一首詩里,韻腳在一定的位置上不斷地有規(guī)律地反復出現,就使詩歌產生出一種和諧流暢的回環(huán)美,這種美是詩歌音樂美的主要特征?!霸娭许嵞_,如大廈之有柱石,此處不牢,傾則立見?!?/p>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才女卓文君妙詩:

一別之后,兩地懸念,只說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盡,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郎啊郎,巴不得下一輩子你做女來我做男?。ǘ┮粽{的抑揚美一首詩由許多字詞的聲音組成,字詞聲音有規(guī)律的組合就構成了詩的音調。中國古代詩歌的音調主要是借助平仄組織起來的。平仄是字音聲調的區(qū)別,這種區(qū)別主要在聲音的高低上,平仄有規(guī)律的交替和重復,就造成了詩歌聲音的和諧優(yōu)美。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jié),若前有浮聲,則后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妙達此旨,始可言文?!鄙蚣s創(chuàng)立詩歌聲律的“四聲八病”說:

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漢語詩平仄的基本形式有兩種: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這通常是四言詩的兩句。前一句兩揚兩抑,后一句兩抑兩揚,前后兩句抑揚相反,才能曲盡變化之妙。)五言詩句比四言詩句多一個字,五言詩句便有四種基本平仄形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定型五律平仄的四種形式:

1、平起式(二種)(1)——||—,

|||——。

||——|,

——||—。

———||,

|||——。

||——|,

——||—。(首句入韻)(2)

———||,|||——。

||——|,

——||—。

———||,

|||——。

||——|,

——||—。(首句不入韻)

2、仄起式(二種)(1)

|||——,

——||—。

———||,

|||——。

||——|,

——||—。

———||,

|||——。(首句入韻)

(2)||——|,

——||—。

———||,

|||——。

||——|,

——||—。

———||,

|||——。(首句不入韻)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七言律詩的平仄:七言詩比五言多兩個字,只要在五言詩每句前面加上兩個和五言詩句頭兩個字平仄相反的字,就變成了七言詩的平仄。詞、曲的平仄跟律詩相比,雖因句式長短的不同而有些變化,但萬變不離其中,總是平仄抑揚交替變化。結論:詩句聲調上高高低低交錯出現時所產生的抑揚美,是富有音樂性的美。這是中國詩歌音樂美的重要特征之一。(三)聲情的和諧美中國古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