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知識》考點《刑法》(2023年最新版)事業(yè)單位考試必看考點高頻試
題:
1、單選題張某的次子乙,平時經(jīng)常因瑣事滋事生非,無端打罵張某。一日,乙與其妻發(fā)生爭吵,張
某過來勸說.乙轉而辱罵張某并將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張某,張某起身逃跑,乙隨后緊
追。張某的長子甲見狀,隨手從門口拿起扁擔朝乙的頸部打了一下,將乙打昏在地上。張某順手拿起地上
的石頭轉身回來朝乙的頭部猛砸數(shù)下,致乙死亡。對本案中張某、甲的行為應當如何定性?
A:張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甲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wèi)
B:張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甲的行為屬于防衛(wèi)過當
C:張某的行為屬于防衛(wèi)過當,構成故意殺人罪,甲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wèi)
D:張某和甲的行為均構成故意殺人罪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答案】A。解析:本題的考點是正當防衛(wèi)問題。本案中“乙辱罵張某并將其踢
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張某,張某起身逃跑,乙隨后緊追”。乙對
張某實施不法侵害,符合正當防衛(wèi)的起因條件和時間條件?!皬埬车拈L子甲見
狀,隨手從門口拿起扁擔朝乙的頸部打了一下,將乙打昏在地上?!奔诪榫S護
他人的合法權益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實施打擊,符合正當防衛(wèi)的對象條件和防
衛(wèi)目的的要求。雖然將乙打昏在地,但從侵害行為和防衛(wèi)行為的強度對比來
看,甲并未超出必要限度。所以甲的行為是正當防衛(wèi)。而張某在乙失去侵害能
力時,卻侵害乙的生命權,不符合正當防衛(wèi)的時間條件一一不法侵害正在進
行。張某拿起地上的石頭轉身回來朝乙的頭部猛砸數(shù)下致乙死亡的行為構成故
意殺人罪。
2、單選題關于緩刑,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對于累犯不適用緩刑
B: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適用緩刑
C:對于數(shù)罪并罰但宣告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適用緩刑
D:雖然故意殺人罪的法定最低刑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緩刑條件,仍然可以適用緩刑
參考答案:B
本題解釋:
【答案】Bo解析:根據(jù)《刑法》第74條的規(guī)定,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
分子,不適用緩刑。所以A項正確。第72條規(guī)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
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
節(jié)較輕;(二)有悔罪表現(xiàn);(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
居住社區(qū)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jù)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舉期限內從事特定
活動,進入特定區(qū)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
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zhí)行。由于刑法中各種減輕、免除處罰規(guī)定的存在,
數(shù)罪并罰和故意殺人罪最后的宣告刑都有可能為3年以下,所以兩者都有能夠
適用緩刑的可能,C、D均正確。刑法中并未明確規(guī)定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不可適用緩刑,所以B項錯誤。
3、單選題下列關于死刑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
B: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C:判決死刑立即執(zhí)行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授權的部分高級人民法院核準
D:判處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在死刑緩期執(zhí)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兩年期滿后減為無期徒刑
參考答案:C
本題解釋:
【答案】C。解析:死刑是剝奪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罰方法。這是最嚴厲的一種刑
罰方法。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A項正確。犯罪的時候不滿
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包括不適用死緩)B項正
確。死刑有兩種執(zhí)行制度,一種是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另一種是判處死刑同時
宣告緩期2年執(zhí)行(簡稱死緩)。死刑立即執(zhí)行除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判決的
外,依法都應當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對于被判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各高級人民法
院有權直接核準,無需上報。因此c項說法錯誤?!缎谭ā芬?guī)定:“判處死刑
緩期執(zhí)行的,在死刑緩期執(zhí)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后,減為
無期徒刑……”D項正確。故本題答案為C?
4、單選題以下可能構成共同犯罪的是—
A:甲是故意,乙是過失
B:甲、乙都是過失
C:甲無意中幫助乙完成了犯罪
D:甲、乙共同故意
參考答案:D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D
解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5、單選題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結果沒有發(fā)生
B:犯罪行為沒有實施完畢
C:犯罪目的沒有達到
D:行為沒有具備某種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
參考答案:D
本題解釋: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犯罪未遂與犯罪既遂的區(qū)分標準。所
謂犯罪未遂與犯罪既遂的區(qū)分標準,其實就是犯罪既遂的標準。我國刑法理論
通說認為,判斷犯罪既遂的標準是構成要件說,即犯罪實行行為是否符合特定
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凡符合特定犯罪構成全部要件的,即為既遂,否則為犯
罪未遂、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等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
Do
6、多選題下列關于共同犯罪的表述,正確的有______
A: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論處
B: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犯罪集團的全部罪行處罰
C:事前與盜竊犯罪人通謀、事后為其銷贓的行為,構成盜竊罪的共同犯罪
D:實行犯的實行行為超過了共同犯罪故意范圍的,其他共同犯罪人對超出共同故意范圍的行為不承擔刑
事責任
參考答案:ABCD
本題解釋:
【答案】ABCD?解析:《刑法》第25條第2款規(guī)定,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
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故選項
A正確?!缎谭ā返?6條第3款規(guī)定,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
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故選項B正確。一般地,若事前通謀,事后按照
約定對犯罪分子犯罪所得贓物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
法掩飾、隱瞞的,應按犯罪分子所實施的特定犯罪的共同犯罪處理,故選項C
正確。在共同犯罪中,實行過限行為,由實行該種行為的人獨自承擔刑事責
任,其他共同犯罪人對此不負刑事責任,故選項D正確。本題應ABCDo
7、單選題我國刑法規(guī)定在我國領域內的犯罪是指
A: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國領域內
B:犯罪人居住在我國領域內
C:犯罪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fā)生在我國領域內
D:受害人與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國領域內
參考答案:C
本題解釋:
【答案】Co解析?:《刑法》第6條第3款規(guī)定,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fā)
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8、單選題派出所長陳某在“追逃”專項斗爭中,為得到表彰,在網(wǎng)上通緝了7名僅違反治安管理處
罰法并且已受過治安處罰的人員。雖然陳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員不要“抓獲”這7名人員,但仍有5名人員
被外地公安機關“抓獲”后關押。關于陳某行為的性質,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__
A:陳某的行為構成濫用職權罪
B:陳某的行為構成玩忽職守罪
C:陳某的行為構成非法拘禁罪
D:陳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A
解析:濫用職權罪(《刑法》第397條)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法律、法
規(guī)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超越職權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務,或者故意違法
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本罪的構成
要件是:①犯罪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②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即行為人明
知自己超越職權或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可能會發(fā)生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
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③客觀方面表現(xiàn)
為濫用職權處理事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④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對社會公務的正常管理秩序。
玩忽職守罪(《刑法》第397條)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
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本罪的構成要件是:①犯罪主體只能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②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
過失。③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實施了玩忽職守的行為,并對公共財產、國家
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失。④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秩序。
非法拘禁罪(《刑法》第238條)是指故意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
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其構成要件是:①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凡年滿
16周歲,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這一犯罪。②主觀方
面是出于故意,并且行為人具有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目的。③客觀方面表
現(xiàn)為非法拘禁他人的行為。④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權利。
本題中派出所所長陳某為得到表彰,在網(wǎng)上通緝了7名僅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
并且已受過治安處罰的人員,致使5名人員被外地公安機關“抓獲”后關押。
其行為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符合濫用職權罪的構成要件。故本題中
選項A為正確答案。
9、單選題甲販運假煙,駕車路過某檢查站時,被工商執(zhí)法部門攔住檢查。檢查人員乙正登車檢查
時,甲突然發(fā)動汽車奪路而逃。乙抓住汽車車門的把手不放,甲為擺脫乙,在疾駛時突然急剎車,導致乙
頭部著地身亡。甲對乙死亡的心理態(tài)度屬于下列哪一選項?_____
A:直接故意
B:間接故意
C:過于自信的過失
D:疏忽大意的過失
參考答案:B
本題解釋:
【答案】B。解析:題中甲為逃避檢查,不顧抓著車門的乙,在疾駛中突然剎
車,致乙重傷,甲明知其行為會發(fā)生危害后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的發(fā)生,是
典型的間接故意。根據(jù)題中條件,甲只為擺脫乙,并不具有殺人的直接故意,
只是采用了不計后果的方法。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也不構成過失。故正確答案為
Bo
10、多選題李某(22歲)伙同其弟(15歲)共同實施詐騙行為,騙取大量財物,則一.
A:二人構成共同犯罪
B:李某單獨構成詐騙罪
C:李弟不構成犯罪
D:李弟構成犯罪
參考答案:BC
本題解釋:
【答案】BCo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共同犯罪的主體?!缎谭ā返?5條
第1款規(guī)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备鶕?jù)這一規(guī)定,共同犯罪
的主體,必須是二個以上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我國
《刑法》第17條第2款規(guī)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對故意殺人、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八
種犯罪負刑事責任,在本題中,李弟只有15周歲,對詐騙罪不承擔刑事責任,
故李某與李弟之間不能成立詐騙罪的共同犯罪,李某單獨構成詐騙罪,李弟不
構成犯罪,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CO
11、多選題刑法是法律體系中重要的法律部門,下列各項中屬于刑法的任務的是
A:保衛(wèi)國家安全,保衛(wèi)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
B:保護社會主義的經(jīng)濟基礎
C: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D:維護社會秩序
參考答案:ABCD
本題解釋:
ABCD[解析]《刑法》第2條明確了我國刑法的任務,即“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
為作斗爭,以保衛(wèi)國家安全,保衛(wèi)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
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
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jīng)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
設事業(yè)的順利進行?!庇纱丝芍珹、B、C、D四項均是我國刑法的任務。
12、單選題某晚,甲潛入乙家中行竊,被發(fā)現(xiàn)后攜所竊贓物(價值900余元)逃跑,乙緊追不舍。甲見
雜貨店旁有一輛未熄火摩托車,車主丙正站在車旁吸煙,便騎上摩托車繼續(xù)逃跑。次日,丙在街上發(fā)現(xiàn)自
己的摩托車和甲,欲將甲扭送公安局,甲一拳將丙打傷,后經(jīng)法醫(yī)鑒定為輕傷。本案不能以下列哪一罪名
追究甲的刑事責任?_____
A:搶劫罪
B:搶奪罪
C:盜竊罪
D:故意傷害罪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A
解析:甲盜竊后為了逃跑,趁丙不備,奪取丙的摩托車,分別構成盜竊罪和搶
奪罪。次日為抗拒抓捕而實施的故意傷害行為構成單獨的故意傷害罪。此題考
察的是搶奪罪轉化為搶劫罪的時空限制。盜竊、詐騙、搶奪轉化為搶劫罪的,
必須是“當場”使用暴力?!爱攬觥敝阜缸铿F(xiàn)場以及犯罪分子剛一離開現(xiàn)場就
被及時發(fā)覺而立即追捕的過程(被視為犯罪現(xiàn)場的延伸)。本題中被害人丙于
次日抓捕甲的行為已不屬于犯罪現(xiàn)場的延伸,所以甲的暴力行為不能轉化為搶
劫罪,而是單獨的故意傷害罪。
13、單選題一般來說,以下犯罪行為不屬于腐敗犯罪表現(xiàn)的是
A:遺棄罪
B:權錢交易犯罪
C:濫用職權罪
D:以權謀私犯罪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答案】A。解析:遺棄罪,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
能力的人,負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情節(jié)惡劣的行為。遺棄罪屬于侵犯公民
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中的一個罪名,應選。
14、單選題根據(jù)《刑法》關于量刑的規(guī)定,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B:對于立功的犯罪分子,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C:對于累犯,應當從重處罰,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
D:累犯不適用緩刑
參考答案:B
本題解釋:
【答案】Bo解析:根據(jù)《刑法》第68條,一般立功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不是“應當”。B錯誤。要牢記一般自首和一般立功都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
罰?!缎谭ā返?5條規(guī)定,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
歲的人犯罪除外?!缎谭ā返?4條規(guī)定,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
適用緩刑。故本題正確答案選B。
15、單選題對偷盜嬰兒的行為以綁架罪論處的,必須是行為人
A:導致嬰兒死亡的
B:出于出賣目的
C:以勒索財物為目的
D:已完成該犯罪行為
參考答案:c
本題解釋:
【答案】Co解析:《刑法》第239條規(guī)定,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以
綁架罪論處?!缎谭ā返?40條規(guī)定,以出賣為目的而偷盜嬰幼兒的以拐賣兒
童罪論處。在綁架罪和拐賣兒童罪中,導致被害人死亡,都是從重處罰情節(jié)。
16、單選題下列有關刑事訴訟證據(jù)的表述,錯誤的是_____。
A: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jù),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展
B: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jù)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C: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jù)確實、充分的,不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D:行政機關在行政執(zhí)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收集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shù)據(jù)等證據(jù)材料,在刑事
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jù)使用
參考答案:C
本題解釋:
C[解析]《刑事訴訟法》第53條第1款規(guī)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
據(jù),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jù)的,不能認定
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jù)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
有罪和處以刑罰。”故C項錯誤,應選。
17、多選題下列屬于共同犯罪中從犯的是
A: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人
B:在犯罪集團中的非組織、領導者
C: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的人
D:被教唆實施犯罪的人
參考答案:AC
本題解釋:
【答案】ACo解析:《刑法》第27條規(guī)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
的,是從犯。
18、單選題朱某因婚外戀產生殺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某在給李某炸油餅時投放了可以致死的
“毒鼠強”o朱某為防止其6歲的兒子吃餅中毒,將其子送到幼兒園,并囑咐其子等他來接。不料李某當
日提前下班后將其子接回,并與其子一起吃油餅。朱某得知后,趕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關
于本案,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朱某對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奏R熹
B:朱某對其子的死亡具有間接故意
C:朱某對其子的死亡具有過失
D:朱某對其子的死亡屬于意外事件
參考答案:C
本題解釋:
【答案】C。解析?:朱某為防止其6歲的兒子中毒,將其送到幼兒園,并囑咐其
子等他來接,這表明了他不希望兒子中毒,因此不具有直接故意和放任危害結
果發(fā)生的間接故意。朱某已經(jīng)預見到可能發(fā)生此危害結果,以為將其子送到幼
兒園就能避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輕信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發(fā)生,對其主觀心態(tài)應
當認定為過于自信的過失。
19、單選題紀某因為運輸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刑滿釋放后7年,禁不住朋友的再三懇求,幫
助朋友販賣了30克毒品。紀某的行為
A:屬于毒品犯罪的累犯,應當從重處罰
B:屬于毒品犯罪的慣犯,應當從重處罰
C:屬于毒品犯罪的再犯,應當從重處罰
D:定販賣毒品罪,加重處罰
參考答案:C
本題解釋:
【答案】Co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毒品再犯制度。《刑法》第356條規(guī)
定:“因走私、販賣、運輸、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過刑,又犯本節(jié)規(guī)定
之罪的,從重處罰。”這是刑法關于毒品再犯制度的規(guī)定,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本
題中,紀某因運輸毒品罪被判過刑之后,又犯販賣毒品罪,構成毒品再犯,應
當從重處罰。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o
20、單選題甲深夜?jié)撊胍壹倚懈`,發(fā)現(xiàn)留長發(fā)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覺,意圖奸淫,便撲在乙身上強
脫其衣。乙驚醒后大聲喝問,甲發(fā)現(xiàn)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獲。甲的行為
A:屬于強奸預備
B:屬于強奸未遂
C:屬于強奸中止
D:不構成強奸罪
參考答案:B
本題解釋:
【答案】Bo解析:因事實認識錯誤,不可能達到既遂的未遂稱為不能犯的未
遂。其中對于犯罪對象的認識錯誤所導致的未遂是對象不能犯的未遂。甲誤認
為乙是婦女而意圖強奸,發(fā)現(xiàn)乙是男人后逃跑,符合對象不能犯的未遂的特
征,屬于強奸未遂,B選項正確。
21、單選題某甲在公共汽車上竊取某乙人民幣3000元,下車時被某乙發(fā)現(xiàn),要將其扭送派出所途
中,甲猛地將乙打倒在地,竄入一死胡同,被群眾抓獲,某甲的行為應認定為—。
A:構成搶劫罪
B:構成盜竊罪
C:構成搶奪罪
D:尚未構成犯罪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A
解析:甲的行為構成轉化搶劫罪。參見《刑法》第269條:犯盜竊、詐騙、搶
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
的,依照搶劫罪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22、單選題下列犯罪中屬于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是
A:誣告陷害罪
B:強迫職工勞動罪
C:非法搜查罪
D:侮辱罪
參考答案:D
本題解釋:
【答案】Do解析:侮辱罪屬于告訴才處理的犯罪。
23、單選題李某因觸犯國家法律被判刑入獄,但并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這意味著李某在服刑期間
A:沒有選舉權
B:經(jīng)過有關機關批準可以行使選舉權
C:可以行使選舉權
D:拶時被停止行使選舉權
參考答案:C
本題解釋:
【答案】C。解析:對于判處有期徒刑、拘役并不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在服
刑期間是否剝奪政治權利的問題,我國刑法沒有明文規(guī)定。但是,根據(jù)《全國
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直接選舉的若干規(guī)定》,
下列人員準予行使選舉權: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沒有附加剝奪政治
權利的;被羈押,正在偵查、起訴、審判,人民法院或檢察院沒有決定停止行
使選舉權的;正在取保候審或被監(jiān)視居住的;正在受拘留處罰的。上述人員參
加選舉,由選舉委員會和執(zhí)行監(jiān)禁、羈押、拘留或勞動教養(yǎng)的機關共同決定,
可以在流動投票箱投票,或者委托有選舉權的親屬或其他選民代為投票。被判
處拘役、受拘留處罰或被勞動教養(yǎng)也可于選舉日回原選區(qū)參加選舉。
24、單選題我國刑法對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分為一
A:主犯、脅從犯、預備犯、教唆犯
B:首犯、脅從犯、未遂犯、幫助犯
C:主犯、實行犯、幫助犯、從犯
D:主犯、從犯、脅從犯、同時還規(guī)定了教唆犯
參考答案:D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D
解析:《刑法》第26規(guī)定:“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
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
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
全部罪行處罰。對于第三款規(guī)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
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第27條規(guī)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
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第28條規(guī)定:
“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jié)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29條規(guī)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
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
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5、多選題下列有關刑事訴訟中回避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是______。
A: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
B: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
C: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D: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訴一次
參考答案:ABC
本題解釋:
ABC[解析]《刑事訴訟法》第30條規(guī)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
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
判委員會決定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
查。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惫?/p>
應選ABCo
26、單選題罰金刑的適用方式是―
A:只能獨立適用
B:只能附加適用
C:既可以獨立適用也可以附加適用
D:只能并科適用
參考答案:C
本題解釋:
【答案】Co
27、單選題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是指人的危害社會的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存在的
A:表面聯(lián)系
B:一般聯(lián)系
C: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
D:普遍聯(lián)系
參考答案:c
本題解釋:
【答案】Co
28、單選題工人孫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動攜帶鄰居6歲小孩進入村旁林深路險、豺狼出沒的山林中狩
獵玩。走入森林約5公里的時候,兩人失散。孫某繼續(xù)獨自狩獵,之后既不尋找小孩,也沒返村告知小孩
家人,便徑直回縣城工作單位。4日后,鄰居在林中發(fā)現(xiàn)被野獸咬傷致死的小孩尸體。孫某的行為屬于下
列哪一種?_____
A:故意殺人
B:意外事件
C:過失致人死亡
D:不構成犯罪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答案】A。解析:孫某明知與自己失散后小孩可能發(fā)生危險的情況下,放任危
險結果的發(fā)生。由題目中孫某既不尋找也不告知小孩家人可知,小孩遭遇危險
與否均不違背孫某的意愿。孫某的行為構成間接故意殺人罪。選項A正確。選
項B、D明顯錯誤。選項C與孫某的主觀要件不符,孫某對于危害結果抱放任而
不是反對的態(tài)度。選項C不正確。
29、多選題成立不作為犯罪所要求的特定義務來源為_____
A: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義務
B:職務上、業(yè)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
C:道義上的義務
D:行為人先行行為使法律所保護的某種利益處于危險狀態(tài)時所引起的負有防止危險結果發(fā)生的義務
參考答案:ABD
本題解釋:
【答案】ABD。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來源。行為
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義務是構成犯罪的不作為的前提。特定義務不
能只是普通的道德上的義務。如果不存在這種特定義務,則根本不可能構成刑
法的不作為。特定義務一般有三個來源:(1)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特定義務。并非
法律規(guī)定的任何一種義務,都可以作為刑法中的不作為的根據(jù)。只有其他法
律、法規(guī)所規(guī)定的義務且為刑法所承認,才是不作為的法律義務的根據(jù)。(2)
職務上或業(yè)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這一特定義務以行為人具有某種職務身份或
從事某種業(yè)務并且正在執(zhí)行為前提,否則,不發(fā)生履行該類義務的問題。(3)
行為人的先行行為產生的義務。由于行為人先前實施的行為(簡稱先行行
為),使某種合法權益處于遭受嚴重損害的危害狀態(tài),該行為人產生采取積極
行為阻止損害結果發(fā)生的義務,這就是由先行行為引起的作為義務。所以,本
題的正確答案是ABDo
30、單選題甲因犯盜竊罪被公安機關逮捕,在審查期間,甲又主動交代曾實施搶劫犯罪。甲交代出搶
劫案件的行為屬于_____
A:自首
B:坦白
C:立功
D:悔改表現(xiàn)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答案】A.解析:《刑法》第67條第2款規(guī)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的,以自首論。
31、單選題養(yǎng)花專業(yè)戶李某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圍私拉電網(wǎng)。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觸電,經(jīng)送醫(yī)
院搶救,不治身亡。李某對這種結果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是什么?_____
A:直接故意
B:間接故意
C:過于自信的過失
D:疏忽大意的過失
參考答案:B
本題解釋:
【答案】B。解析:李某明知私拉電網(wǎng)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仍然在自己的
花房周圍拉電網(wǎng),并且未采取任何防止結果出現(xiàn)的措施,對出現(xiàn)的結果是一種
漠不關心的放任態(tài)度,所以是間接故意。
32、單選題下列哪一種情形,尚不能認為是犯罪?
A:甲打電話邀約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實施搶劫
B:乙向其朋友趙某表示要殺掉仇人陳某
C:丙為了盜竊張某家財產,毒死了張某家的看家犬
0:丁為方便對劉某實施搶劫,對劉某的活動規(guī)律進行跟蹤調查
參考答案:B
本題解釋:
【答案】B?解析:選項A屬于為了搶劫制造條件的行為,構成犯罪預備;選項
B只是犯意表示,不構成犯罪;選項C屬于為了盜竊制造條件的行為,構成犯
罪預備;選項D屬于為了搶劫制造條件的行為,也構成犯罪預備。
33、單選題收購廢品的小販趙某答應收購某銅廠15歲青工羅霜偷的工業(yè)用紫銅,羅遂偷出價值1500
元的銅塊交給趙某。2人的行為構成何罪?
A:趙某構成銷售贓物罪,羅某構成盜竊罪
B:趙、羅構成共同盜竊罪
C:趙構成盜竊罪的教唆犯和銷售贓物罪,羅構成盜竊罪
D:趙構成盜竊罪,羅不構成犯罪
參考答案:D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D
解析:趙某明知羅某以盜竊所得財物出售,仍答應收購,趙羅二人在羅某盜竊
之前已經(jīng)形成共同的犯罪意識,符合共同犯罪的構成條件,是共同犯罪。趙某
構成銷售贓物罪的前提是趙某在羅某犯罪前不知道其犯罪意圖。選項A、C可排
除。由題干可知,羅某犯罪時為15歲,其所犯盜竊罪不符合《刑法》所規(guī)定的
14-16周歲未成年人承擔刑事責任的范圍,因此對羅某不應以盜竊罪定罪處
罰,D為正確答案。
34、單選題對被判處_____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jù)其犯罪情節(jié)和悔改表現(xiàn),適用減刑確實不
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參考答案:C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c
解析: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對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jù)其犯罪情
節(jié)和悔改表現(xiàn),適用減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
35、單選題李某因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緩刑考驗期滿后,司法機關查獲李某在緩
刑考驗期內,曾經(jīng)伙同他人盜竊財物價值達3萬元,對李某應當如何處理?
A:不撤銷緩刑,以累犯從重處罰
B:撤銷緩刑,以慣犯從重處罰
C:不撤銷緩刑,以盜竊罪從重處罰
D:撤銷緩刑,前后罪數(shù)罪并罰
參考答案:D
本題解釋:
【答案】D。解析:《刑法》第77條第1款規(guī)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
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fā)現(xiàn)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
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fā)現(xiàn)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
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guī)定,決定執(zhí)行的刑罰?!?/p>
36,單選題某甲,男,16歲,因與其父共同涉嫌貪污而被檢察機關立案偵查。在審查起訴過程中,
依照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公訴人訊問某甲時,下述正確的做法是_____。
A: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
B:應當通知其監(jiān)護人到場
C:應當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
D:應當通知其聘請的律師到場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A
解析?:《刑事訴訟法》第14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
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對于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
件,在訊問和審判時,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訴訟
參與人對于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
為,有權提出控告?!?/p>
37、單選題某民政局工作人員馮某利用職務便利挪用救濟金2萬元進行營利活動。馮某的行為構成何
種犯罪?_____
A:挪用特定款物罪
B:挪用公款罪
C:職務侵占罪
D:挪用資金罪
參考答案:B
本題解釋:
【答案】B?解析:根據(jù)《刑法》第384條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
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shù)額較大、進行營
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shù)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shù)額
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災、搶險、防
汛、優(yōu)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從重處罰。因此本題選Bo
38、單選題甲在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被法院依法判處罰金并賠償被害人損失,但甲的財產不足以
全部支付罰金和承擔民事賠償。下列關于如何執(zhí)行本案判決的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刑事優(yōu)先,應當先執(zhí)行罰金
B:應當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C:按比例執(zhí)行罰金和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D: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后減免罰金
參考答案:B
本題解釋:
【答案】B?解析:《刑法》第36條第2款規(guī)定:“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
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
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所以,B選項正確。
39、多選題強奸未遂與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區(qū)別是—
A:主體不同
B:客體不同
C:犯罪客觀方面不同
D:目的不同
參考答案:ABCD
本題解釋:
【答案】ABCDo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強奸罪與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
的界限。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和強奸罪都表現(xiàn)為對女性的身心健康的侵犯,
在客觀方面都表現(xiàn)為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但是強制猥褻、侮辱婦女
罪和強奸罪具有如下的區(qū)別:(1)犯罪客體不同,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客
體是婦女的人格尊嚴和性自由的權利,而強奸罪的客體是強奸罪的客體不僅是
女性的性的不可侵犯的權利,還應當包括幼女的身心健康;(2)犯罪對象不完
全相同,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犯罪對象只能是M周歲以上的女性,而強奸
罪的犯罪對象不僅僅是14周歲以上的女性,還可以是14周歲以下的幼女;
(3)犯罪客觀方面不同。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是對婦女實施性交以外的猥
褻、侮辱行為,沒有與婦女發(fā)生性交的行為,強奸罪則是對婦女實施性交行
為,即使由于行為人的自身的原因而致性交行為未能完成,也應認定為強奸
(未遂)罪;(4)犯罪主體不完全相同,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犯罪主體只
能是年滿16周歲的人(通常是男性),而強奸罪的主體是年滿14周歲的人
(也通常為男性),(5)犯罪主觀方面不同,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主觀方
面不是以奸淫為目的,而強奸罪的主觀方面就是為了奸淫的目的。所以,本題
的正確答案是ABCDo
40、單選題王某持匕首搶劫張某,在爭斗中王某頭部撞擊墻角昏迷倒地,匕首掉在地上。張某見狀,
撿起匕首往王某心臟部位猛刺數(shù)下,導致王某死亡。對于張某用匕首刺死王某的行為,卜,列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
B:屬于意外事件,不負刑事責任
C:屬于防衛(wèi)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
D:屬于故意殺人,應當負刑事責任
參考答案:D
本題解釋:
【答案】Do
【解析】王某頭部撞擊墻角昏迷倒地,已經(jīng)喪失了攻擊能力,張某已經(jīng)不存在
進行防衛(wèi)的前提條件了,此時他再去撿起匕首往王某心臟部位猛剌數(shù)下,導致
王某死亡,顯然是故意殺人,應當負刑事責任。
41.單選題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存在于—
A:某些直接故意犯罪中
B:所有直接故意犯罪中
c:某些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間接故意犯罪中
D:所有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間接故意犯罪中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答案】A。解析:首先,犯罪的未完成形態(tài)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之中,過失犯罪
中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態(tài)。其次,間接故意需要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才能認定間
接故意,而危害結果一旦發(fā)生就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狀態(tài),所以間接故意中也
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狀態(tài)。最后,并不是所有的直接故意中都有未完成狀態(tài)。
舉動犯只要行為人一實施犯罪行為,就達到既遂,所以也不可能有犯罪的未完
成狀態(tài)。故選A項。
42、多選題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wèi)的相同之處包括—
A:目的相同
B:行為的對象相同
C:前提相同
D:危害來源相同
參考答案:AC
本題解釋:
【答案】AC。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正當防衛(wèi)與緊急避險的異同。正當
防衛(wèi)和緊急避險的相同點在于:(1)目的相同。兩者都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
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權益;(2)前提相同。兩者都必須是合法權益正在受
到侵害時才能實施;(3)責任相同。兩者超過法定的限度造成相應損害后果
的,都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應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在本題的選項中,選項AC都
是正當防衛(wèi)與緊急避險的相同點,而選項BD都是正當防衛(wèi)與緊急避險的區(qū)別,
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Co
43、單選題丈夫甲為了殺死妻子乙,在妻子飯碗里投放毒藥,明知孩子丙可能因為分食而中毒,由于
殺妻心切而不顧孩子的死活。甲對乙的心理態(tài)度和對丙的心理態(tài)度分別是____?
A:均為直接故意B.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C: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過失D.直接故意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參考答案:B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B
解析: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
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fā)生的心理態(tài)度。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大部分犯罪都可以由
直接故意構成。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
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心理態(tài)度。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
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fā)生
這種結果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jīng)預見到自己的行
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結果,但是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主觀心理態(tài)
度。從題意可知,甲對乙是直接故意,對丙是間接故意。
44、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犯罪中止的要件的是
A:必須是在危害結果產生之前放棄犯罪
B:必須自動放棄犯罪
C:必須是徹底放棄犯罪
D:必須有效防止危害結果的發(fā)生
參考答案:ABCD
本題解釋:
ABCD[解析]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
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犯罪中止的構成要件包括以下四項:
(1)必須是在危害結果產生之前放棄犯罪;(2)必須自動放棄犯罪;(3)徹底
放棄犯罪;(4)必須有效防止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
45、單選題對正在進行中的下列哪一種行為可以進行正當防衛(wèi)?
A:毆打行為
B:誹謗行為
C:誣告陷害行為
D:貪污行為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A
解析:正當防衛(wèi)必須具備以下要件:
(1)起因條件。正當防衛(wèi)的起因條件,是指存在著具有社會危害和侵害緊迫性
的不法侵害行為。(2)時間條件。正當防衛(wèi)的時間條件,是指正當防衛(wèi)只能在
不法侵害正在進行之時實行,不能實行事前防衛(wèi)和事后防衛(wèi)。(3)對象條件。
正當防衛(wèi)的對象條件,是指正當防衛(wèi)只能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不能及于
第三者。(4)主觀條件。正當防衛(wèi)的主觀條件,是指防衛(wèi)人主觀上必須出于正
當防衛(wèi)的目的,即是為了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
權利免受不法侵害。因此選A?
46、多選題搶劫罪與搶奪罪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A:犯罪客體不伺
B:犯罪目的不同
C:犯罪手段不同
D:犯罪結果不同
參考答案:ACD
本題解釋:
【答案】ACD。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搶劫罪和搶奪罪的區(qū)別。搶奪罪和
搶劫罪都是行為人當著被害人的面公然的實施奪取財物的行為;主觀上都是出
于非法占有的目的,為直接故意;主體都是一般主體。兩者的區(qū)別主要有以下
幾點:(1)侵犯的客體不同。搶奪罪侵犯的客體是簡單客體,即公私財產所有
權。而搶劫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公私財產所有權和他人的人身權利。
(2)犯罪手段表現(xiàn)不同。搶奪罪是趁人不備公然奪取財物,而搶劫罪則是行為
人采取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財物或者直接將財物搶走。
(3)犯罪結果不同。搶奪罪的法定結果為非法占有他人財物,而搶劫罪的法定
結果除非法占有他人財物之外,還包括可能造成被害人傷亡的結果。所以,本
題的正確答案是ACD?
47、單選題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占有公共財物的,構
成_____?
A:挪用公款罪
B:貪污罪
C:挪用資金罪
D:受賄罪
參考答案:B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B
解析:貪污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
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行為。
48、單選題甲某認為鄉(xiāng)公安員乙某辦事不公,致其“坐班房”丟臉,因而懷恨在心。某日酒后,妻子
責罵甲某是“班房坯”。甲某被激怒,轉身操起一把長約1.2米的鋼叉,聲稱要把乙某和乙某的女兒刺
死。他攜鋼叉去鄉(xiāng)里尋找乙某未果,便沿路來到供銷社門市部順手拿走一瓶樂果農藥,夾在腋下,來到乙
某女兒的工作單位,聲稱:交出乙某的女兒,與其他人無關!該單位的職工說乙某的女兒不在。他不相
信,到車間里尋找也未找到,被工廠保安控制住。甲的行為。
A: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
B:構成故意殺人罪(預備)
C:構成故意殺人罪(中止)
D:不構成犯罪
參考答案:B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B
解析:預備、未遂的區(qū)別要點在于是否著手實行犯罪,但是著手實行犯罪的判
斷需要因罪而異,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本案屬于預備犯,殺人行為的著手
是開始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但不同的方式的著手的點是不同的,在刀殺、槍
殺、棍殺的時候起碼要等到行為人看到被害人,舉起武器要打、要殺才能認為
是著手,顯而易見在本案中行為人連被害人的影子也沒有見到,當然不能認為
是著手。由于行為人沒有找到被害人而且被其他人拿下,屬于意志以外的原
因,所以是預備犯。這就是未遂與預備的區(qū)別。常見的未遂與預備的區(qū)別除了
殺人問題以外還有搶劫。如:一個人打出租車到某地去,結果引起司機的懷
疑,直接把車開到了公安局去了,這種情況屬于預備犯,因為搶劫的著手是為
了獲得財物,開始使用暴力威脅行為。在這個案件中行為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
因來不及實施,因此是預備犯。
49、單選題甲、乙同在某農貿市場賣豬肉,一日甲因搶了乙的顧客而被乙毆打,后被人拉開。甲極為
窩火,回到自己的攤位,拿起切肉刀向乙胸部刺去,致乙死亡。甲的行為屬于.。
A:正當防衛(wèi)
B:防衛(wèi)過當
C:假想防衛(wèi)
D:事后防衛(wèi)
參考答案:D
本題解釋:
D[解析]正當防衛(wèi)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
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防衛(wèi)過當是指
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假想防衛(wèi)是指行為人由于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誤認為
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實施防衛(wèi)行為結果造成損害的行為。事后防衛(wèi)是指不法侵
害結束之后,即行為人被制服、喪失侵害能力、自動中止、逃離現(xiàn)場等情形下
所進行的防衛(wèi)。據(jù)此本題正確答案為D。
50、單選題張大媽于某日清晨在路邊撿到一名棄嬰,帶回家中撫養(yǎng)十幾天后,將該棄嬰以8000元價
格賣給鄰村劉某。張大媽的行為構成.
A:遺棄罪
B:詐騙罪
C:拐騙兒童罪
D:拐賣兒童罪
參考答案:D
本題解釋:
【答案】D
【解析】拐賣兒童罪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或者
中轉兒童的行為。行為人只要明知是拐賣兒童的犯罪活動,而實.施了上述六種
行為中任何行為之一的,就構成拐賣兒童罪。
51、單選題甲將車停在銀行門口,到銀行辦事,辦完事出來倒車時,將蹲在汽車尾部玩耍的兩歲男孩
軋死。甲的行為屬于____<.
A:疏忽大意的過失
B:間接故意
C:過于自信的過失
D:意外事件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A[解析]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
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fā)生了這種危害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過于
自信的過失,是指已經(jīng)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
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本題中甲并沒有預見到結果的發(fā)生,故
A項說法正確,C項說法錯誤。間接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
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心理態(tài)度。意外事件,是指行為在客觀
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于行為人的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預
見的原因所引起的。意外事件不負刑事責任,這是與疏忽大意的過失的區(qū)別。
52、單選題金融犯罪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下列屬于金融犯罪的是
A:對違法票據(jù)承兌、付款
B:由于外部事件造成的操作風險
C:由于銀行自身不完善的流程造成的操作風險
D:由于銀行自身不完善的系統(tǒng)漏洞造成的操作風險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A[解析]金融犯罪,是指發(fā)生在金融活動過程中,違反金融管理法規(guī),破壞金融
管理秩序,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刑法》第189條第1款規(guī)定,銀行或
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在票據(jù)業(yè)務中,對違反票據(jù)法規(guī)定的票據(jù)予以承
兌、付款或者保證,造成重大損失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
重大損失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B、C、D三項不構成金融犯罪。故本題選
Ao
53、單選題無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只要在本國領域內犯罪、都適用于本國刑法,體現(xiàn)了
A:屬地原則
B:屬人原則
C:保護原則
D:普遍管轄原則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A[解析]刑事管轄原則是指刑法對地和對人的效力,也就是解決一個國家的刑事
管轄權的問題。一般而言,刑事管轄包括屬地原則、屬人原則、保護原則和普
遍原則。其中屬地原則以地域為標準,凡是在本國領域內犯罪,無論是本國人
還是外國人,都適用本國刑法;反之,在本國領域外犯罪,都不適用本國刑法。
故本題選Ao
54、單選題某甲是間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傷,在群眾抓捕他
時,某甲因驚恐而精神病發(fā)作。則某甲_
A: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減輕處罰
B: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處罰
C:不負刑事責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應當負刑事責任
參考答案:D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D
解析:《刑法》第18條第2款規(guī)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
罪,應當負刑事責任”o因此選Do
55、單選題我國立法上將犯罪分為10類,并通過刑法分則第一至十章分別予以論述,這種分類主要
是依據(jù)—
A:主體的不同
B:客體的不同
C:主觀要件的不同
D:客觀要件的不同
參考答案:B
本題解釋:
【答案】B。解析:我國刑法分則對犯罪進行分類的依據(jù)即以犯罪同類客體為
主,以犯罪主體或者懲治犯罪的特殊需要為輔,根據(jù)此標準對犯罪進行分類。
56、單選題國家工作人員在國內公務活動或者對外交往中接受禮物,依照國家規(guī)定應當交公而不交公
且數(shù)額較大的,應以____定罪處罰。
A:受賄罪
B:貪污罪
C:職務侵占罪
D:徇私枉法罪
參考答案:B
本題解釋:
【答案】B。解析:《刑法》第394條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在國內公務活動或者
對外交往中接受禮物,依照國家規(guī)定應當交公而不交公,數(shù)額較大的,依照本
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第382條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
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
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jīng)營國有財產
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國有
財物的,以貪污論。
57、單選題盜竊罪屬于
A:故意和過失犯罪
B:過失犯罪
C:故意犯罪
D:故意或過失犯罪
參考答案:C
本題解釋:
【答案】Co
58、單選題下列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是
A:武大飲酒過量神志不清,暴打妻子致其重傷
B:劉二見胡同里有一人強暴婦女,于是拿磚頭將其打昏,事后鑒定為重傷
C:張三15歲,盜竊珠寶店財物價值20余萬元
D:李四精神病發(fā)作砍死其父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答案】Ao解析:《刑法》第18條第4款規(guī)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
責任,A項當選。B項屬于正當防衛(wèi)。C項未滿16周歲未成年人只對故意殺
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罪負刑事責任,故張三不應負刑事責任。D項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
時候造成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
59、單選題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在管制的判決和執(zhí)行方面,下列哪一說法是不正確的?_
A: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shù)罪并罰時最高不得超過3年
B: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
C:對于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酌量發(fā)給報酬
D: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參考答案:c
本題解釋:
【答案】Co解析:依據(jù)《刑法》第38條和第69條的規(guī)定,管制的期限,為三
個月以上二年以下。數(shù)罪并罰時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
子,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所以A、B選項的內容本身是正確的。根據(jù)《刑法》第
39條的規(guī)定,對于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所以C選
項內容本身是錯誤的。在勞動中應酌量發(fā)給報酬的是對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的
執(zhí)行內容。根據(jù)《刑法》第41條的規(guī)定,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
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所以D選項不選。
60、單選題李某屬國有企業(yè)的財務人員,私自動用了一筆數(shù)額較大的公款去炒股,一個月后被領導發(fā)
現(xiàn),其行為屬于_____
A:貪污罪
B:挪用公款罪
C:濫用職權罪
D:職務侵占罪
參考答案:B
本題解釋:
【答案】B。解析: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
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shù)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
的,或者挪用數(shù)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行為。李某是國有企業(yè)的財務人
員,屬于國家工作人員,并且挪用數(shù)額較大,用于炒股,構成挪用公款罪,所
以選Bo
61、單選題乙與丙因某事發(fā)生口角,甲知此事后,找到乙,謊稱自己受丙所托帶口信給乙,如果乙不
拿出2000元給丙,丙將派人來打乙。乙害怕被打,就托甲將2000元帶給丙。甲將錢占為己有。對甲的行
為應當如何處理?_____
A:按詐騙罪處理
B:按敲詐勒索罪處理
C:按侵占罪處理
D:按搶劫罪處理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A
解析:可以采用排除法來解答本題。首先甲的行為不構成搶劫罪,因為不符合
搶劫罪的行為方式。其次,甲的行為也不構成侵占罪,因為侵占罪的前提是合
法持有他人財務。
62、單選題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可能—
A:都是主犯
B:都是從犯
C:都是脅從犯
D:有的是主犯,有的是從犯
參考答案:D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D
解析:根據(jù)《刑法》第29條規(guī)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
所起的作用處罰。共同犯罪中行為人有兩人以上,因此教唆犯可能是主犯,也
可能是從犯。
63.單選題下列關于刑法的主刑和附加刑說法錯誤的一項是_
A:附加刑是補充主刑的刑罰方式,不能獨立適用
B: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不能適用死刑
C: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在執(zhí)行期間參加勞動的,可以酌量發(fā)給報酬
D:附加刑適用剝奪政治權利,它是作為一種比較嚴厲的刑罰方式適用于重罪犯
參考答案:A
本題解釋:
【答案】Ao解析:《刑法》第32條規(guī)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第34條規(guī)
定,附加刑的種類如下:(一)罰金;(二)剝奪政治權利;(三)沒收財
產。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故A錯誤,應選。
64、多選題甲與乙共謀次日共同殺丙,但次日甲因腹瀉未能前往犯罪地點,乙獨自一人殺死丙。關于
本案,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___
A:甲與乙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犯
B:甲與乙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犯
C:甲承擔故意殺人預備的刑事責任,乙承擔故意殺人既遂的刑事責任
D:甲與乙均承擔故意殺人既遂的刑事責任
參考答案:AD
本題解釋:
【答案】AD。解析:所謂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要成立共同
犯罪,必須要有兩個以上的行為人、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為。共同故意犯罪
不僅是共同實施故意犯罪行為,共同實施犯罪預備行為也構成共同犯罪。本題
中,“甲與乙共謀次日共同殺丙”,這就表明甲與乙在犯罪預備階段有共同的
故意和共同的行為,因此甲和乙是故意殺人的共犯。可以排除B選項。在共同
犯罪中,共同的行為意味著各個共同犯罪人的行為都是共同犯罪行為的一個有
機組成部分,不能將單個行為人的犯罪行為和共同犯罪行為割裂開。如果共同
犯罪中的一個行為人的犯罪行為達到了既遂狀態(tài),也就意味著所有共同行為人
的犯罪行為也達到了既遂狀態(tài)。本題中,甲和乙共同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在
犯罪實施階段,甲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沒有參與,乙繼續(xù)在甲和乙的共同故意
的支配下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并達到了既遂狀態(tài),甲作為共同犯罪人,其
行為也自然達到了既遂狀態(tài)。因此可以排除c選項。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D。
65、單選題關于假釋,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_____
A:被假釋的犯罪分子,未經(jīng)執(zhí)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B:對于犯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
不得適用假釋
C:對于累犯,只要被判處的刑罰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適用假釋
D: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間再犯新罪的,不構成累犯
參考答案:D
本題解釋:
【答案】Do解析:根據(jù)《刑法》第84條的規(guī)定,被宣告假釋的犯罪分子,應
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guī),服從監(jiān)督;(2)按照監(jiān)督機關的
規(guī)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3)遵守監(jiān)督機關關于會客的規(guī)定;(4)離開所
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jīng)監(jiān)督機關批準。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并未被剝
奪治權利,而A項是剝奪政治權利的情況,不是假釋的規(guī)定。所以A項錯誤。
《刑法》第81條第2款規(guī)定,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
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因此B、C兩項說法錯誤?!缎谭ā返?5條
第2款規(guī)定,前款規(guī)定的期限,對于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從假釋期滿之日起計
算。而假釋考驗期間再犯新罪的,由于刑罰還未執(zhí)行完畢,不能構成累犯。所
以D項正確。
66、單選題對于判處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______可以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
A:確有悔改表現(xiàn)
B:確有立功表現(xiàn)
C: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yī)的
D:正在提出申訴的
參考答案:C
本題解釋:
參考答案:C
解析:《刑事訴訟法》第214條規(guī)定:“對于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
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平職業(yè)大學《計算方法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茂名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筑工程經(jīng)濟管理與法規(gu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yè)學院《食品科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荊楚理工學院《能源低碳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套學院《合唱與指揮Ⅳ》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早期教育嬰幼兒衛(wèi)生與保健
- 公共衛(wèi)生服務規(guī)范解讀
- 中秋晚會流程策劃書
- 心理健康課件教學
- 大學生命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 礦井瓦斯抽采
- 施工現(xiàn)場安全檢查記錄表(周)以及詳細記錄
- 立法學完整版教學課件全套ppt教程
- 五年級下冊科學說課課件 -1.2 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 |教科版 (共28張PPT)
- 流動注射分析儀常見問題解決方案.
- 《出口報關單模板》word版
- 邊坡護坡檢驗批表格模板
- 工會會計制度——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全)
- 《青年友誼圓舞曲》教案
- 馬清河灌區(qū)灌溉系統(tǒng)的規(guī)劃設計課程設計
- 《Monsters 怪獸》中英對照歌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