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教育理論基礎知識》押題密卷4_第1頁
2022年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教育理論基礎知識》押題密卷4_第2頁
2022年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教育理論基礎知識》押題密卷4_第3頁
2022年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教育理論基礎知識》押題密卷4_第4頁
2022年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教育理論基礎知識》押題密卷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年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教育理論基礎知識》押題密卷42022年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教育理論基礎知識》押題密卷4

單選題(共35題,共35分)

1.根據(jù)適當過度學習原則,如果一個學生學10次剛好記住一個材料,那么他的實際學習次數(shù)應該是()。

A.5次

B.10次

C.15次

D.20次

2.把無意識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心理學流派是()。

A.精神分析學派

B.行為主義學派

C.認知心理學

D.人本主義心理學

3.下列屬于學校物質文化的是()。

A.學校建筑

B.學校傳統(tǒng)

C.學校儀式

D.學校規(guī)章

4.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下列屬于教師義務的是()。

A.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B.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yè)務水平

C.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思想提出意見和建議

D.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yè)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fā)表意見

5.程序性知識的表征形式是()。

A.命題網(wǎng)絡

B.產(chǎn)生式系統(tǒng)

C.圖式

D.認知結構

6.幼兒知道“冬天很冷,最好不要到戶外去”。這反映了幼兒()。

A.感覺的概括性

B.知覺的概括性

C.思維的概括性

D.記憶的概括性

7.我國用“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勸誡人們報答父母養(yǎng)育之恩。這是()的具體表現(xiàn)。

A.生物起源說

B.心理起源說

C.勞動起源說

D.教育起源說

8.教育與社會諸多因素有密切聯(lián)系,決定教育領導權和受教育權的是()。

A.政治與經(jīng)濟制度

B.生產(chǎn)力水平

C.科技水平

D.文化傳統(tǒng)

9.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將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轉化為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其價值觀是指()。

A.充分認識知識對社會的價值

B.學科、知識、個人、社會價值的有機結合

C.讓學生尊重知識、尊重教師

D.將知識轉化為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

10.人的發(fā)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諸如環(huán)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等。持這種觀點的教育家是()。

A.孟子

B.荀子

C.格賽爾

D.威爾遜

11.學習動機能夠促使個體產(chǎn)生學習行為,表明學習動機具有()。

A.引發(fā)功能

B.指向功能

C.維持功能

D.調(diào)節(jié)功能

12.人們欣賞名畫《蒙娜麗莎》時,陶醉在“永恒的微笑中”,感到身心非常愉悅。這種情緒是()。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自豪感

13.在德育過程中,人們?yōu)榱诉_到某種目的而產(chǎn)生的自覺能動性,一般稱為()。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觀念

D.道德行為

14.學生趙某因考試作弊受到學校記過處分,趙某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依照教育法的規(guī)定,他有權向當?shù)亟逃姓块T提出()。

A.申請

B.控告

C.申訴

D.訴訟

15.人們吃完糖后再吃橘子會感覺橘子是酸的,這是()。

A.先后對比現(xiàn)象

B.同時對比現(xiàn)象

C.聯(lián)覺現(xiàn)象

D.錯覺現(xiàn)象

16.早上起來,推開窗子發(fā)現(xiàn)地面全都濕了,小明推斷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這體現(xiàn)了思維的()。

A.概括性

B.間接性

C.直觀性

D.整體性

17.識記材料的序列位置不同,遺忘的情況也不一樣。一般排列在()的材料容易記憶,不易遺忘;排列在()的材料則容易遺忘。

A.首位和中間、末位

B.中間和末位、首位

C.首位和末位、中間

D.中間、首位和末位

18.“團結同學、尊敬師長、關心集體”是性格特征中的()。

A.態(tài)度特征

B.理智特征

C.情緒特征

D.意志特征

19.進城務工的張某夫婦超計劃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滿6歲。由于沒有準生證,他們臨時住所附近一所小學及當?shù)亟逃志芙^接受該孩子入學。學校和教育局的行為違背了()。

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生育法》

20.以前經(jīng)歷過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頭腦中重新出現(xiàn)的過程叫()。

A.記憶

B.保持

C.再認

D.回憶

21.課外教育、校外教育與課內(nèi)教育的共同之處在于()。

A.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

B.師生共同參與的

C.學生自愿選擇的

D.受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規(guī)范的

22.衡量心理測驗或實驗研究得到的數(shù)據(jù)是否具有一致性或可靠性的指標是()。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qū)分度

23.小學生對乘法運算規(guī)則的掌握會有助于其更加熟練地掌握加減運算.這種學習遷移屬于()。

A.順向正遷移

B.順向負遷移

C.逆向正遷移

D.逆向逆遷移

24.最早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教育心理學》一書的是()。

A.赫爾巴特

B.烏申斯基

C.桑代克

D.卡普捷列夫

25.小學生張某因多次偷竊,被所在學校申請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對于這一申請,具有審批權的機構是()。

A.公安部門

B.教育行政部門

C.檢察機關

D.司法機關

26.“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边@句話反映出古代教育的典型特點是()。

A.嚴格的等級性

B.教育目標明確

C.教育與生產(chǎn)實踐的分離和對立

D.鮮明的階級性

27.“一題多解,演繹推理”是()。

A.再現(xiàn)思維

B.求同思維

C.輻合思維

D.發(fā)散思維

28.身處教學實踐第一線的研究者與受過專門訓練的科學研究者密切協(xié)作.以教育實踐中存在的某一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結果應用到自身從事的教育實踐中的研究方法是()。

A.觀察法

B.讀書法

C.文獻法

D.行動研究法

29.小貝通過設置學習目標、自我控制、復查等方式來促進學習。他使用的學習策略是()。

A.組織策略

B.資源管理策略

C.元認知策略

D.認知策略

30.學校在抗戰(zhàn)紀念日組織學生開展參觀歷史博物館,走訪抗日老戰(zhàn)士等活動。這些活動體現(xiàn)的德育途徑是()。

A.思想品德課教學

B.課外與校外活動

C.其他學科教學

D.情境陶冶

31.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看到的一切,對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義,反映了調(diào)控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境需注意()。

A.科學性原則

B.教育性原則

C.實用性原則

D.多樣性原則

32.下列我們?nèi)粘Ia(chǎn)生活所需的產(chǎn)品中,不屬于發(fā)酵工程產(chǎn)品的是()。

A.農(nóng)民自釀的米醋

B.絕大多數(shù)農(nóng)用抗生素

C.味精

D.維生素B2

33.成語“百折不撓”體現(xiàn)的意志品質主要是()。

A.自制性

B.果斷性

C.堅韌性

D.自覺性

34.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則全面和諧地發(fā)展兒童的一切天賦的教育學家是()。

A.裴斯泰洛齊

B.康德

C.杜威

D.夸美紐斯

35.“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边@句話反映的情緒狀況是()。

A.心境

B.激情

C.應激

D.焦慮

多選題(共10題,共10分)

36.下列關于我國行政區(qū)劃說法正確的有()。

A.我國共有32個省級行政區(qū)

B.海南是我國唯一全部在北回歸線以南的省級行政區(qū)

C.臺灣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現(xiàn)行的行政區(qū)劃分為省、縣、鄉(xiāng)三級

37.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其他教育機構相比,最主要的區(qū)別在于()。

A.以人為直接對象

B.以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為直接目的

C.由專門的機構和專門的教職人員承擔教育義務

D.有目的、有組織地開展系統(tǒng)的教育活動

38.德育對智育、體育、美育的促進功能就其共性來看主要有()。

A.動機作用

B.方向作用

C.提升智慧

D.習慣和方法上的支持

39.教育受到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決定和制約,表現(xiàn)在()。

A.經(jīng)濟發(fā)展對教育的需求促進教育發(fā)展動力

B.經(jīng)濟發(fā)展決定和制約教育目的

C.經(jīng)濟發(fā)展對教學手段和教學組織形式有著重要制約作用

D.經(jīng)濟發(fā)展決定和制約學校課堂設置與內(nèi)容

40.內(nèi)控型的學生相信凡事操之在己,將成功歸于自己的努力,把失敗歸于自己的疏忽,以下屬于內(nèi)控型的學生的話語是()。

A.試卷太難了,所以我沒有考好

B.是我自己粗心所以會做錯

C.我說過我不行

D.這一個月以來,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41.近幾年,學校的安全事故頻發(fā),某縣人民政府和學校認為及時消除事故隱患、預防事故發(fā)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遂采取以下措施,其中正確的是()。

A.學校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應急機制

B.學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加強管理

C.縣政府定期對學校校舍安全進行檢查

D.縣政府對需要維修、改造的校舍,及時予以維修、改造

42.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靈魂。以下關于“關愛學生”正確的論述是()。

A.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

B.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

C.嚴慈相濟.作學生的嚴師良友

D.循循善誘,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43.下列屬于有償法律行為的有()。

A.買賣

B.租賃

C.承攬

D.贈與

44.關于我國傳統(tǒng)課程目標存在的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過分重視學科知識方面的目標,忽視學生的需要

B.過分重視學科知識的單一功能,未能體現(xiàn)出學科發(fā)展的整體目標

C.過分重視學生的現(xiàn)實社會生活,而忽視了未來生活的需要

D.過分注重了教程而忽視了學程

45.元認知的組成成分有()。

A.元認知體驗

B.元認知監(jiān)控

C.元分析

D.元認知知識

填空題(共10題,共10分)

46.1904年清政府頒布__________,標志著中國近代國民教育制度的建立。

47.現(xiàn)階段,我國中小學教材(教科書)編寫的直接依據(jù)是__________。

48.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專著是我國的《__________》。

49.__________認為只有當學習情境和遷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時,才能產(chǎn)生學習遷移。

50.心智技能需要分階段形成,具體包括原型定向、__________和原型內(nèi)化。

51.皮亞杰認為,適應包括__________和順應兩種作用和過程。

52.根據(jù)識記有無目的性,可以把識記分為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兩種;根據(jù)識記的方法來分,可以把識記分為機械識記和__________。

53.__________是一種爆發(fā)強烈而持續(xù)時間短暫的情緒狀態(tài)。

54.自我意識的結構是從自我意識的三層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認知、__________和自我調(diào)節(jié)(或自我監(jiān)控)三個子系統(tǒng)構成。

55.美國教育家布魯納在教學方法方面倡導__________。

問答題(共6題,共6分)

56.在"教”和學”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即教師的教是教學中的關鍵問題。

57.教學過程的功能就是教學功能。

5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八年級(2)班女生張某在課上玩手機,羅老師發(fā)現(xiàn)后強行收走了手機,并要求張某寫檢討書。羅老師看完檢討書認為張某認錯態(tài)度不夠誠懇,立刻把她從課堂上叫到辦公室。羅老師對張某說:“夠新潮的嘛,比我一個月的工資還高,有錢你就任性啊還有,你到底還想不想學習,年紀輕輕的就想著談戀愛……”張某準備開口辯解,但是羅老師制止了她,氣沖沖地訓斥道:“別辯解了,我已經(jīng)翻閱了你手機微信里的聊天記錄……”張某感到很委屈,跑回家找家長哭訴。

張某的家長了解情況后,帶著張某找到了校長。校長先安撫了張某,接著替羅老師誠懇地向家長道歉,還用充滿慈愛的話語開導著張某。事后,校長又找到了羅老師,兩人就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學生的問題做了充分地交流。

(1)結合案例,分析校長如何踐行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2)運用相關教育法律法規(guī),分析案例中張某的行為。

(3)運用相關教育法律法規(guī),分析案例中羅老師的行為。

5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某小學一年級的張老師發(fā)現(xiàn)班上有幾個學生總是隨便離開座位,不遵守課堂紀律。為了幫助這些學生,張老師專門購買了“紅花”印章、“一級棒”印章和一些小卡通畫。每當這幾個學生上課能坐在座位上、遵守課堂紀律,她就在練習本上加蓋一個小紅花印章,連續(xù)得到三次小紅花印章就加蓋一個“一級棒”印章,并獎勵一個小卡通畫作為獎品。一段時間后,班級的課堂紀律有了很大的提升。

結合斯金納的兒童行為強化控制理論分析上述材料。

6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王老師班上的劉宇同學上課時常發(fā)出怪叫聲,面對老師的批評和全班同學的哄堂大笑,劉宇反而非常得意開心,覺得自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后來王老師轉變策略,在劉宇發(fā)出怪叫聲后置若罔聞,并且提前告訴其他同學忽視劉宇的調(diào)皮行為。劉宇覺得自己的“演出”沒有得到反饋,漸漸失去興趣,從此不再發(fā)出怪叫聲。王老師及時當眾表揚了劉宇的進步,劉宇從此更加遵守課堂紀律了。

(1)請結合行為主義的強化理論,分析王老師的教育舉措。

(2)談談如何做好課堂管理。

61.閱讀下列材料,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