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排水技術交底_第1頁
隧道防排水技術交底_第2頁
隧道防排水技術交底_第3頁
隧道防排水技術交底_第4頁
隧道防排水技術交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技術交底書隧道防排水施工技術交底書項目名稱第頁共頁交底編號工程名稱設計文件圖號施工部位防排水施工交底日期20**年03月1日技術交底內容:技術交底范圍本交底適用于**巖、**岙隧道防排水施工。防排水設計情況1、設計原則隧道的防排水應按照“防、堵、截、排,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采取切實可靠的施工措施,達到防水可靠、排水通暢、經濟合理的目的。2、隧道防水隧道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鋪設EVA防水板(厚1.5mm),背襯無紡布(400g/㎡)。二次襯砌環(huán)向施工縫拱墻采用外貼式塑料止水帶和中埋式橡膠止水帶,仰拱采用中埋式橡膠止水帶;隧道兩側邊墻蓋板頂面以下適當位置設置一道縱向施工縫,縱向施工縫采用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和遇水膨脹橡膠止水條;變形縫采用外貼式塑料止水帶和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并塞填瀝青木絲板,采用聚硫密封膠嵌縫。二次襯砌拱部預留通長縱向PVC管,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填充注漿。3、隧道排水隧道內設置雙側水溝,拱部環(huán)向、墻腳縱向設置盲溝,并與兩側水溝各自分段相通(結合襯砌模板臺車長度,間距為12m)。環(huán)向盲管采用A50mm單壁打孔波紋管,縱向盲管采用A80mm雙壁打孔波紋管。防排水系統(tǒng)布置圖:施工工藝3.1排水盲管施工排水盲管施工工藝流程:鉆孔定位安裝錨栓捆綁盲管盲管縱向環(huán)向連接。1、環(huán)向排水盲管施作方法隧道防水板背后設環(huán)向A50mm單壁打孔波紋盲管,間距為襯砌模板臺車長度(12m),布置在兩道環(huán)向施工縫中間,當水量較大時,可在水量較大處增設1~2道環(huán)向盲管,環(huán)向盲管直接引入側溝。2、縱向排水盲管施作方法縱向盲管采用A80mm雙壁打孔波紋管,設置在隧道邊墻墻腳處,直接分段引入側溝,間距為襯砌模板臺車長度(12m)。縱向排水盲管按設計規(guī)定劃線,以使盲管位置準確合理,盲管安設的縱向坡度不得小于3‰,一般與線路縱向設計坡度一致(3.5‰)。為方便在施工中固定盲管和在運營期間疏通盲管,盲管出水彎頭段采用PVC硬質彎管(邊墻進水管)套在上面,以起到保護和引導作用,并保證進水孔段有不小于2%的流水坡度,間距為5m。盲管采用5cm長的錨固釘和防水板窄條(8×20~30cm)錨固在巖面上,錨固釘間距按50cm布置,盲管外均應包裹土工布。盲管安裝示意圖:3、排水盲管施工控制要點①縱向貫通排水盲溝安裝應按設計規(guī)定劃線,以使盲管位置準確合理,劃線時注意盲管盡可能走基面的低凹處和有出水點的地方。②盲管與支護的間距不得大于5cm,盲管與支護脫開的最大長度不得大于110cm。③集中出水點沿水源方向鉆孔,然后將單根集中引水盲管插入其中,并用速凝砂漿將周圍封堵,以使地下水從管中集中引出。④盲管上接頭用無紡布的滲水材料包裹,防止混凝土或雜物進入堵塞管道。⑤為防止?jié)仓W⒒炷習r混凝土漿液導致隧道盲管過濾功能失效,防水板的鋪砌必須低于縱向盲管一定距離,并與邊緣加密固定。3.2防水板施工1、施工準備防水板鋪設前,應先對隧道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表面進行處理,切除錨桿或鋼筋外漏頭,基層平整度應符合D/L≤1/10的要求(D為初期支護基層相鄰兩凸面凹進去的深度,L為基層相鄰兩凸面的距離),錨桿切削處或坑太大處采用1:2.5水泥砂漿進行表面處理。2、鋪設防水板①土工布鋪設首先用作業(yè)臺車將單幅土工布固定到預定位置,然后用專用射釘和熱熔襯墊將土工布固定在噴射混凝土上。專用熱熔襯墊和射釘按梅花型布置,拱部間距50×50cm,邊墻100×100cm。土工布鋪設要松緊適度,使之能緊貼在噴射混凝土表面,避免過緊被撕裂或者過松形成人為蓄水點。土工布幅間搭接寬度大于10cm,400g/㎡。②防水板鋪設鋪設防水板前先用作業(yè)臺車將防水板固定到預定位置,然后用手動電熱熔接器加熱,使防水板焊接在固定的土工布的專用熱熔襯墊上。防水板鋪設要松緊適度,使之能與土工布充分結合并緊貼在噴射混凝土表面,避免過緊被撕裂或過松形成人為蓄水點。防水板間搭接處應與施工縫、變形縫、圍巖集中出水處等防水薄弱環(huán)節(jié)錯開,錯開距離不應小于50cm。防水板采用自動雙縫熱熔焊機,按預定的溫度、速度進行焊接,單條焊縫的有效焊縫寬度不小于15mm。焊接后兩條縫間預留一條空氣道,用于空氣檢測器檢測焊接質量。焊接前首先除盡防水板表面的灰塵方能進行焊接,防水板搭接寬度必須大于15cm。防水板焊接質量現(xiàn)場檢測方法:先堵住空氣道的一端,然后用空氣檢測器從另一端打氣加壓,當壓力表達到規(guī)定壓力(一般為0.25MPa)時停止充氣,保持15分鐘,若壓力下降在10%以內,說明焊縫合格;若壓力下降過快,說明焊縫不嚴。如果達到要求,說明完全粘合,否則須用檢測液(如肥皂水)找出漏氣部位,用手動熱熔器焊接修補后再次檢測,直到完全粘合。土工布鋪設及防水板加土工布鋪設示意圖:防水板焊接縫示意圖:3.3、止水帶及止水條施工二次襯砌的變形縫、施工縫是隧道施工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也是隧道工程防水的重點,在施工中要高度重視。1、止水帶施工止水帶施工工藝流程:擋頭模板鉆鋼筋孔穿鋼筋卡放置止水帶下一環(huán)節(jié)止水帶定位灌注混凝土拆擋頭板下一環(huán)止水帶定位施作方法:沿襯砌軸線每隔不大于1m鉆一φ12的鋼筋孔。將制成的鋼筋卡,由待灌混凝土側向另一側穿過擋頭模板,內側卡進止水帶一半,另一半止水帶平靠在擋頭板上。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擋頭板,將止水帶拉直,然后彎鋼筋卡緊止水帶。環(huán)向施工控制要點:①檢查待處理的施工縫附近1m范圍內圍巖表面不得有明顯的滲漏水,如有則采取必要的擋堵(防水板隔離)和引排措施。②按斷面環(huán)向長度截取止水帶,使每個施工縫用一整條止水帶,盡量不采取搭接,除材料長度原因外只允許有左右兩側邊基上部兩個接頭,接頭搭接長度不小于30cm,且要將搭接位置設置在大跨以下或起拱線以下邊墻位置。③止水帶對稱安裝,伸入模內和外露部分寬度必須相等,沿環(huán)向每0.5m設二根φ6mm短鋼筋夾住,以保證止水帶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位置的正確。止水帶處砼表面質量應達到寬度均勻、縫身豎直,環(huán)向貫通,填塞密實,外表光潔。④澆注混凝土時,注意在止水帶附近振搗密實,但不得碰止水帶,防止止水帶走位。止水帶施工中泡沫塑料對止水帶進行定位,避免其在混凝土澆筑中發(fā)生移位。⑤環(huán)向中埋式橡膠止水帶:安裝采用專用的鋼筋進行固定,位于隧道底部和拱部的止水帶可安裝為向外的盆形;對于需首先澆筑混凝土的一側,端模要支撐牢固,防止漏漿;止水帶的接縫不宜過長,接縫不得設置在結構弧度變化處,接縫宜采用熱壓焊;變形縫處止水帶埋設位置應準確,其中心圓環(huán)應與變形縫中心線重合。⑥外貼式塑料止水帶:止水帶與防水板之間采用不透水焊,將止水帶兩邊焊接在防水板上;止水帶之間采用搭接或者對接方式焊接,連接后接頭強度不小于原材料的強度。⑦縱向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縱向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先澆混凝土表面必須鑿毛并清理干凈,按設計要求設置止水帶,及時澆灌混凝土;止水帶連接前應做好接頭表面的清刷和打毛,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cm,接縫宜采用熱壓焊;混凝土振搗時,應避免振搗棒觸及橡膠止水帶造成位移,避免力量過大而破壞止水帶。2、止水條施工止水條施工工藝流程:制作專用端頭模板澆筑先澆襯砌段時形成預留槽澆筑下一段襯砌混凝土前安裝止水條。施作方法:水平施工縫先澆筑混凝土在初凝后、終凝前根據(jù)止水條的規(guī)格在混凝土端面中間壓磨出一條平直、光滑槽。環(huán)向或豎向施工縫采用在端頭模板中間固定木條或金屬構件等,混凝土澆筑后形成凹槽。槽的深度為止水條厚度的一半,寬度為止水條寬度。清洗后,在灌注下循環(huán)混凝土之前,將止水條粘貼在槽中。施工控制要點:①二襯混凝土初凝后,拆除端頭模板,將凹槽壓平、抹光,凹槽的寬度略大于止水條的寬度。②止水條安放前,先已澆筑混凝土端部充分鑿毛、清洗干凈。③止水條在襯砌臺車移動前4h左右安裝,安裝前最好先在凹槽內涂抹一層氯丁膠粘劑,止水條順凹槽拉緊嵌入,確保止水條與槽底密貼,并用水泥釘固定牢固,同時在端部混凝土面上涂抹一層界面劑。④止水條若有搭接,則可將止水條切成對口三角形,用氯丁膠水粘結。接口處不得有空隙。⑤在二襯混凝土澆筑前,先在水平施工縫基面鋪設25~30mm與澆筑混凝土同標號的水泥砂漿,經均勻、充分振搗后使基面與新澆筑混凝土有25~30mm水泥砂漿,新老混凝土結合牢固。止水帶及止水條安裝示意圖:3.4、襯砌背后回填注漿施工1、二次襯砌拱部預埋通長的A30的PVC注漿管,每5m左右預留一處A32鋼管注漿口,注漿口鋼管與洞頂縱向A30的PVC管連通,并在管身布設梅花形溢漿孔。2、回填注漿材料采用1:1的水泥漿液。3、回填注漿的注漿壓力控制在0.05~0.1MPa。四、隧道防排水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1、對機械和儀器設備進行質量控制,杜絕不合格品進入現(xiàn)場。2、控制工序工藝流程,步步對照標準,處處對照設計,從根本上為創(chuàng)優(yōu)打下基礎,避免不合格品發(fā)生;3、作好檢測、測量等手段,對施工過程隨時隨機跟蹤監(jiān)控,這是整個工程質量保證體系的核心,也是創(chuàng)優(yōu)成敗的關鍵,要制定檢測工作程序和操作制度,保證體系的正常運轉;4、嚴格執(zhí)行隱蔽工程簽證制度,只有當隧道工程師和監(jiān)理工程師簽認后,方可轉入下道工序。①對關鍵和特殊的工序,編制詳細的工藝細則,做好技術交底。②對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影響施工和工程質量的情況、問題,及時進行協(xié)調、處理和改正。③做好原始記錄,加強對文件和資料的管理,分門別類建立臺賬,做到數(shù)據(jù)有據(jù)可查,質量心中有數(shù)。五、環(huán)境保護措施5.1、控制廢氣的排放1、嚴格遵守國家有關廢氣排放的標準,將所有施工設備的廢氣排放控制在規(guī)定標準范圍內。2、在施工過程中定期對設備的尾氣排放進行檢測,凡排放達不到標準的設備,立即責令其停工檢修,檢修后仍達不到排放標準的堅決責令其退場。3、在未取得業(yè)主同意時,不安裝任何爐具、鍋爐,禁止在工地焚燒垃圾。5.2、控制廢水、廢油及其它廢棄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1、時刻維護工地內的排水系統(tǒng),防止廢水、廢油、淤泥和其它任何懸浮性或可溶性物料流到臨近的土地上;防止廢水、廢棄物積聚在工地上或臨近的地方。2、施工廢水、生活廢水按有關要求進行處理,避免直接排入農田、河流和渠道。對于施工廢水、生活污水將按設計方案建沉淀池進行廢水沉淀處理。3、燃料、油、染料及其它有機化物品保存在合適的安全容器中,存放在指定地點,進行嚴格的統(tǒng)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