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屆天津市南開區(qū)高三一模(質量檢測一)語文試題和答案詳細解析(題后)
一、未知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的古代文獻典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古籍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和
悉心指導。僅以北京大學為例,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給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回信:2014年,習近平總書
記探望哲學家湯一介先生,了解《儒藏》編纂進展情況;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與人文學科的多位學者親切交流,與曾翻譯
《論語》《孫子兵法》等古籍的美籍漢學大師安樂哲教授交談,希望他更多向國外介紹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習近平總書記的諄
諄教誨和殷殷囑托,不僅為北京大學做好古籍工作提供了不竭動力,也為相關高校共同做好古籍保護、整理、出版等工作指明
了前進方向。。古籍工作不僅僅是少數(shù)人文學者()的職業(yè),更是一項事關()中華文脈、弘揚民族精
神、建設文化強國、助力民族復興的重要事業(yè)。進入新時代,研究闡釋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需求與日俱增,古籍工作進入
新的歷史發(fā)展階段。
1.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A.卷帙浩繁韋編二絕因襲
B.卷帙浩繁皓首窮經媵續(xù)
C.車載斗量韋編三絕窿續(xù)
D.車載斗量皓首窮經因襲
2.下列填入文中劃線處的句子,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高校是涵養(yǎng)精神文化的殿堂和知識傳承創(chuàng)新的家園更是推動古籍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B.高校是推動古籍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涵養(yǎng)精神文化的殿堂和知識傳承創(chuàng)新的家園
C.高校是知識傳承創(chuàng)新的殿堂和涵養(yǎng)精神文化的家園,也是推動古籍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D.高校是推動古籍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更是知識傳承創(chuàng)新的殿堂和涵養(yǎng)精神文化的家園
3.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斯的《諫逐客書》、賈誼的《過秦論》、李密的《陳情表》、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是歷代奏議類文本的典范。
B.《左傳》是編年體史書,《史記》《漢書》《新五代史》是紀傳體史書;《詩》是經書,《左傳》是古代解釋《春秋》的
著作.
C.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辰,舊時從黃昏到拂曉一夜間分為五更;,黃昏''人定'對應現(xiàn)代時間分別為19
時至21時、21時至23時。
D.《哈姆萊特》是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的著名悲劇,《玩偶之家》是挪威劇作家易卜生創(chuàng)作的社會問題劇,老舍的
《茶館》是20世紀中國戲劇的經典之作。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建安風骨是指怎樣的文學風貌呢?
首先,它是指建安時代的詩文(主要是詩)內容充實、感情豐沛的特點。風是指文章的生氣,能夠感染人的精神活力。但
這種生氣和活力并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作者情志活動的表現(xiàn)。內容空泛、感情貧乏的作品,顯然不可能有多少生氣和感人的
力量。建安時代的作家,由于擺脫了儒學的束縛,原本就很注意作品的抒情性。他們又生活在久經戰(zhàn)亂的時代,思想感情更是
常常表現(xiàn)得慷慨激昂。正如《文心雕龍時序》篇說,‘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并志深而筆長,故梗
概而多氣也?!耙蚨麄兊膭?chuàng)作容易顯得有風骨。
其次,它是指建安詩文所突出具有的明朗剛健的藝術風格。劉勰說:‘練于骨者,析辭必精;深乎風者,述情必顯。'‘也就
是說,有風骨必然造成明朗剛健的藝術特征。建安詩歌是從漢樂府民歌和“古詩”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雖然也講究辭采,但仍
然保持了樂府民歌質樸爽直的本色,不像后來的文人詩那樣過分追求纖密富麗的藻飾,這樣,其明朗剛健的風格也就十分突
出。
其三,它是指建安詩文風骨與藻飾恰當?shù)慕Y合。南朝的文學家認為,光有風骨沒有藻飾也不是完美的境界。劉勰、說,有藻
飾而無風骨的作品猶如野雉,羽色美麗而無力飛揚(即品格不高);有風骨而無藻飾的作品猶如鷹隼,雖能高飛而不夠美麗。
最好是藻飾與風骨結合,這才是文章中的鳳凰。鐘嶂也說,文章應“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采而建安作家的詩文(尤其是曹
植)既有一定程度的華美,又不至傷害風骨。因而人們在提倡建安風骨時,實際不止肯定了它有風骨的一面,也肯定了它風骨
與藻飾相結合的一面。所以鐘蛛對曹植的評價特別高,說他'骨氣奇高,辭采華茂“,是自古以來最杰出的一家。
(節(jié)選自駱玉明《“建安風骨”是指怎樣的文學風貌?》)
材料二: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的同母弟。他自幼以才思敏捷為曹操所寵愛,幾乎立為太子。因而曹丕稱帝后,他就一直
受到猜忌與壓迫,過著囚徒般的生活。以曹操的死為界,曹植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可以劃分成前后兩個時期.前期的詩歌中,《送應
氏》之一描繪洛陽荒蕪的景象,表現(xiàn)了對戰(zhàn)亂時事的感慨?!栋遵R篇》《敏膽篇》則以高昂豪邁的詞句,抒發(fā)自己,捐軀赴國
難”的志向和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后期的詩歌中,《七哀》《美女篇》借女子不遇的哀傷,寫出自己空懷壯志而無從施展的痛
苦。《野田黃雀行》以少年拔劍破網救雀的故事為喻,抒寫自己不能解救朋友脫離危難的悲哀。《贈白馬王彪》用憤激的語
言,指斥曹丕所加于他的迫害,并反復傾訴了他的苦悶以至對人生絕望的情緒,感情極其強烈。此外《雜詩》六首也是抒情的
佳作,尤其是第五、六兩篇,表現(xiàn)出不甘閑居而寧可以死報國的壯烈情懷。在建安詩人中,曹植留下的作品最多,歷來也最受
人們的推崇。他的詩非常講究藝術形式,刻畫工致,辭藻華麗,并注意到對仗的運用和鍛煉警句,由此明顯地改變了中國古典
詩歌的面貌,成為杜甫以前詩界最高的典范。不過他仍然注意吸取樂府民歌的長處,而且所作大都有充實的內容與深厚的情
感,所以能保持剛健明朗的風格。此外他的《洛神賦》也是一篇千古名作。它以精煉妍麗的語言和濃厚的詩情,描繪出洛水女
神艷美絕世、多情而純潔的動人形象,從中寄托了作者某種迷惘的追求。
(節(jié)選自駱玉明《"三曹''是指誰?"建安七子''是指誰?他們各有哪些代表作品?》)
材料三:
每年3月5日或6日為驚蟄節(jié)氣,萬物以榮。進入驚蟄節(jié)氣,天氣回暖,萬物萌動,雷鳴也越來越多。這是春季的第三個節(jié)
氣,也是唯一一個以強對流天氣(雷暴)為主要特征的節(jié)氣。驚蟄節(jié)氣時,太陽到達黃經345。.
驚蟄所謂‘驚",指的是春雷響動,驚醒了正在冬眠的動物;而,魂'就是蟄蟲。在此期間,因南方暖濕空氣進一步增強,南
方對流性天氣明顯增多,以匯南和華南的雷暴最為頻繁。相比之下、北方此時鮮有雷聲。對天津地區(qū)而言,常年初雷日大約在
4月23日前后,已為谷雨節(jié)氣了。
驚蟄是春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又恰逢"九九”,這一時節(jié),多地全天氣溫回升到(TC以上,意味著大地融化,天氣變暖,萬物復
蘇。
在驚蟄期間,到室外運動鍛煉,適宜走跑交替運動,增加腰背和腿部力量,增強體質。對北方地區(qū)而言,雖然氣溫逐漸升
高,但是波動仍然較大,有時初春氣溫升高較快,而到了春季中后期,氣溫反而較常年偏低,俗稱“倒春寒老年人此時應注
意防范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
驚蟄時節(jié)人體新陳代謝加快,應以加強營養(yǎng)、慎吃“發(fā)物”為主。雪梨清甜潤肺,春雷生新筍,南方地區(qū)食用春筍正當時,
此時節(jié)食用洋蔥亦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發(fā)散風寒、降血壓的功效。
驚蟄在農業(yè)生產上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農諺曰,過了驚蟄地門開“,此時黃河中游晉南地區(qū)土壤開始解凍消融,冬小麥進入
返青生長期并開始起身,果蔬進入萌動期,畜禽進入繁殖季節(jié)。華北地區(qū)正是越冬作物返青至乳熟期,需水量多,玉米、棉花
等播種成苗,也需要充足的水分,因而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
材料四
天津春季各節(jié)氣降雨地&和日照地51初冬春季各節(jié)氣晝夜溫差分布
(材料三、四節(jié)選自“天津氣象''公眾號)
1.下列對材料一、材料二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建安時期,很多作家將戰(zhàn)亂激發(fā)的慷慨激昂的感情傾注于詩文創(chuàng)作中,使文學作品具有感人的精神力量。
B.較諸建安時代之前、之后的詩文創(chuàng)作,建安詩歌繼承并保持了樂府民歌質樸爽直的本色,不追求藻飾,明朗剛健的風格十
分突出。
C.生活境遇的變化使曹植的精神境界隨之變化,其后期作品不僅情感深厚、強烈,而且講究藝術形式,他的詩改變了中國
古典詩歌的面貌。
D.曹植早期作品高昂豪邁,直抒胸臆,后期由于受到曹丕的迫害,情感變得低沉,借助故事婉曲地表達情感。
2.根據(jù)材料三、材料四,與‘驚蟄’節(jié)氣有關的表還不正確的一項是()
A.驚蟄節(jié)氣,南北方天氣差別明顯,江南和華南的雷暴頻繁,而天津的初雷一般要等到谷雨節(jié)氣才能炸響。
B.驚蟄又恰逢“九九”,多地全天氣溫回升到(TC以上;北方春季氣溫逐漸升高,但波動較大,有時會出現(xiàn)“倒春寒
C.對天津地區(qū)而言,相對于冬季,春季晝夜溫差逐漸增大,冬季各節(jié)氣晝夜溫差均在10℃以下,到了驚蟄時節(jié),晝夜溫差
已增大至10.5℃。
D.相較于雨水節(jié)氣,天津驚蟄節(jié)氣內每天日照時數(shù)增加了0.6小時;春季,天津日照增量持續(xù)增長。
3.下面對四則材料的理解和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建安詩文呈現(xiàn)出風骨與藻飾結合的風貌,曹植和杜甫的詩文不僅藻飾華美,而且不失豐沛的情感,因此可稱中國詩界的
最高典范。
B.《洛神賦》語言精練妍美,吸收樂府民歌的長處,洛水女神塑造得形象動人,詩人的情感含蓄而豐沛,是“建安風骨'’的完
美代表。
C.驚蟄期間,北方的老年人在到室外鍛煉,增強體質的同時,還應注意溫度變化,防范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此間食用雪
梨、春筍與洋蔥對人體有益。
D.驚蟄節(jié)氣,黃河以北地區(qū)動、植物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果此時雨量豐沛,那么,這一年將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李簡夫少卿詩集引
[宋]蘇轍
熙寧初,予從張公安道,以弦誦教陳之士大夫。方是時,朝廷以徭役、溝池事責成郡邑,陳雖號少事,而官吏奔走,以不
及為憂。予獨以詩書諷議竊祿其間,雖幸得脫于簡書,而出無所與游,蓋亦無以為樂也。
時太常少卿李君簡夫歸老于家,出入于鄉(xiāng)黨者十有五年矣。間而往從之。其居處被服,約而不陋,豐而不余。聽其言,未
嘗及世俗;徐誦其所為詩,曠然閑放,往往脫略繩墨,有遺我忘物之思。問其所與游,多慶歷名卿,而元獻晏公深知之。求其
平生之志,則曰:“樂天,吾師也。吾慕其為人,而學其詩,患莫能及耳。''予退而質其里人,日:‘君少好學,詳于吏道,蓋
嘗使諸部矣。未老而得疾,不至于廢而棄其官。其家蕭然,熊粥之不給,而君居之泰然。其子君武,始棄官以謀養(yǎng),浮沉里
閭,不避勞辱,未幾而家以足聞。’踩人喜種花,比于洛陽,每歲春夏,游者相屬彌月。君攜壺命侶,無一日不在其間,口未
嘗問家事。晚歲,其詩尤高。信乎,其似樂天也!予時方以游宦為累,以謂士雖不遇,如樂天,入為從官,以諫爭顯,出為牧
守,以循良稱,歸老泉石,憂患不及其身,而文詞足以名后世,可以老死無憾矣!君仕雖不逮樂天,而始終類焉,夫又
將何求?
蓋予未去陳而君亡,其后十有七年,元祐辛未,予以幸遇,與聞國政。祿浮于昔人,而令名不聞;老將至矣,而國恩未
報,未敢言去,蓋嘗恐茲心之不從也。君之孫宣德郎公輔以君詩集來告,愿得予文,以冠其首。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而
懼不能蹈也,故具道疇昔之意以授之。凡君詩古律若干篇,分為二十卷。
書李簡夫詩集后
[宋]蘇軾
孔子不取微生高①,孟子不取于陵仲子②,惡其不情也。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饑
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延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李公簡夫以文學政事有聞于天圣以來,而謝事退居于嘉祐之末,熙寧
之初。平生不眩于聲利不戚于窮約安于所遇而樂之終身者庶幾乎淵明之真也。熙寧三年,軾始過陳,欲求見公,而公病矣。后
二十年,得其手錄詩七十篇于其孫公輔。讀之,太息曰:‘君子哉若人,今亡臭夫!''元祐六年十二月初四日。
【注釋】①孔子不取微生高:眾人認為微生高直爽、坦率,孔子認為他不符合這種修養(yǎng)。②于陵仲子:陳仲子自稱于陵仲
子。他窮不茍求,不食不義之食。
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遺我忘物之思遺:饋贈
B.予退而質其里人質:問詢
C.君仕雖不逮樂天逮:及,達到
D.而謝事退居,于嘉祐之末,熙寧之初謝:辭去(官職)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間而往從之吾嘗終日而思矣
B.粥之不給凌萬頃之茫然
C.夫又將何求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
D.君子哉若人,今亡矣夫王曰:“若是其甚與?”
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平生不眩/于聲利不戚/于窮約安于所遇/而樂之終身者/庶幾乎淵明之真也
B.平生不眩于聲利/不戚于窮約/安于所遇而樂之終身者/庶幾乎淵明之真也
C.平生不眩/于聲利不戚/于窮約安/于所遇而樂之/終身者庶幾乎/淵明之真也
D.平生不眩于聲利/不戚于窮約/安于所遇而樂之/終身者庶幾乎/淵明之真也
4.下列六句分編四組,都能表現(xiàn)蘇氏兄弟對李簡夫持褒揚態(tài)度的一組是()
①居處被服,約而不陋,豐而不余②問其所與游,多慶歷名卿
③浮沉里閭,不避勞辱④信乎,其似樂天也
⑤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⑥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A.①②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⑤⑥
5.下列對選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熙寧初年,蘇轍跟從張安道教授陳地的士大夫,陳地的官吏忙于公務,蘇轍雖然有幸脫身于公務,而無所與游。
B.李簡夫仰慕樂天為人,雖精通吏道,但在尚能理事時就棄官,簡夫詩作放達閑適。
C.蘇轍認為,白居易晚年歸隱,憂患不能加之于其身,詩文足以揚名后世,死而無憾。
D.蘇軾將孔孟與陶淵明作對比,認為陶淵明率真自然,而李簡夫有陶淵明的君子之風。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而懼不能蹈也。
(2)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
7.結合兩則材料分析,蘇氏兄弟對李簡夫的評價有何異同?
4.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①
[唐]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②,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③西門佇獻捷。
【注釋】①岑參在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判官時,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詩人寫此詩為封送行。②走馬川:又名左末河,今之車
爾成河,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境內。③車師:唐安西都護府所在地,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吐魯番縣。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圍“風”字落筆,走馬川、雪海邊,黃沙飛揚,遮天蔽日,不著“風”字,而風
之猛烈,如在目前。
B.“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三句寫夜間行軍所見之景,化靜為動,狂風咆哮,石大如斗,戰(zhàn)士
們在風中無畏前行。
C.”金山西見煙塵飛“句中,‘煙塵飛"三字形容報警的烽煙同匈奴鐵騎卷起的塵土一起飛揚,既表現(xiàn)了匈奴軍旅的氣勢,也說
明唐軍早有戒備。
D.這首詩極力夸張,給人雄渾壯美之感,由于詩人有邊疆生活的經驗,故而此詩能“奇而實確”,真實動人。
(2)鑒賞“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3)結合詩句分析,此詩塑造了西征將士怎樣的形象?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日月照耀金銀臺。(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2)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李密《陳情表》)
(3)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老子》)
(4),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
(5)司馬遷認為,《離騷》雖“自怨生”,但兼有”的特點,將《離騷》與《詩經》并提;
指出《離騷》雖“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卻不失分寸,屈原雖怨氣郁結,卻始終眷戀祖國。
6.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釜底游龍
李曉君
我來龍游在夏日。滿目蒼翠,南面仙霞嶺,北面千里崗巨大的山麓余脈拱起一個馬蹄形盆地,中間河流縱橫,丘陵起伏。
暑熱的風中傳來稻香,凝碧的水面荷影迤遮。如此夢中之城仿如故里。龍游別有一種風致。除了地處著名的江山一紹興構造帶
上,那板塊在遙遠的時間深處碰撞出天崩地裂的巨大聲響,聳起山麓,衢江自西向東,流經縣城時,像一條盤龍環(huán)繞其間,盡
可能澤被更多的土地。這條游龍頗有氣勢,讓我想到象征永生的河流。
衢江賦予龍游以靈氣,像巨大的鏡面反射歷史的余光約一萬年前,荷花山與青碓之間的先人,開始馴稻,點亮農業(yè)文明的
曦光。這些頭頂瓦釜、身披獸皮、言語不詳?shù)娜耍缢子昔~,朝著文明啟蒙的晨曦舉起興奮的火把。雨量豐沛、光照充足、
草木蕨蕤的大地,一支被稱為姑蔑的人群開始建立方國。江河劈開山麓,吞吐天光云影,人們伐木為舟,筑土為室,燒造陶
器,開始吟唱贊頌生命與自然的歌謠。我站在衢江邊,漫無邊際地幻想一江岸樹木蔥籠,我的腦海中依然回味著在博物館中
看到的刻符陶片:其中一枚刻寫著“田”字,另一枚在“田’字內多加了一筆。人們依照在土地播種時的畫面,刻下最初的文字,
并以此指向賜予萬物生長的太陽,或許,人們也可以解讀為棲息在江邊的人編織漁網——田,也是網格的象征,是一種漁獵生
活的符號化想象。總之,文明的曙光在浙西南的河岸升起,有如炊煙,象征著人類在大地上烙下自己的生命意志和文化屬性。
在博物館,另一塊石頭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上以浮雕的形式鐫刻著先人對萬物生靈的敬畏與歡喜:一匹奔馬、一只長尾
鳥、一條游魚,三只動物朝著同一個方向,展開了歡快的競逐。一切充滿著生的熱望和活力。無須多言,所有的秘密都似乎藏
在這拙樸的雕刻中。它是關于生命、信仰和時間的圖騰。人類的童年,總給人以一種有著無限可能性的蔥蘢可愛的形象。他們
每刻下個符號,描下一個圖案,都是一種創(chuàng)造,都在更新和演進著人類文明。在這樣時間之河的段落,沒有世故、暮氣、虛無
的戾氣,人類童年時期發(fā)出的啼聲鮮嫩而動人。博物館里的文物無聲地述說他們的故事,你感到他們依然活在你身邊一他們
其實從來沒有死去,以血緣的紐帶,代際相傳,在衢江邊建立了新的城市。
起初,我并未意識到這種釜底漫游的狀態(tài),除了衢江引起的歷史想象之外,也和地下石窟帶來的視覺震撼有關。龍游石窟
至今留給世人諸多未解之謎。這個沉睡千年地下宮殿的發(fā)現(xiàn)源于偶然。三個村民動用四臺抽水泵連續(xù)十七個晝夜的抽水,將一
個沉睡在時間之外的地下石窟暴露出來。這個村現(xiàn)在叫石巖背,背山面水,衢江環(huán)繞而過,臨江禪院的鐘聲雨聲般灑落。數(shù)十
個大小不一、明顯經過精心布局的)工洞窟,被發(fā)現(xiàn)前均為水淹土埋。巨大的方形撐頂石柱,截面似熨斗狀,細密、規(guī)整的鑿
刻斜紋水流一般,在靜謐、闊大的地下暗室里游弋,仿佛水凝固成時間的雕像,而真空的部分則是需要靠想象填充的巨大的歷
史謎題。暗紅色石質仿如凝固的火焰,燒灼在大地深處,一道道紋路狀若虎斑。洞高達四十米,石柱粗者需四五人合抱。洞口
到洞底鑿有流波形石階。可以想見,要動用多少人力、需要怎樣的智慧才能建出這規(guī)模宏大的地下建筑。起初,人們認為這里
是一個“廢棄的采石場“,但隨著衢江北岸類似的近五十個洞窟被發(fā)現(xiàn),這些星羅棋布的地下工程,顯然難以采石場定案。在科
技水平不發(fā)達的千年以前,要完成如此工程浩大的地下設施,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奇特的地理空間必孕育不凡的人。博物館展示的《衢州徐偃王廟碑記》引起我的注意。此記為唐代韓愈所撰。徐偃王是歷
史上少有的仁義之君。同為贏姓之國的徐、秦,其命運不盡相同。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曾說:“周文王以仁義得國,偃王以仁
義失國,是仁義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偃王說:"圣人不可殺人以逞己欲,君子不處危邦,楚患者,誕一人而已,我去,則刀
兵可息。’徐偃王去國,走彭城,自愿追隨的民眾數(shù)萬人,居住之地,是為徐地,韓愈說,雖偃王失國而其子孫復得國,使徐
國歷史綿延至千六百年,且嗣后子子孫孫繁盛;秦以暴,將六國收歸囊中占有天下后,僅二世而亡,而后代也凋零。評論可謂
中允。
姑蔑之墟,太末之里。不單龍游至今留有不少徐國后裔,現(xiàn)中國東南的蘇浙皖彰,徐偃王南遷留下的印記比比皆是。據(jù)說
徐偃王“目不能縮視細物,望遠乃見“,他不能看清近距離的微小事物、卻能目光遠大,高瞻遠矚,委實是他精神的寫照。
古稱太末的龍游,文風鼎盛?!段男牡颀垺返淖髡邉③?、“初唐四杰”之一的楊炯,都曾任太末令。他們注重梳理太末歷
史,以文化人,注重教化,一時之間,家頌詩書,儒風遍地。劉勰為官清廉,公道正派;楊炯外放太末,以自己的勤勉與才華
贏得了龍游人的尊重,龍游地方著名人物,有稱為,龍丘三賢''的西漢著名隱士龍丘在、經史大家徐伯珍和唐代享有詩名的徐安
貞。
衢江岸邊,蟬聲如沸,白日吐焰,綠蔭鋪地。這是一個江南小城,是中國少有以,龍’諭名的縣。如果你看到巨大的江龍如
何將小城環(huán)繞一面與大地之上升起一股浩大的古意與靈氣,你便會感到,她擔得起這個名稱。而斯地人民,亦是釜底游龍
自有一種矯健、豪邁之氣。這股氣勢,爽爽有讓人感奮、振發(fā)之意。
(有刪節(jié))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山麓(Ki)迤(yi)ffl衢(qu)江
B.馴(如)稻蕨蕤(rui)蔥蘢(long)
C.靜謐(ni)游弋(淤)燒灼(Auo)
D.蘇浙(於)隴畝(long)屢召(小So)不應
2.下列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首段概述龍游地勢,從嗅覺和視覺用度寫龍游夏日之美,繼而追溯龍游地質成因,時空轉換,為文章增加了歷史厚度。
B.“釜底游魚,臉指處在極端危險境地的人,本文化用此成語,贊美龍游先人在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文明的偉力。
C.作者站在衢江邊回味博物館中的陶片和石刻上的圖文,虛實結合,將現(xiàn)實與歷史,游蹤與龍游先人的生活串聯(lián)在一起。
D.文章將徐偃王與周文王、秦與徐的國運、偃王視物與常人視物對比,再現(xiàn)了龍游歷史上出現(xiàn)過的儒與法、王道與霸道之
爭。
E.作者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長短句結合、整散句結合,表現(xiàn)龍游人杰地靈的特點,文章文化底蘊豐厚,語言優(yōu)美。
3.文章尾段寫到,江面與大地之上升起一股浩大的古意與靈氣”,龍游的"古意''與"靈氣”表現(xiàn)在哪里?“古意”與“靈氣"S文中的
含義是什么?
4.鑒賞文中畫線句子。
5.本文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并分析《釜底游龍》與《釜底龍游》哪一個題目更好。
7.請指出下面材料描寫的是大觀園中哪座院落,其主人是誰?結合環(huán)境描寫分析此人物的形象特點。要求100字左右。
(1)“忽抬頭看見前面一帶粉垣,里面數(shù)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眾人都道:’好個所在!”于是大家進入,只見入門
便是曲折游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兩三間房舍,一明兩暗,里面都是合著地步打就的床幾椅案。從里面房內又得一
小門出去,則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著芭蕉,又有兩間小小退步。后院墻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僅尺許,灌入墻內,繞階
緣屋,至前院兒盤旋而出。“(《紅樓夢》第十七回)
(2)“■-進門,只見兩邊翠竹夾路,土地下蒼苔布滿,中間羊腸一條石子漫的路?!瓌⒗牙岩蛞姶跋掳干显O著筆硯,又
見書架上磊著滿滿的書,劉姥姥道:’這必定是那位哥兒的書房了。“(《紅樓夢》第四十回)
(3),橫地下竹景參差,苔痕淡淡。”(《紅樓夢》第三十五回)
二、語言表達
8.請把下面的一則材料壓縮成一句話新聞,字數(shù)不超過30個字。
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燈燭輝煌,游人驚嘆聲不斷,自從94年前化身為故宮博物院,這是它第一次在夜間開
放。故宮宮墻被紅燈籠裝點得熠熠生輝,伴隨著中央民族樂團的演奏和京劇的演出,伴隨著名畫《千里江山圖》被投影到宮殿
屋頂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間被大規(guī)模點亮。故宮博物院票務系統(tǒng)也開通了預約免費參觀搶票活動,預約門票幾分鐘內
就被搶光,這是故宮首次在晚間免費對預約觀眾開放。此舉讓600歲的故宮變得更加年輕,也拉近了傳統(tǒng)文化與公眾的距離。
三、未知
9.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舒適圈一詞,形容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圈子里,在圈內有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與認識的人相處,所有的一切都是可掌
控的,生活在這個圈中,人就感到輕松自在。
如果你的舒適圈小,你只有小自在。如果你的舒適圈大一點,你就有大一點的自在。
舒適圈并不會永遠舒適。走出舒適圈意味著打破習慣,擴大行為范圍和適應范圍,在更大的范圍內感到自在。離開舒適
圈,習慣了不舒適就會重新舒適,舒適圈也就更大。
你對這段話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請結合自身體驗,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不要套作。
答案詳解
【答案】【小題1】B
【小題2】C
【小題3】A
【解析】略
2.
【室【小題1】A
【小題2】D
【小題3】C
【詳解】4.B,較諸建安時代之前、之后的詩文創(chuàng)作"“不追求藻飾",與原文”雖然也講究辭采,但仍然保持了樂府民歌質樸爽直的本色,
不像后來的文人詩那樣過分追求纖密富麗的藻飾’意思不符.。講究藝術形式”是曹植作品的整體特征,非“后期作品”獨具的特
征.D以偏概全,曹植后期作品有一部分“借助故事婉曲地表達情感)
5.“進入春季,天津日照增量持續(xù)增長”有誤,依據(jù)材料四,圖中春季清明.中氣“日照增量非?,持續(xù)增長”.
6..A“不失豐沛的情感?非其成為詩界典范的原因,“曹植與杜甫的詩文可稱為中國世界的最該典范;與原文”成為杜甫以前詩界
最高的典范意義不符.B《洛神賦》“吸收樂府民歌的長處”,與《洛神賦》是“建安風骨.的完美代表”于文海.D強加因果.
【答案】【小題1】A
【小題2】A
【小題3】B
【小題4】B
【小題5】D
【小題6](I)我f平素認為李簡夫品行高尚,贊許他知止知足,而又擔心自己不能踐履他的道路學習他,以他為榜樣.
(2)陶淵明想要做官就去追求,而不認為追求仕途就令人生厭;想要歸隱就歸隱,而不認為歸隱就顯得清高.
【小題7】相同點:蘇概與蘇軾贊美了李簡夫品行高尚,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甚至貧困而能隨遇而安;蘇軾認為李簡夫像陶
淵明一樣率真自然;蘇轍認為李簡夫如白居易一樣,為官則為國效力,歸隱貝婷無憂患,作詩則名滿天下,這樣的人生無憾.
【解析】略
【答案】(DB
(2)虛寫想象敵軍聞風喪膽,唐軍凱旋的畫面,表現(xiàn)出唐軍將士勇武無敵.
(3)通過邊地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襯托唐軍充滿不畏苦寒與艱瞼,斗志昂揚及高昂的愛國的精神;通過典型環(huán)境和軍旅生舌的細節(jié)表
現(xiàn)將軍重任在肩,以身作則,士兵軍容整肅嚴明,驍勇善戰(zhàn).
【解析】略
【答案】青冥浩蕩不見底皇天后土實所共鑒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三顧頻煩天下計《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
討而不亂
【解析】
6.
【答案】【小題1】A
【小題2】B
【小題3】遠古板塊碰撞形成了龍游的自然環(huán)境;衢江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政日益完善的法律體系+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燒烤技巧教程》課件
- 鋰電池管理系統(tǒng)詳解
- 政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
- 《光學衍射原理》:課件
- 《電路原理及應用》課件
- 《聽力損失基因檢測》課件
- 《美食探索盛宴》課件
- 健康活動大家來鍛煉
- 低血糖的反應及處理流程
- 北京郵電大學《移動通信》2021-2022學年期末試卷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高三下學期質量調研(二模)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中考猜想】江蘇省南京市2024-2025學年初三下期末考試(一模)數(shù)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2024年機修鉗工(高級技師)職業(yè)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海南文昌中學自主招生數(shù)學試卷試題真題(含答案)
- CJT 511-2017 鑄鐵檢查井蓋
- 房地產 -魔方公寓SOP標準手冊V1.7
- 腎移植與術后感染
- 浙江省杭州市2023年中考英語試題(附真題答案)
- 孕婦與乳母的飲食與睡眠質量
- 食品原料采購協(xié)議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