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第3章的學習課件_第1頁
方劑學第3章的學習課件_第2頁
方劑學第3章的學習課件_第3頁
方劑學第3章的學習課件_第4頁
方劑學第3章的學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方劑學第3章的學習課件第1頁/共55頁概說【概念】

凡是采用調和的方法,以解除少陽半表半里之邪,肝脾功能失調,上下寒熱互結者,表里同病者,統稱和解劑。【范疇】┌和解少陽│本劑包括┤調和肝脾│└調和腸胃【注意事項】1.凡表邪未解,或邪已入里,陽明熱甚者,不宜使用和解劑。

2.凡由勞倦內傷,飲食停滯,氣血不足而見寒熱者,不宜使用。

3.七情內傷,肝脾不和,治宜配合思想開導方法。第2頁/共55頁第一節(jié)

和解少陽

第3頁/共55頁小柴胡湯

《傷寒論》第4頁/共55頁〖組成〗

柴胡黃芩人參大棗半夏炙甘草生姜

〖用法〗水煎二次,分二次溫服?!贾髦巍?.傷寒少陽證。2.婦人熱入血室?!疾C〗

邪踞少陽,膽胃不和〖治則〗

和解少陽,調和膽胃第5頁/共55頁證候分析

傷寒少陽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神情嘿嘿咽干、目眩、心煩、口苦喜嘔、不欲食苔薄白,脈弦其它證: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瘧疾;黃疸……第6頁/共55頁方解柴胡疏邪透表──君┐├共解少陽之邪

黃芩清少陽之熱─臣┘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散結消痞,助君藥臣藥攻邪之用──佐第7頁/共55頁

人參大棗為佐┐├益氣生津和營衛(wèi),扶正助祛邪甘草為使┘

第8頁/共55頁配伍特點

以祛邪為主,兼顧正氣;以少陽為主,兼和胃氣。柴胡配黃芩,一散一清,升散透邪,清泄除熱,為治少陽病寒熱往來之要藥,其柴胡用量宜大于黃芩。而方中人參、炙草、大棗,既可益氣和中、扶正祛邪又可防止少陽之邪深犯,并非單純?yōu)榻∑⒍O。第9頁/共55頁運用辨證要點: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苔白,脈弦。

第10頁/共55頁大柴胡湯

《金匱要略》

第11頁/共55頁〖組成〗

柴胡黃芩芍藥半夏生姜枳實大棗大黃〖主治〗少陽陽明合?。ㄉ訇柍跞腙柮鳎疾C〗少陽病不解,入陽明化熱成實〖治則〗和解少陽,內瀉熱結第12頁/共55頁主證病機分析第13頁/共55頁方解本方系用小柴胡湯合小承氣湯加減而來。君──小柴胡湯中之柴胡、黃芩以和解少陽為主。臣──小承氣湯中之大黃、枳實以瀉陽明實熱,并有杜絕邪熱全入陽明成腑實證之意。┌芍藥助柴胡、黃芩以清肝膽佐┤└半夏和胃降濁以治嘔逆不止第14頁/共55頁

┌助半夏和胃止嘔佐使重用生姜,配合大棗┤緩和枳實、大黃瀉下傷胃之弊└調和營衛(wèi)而和諸藥

大柴胡湯: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重用生姜,加大黃、枳實、芍藥而成,主治少陽陽明合病。因少陽之證未罷,故仍以小柴胡湯作基礎;但邪已內結陽明,恐益氣不利攻邪,故去人參、甘草,加大黃、枳實以瀉熱結;加芍藥是為緩急止痛而設,重用生姜在于和胃止嘔與協柴胡以解半表之邪。第15頁/共55頁臨床應用辨證要點:往來寒熱,胸脅或心下滿痛,便秘,苔黃,脈弦數有力。第16頁/共55頁蒿芩清膽湯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17頁/共55頁〖組成〗青蒿腦淡竹茹仙半夏赤茯苓青子芩生枳殼陳廣皮碧玉散

[滑石、甘草、青黛]

〖主治〗少陽濕熱證。〖病機〗膽胃濕熱,痰濁阻滯。病機特點:偏里熱有痰熱濕熱〖治則〗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第18頁/共55頁癥候病機分析邪在少陽膽經熱盛,正邪紛爭,故寒熱往來如瘧,里熱較甚,故寒輕熱重。胸脅為少陽之分野,熱郁故胸脅滿悶。脈右滑為痰濁,左弦為肝膽經有熱。肝膽之火挾痰濁上沖故吐酸苦水或嘔黃涎而粘。舌兼現雜色為胃氣不正。第19頁/共55頁第20頁/共55頁方解

┌青蒿苦寒芬芳清透少陽邪熱君┤└黃芩苦寒清泄膽府邪熱┌竹茹、半夏清化痰熱而止嘔臣┤└陳皮、枳殼寬胸暢膈和胃降逆

第21頁/共55頁

┌赤茯苓利水滲濕佐、使┤┌滑石、甘草導濕熱下行└碧玉散┤└青黛清泄肝膽經郁熱

和中利濕導膽熱下行

全方共奏、清膽熱、化痰濕、暢氣機、和胃氣之功。第22頁/共55頁運用本方主要適用于少陽濕熱之證,屬熱重于濕者。以寒熱如瘧,寒輕熱重,胸脅脹悶,吐酸苦水,舌紅苔膩,脈弦滑數為證治要點??捎糜谑顫駮r邪所致之瘧疾。第23頁/共55頁第二節(jié)

調和肝脾

第24頁/共55頁四逆散

《傷寒論》第25頁/共55頁〖組成〗炙甘草枳實柴胡芍藥〖主治〗1.陽郁厥逆證。

2.肝脾氣郁證?!疾C〗木克脾土,肝脾不和(肝脾氣郁)〖治則〗養(yǎng)肝疏肝,理脾達郁。

肝氣郁滯調肝藥脾氣郁滯理脾藥第26頁/共55頁主證病機分析傷寒邪氣內傳,肝氣郁結氣機樞轉不利陽氣內郁,不能透達四肢

四逆(手足不溫,脈弦。)

橫逆乘脾肝氣郁結脾氣壅滯脾陽不達四肢(木乘脾土)四逆肝脾氣機郁滯(泄利下重)(胸脅、脘腹疼痛,脹悶,脈弦)

第27頁/共55頁方解君:柴胡—疏肝理氣,透邪解郁。

臣:白芍—養(yǎng)陰柔肝,緩急止痛。

柴、芍相配,疏肝氣以調肝之用,養(yǎng)陰血以補肝之體,體用并治。

佐:枳實—行氣導滯而理脾。

柴、枳相配,疏肝理脾,調暢氣機。使:炙甘草—合芍藥酸甘化陰,增強養(yǎng)陰柔肝,緩急止痛之力;調和諸藥。

第28頁/共55頁運用辨證要點:胸脅、脘腹疼痛,脈弦。

第29頁/共55頁衍化方:本方枳實易枳殼+川芎、香附、陳皮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

第30頁/共55頁逍遙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第31頁/共55頁【組成】柴胡當歸芍藥茯苓白術炙甘草【病機】肝郁血虛,脾失健運?!局髦巍扛螝庥艚Y,血虛脾弱證?!局蝿t】疏肝理氣,養(yǎng)血健脾。

第32頁/共55頁主證病機分析兩脅作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脈弦;食少神疲,脈虛;頭痛目眩,月經不調,舌淡。

第33頁/共55頁方解君:柴胡—疏肝理氣而解郁。

臣:當歸—養(yǎng)血補肝,調血行滯;

白芍—養(yǎng)血斂陰,柔肝緩急。

佐:白術、茯苓—健脾益氣,并資營血生化,又實土以御木乘;

薄荷

—助柴胡以解肝郁,疏達肝經郁熱。燒生姜—溫胃和中。

使:炙甘草—配白芍以養(yǎng)陰緩急止痛;益氣和中調藥。第34頁/共55頁

配伍特點

補肝體、助肝用--體用并調肝脾同治,氣血津液兼顧

第35頁/共55頁臨床應用1、辨證要點:

脅痛,神疲食少,舌淡紅,脈弦而虛。

本方為調和肝脾的常用方、代表方。2、本方為中醫(yī)婦科之常用方劑第36頁/共55頁痛瀉要方

《丹溪心法》第37頁/共55頁〖組成〗白術白芍陳皮防風〖主治〗脾虛肝旺痛瀉?!疾C〗脾虛肝乘,脾受制于肝?!贾蝿t〗健脾,疏肝理氣。第38頁/共55頁主證病機分析土虛肝旺肝氣橫逆乘脾脾運失常

清濁升降失調肝脾氣機郁滯

腹痛腸鳴,

大便泄瀉,反復發(fā)作,

瀉必腹痛;舌苔薄白,脈弦緩。第39頁/共55頁方解

君:白術—益氣補中以治脾虛;

—健脾燥濕以促脾運。

臣:白芍—養(yǎng)肝柔肝以瀉肝之實;

—緩急止痛。

術、芍相配補脾柔肝,培土抑木,調和肝脾。

佐:陳皮—芳香化濕以醒脾;

—行氣和胃。

防風

—散肝疏脾,升清陽以止瀉;

第40頁/共55頁運用辨證要點:

泄瀉,瀉必腹痛,腸鳴,脈弦緩。

第41頁/共55頁第三節(jié)

調和腸胃

第42頁/共55頁半夏瀉心湯

《傷寒論》第43頁/共55頁【組成】半夏黃芩干姜人參黃連大棗炙甘草【主治】腸胃不和,寒熱互結之心下痞證?!静C】寒熱錯雜,升降失調,正氣虛弱。【治則】平調寒熱,散結消痞第44頁/共55頁主證病機分析少陽證誤下,損傷中陽邪熱乘虛內犯(腸胃)(寒)+(熱)

寒熱互結—心下痞滿而不痛;腸胃升降失司—嘔吐,腸鳴,下利;邪偏熱挾濕—苔膩而微黃,脈弦滑數。病位:心下—腸胃;“瀉心”者,瀉腸胃也。

第45頁/共55頁邪在少陽當宜和解,不宜攻下,誤下則徒傷其中氣。因虛致寒,少陽之邪進一步乘虛內陷,寒熱之邪錯雜于中焦,影響了氣機的升降出入第46頁/共55頁第47頁/共55頁方解君:半夏—辛開散結以除痞;和胃降逆。臣:干姜—溫中散寒;

黃連、黃芩—清降泄熱。姜、夏+芩、連:既寒熱并用以平調寒熱;又辛開苦降以散結消痞。佐:人參a.補益脾胃之氣以促運化;

大棗b.防溫燥、苦寒藥傷及虛土

使:炙甘草(兼)—調和諸藥第48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