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必修二13課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1頁
高一歷史必修二13課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2頁
高一歷史必修二13課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3頁
高一歷史必修二13課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4頁
高一歷史必修二13課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3課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課標感悟概述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史實,分析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點。

含義:指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則,同世界各國發(fā)展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它是加強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A:獨立自主社會主義國家

原則:平等互利目的:發(fā)展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對外開放

材料一:

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世界各個地區(qū)之間從隔絕走向交流,世界市場也逐漸建立長期來,開始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想得到發(fā)展,就不能忽視這種全球化的潮流。——岳麓版《必修二》材料二:1978年和1979年,鄧小平先后訪問了日本和美國。面對西方高速發(fā)展的經濟,在深感中國已經落后的同時,他深刻地認識到:“環(huán)顧全球,今天世界上經濟發(fā)展較快的國家,沒有一個是閉關自守的。對外開放的政策是中國的希望。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行的,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蓖ㄟ^對外開放,迅速縮短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被寫入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文件。國際: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中國與日本、西方等國家差距拉大。

國內:1.歷史經驗的總結,閉關自守造成中國的落后2.文革的破壞使國民經濟處于崩潰的邊緣,人心思治。3.國內建設缺乏資金、技術,需要從國外引進。(引進與利用外資的需要)4.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一、對外開放的原因:(一)經濟特區(qū)的創(chuàng)辦(二)沿海經濟開放區(qū)的開辟(三)浦東的開發(fā)和開放二、對外開放的進程

經濟特區(qū):指國家劃出一定的范圍,在引進外資、減免稅收等方面給予特殊優(yōu)惠,以此引進外資、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家經濟的發(fā)展。(課本P58頁)

“特”的表現:第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第二實行不同于內地的經濟管理體制。(課本P58頁)概念注意:我國設置的經濟特區(qū)不是政治特區(qū),它的前提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行使主權管轄,在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思想文化上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一)經濟特區(qū)的創(chuàng)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閱讀教材思考:我國先后創(chuàng)建的經濟特區(qū)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點?為什么?一、經濟特區(qū)的建立①靠近國際市場。②歷史上這些地方與海外有密切交往。③交通便利。④有許多海外華僑、外籍華人的祖籍在這里。P58學思之窗思考:國家為什么首先在廣東福建兩省實行對外開放?這個舉措有什么戰(zhàn)略意義?國家給予特區(qū)較大的經濟管理權限(1)特區(qū)建設以吸收和利用外資為主。(2)實行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導的多元化經濟所有制形式。(3)經濟活動以市場調節(jié)為主,對外商投資給予優(yōu)惠和方便。特點昔日的“小漁村”“一夜崛起的城市”據統(tǒng)計:

28年間,深圳經濟增長速度年均達27.3%。

廈門深圳珠海海南1992年,在特區(qū),外商實際投入占全國外商實際投資的29%,外貿出口占全國出口總值的1/7。經濟特區(qū)在我國改革開放中發(fā)揮著怎樣的作用?作用(意義):(1)特區(qū)在發(fā)展外向型經濟方面,成為全國排頭兵。(2)對沿海地區(qū)實行外向型經濟戰(zhàn)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3)特區(qū)的改革,為全國提供了寶貴經驗。擴展:喀什經濟特區(qū)2010年,國家設立喀什經濟特區(qū)。1.開放沿海城市1984年,國家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云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

14個城市。2.沿海經濟開放區(qū)的開辟1985年以后,相繼開辟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qū)和環(huán)渤海灣地區(qū)為沿海經濟開發(fā)區(qū)

到1992年,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已從南到北連成片,形成了沿海經濟開放地帶。(二)沿海經濟開放區(qū)的開辟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資、引進技術的步伐。意義:進一步深化了對外開放;促進本地區(qū)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帶動內地開發(fā)3.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概況:在沿海和其他地區(qū)的開放城市中,劃出一定區(qū)域建立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如重慶(1992-1993)).特點:①以引進外資,生產高新技術產品或加工出口產品為主;(目的)②通常匯集了優(yōu)秀人才和先進技術,具有知識密集的特點;③學習先進管理經驗、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場所,了解國際行情的重要窗口。(意義)(二)沿海經濟開放區(qū)的開辟閱讀教材第三子目,劃出答案,回答問題:1.開發(fā)、開放浦東的目的。2.開發(fā)、開放浦東的有利條件。3.開發(fā)、開放浦東的結果。(三)浦東的開發(fā)和開放浦東創(chuàng)下了許多“全國第一”:“中華第一樓”

金茂大廈“中國第一塔”東方明珠電視塔中國第一條磁懸浮鐵路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垃圾發(fā)電廠。全國第一個保稅區(qū)──外高橋保稅區(qū)。全國唯一一個以“金融貿易”命名和定位的開發(fā)區(qū)

──陸家嘴金融貿易區(qū)。全國第一家知識產權法庭。第一個法律援助中心。第一個“110”電話報警系統(tǒng)。第一臺“999”市民救助電話。

……塔城伊寧瑞麗河口東興滿洲里黑河琿春烏魯木齊拉薩昆明貴陽長沙西寧銀川呼和浩特長春西安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沿江和沿邊開放城市點線面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三、對外開放的格局

全方位指對世界所有類型的國家開放。我們堅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則基礎上,同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qū)發(fā)展多種形式的雙邊和多邊的經貿合作關系。多層次指對外開放經歷了由東到西、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沿海到內地逐步推進的過程,形成了全國性的由沿海開放地帶、沿江開放地帶、沿邊開放地帶和內陸省會城市為代表的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寬領域指我國不僅在經濟領域對外開放,也在科學、教育、文化等領域開放。我國對外開放區(qū)域已從沿海延伸到廣大內陸,形成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的開放格局。

開放影響:材料一:自對外開放以來,大陸經濟規(guī)模已經翻了兩番,GDP達到5萬8千多億美元,2011年,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繼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些人認為,到本世紀中葉,中國的名義GDP將超過美國。材料二:唐山大地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八方的含義是:全國范圍救援,自力更生,無須外國援助;汶川地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