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境廬詩草自序_第1頁
人境廬詩草自序_第2頁
人境廬詩草自序_第3頁
人境廬詩草自序_第4頁
人境廬詩草自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境廬詩草》自序黃遵憲關于作者黃遵憲(1848—1905)曾任駐日、英使館參贊及舊金山、新加坡總領事,是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晚清“詩界革命”的領袖。晚清資產階級改良派的主要人物,既是政治家,也是詩人,如康有為、譚嗣同、夏曾佑、梁啟超等。他們在詩歌領域內主張“以舊風格含新意境”(梁啟超《飲冰室詩話》),在創(chuàng)作實踐上則“堆積滿紙新名詞為革命”,倡導“詩界革命”。但如同他們所進行的變法維新運動一樣,他們的詩歌以新典故代替舊典故,僅有新名詞而缺乏新的生活素材與詩歌形象,仍然未能取得很大的成功。其中能獨辟境界且卓有成效者,首推黃遵憲。

關于作者

黃遵憲很早就有詩歌革新的意識。21歲時,他就提出“我手寫我口”的文學主張。而多年的外交官生涯更是開闊了他的眼界,使他能積極投身維新運動,并在詩歌中表現(xiàn)“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人境廬詩草序》)。光緒二十二年(1896),他稱自己的詩作為“新派詩”,表達了欲為群龍之首、領風氣之先的想法。他潛心詩歌創(chuàng)作,結成《人境廬詩草》《日本雜事詩》等詩集。而他的創(chuàng)作有力地擴充了中國詩歌的內容,表現(xiàn)了當時先進的中國人走向世界、接受世界的姿態(tài)。關于段意1、作者首先交代了自己的經歷,表明了自己對詩歌的“篤好深嗜”,介紹了成書之由。2、在承認詩歌創(chuàng)作難有新意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中心觀點:“詩之外有事,詩之中有人,今之世異于古,今之人亦何必與古人同?!?、作者具體介紹了自己心中理想的“詩境”、選材、風格,從不同角度表明了創(chuàng)作有新內容的詩歌應該注意的表達要求。4、作者引用名言,表達了自己“心向往之”的決心。關于詩歌的創(chuàng)新語言表達方面;“取《離騷》樂府之神理而不襲其貌”,表現(xiàn)出重視“神理”而不拘于形式的創(chuàng)新精神;而“以單行之神,運排偶之體”“用古文家伸縮離合之法以入詩”的主張,則強調用散文自由變化的句式來融入詩歌創(chuàng)作,字句不避長短,可自由伸縮,有利于更好地反映新的內容。關于詩歌的創(chuàng)新材料方面:應該以出自經史古籍且貼近現(xiàn)實的詞匯來入詩,應該不避流俗,以現(xiàn)代社會的官書、會典、方言、俗語來入詩,應該記敘“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這就在選材的豐富性、生動性方面做出了新的嘗試,是同時代舊派詩人所不及的。關于詩歌的創(chuàng)新詩歌的風格方面:黃遵憲則認為應該借鑒曹植、鮑照以下至晚近各家,但又應“不名一格”“不專一體”,擺脫舊的束縛而創(chuàng)造出“為我之詩”,有自己獨有的風格。關于主題這篇文章是黃遵憲為自己的詩集《人境廬詩草》所作的序言,對自己在詩歌方面的追求和創(chuàng)作主張作出了詳盡的說明。黃遵憲在詩歌理論上強調創(chuàng)新,強調開辟古人未有的境界,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句子的理解1欲棄去古人之糟粕,而不為古人所束縛,誠戛戛乎其難。我希望去除前人作:品中的不好的地方,而不受他們作品的束縛,這的確太難了啊。承認詩歌創(chuàng)作難有新意2詩之外有事,詩之中有人。詩歌有話外之音,始終有作者的心跡。表明詩歌應該含蓄應該表達作者的心意3今之世異于古,今之人亦何必與古人同。今天的世界已于古代不同,今天的人為什么要和古代人一樣?認為時代變遷,作者所經歷的事、所遇見的人與古代有很大的不同,詩歌創(chuàng)作也不必與古人相同而應有全新的內容,從而表現(xiàn)了自己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力求革新的主張。4雖不能至,心向往之雖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心里面卻充滿了向往。再一次強調對自己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的追求和向往。句子翻譯作為詩材,無論是諸子百家、春秋左傳史記和各位大家的注解都可以。凡名字一樣的就直接使用。在敘述事情的時候,使用今天的官話俗語方言典故,遇到古人沒有的東西,沒有想出的意境,只要想到的就用筆記下來。至于風格,從曹操,鮑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