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SC總體情況介紹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船舶海上交通事故頻發(fā),嚴重危害了人命安全和海洋環(huán)境,引起了國際海事組織(IMO)和各港口當局的高度重視。為此,國際海事組織強調要落實公約標準的三重責任:
IMO負責制定標準船旗國負責實施標準港口國負責檢查監(jiān)督第一章港口國控制概述港口國控制(PortStateControl,縮寫PSC),是指港口當局根據(jù)有關國際公約規(guī)定的標準,對進入其港口的外國籍船舶實施的一種監(jiān)督與控制,以確保船舶及其設備符合國際公約要求,船員配備和操作符合適用的國際規(guī)范。通過港口國控制,糾正與消除受檢船舶所存在不符合標準的缺陷,以確保船舶航行、人身和財產的安全以及保護海洋環(huán)境,促進經(jīng)濟貿易的發(fā)展和航運經(jīng)營水平的提高。第一節(jié)定義和常用縮寫一、定義1.明顯證據(jù)(ClearGround):船舶及其設備或其船員有實質上不符合有關公約的要求的證據(jù),或船長或船員不熟悉有關船舶安全或防污染的基本程序的證據(jù)。2.缺陷(Deficiency):發(fā)現(xiàn)的不符合有關公約要求的一種狀況。定義3.滯留(Detention):當船舶或船員存在實質上不符合適用公約要求時,港口國為保證船舶只有在不會對船舶或船上人員構成危險或不會對海上環(huán)境造成損壞威脅時方可開航所采取的干涉行動。4.檢查(Inspection):登輪查驗有關證書、文件的有效性和船舶及其設備和船員的總體狀況。5.詳細檢查(Moredetailedinspection):當有明顯證據(jù)相信船舶條件、船舶設備和船員存在實質上不符合證書項目時所進行的檢查。定義6.港口國控制官(PortStateControlOfficer)(以下簡稱檢查官):經(jīng)有關公約締約國的主管機關正式授權執(zhí)行港口國控制檢查,并只對締約國負責的人員。7.停止作業(yè)(StoppageofanOperation):由于船舶具有一個或幾個被識別的缺陷會使船舶繼續(xù)進行某些操作產生危險,而對繼續(xù)進行此項作業(yè)的正式禁止。定義8.低標準船舶(SubstandardShip):船體、機器、設備或操作安全方面存在實質上低于有關公約要求的標準或者實際配員不符合安全配員文件的船舶。9.有效證書(ValidCertificates):由有關公約的一個締約國直接簽發(fā)的,或由締約國認可的機構代表該締約國簽發(fā)的,包括準確和有效的日期、符合有關公約規(guī)定并載明船舶、船員和設備細目的證書。定義10.認可組織(RecognizedOrganization)(簡稱RO):滿足A.739(18)決議設定的相關條件,受船旗國主管機關委托代表其對懸掛該國國旗船舶提供法定服務和發(fā)證的組織。常用縮寫二、常用縮寫1.TOKYOMOU:MemorandumofUnderstandingonPortStateControlintheAsia-PacificRegion,亞太地區(qū)港口國監(jiān)督諒解備忘錄—東京備忘錄。2.PARISMOU:ParisMemorandumofUnderstandingonPortStateControl,巴黎港口國控制諒解備忘錄。3.USCG:UnitedStateCoastalGuard,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常用縮寫4.AMSA:AustralianMaritimeSafetyAuthority,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5.SOLAS:InternationalConventionfortheSafetyofLifeatSea,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6.MARPOL:InternationalConventionforthePreventionofPollutionfromShip,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7.ILL:InternationalConventiononLoadLines,1966,1966年國際載重線。常用縮寫8.ILO:InternationalLaborOrganization,國際勞工組織。9.STCW:InternationalConventiononStandardofTraining,CertificationandWatchkeepingforSeaferer,1978,1978年海員培訓、發(fā)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10.ISMCode:InternationalSafetyManagementCode,國際安全管理規(guī)則。11.DOC:DocumentofCompliance,符合證明。常用縮寫12.SMC:SafetyManagementCertificate,安全管理證書。13.SMS:SafetyManagementSystem,安全管理體系。14.ISPSCode:InternationalShipandPortFacilitySecurityCode,國際船舶和港口設施保安規(guī)則。15.CSO:CompanySecurityOfficer,公司保安員。16.SSO:ShipSecurityOfficer,船舶保安員。常用縮寫17.PFSO:PortFacilitySecurityOfficer,港口設施保安員。18.SSA:ShipSecurityAssessment,船舶保安評估。19.SSP:ShipSecurityPlan,船舶保安計劃。20.SSAS:ShipSecurityAlarmSystem,船舶保安報警系統(tǒng)。21.RSO:RecognizedSecurityOrganization,認可保安組織。22.CSR:ContinuousSynopsisRecord,連續(xù)概要記錄。常用縮寫23.DOS:DeclarationofSecurity,保安聲明。24.ISSC:InternationalShipSecurityCertification,國際船舶保安證書。25.IOPP:InternationalOilPollutionPrevention,國際防止油污。26.OPA99:OilPollutionActof1990(USA),1990年油污法(美國)。27.AIS: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自動識別系統(tǒng)。常用縮寫28.IGS:InertGasSystem,惰性氣體系統(tǒng)。29.MOU:MemorandumofUnderstanding,備忘錄。30.SOP: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標準操作程序。31.SOPEP:ShipboardOilPollutionEmergencyPlan,船上油污應急計劃。常用縮寫32.VDR:VoyageDataRecorder,航行數(shù)據(jù)記錄儀。33.GMDSS:GlobalMaritimeDistressandSafetySystem,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tǒng)。第二節(jié)港口國控制的目的和意義港口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限制與排除低標準船舶,保證船舶安全航行和防止船舶對海洋環(huán)境造成污染,及對船旗國海事主管當局履約的監(jiān)督和補充。國際海事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公約的執(zhí)行,不僅靠船旗國的努力,而且更重要的也需要港口國控制的貫徹與實施。港口國控制對改善國際航運船舶狀況,促進航運安全,保護港口國利益,促進統(tǒng)一的國際標準,增進區(qū)域性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港口國控制的目的和意義具體體現(xiàn)在:改善營運船舶狀況;保證海上航行安全;有效保護港口國利益;促進國際統(tǒng)一標準形成;增進區(qū)域性合作發(fā)展。第三節(jié)港口國控制的依據(jù)港口國控制的實施是基于相關國際公約的相關規(guī)定,同時港口國是這些公約的締約國。依據(jù)所適用公約的條款規(guī)定,港口國可由檢查官對抵達其港口的外國籍船舶實施檢查。港口國控制所依據(jù)的國際公約有:1966年國際載重線公約及1988年議定書;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及修正案,1978年和1988年議定書;經(jīng)1978年議定書修正的1973年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港口國控制的依據(jù)1978年海員培訓、發(fā)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及1995年修正案;1969年國際船舶噸位丈量公約;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guī)則公約及修正案;商船最低標準公約(第ILO147公約);2001防污底公約AFS2006國際勞工公約MLC第四節(jié)港口國控制程序為了統(tǒng)一各港口國控制組織執(zhí)行港口國控制的做法,給港口國控制檢查官提供有效的實施指南,國際海事組織在1995年11月23日通過了A.787(19)決議——《港口國控制程序》(以下稱PSC程序),要求各港口國政府照此要求實施港口國控制,同時將有關實施情況提交國際海事組織。針對船舶最低安全配員的要求,國際海事組織在1999年11月25日通過了A.890(21)決議——《安全配員的原則》。港口國控制程序決議A.787(19)和A.890(21),這兩個文件為港口國控制的實施提供了詳細的指南。同時,也為統(tǒng)一這些檢查的標準,特別是對船舶、船舶設備以及船員方面存在缺陷的判定提供了指導性的文件A.882(21)A.1052(27)和A.1047(27)第二章全球主要的港口國控制組織雖然各國的港口國控制已加強了對船舶安全和環(huán)境的保護,但是唯有通過區(qū)域性協(xié)作才能保證那些低標準船舶和低標準船舶管理公司無立足之處。如果沒有區(qū)域性協(xié)作,那么管理公司就會把他們的船舶轉向沒有實施港口國控制的地區(qū)或港口國控制相對不嚴格的地區(qū)經(jīng)營,這將帶來航運界各方的不平等競爭。為彌補這樣的不足,并從總體上提高檢查效率,世界上許多地區(qū)都已或者正在開始達成區(qū)域性的港口國控制備忘錄組織。港口國控制組織到目前為止,全球已經(jīng)成立了8個區(qū)域性港口國監(jiān)督備忘錄組織,即巴黎備忘錄(PARISMOU)、東京備忘錄(TOKYOMOU)、拉丁美洲協(xié)議、加勒比地區(qū)備忘錄、地中海備忘錄、印度洋備忘錄、中西非備忘錄和黑海地區(qū)備忘錄。美國則由其海岸警衛(wèi)隊(USCG)實施獨立的港口國監(jiān)督檢查。在這些組織和機構中以TOKYOMOU、PARISMOU和USCG影響力最大。第一節(jié)巴黎港口國控制諒解備忘錄(PARISMOU)一、巴黎港口國控制諒解備忘錄的基本情況一系列的船舶事故引發(fā)了歐洲公眾和政府強烈呼吁對船舶安全采取更為嚴厲的規(guī)則。1980年12月2日,13個歐洲國家以及歐共體、國際海事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在法國巴黎召開歐洲地區(qū)海事安全會議,并在會上一致同意采取嚴厲而協(xié)同的措施以限制并繼而消除低于公約標準船舶從事國際海上運輸活動。1982年1月召開了第二次會議,會上通過了港口國監(jiān)督巴黎諒解備忘錄(PARISMOU),并于1982年7月1日正式生效。PARISMOU到目前為止,PARISMOU有22個成員國,他們是:比利時、加拿大、克羅地亞、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冰島、愛爾蘭、意大利、拉脫維亞、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俄羅斯、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和英國。區(qū)域覆蓋了歐洲沿岸和自北美到歐洲的北大西洋沿岸。PARISMOUPARISMOU組織機構如下:委員會(Committee):是PARISMOU的執(zhí)行機構;常設秘書處(Secretariat):負責處理日常事務,設在荷蘭海牙。PARISMOU二、巴黎港口國控制諒解備忘錄(PARISMOU)自1982年7月以來,PARISMOU根據(jù)IMO新的要求和歐盟關于海上安全的指令進行了多次修改,現(xiàn)行有效的PARISMOU(27thAmendment)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備忘錄內容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成員國的義務和相關的國際公約檢查程序和調查程序信息交換組織結構和修正程序PARISMOU備忘錄還包含有7個附件:Annex1:PSC檢查程序Annex2:MARPOL73/78調查程序Annex3對某些船舶拒絕入港措施Annex4:檢查信息系統(tǒng)(SIReNaC數(shù)據(jù)庫使用)Annex5滯留和檢查信息的公布Annex6:成為ParisMOU正式成員的標準Annex7:PSC檢查官的資歷要求PARISMOU三、PARISMOU實施港口控制相關規(guī)定1.檢查間隔期根據(jù)備忘錄的要求,每個成員每年實施檢查的數(shù)量應達到年度平均抵達船舶數(shù)量的25%(年度平均抵達船舶數(shù)量是基于過去三年到達成員國的船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得出)1)一般情況,船舶接受了PARISMOU成員檢查后的六個月內,其它PARISMOU成員不會對這艘船舶進行檢查,除非船舶存在要求進行再次檢查的明顯證據(jù)。PARISMOU2)強制性擴大檢查的間隔期一般為12個月,兩次強制性擴大檢查之間可能進行常規(guī)檢查。3)SIReNaC中目標因素積分在50分以上的船舶,被檢查的間隔期將被縮短至一個月。PARISMOU2.檢查船舶的選擇在選擇檢查船舶時,港口當局將參考SIReNaC信息系統(tǒng)顯示出的目標因素值來確定。目標因素值(TargetFactor)由一般因素(GenericFactor)和歷史因素(HistoryFactor)值之和構成,一般因素是基于船舶基本參數(shù)得出的,歷史因素是基于船舶在PARISMOU的檢查歷史得出的。TargetFactor每天進行更新,并作為PARISMOU檢查官選擇檢查船舶的一個工具。對于目標因素值超過50的船舶,如果距離上次PARISMOU成員國檢查的時間超過1個月,那么船舶將被選擇進行檢查。PARISMOU3.優(yōu)先檢查的船舶不論船舶目標因素值如何,以下船舶將被考慮為優(yōu)先檢查對象:引水或港口當局報告,存在影響安全航行缺陷的船舶;裝載危險或污染貨物時,未按要求進行報告的船舶;被港口當局通報的船舶;被相關方(船長、船員,任何與船舶安全有關的人或組織)就船上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或船舶防止污染進行投訴的船舶;PARISMOU曾有下列情況的船舶:在航行途中發(fā)生了碰撞、擱淺;被控告違反了有害物質和污水排放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不安全方式的操縱,或未遵守安全航行程序的情況;進行了其它的不當操作,以至威脅到人員、財產、環(huán)境。在先前的6個月內,因安全原因船舶證書被其船級社暫停或取消;未在SIReNaC信息系統(tǒng)中出現(xiàn)的船舶。PARISMOU4.船舶的擴大檢查1)擴大檢查適用于下列船舶類型:3000總噸以上且船齡15年以上的油船;船齡12年以上的散貨船;船齡15年以上的客船;船齡10年以上的化學品和氣體運輸船。PARISMOU2)對于滿足上述條件的船舶,應在抵達PARISMOU港口的3天前通知港口當局。若航程短于3天,則應在離開上一港口前通知。因PARISMOU各成員間的通知安排不一樣,船東應向他們的港口代理進行核實。應該注意,如果未及時通知相關信息,可能會導致船舶為了完成擴大檢查而使船期被延誤。3)對于目標因素值為7或以上的船舶,在船舶離港前將要求完成一次擴大檢查。若因船舶在港停靠時間短等原因,擴大檢查將在PARISMOU的下一港口進行。PARISMOU4)對于目標因素值低于7的船舶,通常不需要接受擴大檢查,但船舶應按照2的要求通知PARISMOU的港口,直到目標因素值達到7并完成了一次擴大檢查。5)除了例行的檢查項目外,擴大檢查至少包含以下項目:(A)一般項目(對所有1中所指船型都適用)a)應急發(fā)電機的斷電和啟動;b)應急照明檢查;PARISMOUc)應急消防泵連同連接在消防總管上的兩個消防栓的操作;d)艙底泵操作;e)水密門的關閉;f)一側救生艇降至水面;g)鍋爐、風機和燃油泵等的遙控應急切斷裝置的試驗;h)主、輔操舵裝置的試驗;i)無線電裝置的應急電源檢查;j)油水分離器檢查并盡實際可能進行試驗。PARISMOU(B)除了一般項目以外,油船還要增加檢查下列項目:a)固定甲板泡沫系統(tǒng);b)消防設備總體情況;c)機艙、泵艙和居住處所防火閘;d)惰性氣體壓力和含氧量控制;e)壓載艙:至少檢查在貨物區(qū)域內的一個壓載艙;f)確認下列文件保存在船上,并已業(yè)經(jīng)船旗國或船級社簽署:-結構方面檢驗的報告-狀況評估報告-測厚報告-IMO決議A.744(18)所述的文件。PARISMOU(C)除了一般項目以外,散貨船還要增加檢查下列項目a)甲板機械底座的銹蝕情況;b)艙口蓋可能的變形和銹蝕情況;c)橫艙壁裂紋和局部腐蝕情況;d)進入貨艙的通道;e)確認下列文件保存在船上,并已業(yè)經(jīng)船旗國或船級社簽署:結構方面檢驗的報告狀況評估報告測厚報告IMO決議A.744(18)所述的文件。PARISMOU(D)除了一般項目以外,化學品和氣體運輸船還要增加檢查下列項目:a)貨艙溫度、壓力和損耗監(jiān)控和安全設備;b)含氧量和爆炸氣體測量設備及其校驗情況?;瘜W氣體探測裝置及一定數(shù)量的為特定貨品配備的蒸汽測量管的有效性;c)為船上每個船員配備的逃生用呼吸和眼睛防護設備(若適用時);d)如果可能,核查化學品/液化氣體適裝證書中所列貨品;e)固定甲板滅火設備,滅火劑滿足載運貨品的要求。PARISMOU(E)除了一般項目外,客船還要增加檢查下列項目:a)探火和報警系統(tǒng)測試;b)防火門關閉測試;c)公共廣播系統(tǒng)測試;d)消防演習,記錄中應至少包含驗證了所有的消防員裝置和參加演習船員的人數(shù);e)驗證關鍵船員可以獲得破損控制圖PARISMOU5.拒絕進入的船舶1)適用于以下船舶類型:化學品和氣體運輸船散貨船油船客船以上船型船舶不分噸位和船齡PARISMOU2)上述所列船型的船舶,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將被拒絕進入PARISMOU水域:船旗屬黑名單上“mediumtohigh”或“medium”的,且船舶2年內在PARISMOU水域發(fā)生3次滯留之后。船旗屬黑名單上“veryhighrisk”或“highrisk”的,且船舶3年內在PARISMOU水域發(fā)生2次滯留之后。禁令在船舶糾正引起滯留的缺陷并被獲準駛離港口后立即生效。PARISMOU3)為了解除禁令,船東必須向提出禁令的港口當局遞交正式申請。正式申請必須包括船旗國(不是被授權組織)出具的證明船舶滿足所有公約要求(包括STCW和ILO)的證書,若適用時,還應附上船舶所屬的船級社證明船舶符合它們規(guī)范的證書。為撤消禁令,船舶還必須由提出禁令港口當局在雙方接受的港口完成一次檢查,檢查范圍至少包括擴大檢查的范圍,此次檢查船東需付費。4)船旗國黑名單將在PARISMOUPSC年報和
網(wǎng)頁上予以公布。PARISMOU6.申訴備忘錄第3.13條給予了船公司或其代表在船舶發(fā)生滯留時的申訴權利。申訴可通過官方渠道向滯留港口國提出,申訴程序可參見PARISMOU申訴程序文件(可從PARISMOU網(wǎng)站上得到)。另外船東/管理公司也可以通過船舶的船旗國或其授權的認可組織向滯留港口國提出申訴。若對滯留港口國的答復不滿意,可向PARISMOU秘書處(secretariat@)提出。第二節(jié)亞太地區(qū)港口國控制諒解備忘錄(TOKYOMOU)一、亞太地區(qū)港口國控制諒解備忘錄的基本情況亞太地區(qū)港口國控制諒解備忘錄(TOKYOMOU)于1993年12月1日在東京由1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海事主管當局共同簽訂,并于1994年4月1日正式生效。目前,TOKYOMOU共有18個成員,具體是: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中國、斐濟、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泰國、瓦努阿圖、越南TOKYOMOUTOKYOMOU組織機構如下:PSC委員會(PortStateControlCommittee):是TOKYOMOU的執(zhí)行機構;常設秘書處(TokyoMOUSecretariat):負責處理日常事務,設在日本東京;亞太地區(qū)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Asia-PacificComputerizedInformationSystem(APCIS)):設在俄羅斯海參崴(Vladivostok),負責PSC檢查信息的交換和管理。TOKYOMOU二、亞太地區(qū)港口國控制諒解備忘錄(TOKYOMOU)TOKYOMOU第九次修改稿已于2005年11月8日通過,并于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備忘錄文本主要由八個部分和一個附錄組成:總則相關指導性文件檢查、糾正和滯留程序信息提供培訓TOKYOMOU組織機構修正程序行政性規(guī)定ANNEXI:成為正式成員的標準TOKYOMOU三、檢查間隔期按照備忘錄總則中的要求,TOKYOMOU的目標是在其所覆蓋區(qū)域內檢查的船舶總量達到本區(qū)域內營運船舶總量的75%。一般情況,船舶接受了TOKYOMOU成員檢查后的六個月內,其它TOKYOMOU成員不會對這艘船舶進行檢查。這樣的檢查間隔期不適用于目標因素分值高的船舶和被列為優(yōu)先檢查的船舶。ShipTargetingSystemNIRTOKYOMOU五、優(yōu)先檢查的船舶不論船舶目標因素分值如何,有下列情況的船舶將被作為優(yōu)先檢查的對象:被港口當局通報的船舶;被相關方(船長、船員,任何與船舶安全有關的人或組織)就船上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或船舶防止污染進行投訴的船舶;要求在規(guī)定期限內消除缺陷的船舶;引水或港口當局報告,存在影響安全航行缺陷的船舶;裝載危險或污染貨物時,未按要求進行報告的船舶;船舶被滯留后,未得到港口國允許,擅自開航的船舶;PSC委員會公布的優(yōu)先檢查的船舶種類。TOKYOMOU六、申訴備忘錄第3.15條給予了船公司或其代表在船舶發(fā)生滯留時的申訴權利。申訴可通過官方渠道向滯留港口國提出,各港口國的申訴程序和主管機構各不相同,這些信息可從各國海事網(wǎng)站中獲得。另外船東/管理公司也可以通過船舶的船旗國或其授權的認可組織向滯留港口國提出申訴。若對滯留港口國的答復不滿意,可在滯留日起三個月內向TOKYOMOU秘書處(secretariat@)提出。第三節(jié)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USCG)一、USCG港口國控制的起源和發(fā)展19世紀中期,航行在密西西比河上的船舶發(fā)生了一系列鍋爐爆炸。為此,美國建立了第一部用于指導檢查商船的聯(lián)邦法律。在接下來的年份里,伴隨著海上事故的發(fā)生,涉及到船舶檢查的法律和規(guī)則也逐漸增加。早期的法律和規(guī)則主要是針對美國旗船舶,而現(xiàn)在許多國內法律和規(guī)則已適用于所有航行于美國水域的船舶。USCG196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國內外客船防火安全標準”(FireSafetyStandardsforForeignandDomesticPassengerVessels)的法案,從而拉開了USCG港口國控制的序幕。隨后,1973年的“聯(lián)邦水域污染控制法案”(FederalWaterPollutionControlAct)和1978年“港口和油船安全法案”(ThePortandTankerSafetyAct)90年油污染法案(OilPollutionActof1990(OPA90)等都適用于所有航行美國水域的船舶。USCG在港口國控制的執(zhí)行當中,美國的力度最大。美國是世界貿易的主要區(qū)域之一,目前每年進入美國港口95%的客船和75%的貨船(含油船)是非美國旗船舶,大約有8000多艘,分別來自100多個國家。這樣,有效的港口國控制便成為保證海上安全與防止海洋污染必要的工具。但最初,USCG的檢查還是很有限。直到1994年,美國國會注意到進入美國水域的外旗船舶增加的趨勢而且其中船舶的質量參差不齊,而要求USCG制定一套檢查程序以消除在美國水域航行的低標準船并提交年度報告,從而全面鋪開了USCG港口國控制。USCG二、檢查種類按照美國UnitedStatesCode(U.S.C.)33章46款的要求,在美國水域航行的外國旗船舶需要接受檢查,檢查一般包括以下幾類:1.年度檢查(AnnualExamination):年度檢查程序在檢查手冊和海事安全手冊里做了相應規(guī)定,年度檢查一般包括對船舶證書和文件的檢查和船舶總體狀況的檢查(包括設備檢查,試驗以及應急演習等等)。如果檢查官發(fā)現(xiàn)有明顯證據(jù)表明船舶狀況不滿足相關的美國法律或公約要求,檢查可以擴大。USCG2.再次檢查(reexaminations):兩次年度檢驗之間,為確保船舶能持續(xù)滿足相關的美國法律或公約要求,而進行的檢查。再次檢查一般包括對船舶證書和文件的檢查和總體檢查(僅僅是例行檢查)。如果檢查官發(fā)現(xiàn)有明顯證據(jù)表明船舶狀況不滿足相關的美國法律或公約要求,檢查可以擴大。3.擴大檢查(ExpandedExaminations):是在年度和再次檢查中,發(fā)現(xiàn)有明顯證據(jù)表明船舶狀況不滿足相關的美國法律或公約要求,而進行更為細致的檢查和試驗。USCG4.消除缺陷檢查(DeficiencyFollow-Up):僅限于對缺陷消除情況的檢查,如果登輪中發(fā)現(xiàn)了其他缺陷,那么應進行一次再次檢查。5.監(jiān)控(Monitor):是對裝卸貨、加油、過駁等過程的任何部分的現(xiàn)場監(jiān)督,注重整個操作的程序和控制方面,一般和年度檢查、再次檢查和消除缺陷檢查一起進行。6.貨品監(jiān)督(CargoSupervision):在裝運爆炸物或放射性物質時的監(jiān)督過程。USCG三、檢查船舶的選擇隨著??棵绹劭诘姆敲绹齑暗脑龆啵瑸榱舜_定此類船舶的風險程度,并幫助PSC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26學年福建省泉州市臺商投資區(qū)數(shù)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公共衛(wèi)生服務信息系統(tǒng)培訓課件
- 應對變化的行政法學試題及答案
- 復雜病癥護理方案試題及答案概述
- 2025年衛(wèi)生資格高頻考點試題及答案
- 成功備戰(zhàn)2025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的多種路徑試題及答案
- 主管護師考試應試心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經(jīng)驗教訓總結與試題及答案
- 護理政策與社會影響探討與試題及答案
- 藥物使用的有效溝通策略試題及答案
- 勞動合同書范本介紹5篇
- 2025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競賽試卷題庫及答案
- 2025年二級風力發(fā)電運維值班員職業(yè)技能鑒定考試題庫(濃縮500題)
- 《一帶一路主題樂園規(guī)劃》課件
- 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2025屆高三年級5月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及答案(南京鹽城二模)
- 2025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應急管理策略試題及答案
- 八年級下學期家長會課件《攜手同行共筑夢想》
- 建筑勞務分包合同中的稅務問題3篇
- 【課件】Unit+7+A+Day+to+Remember+Section+A(1a-1d)+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
- 2024-2025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期末考試卷附答案 (三套)
- 消防作戰(zhàn)訓練安全常識及災情處置考試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