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第二中學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第二中學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第二中學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第二中學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第二中學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第二中學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論述類文本閱讀(18分)

文學上的智的價值郁達夫①文學上的智的價值,是當讀過一冊書或一首詩以后,心里所感到的一種目的意識,能使我們的精神生活更豐富和擴大起來的那一種文學上的效用。②智的價值可以測定,就因為它有種種階段的不同。譬如詞曲、喜劇、純抒情詩等文藝作品中所含智的分子比較少,但它們的價值,自然是可以以其他的兩種價值的增重來補足。故而測定文學作品的價值,光以一種標準來立論,是危險得很的嘗試。因為文學是復合渾成的東西,必須將情的價值、道德的價值等聯(lián)系起來,才能判斷,不能執(zhí)一端而棄其他。③當然有些文學如散文、史傳、論文之類,是偏重在智的方面的。但就是在這些作品中,能于智的價值之外,更加有豐富的情的價值,則該作品的成功和評價一定也愈來愈高。④在批評文藝作品的時候,少有人固執(zhí)著邏輯的法則??墒遣缓线壿嫷奈膶W,終究不是偉大的文學;尤其是小說與戲劇的兩種,是非要合乎理性不可的。思路不清,前后不一貫等弊病,當然不是大文學家所應有的東西。還有在有些抒情詩里偶爾一看,覺得仿佛是不合情理的狂人囈語,但你仔細去一想,或以自己的體驗來一度詩人之心,則外貌似乎矛盾、無據(jù)、不通的文學里,也會感到無上的真理。⑤文學上的“智的價值”的解釋,最淺近的一句話,是對讀者智識信息的給予。不過光是智識的供給者,并不是多是文學,例如代數(shù)、幾何教科書,雖能給予我們智識,但這些誰也知道并不是文學。所以文學上的智的價值,非要和情感的價值、道德的價值等總和起來,才能判斷的。文學上的智的價值之所歸,無非在乎它能豐潤我們的智的生活,能幫助與促進我們對于生的了解與享樂,能增加我們的經(jīng)驗而澄清我們的思路,當然不僅僅在于使我們增加智識的這一件呆事上。⑥其次要說的,是文學上所謂的智識,和科學上所說的智識的不同的一點。就是文學的真實性,在科學上未必一定是通用的。因為文學是作者將真理事實拿來,加以情感的外衣,而翻譯過的制作品并不是事實本身。在這一點上,各文學家對于寫實主義的界說,很有爭論。不過純科學的自然主義作家們的那一種議論,當然是有語病,但在實際,則文學含真實性愈多,內(nèi)容也就愈充實而健全的一句話,真是千真萬確的。須知真實性有相似性和適合性的兩種,于證明事實時,當然是著重前者,于貫徹全體時,當然非適用后者不可。⑦這些文藝上的智識與真實,假使能夠影響到我們的思想行動,使我們實際得著益處,則這些文藝的價值當然要算是頂高。(有刪改)16.“文學上的智”有哪些價值?請結(jié)合全文作簡要概括。(6分)17.第⑥段說“文學是作者將真理事實拿來,加以情感的外衣,而翻譯過的制作品并不是事實本身”,你如何理解?(6分)18.請結(jié)合文意簡要分析文學作品怎樣才能有“頂高”的價值。(6分)參考答案:16.(6分)①更加豐富和擴大讀者的精神生活;②有助于推動偉大文學的誕生;③豐潤人們的智的生活,幫助人們了解“生”的意義,增加經(jīng)驗并澄清思路。評分建議: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17.(6分)①文學是在真理事實的基礎上,通過作者的豐富情感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2分);②翻譯的作品并不是翻譯家在自己生活事實基礎上的創(chuàng)作(2分),只是近乎純客觀的科學(2分)。18.(6分)①文學作品應復合智、情、道德的價值;②文學作品應根據(jù)智的具體情況,適當調(diào)整情、道德價值的比重;③文學作品應合乎邏輯理性,顯現(xiàn)無上的真理。④文學作品的智識與真實應能影響讀者的思想行動,讓讀者受益。評分建議:每點2分,答對三點得6分;意思對即可?!究键c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炯记牲c撥】對于篩選信息題,考生應認真審題,從題干中找到篩選的依據(jù)和方向,比如本題,“‘文學上的智’有哪些價值?請結(jié)合全文作簡要概括”,這句話中就給出了篩選的方向,即考生應到文中找到“文學上的智”所表現(xiàn)出的價值的語句,然后再依據(jù)分值進行分類概括。依據(jù)題干所說,到文中圈劃出相關(guān)的信息,最后依據(jù)分值分條作答?!究键c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級為理解B。【名師點睛】答題思路上,主要有三點:一是要放入語境。無論是重點詞語,還是關(guān)鍵句子,都要放到具體的語境之中。比如本題就應回歸文本,找到第六段,圈出該句子,然后進行概括。二是要劃出要點。要根據(jù)上下文,緊扣重點詞語或關(guān)鍵句子,劃出相關(guān)的有效信息。三是要篩選領悟。規(guī)范答題,要做到三點:其一是要點題。要緊扣題目,在開頭標出“理解”??芍苯佑谩袄斫狻倍?,也可用“某詞語或句子理解如下”。其二是要分條。要分條進行闡述,體現(xiàn)出答題的層次性;要用①②③標示出來,表現(xiàn)出答案的條理性。其三是要升華。或略作總結(jié),讓答題有所提升;或闡述作用,讓解答更加完善。當然,答題還必須簡明扼要,語言精練;大體相當,講究勻稱。18.【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請結(jié)合文意簡要分析文學作品怎樣才能有‘頂高’的價值”,這是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文章第二段“因為文學是復合渾成的東西,必須將情的價值、道德的價值等聯(lián)系起來,才能判斷,不能執(zhí)一端而棄其他”,第三節(jié)“但就是在這些作品中,能于智的價值之外,更加有豐富的情的價值,則該作品的成功和評價一定也愈來愈高”,第七節(jié)“這些文藝上的智識與真實,假使能夠影響到我們的思想行動,使我們實際得著益處”,依據(jù)這些內(nèi)容進行概括即可?!究键c定位】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久麕燑c睛】解答本題,首先應到文中先找到題干中的內(nèi)容“文學作品”“‘頂高’的價值”,以此來確定答題的區(qū)域,由此可以找到文章最后一節(jié)“這些文藝上的智識與真實,假使能夠影響到我們的思想行動,使我們實際得著益處,則這些文藝的價值當然要算是頂高”,顯而易見,本題綜合性很強,應關(guān)注全篇來尋找如何讓“文學作品”具有“‘頂高’的價值”的內(nèi)容,按照由近及遠的原則從第七段開始,逐步往前推進,篩選相關(guān)的句子,最后依據(jù)分值進行概括作答。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星斗其人蔡元培①在蔡元培身上,有著學者的風度、君子的雅量和“好好先生”的恬淡平易。平素,他總是表情凝重而和善,舉止迂緩而沉毅,語調(diào)不高,卻透出清朗和睿智。蔡元培兼有東西方兩大文化之長,“一是中國傳統(tǒng)圣賢之修養(yǎng),一是法蘭西革命中標揭的自由平等博愛之理想”。他對西方理性精神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中國讀書人刻意修身養(yǎng)性傳統(tǒng)的誠心恪守,是造就其高尚人格的基本元素。②蔡元培的許多朋友和學生用“無所不容”來說明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和仁人君子的雅量。在主政北大期間,蔡元培聘任了新文化運動的干將,又選賢任能地留任守舊派學問大家。在社會活動中,蔡元培恬淡為懷,胸襟闊達。“五四”前夕,他與林紓論戰(zhàn)。林用刻毒的語言攻擊新文化,詆毀北京大學和蔡元培本人,而蔡在答復林的公開信中,卻是平情論理。兩相比較,其境界之高低不言自明。圍繞《石頭記索隱》,蔡元培曾與胡適展開學術(shù)爭論,這是一場“君子之爭”,但年輕氣盛的胡適對包括蔡著《石頭記索隱》在內(nèi)的舊紅學放言貶損,謂為“猜笨謎”“大笨伯”,詞氣頗為尖刻。蔡不同意胡適的觀點,撰文反駁,但僅僅申述己意,未嘗有為此作氣之意。蔡元培作為晚清翰林,在書法方面卻不甚講求,這使得一些學界后輩疑惑不解。在北京大學的一次宴會上,率直的錢玄同幾杯酒落肚,忽然向蔡校長提出了這個問題:“你的字寫得這么蹩腳,為什么可以點中翰林?”此話出口,席間同人頗感此舉未免太使蔡校長難堪。豈料,蔡不以為忤,反而笑答道:“因為那年主考官最喜歡黃庭堅的字,我少年時剛巧學過黃體,所以能中試。”本來可能出現(xiàn)的尷尬場面竟在不經(jīng)意的舒言緩語中化解了,蔡元培的性格和涵養(yǎng)于此可見一斑。出世恬淡,待人平易,非有超脫的氣質(zhì)和博愛的胸懷,是不易做到的。③大概因為這平易淡然,蔡元培作為“好好先生”的形象不知不覺中被放大了。有人以為他接物待人“太濫”,有人覺得他臨事無可無不可,有人甚至說他參政理事易受別人影響和操縱等等。但是,蔡元培“一遇大事,則剛強之性立見”。這一特點較集中地表現(xiàn)于他主持北京大學那一時期。北京大學實行學術(shù)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當時社會上守舊勢力與軍閥政客集團聯(lián)手,詆毀北大和蔡元培的辦學方向,一時間“黑云壓城”。曾經(jīng)為蔡元培改革北大出謀劃策的湯爾和等人轉(zhuǎn)而力勸他解聘陳獨秀、制約胡適,以緩和外界壓力。蔡長時間沉默著,聽著湯等人的勸解,最后他站起來決然說道:“北京大學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與這些人毫不相干!”他后來發(fā)表《洪水與猛獸》一文痛斥軍閥,再次表現(xiàn)了“臨大節(jié)凜然不可犯”的風骨?!拔逅摹鼻昂蟮谋本┐髮W,倘沒有蔡元培的如此“擔當”,恐怕早為守舊勢力摧垮也未可知。有人概論他的這種性格為“內(nèi)和外介,守正不阿”,確是頗為切合的。④無論是從事教育還是參與政治,蔡元培始終不失書生本色。人們注意到,蔡元培一生中的辭職次數(shù)非常之多,其中引動社會反響的“辭職事件”就有數(shù)起。他抱著“合則留,不合則引去”的自由信條,合與不合的尺度是他所信守的價值觀,至于高官厚祿則并不足惜。每次辭職后,他便重操舊業(yè),以老學生身份向歐洲的大學注冊入學,進行自己心愛的學術(shù)研究。他自述的“一生難進易退,性近于學術(shù)而不宜于政治”,正是其書生本色的最好體現(xiàn)。在蔡元培看來,學人參政,應力謀為公眾做事,而不可以權(quán)謀私。他鄙薄那些利欲熏心的官吏,雖曾置身官場,卻清廉奉公,潔身自好。每當見到那些做大官的人購田置產(chǎn)常不勝嘆息,以為與其留給子孫金錢華屋良田,莫如策勵晚輩求得真才實學,在人世間有所作為。本此觀念,他一生兩袖清風,生活儉樸,直至晚年仍賃屋居住,以至引來他的學生和朋友“贈屋祝壽”的那段佳話。為了他認定的人生價值,蔡元培幾十年如一日,毫不茍且。⑤蔡元培的人格修養(yǎng)在其一生的主要社會活動中自然地流露和表現(xiàn)出來,構(gòu)成其復雜文化品性的最為基本的部分。(摘編自張曉唯《蔡元培》)(1)下列對傳記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p>

)(5分)

A.本文突破了傳統(tǒng)傳記的寫法,從表情、舉止、語調(diào)、事跡、精神諸多方面生動地刻畫出大教育家蔡元培的形象。

B.中國傳統(tǒng)修身養(yǎng)性的思想與法蘭西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蔡元培,造就了他的學者風度、君子雅量和恬淡平易的性格特點。

C.宴會上,率直的錢玄同借酒發(fā)問,當眾使作為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難堪,蔡元培巧用心思,機智作答,化解了尷尬場面。

D.既臨事時常常無可無不可,又在關(guān)鍵時敢于擔當;既兼有東西方文化之長,又在書法方面只學黃體,這些體現(xiàn)出蔡元培復雜的文化品格。

E.本文通過對蔡元培相關(guān)事跡的敘述,表現(xiàn)了一位傳統(tǒng)知識分子平易恬淡、心胸豁達、不畏強權(quán)、廉潔自律、堅持操守的崇高品格。(2)傳記主要是運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蔡元培“仁人君子的雅量”的?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簡要分析。(6分)

(3)蔡元培“書生本色”的具體內(nèi)涵是什么?(6分)

(4)有人認為蔡元培是“好好先生”,有人認為蔡元培“守正不阿”,請結(jié)合全文,談談你看法。(8分)參考答案:(1)B

E

(2)運用了反襯(對比)手法。與林紓論戰(zhàn),將林的刻毒攻擊和蔡元培的平情論理進行對比;與胡適爭論,將胡適的放言貶損與蔡元培的未嘗作氣對比;在宴會上,將錢的率直質(zhì)疑與蔡元培的“舒言緩語”對比。(3)1、堅守個人價值觀,對高官厚祿毫不在意。2、本性更愿研究學術(shù),不愿為官行政。3、清廉奉公,潔身自好。(4)觀點一:蔡元培是好好先生。1、思想上兼容并包,聘任新文化運動干將,又留任守舊派學問大家。3、處世恬淡,待人平易,胸懷豁達。觀點二:蔡元培“寧正不阿”。1、遇大事,剛強有主見,抵制外界壓力,敢于擔當。2、發(fā)表文章,痛斥軍閥。觀點三:蔡元培既是“好好先生”,又“守正不阿”。1、兼容并包,胸襟豁達。2、遇大事堅持立場,剛強有主見。3.現(xiàn)代文閱讀(20分)做一個努力的人有一次,在我參加的一個晚會上,主持人問一個小男孩:你長大以后要做什么樣的人?孩子看看我們這些企業(yè)家,然后說:做企業(yè)家。在場的人忽地笑著鼓起了掌。我也拍了拍手,但聽著并不舒服。我想,這孩子對于企業(yè)究竟知道多少呢?他是不是因為當著我們的面才說要當企業(yè)家的呢?他是不是受了大人的影響,以為企業(yè)家風光,都是有錢的人,才要當企業(yè)家的呢?這一切當然都是一個謎。但不管怎樣,作為一個人的人生志向,我以為當什么并不重要;不管是誰,最重要的是從小要立志做一個努力的人。我小的時候也曾有人問過同樣的問題,我的回答不外乎當教師、解放軍和科學家之類。時光一晃流走了二十多年,當年的孩子,如今已是四十出頭的大人。但仔細想一想,當年我在大人們跟前表白過的志向,實際一個也沒有實現(xiàn)。我身邊的其他人差不多也是如此。有的想當教師,后來卻成了個體戶;想當解放軍的,有人竟做了囚犯。我上大學時有兩個同窗好友,他們現(xiàn)在都是我國電子行業(yè)里才華出眾的人,一個成長為“康佳”集團的老總,一個領導著TCL集團。我們?nèi)齻€不期而然地成為中國彩電骨干企業(yè)的經(jīng)營者,可是當年大學畢業(yè)時,無論有多大的想像力,我們也不敢想十幾年后會成現(xiàn)在的樣子。一切都是我們在奮斗中見機行事,一步一步努力得來的。與其說我們是有理想的人,不如說我們是一直在努力的人。并非我們不重視理想,而是因為樹雄心壯志易,為理想努力難,人生自古就如此。有誰會想到,十多年前的今天,我曾是一個在街頭彷徨,為生存犯愁的人?當時的我,一無所有,前途渺茫,真不知路在何處。然而,我卻沒有灰心失望,回想起來,支撐著我走過這段坎坷歲月的正是我的意志品格。當許多人以為我已不行、該不行了的時候,我仍做著從地上爬起來的努力,我堅信人生就像馬拉多納踢球,往往是在快要倒下去的時候“進球”獲得生機的。事實也正是如此,就在“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時候,香港一家企業(yè)倒閉給了我東山再起的機會,使我能夠與掌握世界最新技術(shù)的英國科技人員合作,開發(fā)技術(shù)先進的彩色電視機,從此一舉走出困境。有人說,“努力”與“擁有”是人生一左一右的兩道風景。但我以為,人生最美最不能遜色的風景應該是努力。努力是人生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是對生命的一種赤子之情。努力是擁有之母,擁有是努力之子。一心努力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只想獲取可謂道路逼仄,天地窄小。所以,與其規(guī)定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物,獲得什么東西,不如磨練自己做一個努力的人。志向再高,沒有努力,志向終難堅守;沒有遠大目標,因為努力,終會找到奮斗的方向。做一個努力的人,可以說是人生最切實際的目標,是人生最大的境界。許多人因為給自己定的目標太高太功利,因為難以成功而變得灰頭土臉,最終灰心失望。究其原因,往往就是因為太關(guān)注擁有,而忽略做一個努力的人。對于今天的孩子們,如果只關(guān)注他們將來該做個什么樣的人物,不把意志品質(zhì)作為一個做人的目標提出來,最終我們只能培養(yǎng)出狹隘、自私、脆弱和境界不高的人。遺憾的是,我們在這方面做得并不盡如人意。15.試說明“我的意志品質(zhì)”在文中的含義。(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為什么說“作為一個人的人生志向,我以為當什么并不重要”?(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本文為什么從“我參加的一個晚會”寫起?(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章結(jié)尾說:“遺憾的是,我們在這方面做得并不盡如人意?!逼渲小斑@方面”具體指什么?試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對作者這個“遺憾”的認識。(7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5.①不灰心失望(或“堅信人生往往是在快要倒下去的時候獲得生機的”)(2分);②當許多人以為我已不行、該不行了的時候,仍做著從地上爬起來的努力。(2分)16.①少年時的理想與長大后的實際難相符;(2分)②長大后能當什么要由在奮斗中見機行事,通過一步一步的努力來決定。(2分)17.①制造懸念,引起讀者閱讀和探討的興趣;(2分)②從反面寫起,巧妙地突出議論的話題“從小要立志做一個努力的人”。(3分)18.①“這方面”具體指“把意志品質(zhì)作為一個做人的目標提出來”(或者:把“做一個努力的人”作為一個做人的目標提出來)。(1分)②談對作者這個“遺憾”的認識可以從正面談,也可以從反面談。做到了言之有理計2分,言之有據(jù)計2分,言之有序計2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甲、乙兩則文字,完成23-24題。(7分)甲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23.(1)文中哪句話體現(xiàn)了孔子的富貴觀?(1分)

(2)請簡要分析孔子的富貴觀。(3分)

乙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边@句話告訴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不應該爭強好勝,應該與世無爭,只有這樣,才能與別人和諧相處??鬃拥挠^點不符合現(xiàn)代社會崇尚競爭的潮流。24.上面這段文字對孔子這句話的理解是否正確?請簡要說明理由。(3分)

參考答案:23.(1)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1分)(2)①應當把個人的貧賤榮辱與國家的興衰存亡聯(lián)系在一起。②不符合道義的富貴榮華,堅決不予接受。(寫對1點得2分,寫對2點得3分,僅對句子作翻譯,得1分)24.不正確。(1分)孔子提出的“矜而不爭”,并不是不要競爭,而是認為君子要有“仁德”之心,強調(diào)不爭強好勝,與人交往時不斤斤計較,不為私利與他人爭執(zhí),更不是一味追名逐利。(1分)這個觀點與現(xiàn)代社會的競爭要求不僅不矛盾,反而能促進社會的良性競爭。(1分)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嘉靖八年進士。擢御史。十二年十月,星隕如雨。未幾,哀沖太子薨,大同兵亂。宗皋勸帝悖崇寬厚,察納忠言,勿專以嚴明為治。帝大怒,下詔獄,杖四十釋之。歷按蘇、松、順天。會廷推保定巡撫劉夔還理院事,宗皋論夔嘗薦大學士李時子,諂媚無行,不任風紀,坐奪俸兩月。二十三年十月,寇入萬全右衛(wèi),抵廣昌,列營四十里。順天巡撫殊方下獄,擢宗皋右僉都御史代之,寇已去。宗皋言:“密云最要害,宜宿重兵。乞敕馬蘭、太平、燕河三屯歲發(fā)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則總兵官自將赴援。居庸、白楊,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事。請預擬借調(diào)之法,夸建昌三屯軍,平時則協(xié)助密云,遇警則移駐居庸?!本銏罂伞>弥诟蘼剶瞅T四十萬欲分道入奏調(diào)京營山東河南兵為援已競無安坐奪俸一年。故事.京營歲發(fā)五軍詣薊鎮(zhèn)防秋。宗皋請罷三軍,以其犒軍銀充本鎮(zhèn)募兵費。又請發(fā)修邊余銀,增筑燕河營、古北口。帝疑有侵冒,令罷歸聽勘。既而事得白。尋進兵部右侍鄧,總督宣、大、山西軍務。俺答三萬騎犯萬全左衛(wèi),總兵官陳鳳、副總兵林椿與戰(zhàn)鷂兒嶺,殺傷相當,宗皋坐奪俸。明年再犯大同,總共官張迭及椿皆戰(zhàn)死,宗皋與巡撫陳耀坐奪俸。給事中唐禹追論死事狀,因言全軍悉陷,乃數(shù)十年未有之大衄。帝乃連宗皋及耀,各杖一百,耀連死,宗皋戍陜西靖虜衛(wèi)。隆慶改元,從戍所起刑邗右侍郎,改兵部,協(xié)理戎政。旋進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兵部尚書參贊機務。給事中莊國禎劾宗皋衰庸,宗皋亦自以年老求去,詔許之。萬歷中,再存問,歲給廩隸。十六年,宗皋年九十,又遣行人存問。是年卒。贈太子太保,謚康介。

(節(jié)選自《明史·郭宗皋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久之/宗皋聞敵騎四十萬欲分道/入奏調(diào)京營/山東/河南兵為援/已竟無實/坐奪俸一年B.久之/宗皋聞敵騎四十萬欲分道/入奏調(diào)京營/山東/河南兵為援已/競無實/坐奪俸一年C.久之/宗皋聞敵騎四十萬欲分道入/奏調(diào)京營/山東/河南兵為援/已競無實/坐奪俸一年D.久之/宗皋聞敵騎四十萬欲分道入/奏調(diào)京營/山東/河南兵為援已/竟無實/坐奪俸一年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詔獄,奉皇帝命令拘捕犯人的監(jiān)獄。明代的錦衣衛(wèi)擁有自己的監(jiān)獄,稱詔獄。B.奪俸,官吏因過失而被罰扣其俸祿。俸即俸祿,指官吏每年或每月所受的薪金。C.兵部,古代官署名,掌管武官選用及兵籍、兵械、軍令等,其長官為兵部尚書。D.存問,指慰問并進行請教,在古代,多用于君主對臣下的一種關(guān)心和虛心納諫。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郭宗皋直言進諫,不畏強權(quán)勢力。他上疏規(guī)勸皇帝要改善為政的方法,被廷杖四十:眾臣討論推舉保定巡撫劉夔時,他極力陳說劉夔諂媚權(quán)勢劣跡。B.郭宗皋善于思考,常有獨特見解。在密云等地的駐兵方式上及薊鎮(zhèn)的邊防事務等方面,他都提出了創(chuàng)新的做法,這些都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認可。C.郭宗皋受到追責,戍守陜西邊塞。鷂兒嶺一戰(zhàn)無勝果,大同一戰(zhàn)總兵張達等戰(zhàn)死,都使他受到處罰,后來他又受到朝廷追責,戍守陜西靖虜衛(wèi)。D.郭宗皋致仕還鄉(xiāng).備享朝廷恩榮。他告老還鄉(xiāng)后,皇帝屢次派人前來問候,并送給他廩米和仆人:在他死后,朝廷追贈他為太子太保,贈謚號“康介”。1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宗皋勸帝悖崇寬厚,察納忠言,勿專以嚴明為治。(2)帝疑有侵冒,令罷歸聽勘。既而事得白。參考答案:10.C

11.D

12.B

13.(1)宗皋勸說皇帝推崇(崇尚)寬容敦厚,認真考察采納忠誠的言論,不要只是把嚴明作為治理的標準。(2)皇帝懷疑他有侵奪冒領之嫌,命令罷職回來聽候調(diào)查。不久事情真相得以查清楚。10.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首先把語句放入文本,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義,“久之/宗皋聞敵騎四十萬欲分道入/奏調(diào)京營/山東/河南兵為援/已竟無實/坐奪俸一年”,這句話的含義是“不久,宗皋聽說敵人四十萬騎兵想要分道進入,上奏調(diào)派京營、山東、河南軍隊做后援。已經(jīng)準備完畢卻沒有發(fā)生,被處罰剝奪一年俸祿”,圈出句子中的名詞和代詞,如“宗皋”“敵騎”“京營”“山東”“河南”“兵”等,然后借助語法關(guān)系進行排除,如“分道”是狀語,修飾動詞“入”,二者構(gòu)成偏正短語,兩者之間不能斷開,排除AB兩項;“已”意思是“已經(jīng)”,副詞,“竟”意思是“完成”“準備完畢”,“已”修飾“竟”,且“已”作為副詞不能放在句子的末尾,排除D項,故選C項。11.試題分析: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gòu)、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D項,“自唐朝開始”錯,應為秦朝。1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忌鷳页鲞x項對應的語句,然后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B項,“這些都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認可”錯誤,第二段結(jié)尾說“帝疑有侵冒,令罷歸聽勘”,意思是“皇帝懷疑他有侵奪冒領之嫌,命令罷職回來聽候調(diào)查”,可見并非都得到皇帝的高度認可。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nèi)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nèi)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guān)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B項對應的內(nèi)容,考生可以借助“密云”“薊鎮(zhèn)”快速找到設題區(qū)域,在第二段,從文中來看皇帝懷疑他有侵奪冒領的嫌疑,后來經(jīng)過調(diào)查,事情真相得以查清楚,可見并非都得到皇帝的高度認可。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拿到句子之后,應先回歸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diào)、換、刪,再采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第一句中,“惇崇”,推崇,崇尚;“察”,考察;“納”,采納;“以……為”,把……作為。第二句中,“侵冒”,侵奪冒領;“勘”,調(diào)查;“既而”,不久;“白”,查清楚。參考譯文:郭宗皋,字君弼,是福山人。嘉靖八年的進士。提拔為御史。嘉靖十二年十月,星像下雨一般隕落。沒過多久,哀沖太子(明世宗朱厚熜皇太子朱載基,追封為哀沖太子)去世,大同軍隊發(fā)生動亂。宗皋勸說皇帝推崇(崇尚)寬容敦厚,認真考察采納忠誠的言論,不要只是把嚴明作為治理的標準?;实鄞笈?,下詔入獄,打四十大板釋放了他。歷任蘇州、松州、順天府的巡按使。恰逢朝廷推薦保定巡撫劉夔回來管理院中事務,宗皋評議劉夔曾經(jīng)推薦大學士李時之子,奉承討好沒有品行,不講作風紀律,(惹怒皇帝)被判罰剝奪兩月俸祿。二十三年十月,敵寇攻入萬全右衛(wèi),抵達廣昌,布列大營四十里。當時順天巡撫剛被關(guān)入監(jiān)獄,朝廷提拔宗皋以右僉都御史身份代替他,敵寇已經(jīng)離去。宗皋上書說:“密云是最要害的地方,應該設置重兵把守。請求敕命馬蘭、太平、燕河三軍鎮(zhèn)每年發(fā)千人戍守,在五月奔赴密云,有警報總兵官就親自帶兵赴援密云。居庸、白楊,地理重要兵力薄弱,遇到警情一定等待上奏部里批復,不能及時處理。請求預先擬定好借調(diào)的法令,命令建昌三鎮(zhèn)之軍,平時就協(xié)助密云防務,遇到警情就移兵駐守居庸。”全都回復可以。不久,宗皋聽說敵人四十萬騎兵想要分道進入,上奏調(diào)派京營、山東、河南軍隊做后援。已經(jīng)準備完畢卻沒有發(fā)生,被處罰剝奪一年俸祿。按照慣例,京營每年調(diào)發(fā)五軍到薊鎮(zhèn)執(zhí)行秋天防務。宗皋請求停止調(diào)撥三軍,用犒勞軍隊的餉銀補充本鎮(zhèn)招募軍隊的費用。又請求調(diào)發(fā)修邊剩余的銀兩,增加修筑燕河營、古北口?;实蹜岩伤星謯Z冒領之嫌,命令罷職回來聽候調(diào)查。不久事情真相得以查清楚。不久進封兵部右侍郎,總管宣、大、山西軍務。俺答汗帶領三萬騎侵犯萬全左衛(wèi),總兵官陳鳳、副總兵林椿和俺答汗在鷂兒嶺作戰(zhàn),雙方戰(zhàn)損相當,宗皋因此被處罰剝奪俸祿。第二年再犯大同,總兵官張達和林椿都戰(zhàn)死,宗皋與巡撫陳燿因此被罰剝奪俸祿。給事中唐禹追論死事情況,趁機說全軍全都淪陷,是數(shù)十年沒有的大挫敗。帝于是逮捕宗皋和陳燿,各杖打一百,陳燿于是被打死,宗皋謫戍陜西靖虜衛(wèi)。隆慶改元,從戍衛(wèi)的地方起任刑部右侍郎,改任兵部,協(xié)助處理軍政。很快進封南京右都御史,就職改任兵部尚書參贊重要事務。給事中莊國禎彈劾宗皋衰老平庸,宗皋也自認為年老請求退休,下詔準許他的請求。萬歷中,兩次慰問,每年供給廩隸(糧食、奴仆)。十六年,宗皋年已九十,皇帝又派遣行人慰問。這年去世。追贈太子太保,謚號康介。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李穆,字孟雍,開封府陽武人。父成秩,陜西大都督府司馬。穆幼能屬文,有至行。行路得遺物,必訪主歸之。從王昭素受《易》及《莊》《老》書,盡究其義。昭素謂曰:“子所得皆精理,往往出吾意表?!鼻艺Z人日:“李生異日必為廊廟器。”周顯德初,以進士為郢、汝二州從事,遷右拾遺。宋初,以殿中侍御史選為洋州通判。既至,剖決滯訟,無留獄焉。移陜州通判,有司調(diào)郡租輸河南,穆以本州軍食闕,不即應命,坐免。又坐舉官,削前資。時弟肅為博州從事,穆將母就肅居,雖貧甚,兄弟相與講學,意泊如也。開寶五年,以太子中允召。明年,拜左拾遺、知制誥。五代以還,詞令尚華靡,至穆而獨用雅正,悉矯其弊。穆與盧多遜為同門生,太祖嘗謂多遜:“李穆性仁善,辭學之外無所豫?!睂θ眨骸澳虏傩卸酥保R事不以生死易節(jié),仁而有勇者也?!鄙显唬骸罢\如是,吾當用之?!睍r將有事江南,已部分諸將,而未有發(fā)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為使。穆至諭旨煜辭以疾言日事大朝以望全濟今若此有死而己。穆日:“朝與否,國主自處之。然朝廷甲兵精銳,物力雄富,恐不易當其鋒,宜熟思之,無自貽后悔?!笔惯€,具言狀,上以為所諭要切。江南亦謂其言誠實。太平興國初,轉(zhuǎn)左補闕。三年冬,加史館修撰、判館事,面賜金紫。四年,從征太原還,拜中書含人。預修《太祖實最》,賜衣帶、銀器、繒彩。七年,以與盧多遜款狎,又為秦王廷美草朝辭笏記,為言者所劾,責授司封員外郎。八年春,與宋白等同知貢舉,及侍上御崇政殿親試進士,上憫其顏貌癯瘁,即日復拜中書臺人、史館修撰、判館事。五月,召為翰林學士。六月,知開封府.剖判精敏,奸猾無所假貸,由是豪右屏跡,權(quán)貴無敢干以私,上益知其才。十一月,擢拜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月余,丁母憂,未幾,起復本官。穆三上表乞終制,詔強起之,穆益哀毀盡禮。九年正月,晨起將朝,風眩暴卒,年五十七。穆自責授員外郎,復中書舍人,入翰林,參知政事,以至于卒,不度周歲。上聞其死,哭謂近臣曰:“穆國之良臣,朕方倚用,遽茲淪沒,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辟浌げ可袝?。(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二十二》有刪改)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穆幼能屬文,有至行

屬:連綴,寫作B.又坐舉官,削前資

坐:由……而獲罪C.宜熟思之,無自貽后悔

貽:贈送D.月余,丁母憂

?。涸庥?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子所得皆精理

②不如須臾之所學B.①以進士為郢、汝二州從事

②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C.①李生異日必為廊廟器

②竊為大王不取也D.①穆國之良臣

②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12.劃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穆至/諭旨煜/辭以疾/言日/事大朝以望全濟/今若此/有死而已B.穆至/諭旨煜/辭以疾言日/事大朝/以望全濟/今若此/有死而已C.穆至諭旨/煜辭以疾/言日/事大朝以望全濟/今若此/有死而己D.穆至諭旨/煜辭以疾言/曰/事大朝以望/全濟今若此/有死而已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1)穆將母就肅居,雖貧甚,兄弟相與講學,意泊如也。(4分)譯文:

(2)又為秦王廷美草朝辭笏記,為言者所劾,責授司封員外郎。(4分)譯文:

(3)六月,知開封府,剖判精敏,奸猾無所假貸,由是豪右屏跡。(4分)譯文:

參考答案:10.C

應譯為“遺留”。11.A(A.均為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B.①介詞,憑……身份/②介詞,用;C.①動詞,成為/②動詞,認為;D.①助詞,的/②動詞,到,往。)12.C(原句:穆至諭旨,煜辭以疾,言曰:“事大朝以望全濟,今若此,有死而已?!保?3.(1)李穆帶著母親到弟弟那里居住,雖然生活非常貧困,但與兄弟共同學習,心志淡泊。(“就”“雖”“相與”各1分,語意準確1分)(2)又因為替秦王趙廷美草擬朝辭笏記,被諫官所彈劾,降職授予司封員外郎。(“為﹍﹍所”“責”各1分,句意明確2分)(3)六月,任開封府知府,判斷案精細敏捷,奸佞狡猾之徒無從依靠,因此豪門大族斂跡(“知”“剖判”“屏跡”各1分,語意準確1分)參考譯文:李穆,字孟雍,開封府陽武縣人。李穆的父親咸秩,曾任陜西大都督府司馬。李穆年幼時就能寫文章,有卓絕的品行。在路途拾到物品,一定要尋訪到失主送還。跟隨王昭素學習《易經(jīng)》及《莊子》《老子》等書,盡力探究大義。王昭素對李穆說:“你所得到的都是精微的義理,常常出乎我的意料。”而且對人說:“李生將來能成為肩負朝廷重任的人。”后周顯德初年,李穆以進士身份擔任郢州、汝州的從事,升任右拾遺。宋朝初年,以殿中侍御史身份被選任為洋州通判。李穆到了洋州,處理積滯的案件,沒有拖延的訴訟案件。調(diào)任陜州通判,有關(guān)官吏要調(diào)用陜州租賦到河南時,李穆以本州軍糧不足為由,不立刻聽從命令,因此被免職。又因為選拔官吏時建及犯錯誤而被免除了在前朝的職務。當時他的弟弟李肅擔任博州從事,李穆帶著母親到弟弟那里居住,雖然生活非常貧困,但與兄弟共同學習,心志淡泊。開寶五年,以太子中允身份被征召。第二年,授予左拾遺、知制誥。五代以來,文辭崇尚華麗,到李穆開始運用典雅方正的詞語,全力矯正流弊。李穆與盧多遜曾同門受業(yè),太祖曾對盧多遜說:“李穆生性仁惠善良,文章學識之外,沒有他喜歡的?!北R多遜回答說:“李穆操守品行端方正直,處事不因為生死而改變節(jié)操,是仁善而勇毅的人?!碧嬲f:“確實是這樣,我要任用他?!碑敃r將要進攻討伐江南,已經(jīng)安排分派了各位將領的兵力,但還沒有發(fā)兵的理由。于是就先召令李煜入朝,任命李穆為使者。李穆到江南傳達皇上旨意,李煜以有病推托,并且說“我侍奉朝廷而希望保全自己,現(xiàn)在如果這樣,倒不如死了算了?!崩钅抡f:“入朝不入朝,你自己決定。然而朝廷軍隊精銳,物力雄厚豐富,你恐怕不容易抵擋其鋒芒,應該仔細考慮,切莫讓自己后悔?!背鍪够貋恚敿毜貓蟾媲闆r,皇上認為他傳旨抓住了要點。江南人也認為他說的話很實在。太平興國初年,轉(zhuǎn)任左補闕。興國三年冬天,加授史館修撰、判館事,皇上親自賜給他金印紫綬。興國四年,跟隨皇上出征太原回來后,又被授予中書舍人之職。參與修撰《太祖實錄》,獲賜衣帶、銀器、繒彩。興國七年,因為與盧多遜親昵,又因為替秦王趙廷美草擬朝辭笏記,被諫官所彈劾,降職授予司封員外郎。興國八年春,與宋白等共同執(zhí)掌貢舉考試,陪侍皇上在崇政殿主持進士考試,皇上憐憫他瘦弱憔悴,當天即又授予他中書舍人、史館修撰、判館事。同年五月,又征召他為翰林學士。六月,任開封府知府,判斷案精細敏捷,奸佞狡猾之徒無從依靠,因此豪門大族斂跡,權(quán)貴不敢以私干政,皇上更加了解他的才能。十一月,升任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一個多月之后,回家為母親守喪,不久,即官復原職。李穆多次上奏章請求為母親守喪到三年期滿,然而皇上下詔堅持要他復職,李穆更加哀痛憂傷,竭盡禮儀。興國九年正月,早晨起床后正準備上朝,風眩病發(fā)作猝死,享年五十七歲。李穆自降職授予員外郎到恢復中書舍人,入朝任翰林學士,再擔任參知政事,直到猝死,不到一年時間?;噬下犝f他去世,哭著對近臣說:“李穆是國家的良臣,我正要倚重任用他,卻突然去世,這不是這個人的不幸,是我的不幸??!”追贈他為工部尚書。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用斜線(/)給下面的短文斷句。(限畫8處)孟子曰饑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飲渴害之也豈惟口腹有饑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饑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孟子·盡心上》)參考答案:孟子曰/饑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飲渴害之也/豈惟口腹有饑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饑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孟子·盡心上》)(每對兩處1分,共4分)譯文:孟子說:“饑餓的人吃什么都覺得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覺得甜,這是由于沒有嘗到飲水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為饑餓與干渴損害了他的味覺。難道只有嘴舌和肚子有饑餓干渴的損害嗎?人心也都有類似的損害。如果人能夠不使饑餓干渴造成的那種損害,發(fā)展成為人心的損害,那就不會把暫時比不上別人作為憂慮了?!?.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中國外賣正給全球帶來一場生態(tài)浩劫。”近日,朋友圈流傳一條呼吁公眾減少、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微信,希望通過改變消費習慣來緩解塑料污染問題。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如果僅從消費端產(chǎn)生的數(shù)量來看,全國每天丟棄的外賣一次性餐具至少2000萬個,由于再生資源循環(huán)利用的渠道不暢,它們中大部分最終變成了垃圾,不得不以填埋或焚燒的方式處置。無論從能源浪費的角度,還是從加重城市運行負擔和環(huán)境污染風險的角度,外賣一次性餐具帶來的污染問題都已成為必須正視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國,電視機生產(chǎn)廠家在建立一條生產(chǎn)線的同時,還要建立另一條生產(chǎn)線,負責回收物的拆解再利用,又稱“靜脈生產(chǎn)線”?;厥盏漠a(chǎn)品,拆解后根據(jù)情況不同,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如果零部件還是好的,符合新產(chǎn)品要求,可以回到新產(chǎn)品生產(chǎn)線上,實現(xiàn)循環(huán)利用;零部件已經(jīng)過時了,就用來生產(chǎn)二手機,以很低的價格出租或出售;最后一種情況,無法回收再利用的,進行分類粉碎,作為原料重新進入生產(chǎn)線。針對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問題,請就解決中國外賣一次性塑料餐具污染問題提出你的三條建議,每條建議不超過25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

(1).廣大民眾應提高環(huán)保意識,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產(chǎn)品。

(2).政府應用法律手段強制生產(chǎn)廠家回收塑料餐具。

(3).生產(chǎn)廠家應加大技術(shù)投入、實現(xiàn)回收產(chǎn)品循環(huán)利用。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作答時認真分析材料內(nèi)容,由材料的第一段內(nèi)容“近日,朋友圈流傳一條呼吁公眾減少、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微信,希望通過改變消費習慣來緩解塑料污染問題”,可以提出建議為:廣大民眾應提高環(huán)保意識,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產(chǎn)品。由德國的做法可以提出建議為:政府應用法律手段強制生產(chǎn)廠家回收塑料餐具,國家應加大技術(shù)投入、實現(xiàn)回收產(chǎn)品循環(huán)利用等。所提建議合理、有利于環(huán)保即可,但不能完全脫離材料。9.材料概括分析題(15分)將盧梭的《懺悔錄》引到中國語境,用以比附古代中國文人的,還有錢鐘書先生。他的《管錐編》有如下說法:雖然,相如于己之“竊妻”,縱未津津描畫,而肯夫子自道,不諱不飾,則不特創(chuàng)域中自傳之例,抑足為天下《懺悔錄》之開山焉。把天下《懺悔錄》的開山,拉到中國來,而且一擱就是兩千年前的漢代。這考證,很令人振奮,但似乎有點不大對勁。司馬相如的《自敘》對于琴挑卓文君,確實是既不隱諱,也不羞愧。因此,唐代劉知己撰《史通》時,才會嘲笑司馬相如說,別人的自傳都是表彰祖宗功德和自家業(yè)績,你可好,連琴挑卓文君這么不道德的事情都寫進來了,實在太不應該。錢鐘書則反其道而行之,說你看,他把自己這么不道德的事情都寫出來,不是《懺悔錄》是什么?其實,同是琴挑卓文君,劉知己認為不道德,是傷風敗俗的舉動;司馬相如則認為這是風流雅事,不只沒必要隱瞞,還可以炫耀。所以,是否屬于“懺悔錄”,取決于立說時的心理狀態(tài)。傲世越禮的司馬相如,根本就沒有懺悔的意思。只不過斗轉(zhuǎn)星移,到了唐代,道德標準變了,劉知己覺得此舉驚世駭俗。又過了一千年,錢鐘書以唐人的評價來解讀漢人的心態(tài),于是出現(xiàn)了“過度闡釋”。與此相類似的,可以舉出宋人洪邁的《容齋隨筆》。洪邁論及《琵琶行》時,嘲笑白居易不該夜入婦人船中,相從飲酒,極絲彈之樂,“中夕方去”。接下來的責問,更是義正詞嚴:“豈不虞商人者,他日議其后乎?”你就不怕商人日后到處說你的壞話?對這段妙語,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作了辨正:白居易邀請婦人過來飲酒,而不是跳到人家船上去。既然是獨居的茶商外婦,空船上怎么辦得起如此盛筵?再說,詩中并沒說明何時散宴,你怎么會有半夜才離去的想像?如此讀詩,“可驚可笑”。更重要的是,陳先生稱,這牽涉到古今社會風俗之不同,不能不辨。唐宋兩代,男女禮法,相差甚遠。(選自陳平原《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有刪節(jié))25.試概括畫線句中“唐人的評價”“漢人的心態(tài)”“過度闡釋”的具體內(nèi)容。(5分)答:

26.依據(jù)第四段,“如此讀詩”是怎樣的讀法?(4分)答:

27.

對如何準確解讀古代詩文,你從本文獲得哪些啟示?(6分)

答:

參考答案:25.對于琴挑卓文君一事,唐人的評價是不道德,漢人的心態(tài)是炫耀,錢先生的過度闡釋是:司馬相如的自傳中敢于直書琴挑卓文君這一不道德之事,是天下懺悔錄的開山祖師。(5分)26.馬虎粗疏、妄想臆測。(4分,每點2分)27.要探究作者著文立說時的心態(tài);要辨析古今社會風俗之異;要細讀文本;要不為前人之見所束縛。(6分,每點2分,答出任3點即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