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組一課一練第頁第7課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域轉移(一)知識梳理1.殖民擴張與美洲族群的變化(1)歐洲的殖民擴張: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此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爭相開始在美洲進行瘋狂的殖民擴張和掠奪。(2)美洲的人口結構的改變:印第安人數量銳減:屠殺、奴役、天花等傳染病。黑人奴隸數量激增:黑奴貿易。白人數量大增:歐洲人的到來。(3)美洲新族群的形成: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們相互之間的混血后代,逐漸成為美洲大陸的主要居民;不同族群共同生活在美洲,形成了新的文化認同,發(fā)展了歐洲文化主導、融合多種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4)美洲國家人口結構的不同:美國和加拿大,白人占據了人口的大多數。在美國,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趕進保留地生活;海地等西印度群島國家,黑人人口占多數;混血人種成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在秘魯等少數國家印第安人相對較多。2.英國的殖民活動與大洋洲人口結構的改變(1)英國的殖民活動:18世紀中后期,英國殖民者來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最初,英國將澳大利亞作為流放罪犯的場所;19世紀時,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開展,對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國殖民者開始在澳大利亞掠奪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場;1851年,人們在澳大利亞發(fā)現(xiàn)了金礦,采礦業(yè)迅速發(fā)展起來。(2)大洋洲人口結構的改變:原住民數量減少:隨著殖民擴張的加劇,澳大利亞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驅趕和屠殺,人口數量銳減。白人成為主要居民:越來越多的英國人和歐洲其他國家的人來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19世紀中葉,白人已經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歐洲文化成為當地文化的主流。3.華工與美洲、大洋洲的開發(fā)(1)原因:19世紀初,英美等國開始陸續(xù)頒布禁止奴隸貿易的法令,黑奴貿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尋找新的廉價勞動力;19世紀中葉后,清政府被迫允許列強在中國招募華工出國(《北京條約》);殖民者通過運輸華工來獲取巨額利潤;中國東南沿海的窮苦百姓,或是因為生活所迫,或是被誘騙、綁架成為苦力。(2)概況①開發(fā)美洲:美國:華工是加利福尼亞金礦和中央太平洋鐵路工地等繁重勞動場所的主要勞動力。拉丁美洲:加勒比群島、秘魯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萬的華工。②開發(fā)大洋洲:19世紀中葉,大量華工來到澳大利亞開采金礦;在大洋洲的一些島嶼上,華工在種植園和礦山辛勤勞動,促進了這些地方的開發(fā)。(3)影響:留下來的華工由于相同的文化和生活習慣,往往愿意居住在一起,在各地形成了一個個唐人街;他們保留和傳播著中華文化,促進了美洲和大洋洲經濟、文化的發(fā)展。(二)提升訓練1.16世紀以來,人口的遷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僅美洲和大洋洲就約有1億人死于歐洲人所帶來的天花、麻疹和白喉。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A.加速美洲原有社會結構解體 B.助力世界殖民體系迅速創(chuàng)建
C.導致世界人口分布趨于平衡 D.抑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擴張2.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美國跨族婚姻從1970年的30萬宗發(fā)展到2000年的310萬宗,在1990年人口普查時,有130萬的美國白人因理不清他們的族裔血脈一直無法確切登記,干脆就填寫“美利堅族裔”。這反映出美國()A.種族族群界限消失 B.種族差異導致社會關系混亂
C.人口結構發(fā)生改變 D.跨族婚姻促進民族國家認同3.19世紀初,悉尼市的街道以及醫(yī)院、教堂、海岸燈塔等建筑大多出自前英國罪犯之手,其中有個設計師曾犯偽造罪,但由于他的貢獻,其頭像還印在澳大利亞5元鈔票的票面上。這說明()A.流放者推動了澳大利亞的殖民開發(fā)
B.販賣黑奴是英國殖民擴張的重要手段
C.殖民擴張加劇了澳大利亞的社會動蕩
D.澳大利亞人口結構的轉變得益于工業(yè)革命4.在拉丁美洲的歐洲移民區(qū)域內,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為主體,天主教成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拉丁舞成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號之一。但是在偏遠的內陸地區(qū),印第安人依然保留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tǒng)。這反映了()A.西方文化及宗教的先進性 B.拉丁美洲地區(qū)文化多元共存
C.文化與宗教信仰自然選擇 D.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適應5.19世紀上半葉,澳大利亞實行了“牧者有其地”的鼓勵政策。在澳大利亞東南地區(qū),農民曾與牧民爭奪土地。與材料中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密切相關的是()A.英國正在開展工業(yè)革命 B.英國向澳大利亞流放犯人
C.發(fā)現(xiàn)煤礦后牧民輟牧為耕 D.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優(yōu)越6.英國殖民者于1803年開始向澳大利亞附近的塔斯馬尼亞島移民,當時島上有近6000土著居民,1832年島上的土著居民只剩下不到300人,1876年最后一位土著居民去世。這一現(xiàn)象在澳大利亞其他地區(qū)也普遍存在。這一現(xiàn)象()A.說明土著人的醫(yī)療水平落后 B.源于歐洲人的野蠻殖民擴張
C.促進了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 D.嚴重阻礙了資本的原始積累7.1868年,美國政府與清政府簽訂《蒲安臣條約》,規(guī)定“在美國的中國人與在中國的美國人在旅行和居住方面享有同樣的利益、豁免權和申述權”。該條款表明美國政府意圖()A.踐行人人平等的啟蒙理念 B.吸引廉價華人勞動力赴美
C.保護在華美國傳教士利益 D.推動美國社會的文化認同8.洛克認為財產權起源于勞動,土地所有權的獲得是由于耕作,而北美的印第安人長期在一塊土地上狩獵,無法獲得其土地的所有權。洛克的觀點反映了()A.資本主義國家關注財產權的歸屬問題
B.歐洲人輕視印第安人狩獵文明
C.歐洲人為在北美的殖民擴張進行辯護
D.歐洲人注重文明之間的交流和融合9.19世紀末20世紀初,促使德國大量人口移民海外的推動因素——勞動力過剩,已經演變?yōu)閯趧恿Χ倘薄5揭粦?zhàn)前,外國勞工已達120萬之多,他們遍布德國工農業(yè)生產的各個部門,德國因此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勞動力輸入國。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國()A.工業(yè)化推進的速度較快 B.海外移民導致勞動力不足
C.戰(zhàn)爭使得人口大量減少 D.民主政治有了長足的發(fā)展10.布爾人是生活在南非和納米比亞的白人種族之一,由荷蘭裔移民融合了少數法國、德國移民發(fā)展而來,多信奉基督新教,長期掌握南非政權。布爾人的形成()A.推動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 B.是近代歐洲殖民擴張的結果
C.導致了非洲地區(qū)長期落后 D.說明宗教改革助推歐洲擴張11.有學者指出:黑人是非常擅長歌舞的……???????在日落以后常聚集在康果廣場上,拿著從非洲帶來的皮鼓、五弦琴(即班卓琴),敲著、奏著、唱著,用故鄉(xiāng)的音樂懷念失散了的親人,用強烈、刺激的音響發(fā)泄胸中的激憤,在狂歡中求得暫時的超脫。該種音樂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A.美國存在種族歧視現(xiàn)象 B.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fā)展 D.罪惡的黑奴貿易的推動12.19世紀上半期,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西進運動,把美國領土從大西洋沿岸的13個州,向西擴展到太平洋沿岸。隨著疆界的不斷擴張,新的領土的開發(fā)和利用,急需大批勞動力。外來移民迅速增加,形成了一股空前規(guī)模的移民浪潮。在這股移民潮中,大量華工從事的主要工作是()A.開礦筑路 B.金融證券 C.建立牧場 D.買辦經商13.有學者研究美國外來移民地位:1789—1880年移民是備受歡迎的財富;1880—1924年移民逐漸被看做是“威脅”而加以限制;1924—1942年移民在美國的地位跌入谷底。這一變化說明()A.世界形勢變化影響移民走向 B.外來移民是國家崛起的重要力量
C.社會環(huán)境影響外來移民地位 D.社會發(fā)展程度導致移民數量變化14.被販賣至美洲的非洲奴隸逐漸適應了一個混合著歐洲、美洲和非洲各種因素的社會,他們將西非樂器、音樂、語言、宗教信仰和種植園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奴隸數量較多的地區(qū)最為常見的就是幾種非洲語言和歐洲語言相混合的克里奧語。這主要是強調黑奴貿易()A.隔斷了黑人奴隸的文化傳統(tǒng) B.客觀促進非洲文化的近代化
C.促進了歐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D.推動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15.有學者認為,“澳洲淘金華工……具有高度封閉性,中西文化融合現(xiàn)象已出現(xiàn)但遠非主流,因而以淘金史為代表的早期華人史更多反映了中國歷史的海外延伸”。這意味著澳洲淘金華工()A.傳承了中國傳統(tǒng)生活方式 B.遏止了中西文化融合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C.奉行獨立自主和閉關鎖國政策 D.深受濟世安民思想的影響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中國人口的海外遷移不僅受到延綿1000多年的海外遷移慣性力量的推動,又因當時國內農業(yè)地區(qū)已基本人滿為患、民族工商業(yè)蕭條、城市無法吸收大量無地農民,移民海外自然成為緩解日甚一日的人口危機的唯一出路。19世紀中期以后,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特別是海外殖民地的拓展和開發(fā),資本主義世界對勞動力的需求量大增,美國加利福尼亞金礦的發(fā)現(xiàn)及其帶動的西部開發(fā),進一步導致了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1862年,黑奴貿易被美國廢止,支撐西方殖民地經濟發(fā)展的黑人廉價勞動力資源宣告枯竭,移民美國的華人明顯增多。據統(tǒng)計,1860年,加州每10人中就有一個華人。1870年,美國的63000華僑中90%集中在西岸。材料二:近代美國華人移民絕大部分來自廣東沿海地區(qū),且多為自耕農,幾乎沒有受過學校教育,這是19世紀中晚期華人移民的總體形象。華人移民到美國后,多從事非技術性工作或技術性不強的工作,很少有人從事與大工業(yè)機器生產相關的、對勞動技能要求嚴格的工作。移民到美國的華人對當地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四大股東之一利蘭·斯坦福在1865年10月10日給約翰遜總統(tǒng)的一份報告中說:“(華工)作為一個階層,他們安詳、平和、耐心、勤勞、節(jié)儉,他們(比白人勞工)更謹慎和節(jié)儉,因而工資少點也毫無怨言……如果沒有華人,要在《國會法案》規(guī)定的時間內建成這個宏大的全國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摘編自許國林《近代美國華人移民的職業(yè)變化》(1)根據材料一,分析19世紀中期華人向美國移民的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美國華人移民的特點,并談談你對近代華人移民美國的認識。第7課近代殖民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陽市殷都區(qū)2024年三上數學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 知識產權英語課件
- 2025屆平涼市三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考試技巧強化試題及答案
- 糧食管理職責清單
- 2025年工程經濟模塊學習試題及答案
- 數媒藝術畢業(yè)設計
- 公共關系在文化傳播中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電子商務交易安全練習題
- 酒店裝修設計作業(yè)指導書
- 保健院急診急救工作制度與流程(2025版)
- 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課件
- 臺達VFDM變頻器說明書
- 社會保險繳費征管與企業(yè)數字化轉型
- 課題申報參考:行業(yè)協(xié)會商會服務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研究
- 2024年基金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庫含答案(奪分金卷)
- 罐車司機安全培訓課件
- 基于認知模型建構與應用發(fā)展科學思維
- 企業(yè)戰(zhàn)略性技術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自主可控水平
- 檢驗科職業(yè)暴露應急預案
- 湖北省武漢市華科附中2025屆高考數學四模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