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課件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 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 第一部分: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思想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課件 第一部分: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思想 第一部分: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思想講六個問題一、國學熱興盛原因二、國學論教育作用三、國學論教育對象四、國學論教育目的五、國學論教育內(nèi)容六、國學論教育原則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課件國學熱為什么會興盛?(一)外國對中國國學刮目相看1.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崛起,動搖了馬克思韋伯的權(quán)威論斷,使歐美對東方文化重新審視。2.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國際地位提高,獲得西方國家領(lǐng)導人對東方文化的高度評價。3.中國哲學的“天人合一”思想,被西方人普遍接受認同,成為生態(tài)環(huán)保的理論基礎(chǔ)。4.孔子成為世界文化
2、名人,海外已辦孔子學院156所,臺灣高考必考國學,大陸方興未艾國學熱為什么會興盛?(二)“十七大”報告高度重視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和生命的歷史認知和現(xiàn)實感受,也往往積淀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薄爱斀駮r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薄爸腥A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jié)奮斗的不竭動力。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tǒng)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yīng),與現(xiàn)代文明相協(xié)調(diào),保持民族性,體現(xiàn)時代性。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開發(fā)利用民族文化豐厚資源。”(二)“十七大”報告高度重視民族傳統(tǒng)文
3、化(三)國學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同一性1.民主公有制孔子大同理想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康有為禮運注說:“無貴賤之分,無貧富之等,無人神之殊,無男女之別”“人人皆公,人人皆平?!边@不是民主公有制之源?(三)國學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同一性2.義利并重觀孟子告子提倡“舍生取義”,墨子兼愛提倡“兼相愛,交相利”,南宋葉適、陳亮主張“以利和義”即“謀利而不自私其利,計功而不自居其功”(習學記言)這不就是當今“義利并重”的價值觀嗎?2.義利并重觀3.大公無私、先人后己尚書大禹謨贊揚禹“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孔子主張“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賈誼提出“國而忘家”“公而忘
4、私”(漢書賈誼傳);范仲淹標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黃宗羲崇尚“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原君)這不就是當今倡導的“大公無私,先人后己”之美德嗎?3.大公無私、先人后己4.仁愛、助人為樂禮記禮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多音字,此處念:gun ,同“鰥”。無妻的老人。也泛指無妻的人 。)、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陳子昂感遇:“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杜甫呼號“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于謙高唱“但愿蒼生俱飽暖,
5、不辭辛勞出山林”(詠煤炭);這不就是人道博愛、助人為樂之義嗎?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課件5.敬業(yè)誠實守信學記首標“敬業(yè)樂群”,論語強調(diào)“言而有信”,司馬遷史記俠客列傳贊揚“一諾千金”,諸葛亮出師表崇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不就是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嗎?5.敬業(yè)誠實守信6.愛國主義精神屈原離騷中“恐皇輿之敗績”“雖九死其猶未悔”;曹植白馬篇:“捐軀赴國難,誓死忽如歸”;李白塞下曲:“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岳飛滿江紅:“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陸游“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秋瑾“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
6、乾坤力挽回”這不就是赤膽忠心、愛國主義的傳統(tǒng)嗎?6.愛國主義精神7.以民為本思想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孔子賢之”(孟子離婁下);孔子對魯哀公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管子治國篇:“治國之道,富民為先”;孟子盡心:“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賈誼新書大政:“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李廣“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近食”;杜甫“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柳宗元以“急生民之困,利安元元為務(wù)”(寄許京兆孟容書);這不就是“以民為本”“為人民服務(wù)”之導源嗎?7.以民為本思想8.民主政治思想國語召公諫弭謗:“是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
7、詩,瞽(g ,形聲,從目,鼓聲。本義:瞎眼.雖瞎但有眼珠 . )獻曲,史獻書,師箴,瞍(su,眼睛瞎沒有眼珠. )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guī),親戚補察,古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毛詩序“上以風化下,下一風刺上,”;這不正是中國民主政治的導源嗎?8.民主政治思想9.廉潔奉公艱苦奮斗論語里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取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倍Y記曲禮:“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包拯乞不用贓吏書:“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睔W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這不就是今天所倡導的廉潔奉公;以艱
8、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嗎?9.廉潔奉公艱苦奮斗10.和諧互助論語:“禮之用,和為貴”;又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孟子滕文公上:“鄉(xiāng)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這不就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理論源頭嗎?10.和諧互助二、國學論教育作用1.治國:教育比政令刑法更為重要和有效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庇眯姓钜龑В眯谭ㄕD,老百姓只會暫時避免犯罪,卻沒有羞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用禮教整頓,老百姓不但有羞恥之心,而且人心歸服。孟子盡心:“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p>
9、二、國學論教育作用2.經(jīng)濟是教育的基礎(chǔ):先富后教化育天下論語子路:“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已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惫茏又螄骸胺仓螄溃叵雀幻?。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管子牧民:“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泵献恿夯萃跎希骸笆枪拭骶泼裰a(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經(jīng)濟是教育的基礎(chǔ):先富后教化育天下3.施教是治國首務(wù),育才是長遠之計禮記學記:“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惫茏訖?quán)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泵献颖M心
10、上: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施教是治國首務(wù),育才是長遠之計三、國學論教育對象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惫市l(wèi)靈公:“子曰:有教無類?!蹦铀荆骸叭居谏n則蒼,染于黃則黃?!避髯觿駥W:“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笨鬃诱J為人的天賦稟性相近,生來大體平等。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天賦平等的人性論。也是他推動平民教育,實行有教無類的理論根據(jù)。 三、國學論教育對象孔孟都認為天賦人性本善,人人生來就有惻隱心,羞惡心,辭讓心,是非心,孟子稱為“四端”,只要擴充這四端,人人皆可成為堯舜。這就是人性、教育的平等論。
11、但因后天性的環(huán)境習染的影響,社會物欲的誘惑,便使人喪失掉某些良知善性,正如墨子、荀子的比喻。因此就要通過教育、修身致良知,使之返回到善道上來。荀子雖然主張“性惡”論,但同樣主張后天性的教育和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酌隙颊J為天賦人性本善,人人生來就有惻隱心,羞惡心,辭讓心, 四、國學論教育目的孔子教育目的是為天下培養(yǎng)君子賢人論語子張子夏說:“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先進:“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春秋時期,宗法繼承制產(chǎn)生不學而仕,仕而無學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鬃又鲝垺皩W而優(yōu)則仕”,反對任人唯親。孟子離婁上:“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把教育和修齊
12、治平聯(lián)系起來。 四、國學論教育目的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為本。”大學這段話主要意義在于:(1)強調(diào)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2)在修身面前人人平等而不分階級,是天賦人性人人平等。(3)修身的途徑必須循序漸進,即“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
13、治其國者五、國學論教育內(nèi)容論語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泰伯:“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季氏:“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笔龆骸白硬徽Z怪、力、亂、神。”漢代總結(jié)為“五德”“五?!保何?、國學論教育內(nèi)容(一)“五德”:溫、良、恭、儉、讓。(出自論語學而)溫:邢昺注疏:“敦柔滋潤謂之溫。”溫和待人,不急躁、不生硬粗暴。良:邢疏:“行不犯物謂之良?!鄙屏?,不邪惡,不傷害他人和他物。恭:邢疏:“和從不逆謂之恭?!惫Ь?、莊重,不傲慢輕狂。儉:邢疏:“去奢從約謂之儉?!惫?jié)儉、樸素,不奢侈浪費。讓:邢疏:“先人后己謂之讓?!敝t虛禮讓,不蠻橫自私。(一)“五德”:溫、良、恭、儉、讓。(出
14、自論語學而)(二)“五?!保杭慈?、義、禮、智、信。(是西漢董仲舒總結(jié)孔孟儒學的五種道德)仁:論語學而:“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是仁的根本。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博愛是仁的核心。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泵献?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韓愈原道:“博愛之謂仁?!鳖仠Y:“克己復(fù)禮為仁?!?(二)“五?!保杭慈省⒘x、禮、智、信。(是西漢董仲舒總結(jié)孔孟義: 禮記.禮運說:“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焙戏Q“十義”。中庸說:“義者,宜也?!辟Z誼道
15、德論:“義,理也。”韓愈原道說:“行而宜之之謂義?!痹?大雅.文王傳云:“義,善?!眹Z.晉語注:“惡惡為義?!眳拹盒皭壕徒小傲x”。孟子.公孫丑上:“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倍Y記.經(jīng)解說:“除去天地之害曰義”;易.系辭說:“禁民為非曰義?!倍偈嫒柿x法中“仁者愛人,不在愛我”;“義在正我,不在正人”。釋名.釋典藝云:“義,正也。”義: 禮記.禮運說:“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恭;禮:制度、儀式、禮節(jié)的總稱。儒家經(jīng)典有“三禮”:周禮儀禮禮記。周禮:是周朝的職官制度。儀禮是戰(zhàn)國以前的各種禮節(jié)儀式,分為冠昏、喪祭、朝聘、鄉(xiāng)射四類禮儀,宋王應(yīng)麟又分為吉、兇、賓、嘉四禮。禮記是解釋、說明儀禮的論集,
16、分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五類,故稱為“五禮”。吉禮是祭祀的典禮;兇禮是指喪葬和對天災(zāi)人禍的哀吊等禮制;軍禮主要指戰(zhàn)爭中包括校閱、出師、乞師、致師、獻捷、獻俘、筑城、演習等活動的禮制;賓禮指諸侯對天子的朝覲或各諸侯間的聘問、會盟等;嘉禮包括冠禮、婚禮、投壺禮、射禮、鄉(xiāng)飲酒禮、立儲禮等。禮:制度、儀式、禮節(jié)的總稱。儒家經(jīng)典有“三禮”:周禮儀智:論語.公冶長:“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睂幬渥有諏幟?,是衛(wèi)國大夫。他能審時度勢,在國家政治清明時,就表現(xiàn)出聰明;在國家政治昏暗時,就裝傻??鬃右回炛鲝垺疤煜掠械绖t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審時度勢,進退
17、得宜謂之智。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wù)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賈子.大政 :“敬士愛民是謂智”。導民以義、不迷信鬼神謂之智。智:論語.公冶長:“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論語.顏淵:樊遲“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問什么是智,孔子說:“善于了解別人?!狈t還不理解??鬃诱f:“提拔正直的人安置在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夠使不正直的人正直?!泵献?公孫丑上亦云:“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知人善任,明辨是非謂之智。禮記.中庸:孔子說“好學近乎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智慧來自學、問、思、辯、行。論語.顏淵:樊遲“問知。子曰
18、:知人。樊遲未達。子曰:信: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參是孔子的學生,他把辦事是否盡心、交友是否真誠,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fù)習這三件事,作為每天自我反省的問題。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比喻人若不講信用,就好比大小車沒有關(guān)鍵,無法套住牲口,車如何能行走呢?史記.游俠列傳贊揚游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 “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保ㄊ酚?季布欒布列傳)就是誠實不欺,言必信,行必果。信: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六、國學論教育原則立志樂道:
19、論語述而:“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志向在真理,根據(jù)在道德,依靠于仁學,游玩于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藝之中。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毙l(wèi)靈公:“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庇阂操濐伝亍耙缓勈?,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孟子滕文公下主張立“仁義”之志:“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绷鴮W論教育原則意志鍛煉: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毙l(wèi)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下:“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
20、所不能?!币庵惧憻挘赫撜Z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自省自克:論語衛(wèi)靈公:“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也?!崩锶剩骸耙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顏淵:“克己復(fù)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泵献与x婁:“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薄安辉箘偌赫?,反求諸己而已矣?!弊允∽钥耍赫撜Z衛(wèi)靈公:“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也?!敝薪y(tǒng)一、言行一致:論語子路:“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學而: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狈磳Α扒裳粤钌焙汀把赃^其行”。公冶長:“聽其言而觀其行。” 朱子語類“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蓖跏厝蕚髁曚洠骸爸切兄?,行是知之成?!惫沤穸贾匾暯逃龖?yīng)當理論聯(lián)系實踐?!白x萬卷書,走萬里路?!倍贾匾曆孕幸恢?。知行統(tǒng)一、言行一致:論語子路:“子曰:誦詩三百,授之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提升化妝品品牌的知名度計劃
- 2024年小金縣招聘事業(yè)單位人才筆試真題
- 軟件設(shè)計師2025年考試必知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二級VB考試歷年試題及答案分析
- 2024年溫州平陽縣委黨校引進人才筆試真題
- 專注提升2025年法學概論考試試題及答案
- 軟件技術(shù)員考前模擬試題及答案
- 重慶市南開(融僑)中學2025屆八年級數(shù)學第二學期期末調(diào)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高考數(shù)學階段性復(fù)習試題及答案
- 領(lǐng)導電子商務(wù)品牌的發(fā)展計劃
- 小滿 課件小滿 課件(21張)
- 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浙江大學
- AED(自動體外除顫儀)的使用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基礎(chǔ)系列課程》課件-第14-2課-創(chuàng)業(yè)財務(wù)管理-2學時
- 《土源性線蟲病》課件
- 找個管家管安全管理
- 九江芳蘭湖公園規(guī)劃方案
- 全國自然教育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
- 夏季預(yù)防胃腸疾病課件
- 創(chuàng)傷性硬膜下出血的健康教育
- 智能掃地機器人計劃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