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課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訓練題(word版含解析)-2022屆高考歷史 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1頁
第21課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訓練題(word版含解析)-2022屆高考歷史 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2頁
第21課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訓練題(word版含解析)-2022屆高考歷史 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3頁
第21課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訓練題(word版含解析)-2022屆高考歷史 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4頁
第21課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訓練題(word版含解析)-2022屆高考歷史 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1課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訓練題一、選擇題(共24題)1.某學者認為,中國近代史上的大建設,幾乎無一不是成功于五四之后,如廓清軍閥、中國統(tǒng)一,以及其他大小事業(yè),如交通、禁煙、行政整理、法律改革、學校發(fā)展等。這說明五四運動( )A.奠定了推翻軍閥的物質基礎B.實現了中國社會的重構C.提升了國人的民族民主意識D.推動了共和制度的實現2.五四運動時期,上海裕昌祥毛巾打出廣告:救國不尚空談,請大家喝的、吃的、穿的、用的都要用國貨。中國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生產的香煙名為“新愛國香煙,得到了廣大民眾的積極響應。這些做法( )A.意在推動反帝愛國運動進入高潮B.彰顯了實業(yè)家義利并舉的精神C.促進了民

2、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D.獲得了國內外各界的廣泛支持3.1921年1月,毛澤東在新民學會的發(fā)言中指出:“中國問題本來是世界的問題;然從事中國改造不著眼及于世界改造,則所改造必為狹義,必妨礙世界?!睂Υ撕侠淼慕忉屖?,毛澤東( )A.開始思考中國如何融入世界體系B.意識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世界意義C.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應與蘇聯(lián)合作D.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中國問題4.“五四以后的新思潮,除馬克思主義外,還有無政府主義、社會改良主義等多種西方學說。中國的先進分子在傳播、接受新思潮的過程中,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體現的正是科學、民主思潮倡導的不盲從、一切訴諸理性的科學精神?!痹摬牧现荚谡f明( )A

3、.新文化運動直接導致了中國共產黨誕生B.當時中國社會流行多種西方的學說C.民主和科學奠定了中共誕生的思想基礎D.先進知識分子找到了正確革命方向5.中共一大制定的黨的綱領是“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和半成品等生產資料,歸社會公有”“廢除資本家私有制”。由此可見,當時中國共產黨( )A.認識到掌握革命武裝的重要性B.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和國情結合C.明確了民主革命分兩步走策略D.尚需準確認識中國的社會性質6.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過的決議指出:“我們認定民主的革命固然是資產階級的利益,而于無產階級也是有利益的。因此我們共產黨應該出來聯(lián)

4、合全國革新黨派,組織民主的聯(lián)合戰(zhàn)線,以掃清封建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真正民主政治的獨立國家”該決議的主要意義在于( )A.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基本形成B.為第一次國共合作進行了理論準備C.確定社會主義革命作為基本目標D.確定當前任務為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7.1924年1月,共產國際代表鮑羅廷召集中國共產黨黨員討論了“國民黨一大宣言”,當會議討論到要不要提出反對大地主的口號時,毛澤東明確提出:“我們的組織還不夠強大一旦提出這樣的口號,立即就會遭到官員和商人們的反對,我們必然會失敗這種口號現在吸引不了農民群眾?!边@反映出( )A.共產國際行事較為激進B.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受阻C.毛澤東務實的革命

5、作風D.黨內存在右傾主義思想8.1931年后,國民黨利用各種紀念日來建構和推廣“孫中山崇拜”。1935年,孫中山誕辰六十九周年紀念大會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大禮堂舉行,各種紀念活動多種多樣,政府和民間皆參與。國民黨紀念孫中山的主要目的在于( )A.緬懷孫中山過去建立的豐功偉績B.借用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統(tǒng)一中國C.樹起孫中山大旗進行反帝反封建D.塑造形象凝聚人心以抵御外敵入侵9.孫中山指出:“想要中國進步,不但是對于政治,主張要革命,就是對于學問,也主張要革命;要把全中國人幾千年走錯了的路,都來改正,所以主張學問和思想都要經過一番革命從前主張革命的時候,人人都說是要造反。說到學問思想上,要去推翻他,

6、就是要把思想反過來?!笨梢姡瑢O中山的革命觀( )A.指的是通過激烈方式改朝換代B.專門指國家政治制度上的改變C.指在國家制度上終止君主的壟斷D.包含武力革命、思想文化革命10.孫中山在國民黨“一大”上提出“清查戶口,整理耕地”“改良農村組織,增進農人生活”“制定勞工法,改良勞動者之生活狀況,保障勞工團體,并扶助其發(fā)展”等要求。這些主張有利于( )A.促進近代前期中國農業(yè)發(fā)展B.推動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C.加速辛亥革命高潮的到來D.激發(fā)民眾參加國民大革命11.對于國共第一次合作,在共產黨看來,以共產黨員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合作形式更多的是在遵行共產國際的指示,是共產黨對國民黨的讓步;對國民黨而言

7、,它口頭上一直宣稱是“容納共產黨”,也承認共產黨組織的獨立存在。這說明( )A.共產黨因力量弱被迫作出讓步B.國民黨嚴重排斥共產黨C.國共合作關系以政治妥協(xié)達成D.共產黨喪失組織獨立性12.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大篇幅介紹(民國)十五年十一月份各縣農協(xié)會員數量比較表,并把它作為立論的重要依據。這份比較表并非是毛澤東自己調查所得,而是湖南省農民協(xié)會統(tǒng)計的,另外毛澤東還使用了湖北農民協(xié)會的材料。據此可知當時( )A.該報告是中共的指導性文件 B.大革命中農民運動有所發(fā)展C.中共采取農村包圍城市道路 D.國民黨已失去對農村的控制13.1919年,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毅然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

8、字。有學者評價道:“這在80年的中國近代外交史上是空前的事。它沖破了中國外交始爭終讓的慣例,樹立了一個敢于抗爭的先例,對此后的中國外交產生了積極影響?!痹撛u價主要是基于,中國代表團“拒絕簽字”( )A.實現了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成功B.為解決山東問題提供了可能C.展示了北洋政府不畏強權的決心D.成為“公理戰(zhàn)勝強權”的典范14.五四愛國運動在嚴重民族危機的刺激下,迅猛地席卷全國,百萬人熱血沸騰地為救亡圖存而奔走呼號。人們不僅對祖國的命運充滿憂患意識,并且勇敢地探索未來。據此可知五四運動( )A.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開始B.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C.源于對辛亥革命痛苦反思D.遭到北洋軍閥政府的鎮(zhèn)壓15

9、.據統(tǒng)計,五四運動波及20多個省的100多個城市,處于抗爭中心的山東、長期遭受日本侵略的東北和上海郊區(qū)等地的農民也參加了斗爭;青年學生、知識分子、工人階級、工商業(yè)者等幾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這次浪潮。這說明五四運動( )A.促進了民族覺醒B.具有鮮明的徹底性C.是反日排外運動D.革命力量較為分散16.五四運動中,“勞工神圣”“到民間去”等口號得以流行。李大釗說:“要想把現代的新文明,從根底輸到社會里面,非把知識階級與勞工階級打成一氣不可?!庇谑牵坝幸徊糠謱W生領袖,就是從這里出發(fā),往民間去,跑到工人中去辦工人學校,去辦工會,”這一現象的出現( )A.開始改變新文化運動的方向和性質B

10、.標志著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C.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為之而煥然一新D.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較好基礎17.1920年,在北京、上海等十余座城市,陳獨秀、李大釗等人領導群眾進行了慶?!拔逡弧眲趧庸?jié)的集會和演講,并散發(fā)傳單,打出了“勞工神圣”“資本家的末日”等標語,新青年雜志出版“勞動節(jié)紀念號”,介紹“五一”勞動節(jié)由來和歐美工人階級的斗爭。這反映了( )A.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B.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廣泛宣傳馬克思主義C.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中心工作D.“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18.中共二大指出,黨的民主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tǒng)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一綱領的制定(

11、)A.標志著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B.以近代中國國情為依據C.凸顯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必要性D.使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19.1925年2月,山東膠濟鐵路工人舉行大罷工,取得了承認工會組織等條件;2月,上海22家紗廠4萬多工人舉行總同盟罷工并取得勝利;4月,青島6家絲廠1.8萬工人為反抗中外資本家武力禁止工人組織工會舉行罷工。對此解釋合理的是( )A.國人民族意識開始普遍覺醒B.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C.中共成立助推工人運動發(fā)展D.北伐戰(zhàn)爭加速國民革命進程20.在國民黨一大上,孫中山說:“中國以內各民族之自決權當組織自由統(tǒng)一的(由各民族自由聯(lián)合的)中華民國。”他還提出:“對于國內之弱小民族,政府當

12、扶植之使之能自決自治?!边@說明孫中山( )A.發(fā)展了民生主義思想B.具有民族平等的思想C.明確反對帝國主義D.積極謀求國家獨立21.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1924年,在國民黨一大上,孫中山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將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這兩個革命綱領的相同點是( )A.學習俄國的革命道路B.主張消滅私有財產C.以反帝反封建為目標D.支持農民革命運動22.“工人階級尚未強大起來,自然不能發(fā)生一個強大的共產黨一個大群眾的黨,以應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議決中國共產黨須與中國國民黨合作?!币赃@次“合作”為基礎的革命運動( )A.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最低綱領

13、B.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C.擴大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范圍D.取得了抗擊外敵入侵的完全勝利23.1919年10月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改組國民黨。下表為國民黨中央黨部組成機構。據此可知,國民黨“一大”( )1919年總務部、黨務部、軍事部、財務部、宣傳部(1920年增)等124年宣傳部、青年部、工人部、農民部、婦女部、軍事部等A.建立起嚴密的組織領導機構B.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C.認識到動員民眾的重要意義D.將領導工農運動作為工作重心24.1927年12月,廣州起義爆發(fā)的消息傳到莫斯科,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羅米納茲興高采烈地宣稱:蘇維埃政權在廣

14、東的建立,“證明這個省顯然出現了大好的革命形勢,現在可以提出奪取政權的問題了”。這表明( )A.國民大革命進入了高潮階段 B.廣州起義取得了最終的勝利C.羅米納茲錯誤估計革命形勢 D.中共找到了正確的革命道路二、綜合題(共4題)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漢武帝時期,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之后形成了長達一千多年輝煌的譯經事業(yè),這一時期,翻譯理論主要顯現在佛經翻譯方面。晚明時期,宦官專權,政治腐敗,科學技術和學術思想趨于衰微,出現了對西方科學技術的渴求。中國士大夫們面對外患內亂的國勢,期望通過會通中西哲學、宗教、科學,以期達到富國強兵。摘編自何晶、申連云明末清初翻譯高潮成因分析等材料二 正

15、是靠著一批留學生、一批精通外文又心甘情愿獻身革命的知識分子翻譯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以及共產國際的指導性文獻,十月革命的經驗才被傳入并融化進中國革命實踐,中國大眾的思想覺悟和政治意識才得以迅速提高。大量馬克思主義譯著的出現和有關蘇俄問題的譯介,尤其是早期共產黨人的翻譯和傳播活動,給中國人帶來了新思想的火種,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成長提供了理論上和人才上的準備。摘編自王英鵬跨文化傳播視域下的翻譯功能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晚明翻譯內容的變化及其歷史背景。(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這一時期翻譯馬克思經典著作的意義。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北京大學學生創(chuàng)辦的“新潮社”

16、主張“思想革命”,主要內容就是革除“中國人的思想中的三種毒素”,“變奴性的思想為獨立的思想”“變專制的思想為平民的思想”“變昏亂的思想為邏輯的思想”。正是這一改造國民性思潮激發(fā)的民族主義,在日本提出繼承德國在山東侵略權益和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消息的刺激下,成了支配激進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的思想動機。在胡適出任北京大學校長的第一年,北京大學招生就增加到1695人;1918年,又增加到2001人;1919年春季學期就招收了 2413人。摘編自彭平一論早期新文化運動對五四愛國運動的影響材料二 以紀念“五四”為契機,毛澤東深刻地思考了自“五四”以來20年的革命發(fā)展道路,特別是總結了兩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的

17、經驗,寫下了新民主主義論就是在這篇著作中,毛澤東充分論述了五四運動的歷史地位并把它和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立聯(lián)系起來觀察五四運動是在思想上、干部上準備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又準備了五四運動和北伐戰(zhàn)爭。 摘編自彭明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早期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五四運動在近代中國革命中的歷史地位,并簡述你對“五四運動是在思想上、干部上準備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的理解。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喚起吾國四千年之大夢,實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國之大患,由(專制)國家視其民為奴隸,積之既久,民之自視亦如奴隸焉。吾國之人視國事若于己

18、無與焉,雖經國恥、歷國難,而漠然不以動其心者,非其性使然也,勢使然也。且其地太遼闊,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絕,異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視若異國焉。故非受巨創(chuàng)負深痛,固不足以震動之。梁啟超戊戌政變記(1898年)材料二 這以前,中國人民也發(fā)生過多次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政治行動??墒撬鼈兓蛘呤菃渭兊能娛滦袆樱蛘呤侵挥休^少人參加的愛國活動。五四運動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牽動的社會面如此之廣,表現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意志,使反動勢力張皇失措。在嚴重民族危機的強烈刺激下,許多人憂憤填膺,他們聚在一起便暢談國家面對的危局。一旦經歷過五四這次大風暴的洗禮,在他們眼前便打開一個新天地,帶來從來沒有的思想

19、大解放,完全改變了他們的生活道路。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指出國人對國事“漠然”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列舉甲午戰(zhàn)爭后能反映中國民族意識覺醒的救亡圖存運動。(2)根據材料二,概括五四運動的主要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打開一個新天地”帶來的主要影響。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正式成立,制定了自己較為完備的領導機構和組織系統(tǒng)。同盟會是一個有明確政治綱領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其總章確認:“本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宗旨?!蓖藭某闪ⅲ墙Y產階級革命中的一個重大事件,孫中山說,同盟會成立后,“予之希望則為之

20、開一紀元”,始信革命事業(yè)可及身而成。摘編自鄭師渠主編中國近代史材料二 孫中山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積極著手國民黨的改組工作。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大會對三民主義作出適應時代潮流的新解釋,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兩黨為之奮斗的共同目標。大會確認了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原則,事實上確立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國共合作實現后,很快開創(chuàng)出一個以廣州為中心的反帝反封建軍閥的革命新局面。摘編自楊風城主編中國共產黨歷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同盟會成立后孫中山對中國革命充滿必勝信心的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924

21、年國民黨一大后孫中山領導的中國革命的新特點。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材料認為五四運動后,中國人民完成了國家統(tǒng)一、法律和文教事業(yè)發(fā)展等大建設。結合所學可知,五四運動激發(fā)了國人的民族民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推動了國家建設,C項正確;五四運動屬于反帝愛國運動,不能構成物質基礎,排除A項;新中國成立,實現了中國社會的重構,排除B項;五四運動并未推動共和制度的實現,排除D項。故選C項。2.答案:B解析:材料“救國不尚空談,請大家喝的、吃的、穿的、用的都要用國貨”體現了民族資本家,把愛國與獲取利益相結合,B項正確;民族資產階級的本意并非推動反帝愛國運動進入高潮,排除A項;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是從甲午戰(zhàn)爭

22、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是材料現象的背景,排除C項;D項表述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B項。3.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毛澤東主張“改造”中國,并主張和世界改造相結合,據此可知毛澤東已經注重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中國問題,因此D項正確;A項“開始思考”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項“中國共產黨”與材料所述時間不符,排除。4.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中國的先進分子在傳播、接受新思潮的過程中,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體現的正是科學、民主思潮倡導的不盲從、一切訴諸理性的科學精神”,表明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從而為中國

23、革命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故D項符合題意。5.答案:D解析:認識到掌握革命武裝的重要性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A項;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和國情結合與題干無關,排除B項;明確了民主革命分兩步走策略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項;題干材料顯示中共一大仍然主張“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廢除資本家私有制”,表明當時并沒有認清中國的國情,缺乏對中國社會性質的準確認識,沒有認識到中國革命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沒有提出徹底的民主革命的綱領,故D項正確。故選:D。6.答案:B解析:題干材料為中共二大決議的部分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國共合作是1923年中共三大作出決議,1924年國民黨一大正式形成,故A項錯

24、誤。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時期進行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故C、D兩項錯誤。綜上,B項符合題意。7.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國共第一次合作。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毛澤東在會上的觀點符合當時中國社會的基本狀況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實際情況,當時中國共產黨需要積蓄力量,而非一味激進,故選C項;材料所提及的情形是在討論問題,還并未開展實際行動,因此得不出行事激進的特點,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中所面臨的困難,排除B項;材料中未體現出黨內的右傾主義思想,排除D項。8.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根據材料時間可知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因此國民黨紀念孫中山

25、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孫中山倡導三民主義,塑造形象以增強人們的凝聚力,從而抵御外敵入侵,D項正確。材料不僅僅是緬懷孫中山的功績,A項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國民政府1928年在形式上已經完成中國統(tǒng)一,B項錯誤。材料中紀念孫中山的活動是為了抗日,不是反帝反封建,C項錯誤。9.答案:D解析:A.孫中山的革命不是封建改朝換代的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B.材料涉及到的要學問和思想也要進行一番革命,所以不是專門指政治上的變化。C.終止君主的壟斷還是政治上的革命,不能全面反映孫中山的革命觀。D.從材料中的不但是對于政治,主張要革命,就是對于學問,也主張要革命可以看出孫中山的革命觀,包括武力革命和思想文化革命。

26、故選D。10.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國民黨一大”可知,時間是1924年依據材料“清查戶口,整理耕地”、“改良農村組織,增進農人生活”、“制定勞工法,改良勞動者之生活狀況,保障勞工團體,并扶助其發(fā)展可以看出孫中山提出國家分土地給無地的農民耕作、扶助農工的等主張,結合所學可知,這些主張有助于調動農民和工人參加國民大革命,故D項正確;材料中的主張?zhí)岢鍪窃诮笃?,而且材料中的主張與農業(yè)近代化關系不大,故A項錯誤;1919年,在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登上了歷史舞臺,故B項錯誤;辛亥革命爆發(fā)是在1911年,在國民黨“一大”之前就已經發(fā)生,故C項錯誤。故選:D。11.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主要是說國共

27、兩黨對于合作關系的不同認識,國民黨雖然宣稱是“容共”,但實際上也承認了共產黨組織的獨立存在,而共產黨則執(zhí)行了共產國際的指示,以共產黨員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形式與國民黨進行黨內合作,這說明國共雙方都在政治上有一定妥協(xié),故選C項。材料沒有提及國共方量對比情沉,A項排除;B項說法與材料信息中的“容納共產黨”不符,排除;D項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12.答案:B解析:根據“這份比較表并非是毛澤東自己調查所得,而是湖南省農民協(xié)會統(tǒng)計的,另外毛澤東還使用了湖北農民協(xié)會的材料?!笨傻贸鲈诖蟾锩陂g,農民運動有所發(fā)展,因此才會有此報告的誕生,B項正確A項太夸大了,不是指導性文件,排除A項;當時還沒有形成農村包圍

28、城市道路,排除C項;材料不能證明失去控制,排除D項。故選B項。13.答案:B解析:材料體現的是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樹立了一個敢于抗爭的先例,這就為解決山東問題提供了可能,B項正確;巴黎和會上以中國失敗而告終,排除A項;材料與北洋政府不畏強權的說法無關,排除C項;材料與“公理戰(zhàn)勝強權”的說法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14.答案:B解析:根據“人們不僅對祖國的命運充滿憂患意識,并且勇敢地探索未來”可知五四運動中掀起了救亡圖存的新高潮,為了救亡圖存國人選擇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由此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B項正確;五四運動是在新文化運動爆發(fā)之后出現的,排除A項;五四運動的爆發(fā)是因為巴黎和會外交的

29、失敗,不是源于對辛亥革命的痛苦反思,排除C項;材料內容無法說明遭到北洋軍閥政府的鎮(zhèn)壓,排除D項。故選:B。15.答案:A解析:材料“長期遭受日本侵略的東北和上海郊區(qū)等地的農民也參加了斗爭”“青年學生、知識分子、工人階級、工商業(yè)者等幾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這次浪潮”表明這場運動激發(fā)了中華民族的愛國熱情,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運動的廣泛性,排除 B項。五四運動是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排除C項;根據材料可知,五四運動應是匯集了強大的革命力量,排除D項。故選A項。16.答案:D解析:題干情境反映的是五四運動中,先進知識分子和進步青年深入工人群眾,進行宣傳組織工作,推進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結

30、合的史實,這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故D項符合。A、B項是十月革命以后在中國已經出現的現象,無論是時間還是涵義均與題干不符,故排除。C項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故排除。所以,答案為D項。17.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在“五一”勞動節(jié)散發(fā)傳單,打出了“勞工神圣”“資本家的末日”等標語,這說明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廣泛宣傳馬克思主義,B正確;五四運動時期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排除A;中共早期的中心工作是發(fā)動工人罷工,排除C;D是國民革命時期的內容,排除。18.答案:B解析:據題意可知,中共二大上提出了打倒軍閥和推翻帝國主義的主張,這一綱領看到了當時中國社會問題

31、的根源,更加切合中國的國情,B項正確;中共的誕生標志著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排除A項;這一綱領的制定主要是符合中國國情,指導中國革命,沒有凸顯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必要性,排除C項;遵義會議使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排除D項。故選B項。19.答案:C解析:由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積極推動工人運動發(fā)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1925年出現了工人運動的高潮,故C項正確。近代以來,由于民族危機加深,19世紀90年代以后,國人的民族意識開始普遍覺醒,故排除A項。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故排除B項。北伐戰(zhàn)爭是指1926年到1927年由廣東國民政府發(fā)動的反

32、對北洋軍閥的革命戰(zhàn)爭,故排除D項。20.答案:B解析:孫中山的言論體現了他認為中華民國應該允許各民族擁有自決的權利,對于弱小的民族,政府應該扶植,這體現了孫中山主張各民族一律平等,共同參與國家政權建設,故選B項。題干涉及的是民族問題,故A項錯誤。題干未涉及反帝和謀求國家獨立的內容,故C、D兩項錯誤。21.答案:C22.答案:B解析:據材料“中國共產黨須與中國國民黨合作”可知,中共三大通過了關于國共合作問題的決議,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出現了轟轟烈烈、席卷全國的國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故選B項;1922年,中共二大確立了黨的最低綱領,與材

33、料無關,排除A項;中央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朱德直接領導開辟的全國最大的根據地,與材料時間內容不符,排除C項;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排除D項。23.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國民黨“一大”。選擇C:從國民黨中央黨部組成機構中可知,1924年國民黨增加了工人部、農民部、婦女部,說明國民黨“一大”認識到動員民眾的重要意義。排除A:兩次改組都能體現建立起嚴密的組織領導機構,不能體現1924年改組的突出特點。排除B:國民黨“一大”時的政治主張是建立資產階級政權,而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排除D:領導工農運動是中國共產黨建立初期的工作重心。2

34、4.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羅米納茲認為“出現了大好的革命形勢,現在可以提出奪取政權的問題了”不符合當時的形勢,1927年的三大起義以城市為中心,沒有找到正確的革命道路,導致三大起義都最終失敗,C項正確;國民大革命的高潮是北伐戰(zhàn)爭,排除A項;廣州起義沒有成功,排除B項;廣州起義以城市為中心,沒有找到正確的革命道路,排除D項。故選C項。25.答案:(1)變化:由翻譯佛經轉向翻譯西方的科學文化等書籍。背景:新航路開辟后,西學東漸,東西方文化交往增多;晚明政治腐敗,社會;危機嚴重;經世致用思想興起,士大夫主動求索變革之道,等等。(2)意義:傳播俄國革命經驗;引進傳播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

35、產黨的建立與發(fā)展提供了思想準備;等等。解析:本題考查中外文明的交流。時間:漢武帝時期20世紀初;材料突破:(1)“變化”,總結材料;“這一時期,翻譯理論主要顯現在佛經翻譯方面”“期望通過會通中西哲學、宗教、科學,以期達到富國強兵”由翻譯佛經轉向翻譯西方的科學文化等書籍?!氨尘啊保偨Y材料、晚明時期,宦官專權,政治腐敗晚明政治腐敗,社會危機嚴重中國士大夫們面對外患內亂的國勢,期望通過會通中西哲學、宗教、科學,以期達到富國強兵經世致用思想興起,士大夫主動求索變革之道;聯(lián)系所學:新航路開辟后,西學東漸,東西方文化交往增多。(2)“意義”,總結材料:“十月革命的經驗才被傳入并融化進中國革命實踐” 傳播

36、俄國革命經驗;“大量馬克思主義譯著的出現和有關蘇俄問題的譯介,尤其是早期共產黨人的翻譯和傳播活動,給中國人帶來了新思想的火種” 引進傳播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成長提供了理論上和人才上的準備” 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與發(fā)展提供了思想準備等。26.答案:(1)影響:新文化運動促進了民眾的覺醒,喚起了人們對國家政治事務的關心;青年學生在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民族覺悟和愛國熱情空前高漲;激發(fā)了民族主義;培養(yǎng)了大批學生力量;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2)地位: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理解:五四運動使部分知識分子看到了改造中國的新途徑;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陳獨秀、李大釗等一批進步知識分子深入到工人中間,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啟蒙宣傳;促成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