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十一課廉 恥 顧炎武導入新課在古老的中國文化中,先賢們早已為我們總結出完整的個人行為規(guī)范,那就是“(盡)忠、孝,(講)仁、愛”和“(懂)禮、(有)義、(守)廉、(知)恥”。今天,我們來一起重溫顧炎武先生的廉恥。了解他“廉而不貪,知恥慎行,”的思想。顧炎武顧炎武(16131682),初名絳,清兵破南京,更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昆山(今屬江蘇)人。早年參加復社,清兵南下時,積極參加抗清斗爭。明亡后,曾游歷山東、河北、山西諸邊塞,考察山川形勢。晚年定居華陰,卒于曲沃。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亭林詩文集等。江蘇昆山顧炎武故居江蘇昆山顧炎武祠堂江蘇昆山顧炎武墓清道光刻本天下郡國利病書文須有益于天
2、下 “文之不可絕于天地間者,曰明道也,紀政事也,察民意也,樂道人之善也?!保ㄈ罩浳捻氂幸嬗谔煜拢┰娭餍郧?,不貴奇巧反對明代以來文人擬古風氣“近代文章之病,全在摹仿”(日知錄文人摹仿之?。敖K身不脫依傍二字,斷不能登峰造極?!保ㄅc人書)顧炎武的文學思想 不事藻飾,純樸自然李祖陶亭林文稿文錄引:運以深心,行以大力,振以高格,出以簡裁,有王介甫之老健而去其橫,有蘇子瞻之暢達而無其蕩。顧炎武散文的藝術風格顧炎武之日知錄廉恥一文選自顧炎武之日知錄此書是顧炎武之讀書筆記.書前有自記說:愚自少試書,有所得,輒記之.其有不合,時復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則遂削之.積三十余年,乃成一編.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錄.
3、(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見論語.子張篇)由此可知,此書是炎武在每天讀書時,遇有心得就隨手記下來;日積月累,加以整理后而作成的.題 解管子.牧民篇:廉,不蔽惡;恥,不從枉;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按:管子是春秋時代的大政治家,大思想家,他本著四維來建設國政,領導諸侯,使中國不受夷狄的侵凌,所以孔子以仁來推崇他.四維是治國之本,實不容否認.所以炎武強調(diào)廉恥與國運有密切關系.淮南子.泰族訓:民無廉恥,不可治也.古來賢者治國,無不本於廉恥,蓋廉為立身之大節(jié),恥為根心之大德,廉恥泯沒,國族自然隨之淪亡.課文翻譯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謙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4、。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jié)。五代史馮道傳論道:“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泵畎?,管子的善于立論!禮義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恥,是為人立身的大節(jié)。 課文翻譯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恥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這種地步,那便災禍、失敗、逆亂、死亡,也就都隨之而來了;何況身為大臣而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末天下哪有不亂,國家哪有不亡的呢? 課文翻譯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泵献釉唬骸叭瞬豢梢詿o恥,無恥之恥,
5、無恥矣!”然而在這四者之間,恥尤其重要。因此孔子論及怎么才可以稱為士,說道:“個人處世必須有恥?!泵献诱f:“人不可以沒有恥,對可恥的事不感到羞恥,便是無恥了?!?課文翻譯又曰:“恥之于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禮犯義,其原皆生于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又說:“恥對于人關系大極了,那些搞陰謀詭計?;拥娜耍歉菊劜簧蠍u的。”其所以如此,因為一個人的不廉潔,乃至于違犯禮義,推究其原因都產(chǎn)生在無恥上。因此(國家領袖人物)士大夫的無恥,可謂國恥。 課文翻譯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歲寒,雞鳴不已于風雨,彼昏之日
6、,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會和道德日益衰微,禮義被拋棄,廉恥被摜在一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凜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風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雞鳴,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實在未嘗沒有獨具卓識的清醒者啊!課文翻譯頃讀顏氏家訓,有云:“齊朝一士夫,嘗謂吾曰:吾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吾時俯而不答。最近讀到顏氏家訓上有一段話說:“齊朝一個士大夫曾對我說:我有一個兒子,年已十七歲,頗能寫點文件書牘什么的,教他講鮮卑話,也學彈琵琶,使之稍為通曉一點,用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處受到寵愛。我當時低首不答。 課文翻譯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
7、此業(yè),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亂世,猶為此言,尚有小宛詩人之意,彼閹然媚于世者,能無媿哉!怪哉,此人竟是這樣教育兒子的!倘若通過這些本領能使自己做到卿相的地位,我也不愿你們這樣干?!卑ィ☆佒撇坏靡讯鍪擞趤y世,尚且能說這樣的話,還有小宛詩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獻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慚愧么?以下各書(篇章)作者牧民篇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層次結構第一段:開宗明義,直接揭示中心論點。作者認為,禮義乃治人之大法,廉恥乃立人之大節(jié),若不廉無恥,則禍敗亂亡會無所不至。第二段:從歷史的角度提出要提倡廉恥。用例證說明時代需要“獨具卓識的清醒者”。第三段:顧炎武以顏氏家訓為例
8、,贊揚了顏之推遭時之亂而保持氣節(jié)的義行,鞭撻了北齊士大夫喪失氣節(jié),奴顏婢膝,賣身求榮的無恥行徑,并由此對明清易代之際那些“閹然媚于世”的大臣們,表示了憤怒的譴責,強調(diào)要做“獨醒之人”。分析課文 禮義廉恥,是中華民族可貴的道德傳統(tǒng)。這篇短文分為三大段。第一段開篇即以五代史馮道傳所引管仲名言為全文張本,開宗明義,直接揭示中心論點。作者認為,禮義乃治人之大法,廉恥乃立人之大節(jié),若不廉無恥,則禍敗亂亡會無所不至。分析課文 而國家大臣若不講廉恥,則將導致亡國。繼而指出:禮義廉恥四者之中,“恥尤為要”,并用孔子“行己有恥”及孟子“人不可以無恥”的名言為例證,推斷出“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的結論。分析課文
9、 顧炎武目睹明亡后,士大夫們紛紛屈節(jié)仕清,所謂“薊門朝士多狐鼠,舊日須眉化兒女。生女須教出塞裝,生男要學鮮卑語?!保櫻孜渌E門送子德歸關中)對這種不講廉恥、士風敗壞之丑行深惡痛絕,稱之為“國恥”。分析課文 在第二段里,作者使用了比喻句呼吁時代需要“獨具卓識的清醒者”。從歷史的角度提出要提倡廉恥。分析課文 顧炎武忠于明朝,反清復明之志至死不渝,故對士大夫們的仕清之舉譴責鞭撻,這在今天看來,無疑有其時代與民族的局限。但他提倡“行己有恥”卻絕對是正確的。分析課文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終于滅吳雪恥;蘇武冰天雪地持節(jié)牧羊,不辱使命,名揚青史?!爸獝u”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優(yōu)良道德傳統(tǒng),成為愛國主義的重要心理基礎。分析課文 那些賣國投敵、認賊作父、傷天害理、奴顏婢膝者,自當為國人所不齒。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廉恥一文,仍有現(xiàn)實意義,它將激勵我們自覺加強自身修養(yǎng),成為“行己有恥”的人。主 旨顧炎武探討學問,注意民生,除正德,利用,厚生之事外,尚有極強烈之節(jié)操,極豐富之民族精神,常本民族立場,嚴夷夏之辨,或引古證今,口誅筆伐,雖身陷夷狄而心存漢室.炎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信公司投訴處理方法和技巧
- 2025授權房屋租賃的合同樣本
- 2025年股權贈與合同協(xié)議范本
- 門樓設計工程合同協(xié)議
- 鍍鋅材料售賣合同協(xié)議
- 青浦區(qū)機房建設合同協(xié)議
- 食堂改造設計合同協(xié)議
- 隧道運輸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地下工程強夯施工合同補充協(xié)議書
- 門窗導購員合同協(xié)議
- 人工智能設計倫理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學
- 《陸上風電場工程概算定額》NBT 31010-2019
- GB/T 6177.1-20162型六角法蘭面螺母
- GB 5906-1997塵肺的X線診斷
- 多維閱讀第4級Animal Fathers 動物爸爸 課件
-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課程與教學論》形考任務3試題及答案
- 工作責任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試行)
- 新中考考試平臺-考生端V2.0使用手冊
- 人教版(PEP)四年級英語下冊Unit-5-優(yōu)質(zhì)課件
- 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七年級下冊(2023年新編) 三角形《認識三角形》教學設計
- DB51∕T 991-2020 農(nóng)用機井技術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