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淺談中國畫與油畫的異同_第1頁
免費-淺談中國畫與油畫的異同_第2頁
免費-淺談中國畫與油畫的異同_第3頁
免費-淺談中國畫與油畫的異同_第4頁
免費-淺談中國畫與油畫的異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摘要中國傳統(tǒng)繪畫習慣上被稱為“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內自成獨特體系。它用毛筆、墨,和國畫顏料,在特制的宣紙或絹上作畫。在題材上有人物畫、山水畫、花鳥(卉)畫、動物畫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引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兩種,各有蹊徑,互有特色。油畫(an oil painting; a painting in oils)是西洋繪畫的一個畫種,是“西洋畫”體系的代表。它起源并發(fā)展于歐洲,到近代成為世界性的重要畫種。它是以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制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揮發(fā)性的松節(jié)油和速干性的亞麻仁油、植物樹脂等。畫面所附著的顏料有較強的硬度,當

2、畫面干燥后,能長期保持光澤。憑借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較充分地表現(xiàn)描繪對象,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差異一 中國畫注重主觀意境,,西洋畫注重客觀寫實。二 在造型上,中國畫重神韻,西洋畫重形似。三 其它方面的異點:兩者所用的工具材料、畫的風格、內涵與形式、裝裱等的差別。關鍵詞:國畫 西洋畫 造型 內涵與形式目錄摘要0一 中國畫注重主觀意境,,西洋畫注重客觀寫實3二 中國畫重神韻,西洋畫重形似3(一)中國畫盛用線條,西洋畫線條都不顯著3(二)中國畫不注重透視法,西洋畫極注重透視法3(三)東洋人物畫不講解剖學,西洋人物畫很重解剖學3(四)中國畫不重背景,西洋畫很重背景3(五)東洋畫題材以自然為主,西洋

3、畫題材以人物為主3三 中國畫與油畫的審美價值傾向的區(qū)別3(一)中國古典繪畫重視物象內在精神和作者主觀情感的表現(xiàn)3(二) 歐洲傳統(tǒng)油畫中更加重視客觀物象形貌逼真的再現(xiàn)3四 其它方面的異點3(一) 中國畫所用的工具材料和表現(xiàn)方法與西洋畫的區(qū)別3(二) 畫的風格、內涵與形式、裝裱的差別31.畫的風格的差別31.內涵與形式的差別31.裝裱的差別3參考文獻3淺談中國畫與油畫的差異中國傳統(tǒng)繪畫習慣上被稱為“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內自成獨特體系。有著民族形式和風格,畫具主要是毛筆和顏料,畫紙是宣紙或絹帛,表現(xiàn)手法主要運用線條和墨色進行創(chuàng)作。在技法上又可引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兩種,各有蹊徑,互有特色。油畫(an

4、oil painting; a painting in oils)是西洋繪畫的一個畫種,是“西洋畫”體系的代表。它起源并發(fā)展于歐洲,到近代成為世界性的重要畫種。它是以植物油調和顏料,在畫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制作的一個畫種。憑借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較充分地表現(xiàn)描繪對象,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上,中國畫注重主觀意境,,不拘泥于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fā)作者的主觀情趣,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西洋畫則注重客觀寫實,講求“以形寫形”, 強調畫面的整體性和概括性;在造型上,中國畫重神韻,西洋畫重形似;在審美價值的傾向上,中國畫重視物

5、象內在精神和作者主觀情感的表現(xiàn),油畫中更加重視客觀物象形貌逼真的再現(xiàn);其它方面,兩者所用的工具材料、畫的風格、內涵與形式、裝裱等都有明顯的區(qū)別。以下是中國畫與油畫差異的具體介紹:一 中國畫注重主觀意境,西洋畫注重客觀寫實圖(2)圖(1)中國畫主要使用線條、輪廓、畫面淡雅來達到意境,它是一個寫意的畫種,抽象性很強。而油畫主要使用光影、真實、畫面鮮艷來自寫實。它是一個寫實的畫種,對于真實的表現(xiàn)力是很強。中國畫以水墨為主,故稱水墨畫為國畫,講究留白,講究意境,不能滿紙都畫滿,要有一些地方空出來,給觀者以想象的空間,山水畫尤甚。而繪人物更是著重神韻,也許解剖比例略有偏差,造型結構稍欠嚴謹,但其中韻味十

6、足,給人一種精神上的一致性。 油畫是西洋繪畫的一種,注重透視關系,講究人物比例,強調色彩變化,所以畫出的人物十分真實,但油畫卻不適合畫大型的風景,因為它是焦點透視,只適用于從某一點上望去的風景,要想很大幅的風景畫就必須采用散點透視法,而國畫之所以適合畫風景正是因為采用了散點透視法,現(xiàn)在也有不少外國人畫風景學習中國的方法,然后將散點透視與焦點透視相結合,整個畫面采用散點透視,而某一處具體的地方采用焦點透視。 二 中國畫重神韻,西洋畫重形似(一)中國畫盛用線條,西洋畫線條都不顯著。 線條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畫家用以代表兩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國畫中,描一條蛋形線表示人的臉孔,其實人臉孔的周圍并無

7、此線,此線是臉與背景的界線。又如畫一曲尺形線表示人的鼻頭,其實鼻頭上也并無此線,此線是鼻與臉的界線。又如山水、花卉等,實物上都沒有線,而畫家盛用線條。山水中的線條特名為“皴法”。人物中的線條特名為“衣褶”。都是艱深的研究工夫。西洋畫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線。所以西洋畫很像實物,而中國畫不像實物,一望而知其為畫。蓋中國書畫同源,作畫同寫字一樣,隨意揮灑,披露胸懷。19世紀末,西洋人看見中國畫中線條的飛舞,非常贊慕,便模仿起來,即成為“后期印象派”。但后期印象派以前的西洋畫,都是線條不顯著的。 (二)中國畫不注重透視法,西洋畫極注重透視法 透視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現(xiàn)立體物。西洋畫力求肖似真

8、物,故非常講究透視法。試看西洋畫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體都很正確,競同真物一樣。若是描走廊的光景,競可在數(shù)寸的地方表出數(shù)丈的距離來。若是描正面的鐵路,競可在數(shù)寸的地方表出數(shù)里的距離來。中國畫就不然,不歡喜畫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體相很顯著的東西,而歡喜寫云、山、樹、瀑布等遠望如天然平面物的東西。偶然描房屋器物,亦不講究透視法,而任意表現(xiàn)。例如畫庭院深深的光景,則曲廊圖(3)洞房,盡行表示,好似飛到半空中時所望見的;且又不是一時間所見,卻是飛來飛去,飛上飛下,幾次所看見的。故中國畫的手卷,山水連綿數(shù)丈,好像是火車中所見的。中國畫的立幅,山水重重疊疊,好像是飛機中所看見的。因為中國人

9、作畫同作詩一樣,想到那里,畫到那里,不能受透視法的拘束。所以中國畫中有時透視法會弄錯。但這弄錯并無大礙。我們不可用西洋畫的法則來批評中國畫。 (三)東洋人物畫不講解剖學,西洋人物畫很重解剖學。 解剖學,就是人體骨骼筋肉的表現(xiàn)形狀的研究。西洋人作人物畫,必先研究解剖學。這解剖學英名曰anatomy for art students,即藝術解剖學。其所以異于生理解剖學者,生理解剖學講人體各部的構造與作用,藝術解剖學則專講表現(xiàn)形狀。但也須記誦骨骼筋肉的名稱,及其形狀的種種變態(tài),是一種艱苦的學問。但西洋畫家必須學習。因為西洋畫注重寫實,必須描得同真的人體一樣。但中國人物畫家從來不需要這種學問。中國人畫

10、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態(tài)的特點,卻不講人物各部的尺寸與比例。故中國畫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稱。女子則蛾眉櫻唇,削肩細腰。倘把這些人物的衣服脫掉,其形可怕。但這非但無妨,卻是中國畫的好處。中國畫欲求印象的強烈,故擴張人物的特點,使男子增雄偉,女子增纖麗,而充分表現(xiàn)其性格。故不用寫實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四)中國畫不重背景,西洋畫很重背景。圖(5)圖(4) 中國畫不重背景,例如寫梅花,一支懸掛空中,四周都是白紙。寫人物,一個人懸掛空中,好像駕云一般。故中國畫的畫紙,留出空白余地甚多。很長的一條紙,下方描一株菜或一塊石頭,就成為一張立幅。西洋畫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

11、其背景為桌子。人物,其背景為室內或野外。故畫面全部填涂,不留空白。中國畫與西洋畫這點差別,也是由于寫實與傳神的不同而生。西洋畫重寫實,故必描背景。中國畫重傳神,故必刪除瑣碎而特寫其主題,以求印象的強明。 (五)東洋畫題材以自然為主,西洋畫題材以人物為主。 中國畫在漢代以前,也以人物為主要題材。但到了唐代,山水畫即獨立。一直到今日,山水常為中國畫的正格。西洋自希臘時代起,一直以人物為主要題材。直到19世紀,方始有獨立的風景畫。風景畫獨立之后,人物畫也并不讓位,人物畫在今日仍為西洋畫的主要題材。 三 中國古典繪畫與歐洲傳統(tǒng)油畫的審美價值傾向的區(qū)別(一)、在審美傾向上,中國古典繪畫則更加重視物象內在

12、精神和作者主觀情感的表現(xiàn)。中國繪畫尚意,重表現(xiàn)、重情感。中國古典繪畫根基于中國民族的基本哲學,即易經的宇宙觀。以老莊哲學為指導理論,“天人合一”為其追求的至高境界,顧愷之“傳神論”的提出使中國畫從一開始就以“神”為中心,而以“形”為表現(xiàn)“神”的一種手段。 “以形寫神”成為中國畫之要義,千古不易。中國畫就因此形成“以書入畫”、“寫胸中之丘壑”、非畫也,真道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chuàng)作特點。超于物象之外,似真似幻的畫面。(二)、在歐洲傳統(tǒng)油畫中更加重視客觀物象形貌逼真的再現(xiàn)。歐洲傳統(tǒng)油畫尚形,歐洲傳統(tǒng)油畫重再現(xiàn)、重理性。歐洲傳統(tǒng)油畫根植于“模仿自然”與“和諧的形式”的藝術觀念,其境界淵源基礎

13、在于古希臘的雕刻與建筑?!袄L畫是對所見之物的描繪 例如你們借助顏色模仿凹陷與凸起,陰影與光亮,堅硬與柔軟,平與不平,準確的把它們再現(xiàn)出來。(蘇格拉底)。其宇宙觀點仍是一貫的。即“人與物”、“心”與“境”的對立相視。這種物我對立的觀點,使歐洲傳統(tǒng)油畫偏重在二維空間產生三維真實的幻象。場面開闊如真,人物形象具體的畫面。 四 其它方面的異點:兩者所用的工具材料、畫的風格、內涵與形式、裝裱的差別。(一)中國畫所用的工具材料和表現(xiàn)方法與西洋畫的區(qū)別。中國畫往往采用中國特制的毛筆、墨或顏料,在宣紙或絹帛上作畫。由于采用毛筆作畫,使得“筆墨”成為中國國畫技法和理論中的重要術語,甚至有時為中國畫技法的總稱。所

14、謂“筆”,是指鉤、勒、點、皴等運用毛筆的不同技巧和方法,使中國畫表現(xiàn)出無窮變化的線條情趣;所謂“墨”,則是指中國畫以墨代色,使墨色產生豐富而細微的色度變化,也就是常講的“墨分五彩”。油畫故名思意,是以油為主料,配合礦物燃料和蛋清的混合物調制;油畫筆通常為扁平狀,堅韌而富有彈性;油畫選擇的畫紙通常選用亞麻布,并在畫布上涂抹乳膠,同時把布繃在畫框中進行繪畫。而且,兩者的繪畫用的顏料也不同,中國畫主要用水分較多,顏色素雅的顏料;油畫主要使用粘黏性較大,色彩艷麗的顏料。中國畫的畫面給人頗附想象,優(yōu)雅平靜的感覺,油畫則給人真實立體色彩明快的感覺。中國畫的山水、花鳥往往含有象征性,例如梅花、松樹象征不畏嚴

15、寒,頂風冒雪,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西洋畫風景和靜物畫主要是追求畫面上的美,講究光和色的調和,畫的內容反而居于次要地位。圖(6)中國畫的景物,不重視、也不描繪物體上的光及色彩變化,而注重景物的神韻,即不重視形似而重視神似,注重“以形傳神”、“形神兼?zhèn)洹薄?中國畫的題跋印章,是中國畫獨有的,也是區(qū)別西洋畫的最大特點。中國畫善于將詩、書、畫、印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并且通過題款用印來提高或補充觀賞者的鑒賞和理解,還可以豐富畫面的變化,起到互相襯映、點綴與平衡構圖的作用。 (二)畫的風格、內涵與形式、裝裱的差別。1. 畫的風格上:油畫顏色多次覆蓋,普遍較厚,有抽象,具象和印象;國畫

16、有的有留白,有的有題字,講究意境,大多不寫實。2. 內涵與形式上:繪畫藝術,歷史遙追數(shù)千年,為中華傳統(tǒng)藝術之瑰寶。油畫為西方繪畫藝術,清代始流入中國。比起西畫,國畫除了繪畫工具的不同外,尤是以其詩、書、畫、印的作品構成以及畫作本身含就的中華文化底蘊是別于西方繪畫藝術的最大特質。3. 裝裱方面:油畫有框,沒有玻璃鏡片;國畫有的是玻璃框,有的就是卷軸,無框無鏡片,可以卷起,方便攜帶 上述都是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差異。由此可知中國畫趣味高遠,蘊含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文化內涵、哲學觀和審美觀,透著各個時期的社會意識和審美情趣;西洋畫追求形似,注重透視關系,講究人物比例,強調色彩變化,所以畫出的人物、風景都十分真實,顯得趣味平易。因而作為藝術研究,西洋畫不及中國畫的精深;作為民眾欣賞,中國畫不及西洋畫的普通。參考文獻1. 秦夢娜 編著中國繪畫文化 時事出版社 2008年1月第一版2. 吳傳義 主編中國書畫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8年8月第一版3. 李少林 主編歐洲藝術史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年4月第一版4. 劉綱紀 著中國書畫美術與美學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6年10月第一版5. 楊先藝 主編西方藝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