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鋼一廠轉(zhuǎn)爐工藝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1頁
煉鋼一廠轉(zhuǎn)爐工藝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2頁
煉鋼一廠轉(zhuǎn)爐工藝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3頁
煉鋼一廠轉(zhuǎn)爐工藝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4頁
煉鋼一廠轉(zhuǎn)爐工藝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轉(zhuǎn)爐工藝環(huán)節(jié)作業(yè)標準 第一部分 轉(zhuǎn)爐工藝環(huán)節(jié)作業(yè)標準1.裝入量控制標準1.1 各爐鐵水、廢鋼量參考表和裝入量規(guī)定(分階段定量裝入)爐齡裝入量(t)爐座 1-5 6 200 200 鐵 水 鐵 水廢 鋼鐵 水 廢 鋼 1#-2#4543±17±146±18±1 3#-4#38±134±0.55±0.536±0.55±0.51.1.1 廢鋼量根據(jù)鐵水溫度、成分、廢鋼種類適當調(diào)整,確保過程和終點溫度穩(wěn)定。1.1.2 在大補爐后、爐底上漲等情況下,適當降低1-2t裝入量并調(diào)整廢鋼量。1.2 兌鐵、加廢鋼的數(shù)量必須

2、準確記錄。小數(shù)點后保留1位。1.3廢鋼潮濕或輕型廢鋼量大必須先加廢鋼。2.渣料加入作業(yè)標準2.1 造渣方法的選擇:造渣方法定義采用條件注意事項單渣法在吹煉過程中只造一次渣,中途不倒渣,不扒渣,直到出鋼1、 鐵水含Si大于0.65%、小于0.80%2、 鐵水含S小于0.05%單渣留渣法將上一爐出鋼后的高堿度爐渣全部留給下一爐使用,中途不倒渣。鐵水含Si小于0.65%氧化性較強的爐渣留渣時,必須在兌鐵水前首先加石灰稠化爐渣,防止兌鐵水時產(chǎn)生噴濺。雙渣留渣法將上一爐出鋼后爐內(nèi)的高堿度、高溫度并含有一定數(shù)量 (FeO)終渣留下一部分或全部給下一爐使用,吹煉中途倒渣后造新渣鐵水含Si大于0.80%雙渣法

3、操作的關鍵是倒渣時間,應選擇在渣中含磷量最高,含鐵量最低的時刻,能達到脫磷效率最高,鐵的損失最小的效果;2.2 渣料量以及加入方式和加入時間的確定:2.2.1 渣料量的確定:在保證終渣R2.6-2.8的基礎上,根椐鐵水和生鐵含Si、P、S及其裝入數(shù)量、冶煉鋼種以及上爐溫度、終點渣情況、物料質(zhì)量等條件確定渣料加入種類和數(shù)量。鐵水成分%白灰Kg白云石Kg鎂球Kg0.60452050.70602050.80652052.2.2 渣料加入方式:所有物料基本上可分2-3批加入。特別是冷卻劑、化渣劑在冶煉中期加入時,更要采取小批量多批次的方法。2.2.3 每批渣料加入時間以及加入數(shù)量:2.2.3.1正常情

4、況下,第一批料在降槍開吹的同時,加入白灰總量的12- 23(雙渣時加入總量的13);鎂球、白云石的全部或12(雙渣時在二批料加入);冷卻劑量大時加入總量的12,冷卻劑量小時在二批料分批加入。第二批料在Si、Mn反應基本完成,C火焰初起,頭批料基本化透時加入剩余的各種物料。剩余白云石、鎂球一次加入;冷卻劑、化渣劑、根據(jù)化渣和溫度情況分批加入,以小批量、多批次為原則,并要求所有物料在終點前3分鐘加完。2.2.3.2 當鐵水溫度特別低(小于1150)時,要在降槍開吹30-60秒后再開始加料。加入方式同正常情況。3.氧槍操作作業(yè)標準3.1 接班后仔細觀察相關儀表、確認各種聯(lián)鎖是否正常。前三爐內(nèi)必須組織

5、測有效高度和量液面,并記錄。3.2 使用氧壓和氧氣流量的控制要求:3.2.1總管氧壓應在1.0-1.2Mp,使用氧壓應控制在0.8-0.9Mp,以確保充分發(fā)揮氧槍的設計能力。3.2.2氧氣流量1-2#爐按10000-12000m3h;3#爐按8500-9500m3h;4#爐按9500-11000m3h。3.3 槍位控制:3.3.1正常槍位的控制基準 爐座 槍位開吹槍位最高槍位拉碳槍位1#-2# 1000mm 1500mm 900mm 3#-4# 800mm 1300mm 600mm 過程槍位控制原則吹煉時期原則特點要求操作前期早化渣、化好渣、以利于最大限度的脫除S、P。Si、Mn迅速氧化、渣中

6、SiO2的濃度大,熔池溫度不高石灰盡快地化好適當加入氧化鐵皮球,采用較高槍位中期繼續(xù)化好渣、化透渣、快速脫C、不噴濺、熔池均強烈脫C避免“返干適當提槍,使渣中(FeO)在10%-15%,均勻升溫后期進一步調(diào)整好爐渣的氧化性和流動性,繼續(xù)脫除S、P,均勻熔池的溫度和成分,降低終渣的 (FeO)含量。保證溫度和成分均勻化渣不良時應先適當提槍化渣,在接近終點時,再適當降槍,加強攪拌,降低(FeO3.3.2 開新爐時的開吹槍位應比基準槍位提高100mm,以便加強化渣和對爐襯的燒結(jié)。 3.3.3 冶煉回爐鋼時開吹槍位和過程槍位要比正?;鶞蕵屛唤档?0100mm。 3.3.4 冶煉中碳和高碳鋼、復吹工藝正

7、常使用時,拉碳槍位應提高50100mm。 3.3.5 冶煉低碳時拉碳槍位應降低50100mm。 3.3.6 當氧氣使用壓力低于設計氧壓1015時,各期操作槍位必須降低50100mm。當氧氣使用壓力低于設計氧壓15以上時,停止冶煉。 3.3.7 拉碳降槍時間必須大于30s,最好大于1min。低氧壓拉碳時,降槍時間必須大于1min,最好大于1.5min。 3.4 氧槍操作嚴禁吊吹,降槍時要緩慢,幅度應控制在100200mm。特別是拉碳降槍時,每次動作應控制在50100mm。 3.5 氧槍粘鋼時嚴禁擼槍。當氧槍粘鋼不能涮掉且粘槍位置接近爐口時要及時更換。 3.6 吹煉過程中發(fā)現(xiàn)氧槍大量漏水,要及時關

8、閉氧氣和氧槍水提起氧槍,嚴禁搖爐。4.溫度控制作業(yè)標準4.1 溫度控制的基本原則:前期升溫迅速,中期升溫平穩(wěn),后期按鋼種要求溫度調(diào)整。4.2 過程溫度的判斷和調(diào)整4.2.1吹煉前期:主要根據(jù)碳火焰上來的早晚判斷溫度的高低,在2.5-3min碳火焰上來溫度屬于正常。前期溫度低,可適當降低槍位50-100mm吹煉提溫;反之,溫度高,可提前加入二批料加以控制。此期溫度易偏低。4.2.2 吹煉中期:主要根據(jù)爐口火焰特征、氧槍進出水溫差(與氧槍設計有關,一般應保持在8-10)、返干情況判斷溫度。此期溫度易偏高。溫度高,向爐內(nèi)追加冷卻劑進行調(diào)整,但每次加入量應控制在50-100kg。溫度低時,可適當降槍1

9、00-200mm提溫。4.2.3吹煉末期(重點):主要依據(jù)爐口火焰、取勺樣、看爐膛情況和測溫槍測溫進行綜合判斷。4.2.3.1 當終點溫度低于要求20以內(nèi),碳高于鋼種要求上限時,可直接補吹提溫出鋼;溫度低超出20以上,且碳低于鋼種要求中下限時,應加硅鐵提溫。硅鐵升溫0.14kg噸鋼。但要注意回磷情況和降碳的升溫。一般含C 0.20%左右時,每降0.01%的C出鋼溫度可升高1.5-24.2.3.2當終點溫度高于鋼種要求10以內(nèi),碳符合鋼種要求的中下限時,可直接出鋼,到吹氬站用干凈冷鋼調(diào)溫或延長吹氬時間和鎮(zhèn)靜時間進行調(diào)整;當溫度高于要求10以上,且C在鋼種要求上限時,要適當加入生白云石及白云石后(

10、此時加入的物料必須干燥)降槍點吹降溫,并測溫取樣合適后出鋼,嚴禁使用鐵皮球及礦石降溫。 4.3 各種冷卻劑的冷卻效應換算值(以廢鋼冷卻效應為1)廢鋼 礦石鐵皮白灰白云石生鐵生白云石1.03.03.351.01.050.6-0.73.04.4鋼種終點爐內(nèi)、氬前、氬后溫度控制標準按工藝卡要求執(zhí)行4.4.1采用涼包或有包底、包壁結(jié)冷鋼,可比要求溫度適當提高10-20。有包底的包或非復產(chǎn)時的涼包禁止開新機使用。4.4.2 開新爐前10爐以內(nèi)的溫度,要比正常爐爐內(nèi)溫度控制提高10-20。4.5 溫度控制參考值4.5.1 鋼水在爐內(nèi)鎮(zhèn)靜溫降為2-3min。4.5.2 吹氬過程溫降為20左右。4.5.3 正

11、常情況下,出鋼溫度損失為30-50 4.5.4 鋼水在鋼包內(nèi)鎮(zhèn)靜溫降為0.8-1.5min,小鋼包取上限。4.5.5 各種不同因素的變化對終點溫度的影響:項目鐵水SiT廢鋼鐵水量Fe-Si包內(nèi)合金化變化量±0.01%±10±6kg±1t1kgt±7kgt影響溫度±1.8±810±136 105.測溫作業(yè)標準5.1 檢查測溫系統(tǒng),線無破損、槍頭緊固、儀表顯示環(huán)境溫度。5.2 偶頭頭部無凹陷、紙管完好。按到槍上與槍頭緊密結(jié)合,儀表回零,指示燈顯示綠色。5.3 不能用槍頭頂硬物。測溫時身體不能正對爐口。5.4 測溫時槍與

12、鋼液面呈30度角,保證插入鋼水30cm以上。5.5鋼包測溫時,測溫槍與水平夾角呈45°-60°插入,插入深度在20-40cm之間。槍頭與包壁和翻騰鋼液處距離大于20cm以上。5.6 槍插入鋼水測溫時間不能超過15秒。溫度顯示后快速把槍拔出。5.7 測溫完畢,立即換好偶頭,準備下次測溫。6.取樣作業(yè)標準6.1取樣前檢查樣勺應干燥潔凈。取樣時身體不能正對爐口,并且 應先將樣勺在爐渣中翻轉(zhuǎn)兩次均勻掛渣,然后將樣勺倒扣與鋼液面呈30°角插入鋼液約30cm后翻正,再平穩(wěn)的端出樣勺。6.2 取出的樣應達到:樣勺滿而不裸露鋼水,表面有渣層均勻覆蓋,勺中鋼水應不少容積的23。6.

13、3 樣子取出后,選擇干燥地面平穩(wěn)放好。待煉鋼工快速撥去渣子看完鋼樣后,迅速端起樣勺40-50cm高,把鋼水均勻細流倒入樣模或另一人用潔凈鐵锨與地面約呈45°角快速配合片取氧化樣。6.4 待鋼液凝固后,把樣勺殘鋼磕出備用。7.出鋼作業(yè)標準7.1 實行前后擋渣出鋼。出鋼前加擋渣塞擋前期渣,出鋼末期加擋渣球防止下渣。7.2 出鋼前要確認合金加料管通暢、旋轉(zhuǎn)靈活。加合金時,合金加料管要對準鋼流。7.3 出鋼時,一人搖爐操作一人指揮。見出鋼口圓流出鋼時再停止搖爐或緩慢搖爐,避免從出鋼口大量下渣和從爐口下渣。7.4 合金加入時間控制:出鋼到13時開始加入合金至出鋼到34時加完。7.5 擋渣球加入

14、時間:根據(jù)出鋼口的大小決定。較大時,出鋼到12加入。較小時,出鋼到35加入。擋渣球應加到出鋼口上方。7.6 出鋼后期,要認真觀察鋼流情況,既要保證鋼水出凈,又要避免后期大量下渣。鋼包內(nèi)渣層厚度應控制在50-80mm以內(nèi)。7.7 出鋼不能過滿,鋼包液面與包沿距離不小于300mm。7.8 出鋼時間控制:50t轉(zhuǎn)爐不得小于2.5 min;40t轉(zhuǎn)爐不得小于2min;7.9 出鋼口維護以鋼水圓流為標準,否則進行維護或更換。8.脫氧合金化作業(yè)標準8.1 脫氧方法采取鋼包沉淀脫氧,爐后喂線微調(diào)。8.2脫氧后鋼水氧活度應控制在4060ppm范圍之內(nèi)。(特殊鋼種按工藝卡執(zhí)行)8.3 脫氧劑加入原則:脫氧用的先

15、加,合金化用的后加;不易氧化的早加,易氧化的貴重合金后加。8.3.1 對于普通建筑用鋼,可按先強后弱或強-弱-強的順序加入,但必須充分吹氬。能保證合金吸收率的穩(wěn)定。8.3.2 鋼種純凈度要求較高或冷軋用料,應按先弱后強的順序加入。確保夾雜物的上浮。8.3.3 合金化應本著“死配活加”的原則。根據(jù)裝入量準確計量合金數(shù)量,但必須根據(jù)出鋼量和終點C、溫度、出鋼口、脫氧情況等因素進行調(diào)整。合金加入量計算公式:合金加入量=鋼種規(guī)格中限%-終點殘余成分%/鐵合金中合金元素含量%×合金元素吸收率%×10008.4 合金化要求: 鋼種成分按照工藝卡要求執(zhí)行8.5 加入時間:對準鋼流出鋼13

16、時開始加入到34時加完。8.6 各種合金的吸收率 元素吸收率C%SiMnTiVCrPNb0.0865-7570-8045-6080-9090-95與Si的80-900.08-0.1570-8075-8555-7085-9590-95吸收率-0.1675-8580-90-90-9590-95相同-9.吹氬作業(yè)標準9.1 吹氬必須采用底吹方式,當?shù)状挡煌笗r,可采用氬棒頂吹,但氬棒必須干燥。9.2 吹氬開氣時,要緩慢開啟閥門,調(diào)整吹氬強度。用氬棒時必須先開氣再降棒。9.3吹氬強度控制:吹氬前期1分鐘采用大氬氣量,之后采用軟吹,鋼面微微波動即可。9.4 吹氬時間控制:50t包必須大于8min 40t包

17、必須大于6min品種鋼按工藝卡要求執(zhí)行。9. 5 后吹20s以上或后吹二次以上的鋼水,吹氬時間延長2min。9.5 采用頂吹方式時,如氬棒中部漏氣或直徑小于新棒12或長度不足棒長35時,必須更換。9.6 采用頂吹方式時,氬棒必須降至最低點或距離包底300400mm處調(diào)整吹氬強度至要求控制范圍。10.冶煉回爐鋼作業(yè)標準10.1 發(fā)生回爐鋼必須清楚回爐原因、鋼種、數(shù)量,禁止折包或隱瞞不報。10.2 處理回爐鋼時,裝入量必須準確,嚴禁超裝。10.3 滿包鋼需要回爐處理時,必須分二次回爐,每次回爐鋼量不能超過裝入量的一半。10.4 處理低溫回爐鋼必須在20min以內(nèi)完成,以防溫度損失嚴重造成鋼包不能使

18、用。10.5 大約3t回爐鋼相當于1t廢鋼的冷卻效應。10.6 當回爐鋼量大,溫度不足時,可采用加入Fe-Si提溫。禁止干吹。10.7 回爐鋼的冶煉:10.7.1按補充的鐵水的成分和數(shù)量配加渣料。回爐鋼量大時,渣料可一次加入。終渣R按2.8-3.0控制。10.7.2槍位控制要比正常冶煉時降低50-100mm,保證熔池攪拌均勻,但要防止燒槍和金屬噴濺。10.8 冶煉回爐鋼注意終點脫氧和合金化。鋼水氧化性比較強,不能造成翻包。合金吸收率比正常時偏低5%左右。同時注意考慮鋼中余Mn。余Mn可按30-40%考慮。10.9 冶煉的回爐鋼水禁止開新機使用。11.冶煉高S鐵水的作業(yè)標準 11.1 高S(0.

19、050%)鐵水不能冶煉品種鋼。同時,加強生產(chǎn)組織協(xié)調(diào),保證爐機匹配。11.2 當在冶煉終點發(fā)現(xiàn)S高時,必須及時采取措施處理,倒掉一部分終渣,從造新渣。當氧化樣低于工藝卡內(nèi)控要求時,方可出鋼。11.3 當鐵水S高,按正常冶煉不能滿足鋼種需要時,必須采用雙渣操作。渣料白灰最多可加入120/t。同時,可加入Mn-Si幫助去S。11.3.1裝入量按正常裝入量的95%裝入,降低廢鋼比到10%。廢鋼采用優(yōu)質(zhì)廢鋼。當鐵水S0.070%時,采用全鐵水煉鋼。11.3.2 冶煉過程要全程化渣,可按3-4kg/t鋼加入螢石,保證渣子良好的流動性,創(chuàng)造脫S的條件。 11.3.3過程溫度控制要高些。終點溫度按鋼種上限控

20、制出鋼。11.3.4終渣R按3.5-4.0左右控制 。合金化時,Mn按中上限配加。11.4高S鐵水冶煉的鋼水必保吹氬時間5min,喂Ca-Si線1mt,并在吹氬站調(diào)整好溫度。11.5在吹氬站用定氧槍定氧,控制鋼水的氧活度在40-60ppm范圍以內(nèi)。 12.氧槍漏水更換及倒氧槍作業(yè)標準12.1氧槍漏水成線時,必須及時倒槍更換。12.2倒氧槍時,電鉗工到現(xiàn)場監(jiān)護操作工操作。并確認每步操作正確。12.3首先確保氧槍能提出氮封口,并提到最高點。同時,把高壓水、氧氣、氮氣轉(zhuǎn)換到備用氧槍。12.4提到最高點后,拔橫移小車出固定銷,開動橫移小車,把備用氧槍與滑道對正,插好橫移小車的固定銷,降槍。12.5降槍

21、時,氮封口處有專人扶槍并指揮。氧槍降到氮封口以內(nèi)后,確認煙道內(nèi)無粘鋼頂卡,氧槍鋼絲繩卷曲規(guī)范、無壓繩、亂繩,高壓水、氧氣、氮氣正常后轉(zhuǎn)入正常操作。13.轉(zhuǎn)爐維護標準13.11、主任要每天觀察爐況,及時調(diào)整操作。煉鋼工、渣料工、一助手要爐爐觀察爐況及終渣情況,做到看好渣、調(diào)好渣、濺好渣。13.2濺渣終渣成份:堿度控制在2.6-2.8,若爐況不佳可適當提高。渣中氧化鎂含量為812,氧化鐵含量控制在FeO15%,后吹鋼水的爐渣FeO偏高可提高MgO到11%-13%,以提高爐渣耐火度。13.3濺渣渣量:根據(jù)鐵水Si及加入的渣料多少,控制留渣量,加入的渣料不多時,在倒爐測溫取樣時,盡量少倒渣;加入的渣料

22、較多時,在倒爐測溫取樣時可多倒些渣,以利于濺渣。13.4濺渣時間:一般控制在2-3分鐘左右,一次倒爐的爐渣粘度合適,留渣量合適,一般在2分鐘即可濺好,后吹的爐渣 ,氧化性強,在濺渣時需加100-200公斤鎂球先調(diào)渣,待加入的鎂球熔化后,渣子變粘,再進行正常濺渣,時間控制在3分鐘左右。條件允許可適當延長。13.5濺渣槍位:出完鋼,搖正爐體,先高槍位放氮氣10-20秒,初步將渣子及爐膛打涼(適宜濺渣)。根據(jù)爐襯的侵蝕情況,有針對性的濺渣。濺熔池、耳軸,則槍位按上限控制;濺爐帽,則槍位按下限控制;正常情況下,則上下勻速動槍,以期做到爐襯濺渣層厚度均勻。13.6大小面根據(jù)實際情況可進行掛渣操作,掛渣無

23、效時及時安排墊料,避免小面出鋼不凈影響濺渣效果。13.7加強操作,杜絕高低溫鋼,減少高氧化渣對爐襯的化學侵蝕。13.8鐵水鐵塊S高時,調(diào)整渣料和R或調(diào)錳鐵提高脫硫率,避免嚴重后吹侵蝕爐襯。13.9生產(chǎn)組織保證氮氣壓力在10Mpa以上,濺渣使用充足。杜絕因生產(chǎn)事故造成的泡爐發(fā)生,泡爐時間不得超過20分鐘。14.噴濺的預防與控制 14.1預防噴濺的原則:(1)控制好熔池溫度,保證前期溫度不過低,中、后期溫度不過高 嚴格避免熔池溫度突然降低(2)保證脫碳反應均衡地進行,消除爆發(fā)性的脫碳反應。(3)控制好渣中(FeO)含量,保證渣中(FeO)不出現(xiàn)積聚現(xiàn)象,以避免爐渣泡沫化程度嚴重,或引起爆發(fā)性的碳氧

24、反應。14.2前期噴濺及控制(1)泡沫渣形成過多溢出爐口時形成噴濺,泡沫渣形成的條件有:表面張力。 剛開吹爐渣粘度大,溫度低,表面張力大,減小表面張力利于爐渣泡沫化。 粘度。 合適的粘度使CO氣泡穩(wěn)定,促進泡沫渣形成,粘度的大小取決于爐渣堿度和熔池溫度。 脫碳反應速度快時有利于泡沫渣的形成。(2)影響爐渣泡沫化程度的因素有(FeO)、堿度、脫碳速度及渣量四方面:(FeO)的影響。 降低前期(FeO)的生成量,使熔池溫度盡快升溫。堿度的影響。 堿度在1.5-1.7時爐渣泡沫化程度最大,盡量避開這一堿度范圍。脫碳速度。 使脫碳速度保持平穩(wěn),避免爆發(fā)性碳氧反應。前期渣量。 渣量大時必然導致泡沫渣總量

25、增加。(3)在實際生產(chǎn)中,爐前操作者通過控制氧壓、槍位、造渣材料加入方法來控制(FeO)、脫碳速度及爐渣堿度。開吹氧壓應偏高,槍位應盡可能低,增加直接傳氧,加快碳氧反應速度,減少渣中(FeO)的富集。隨著冶煉進行,碳氧反應激烈可觀察到爐口有渣片濺出,這時應根據(jù)火焰變化及爐口甩渣情況逐步提槍并減小氧氣壓力。硬吹軟吹隨著脫碳進行,渣中(FeO)以間接傳氧的方式被消耗掉一部分,爐渣泡沫 化程度逐漸降低,此時應逐漸低槍位,保持合理的(FeO)含量。石灰加入應使熔池堿度滿足吹煉要求,開吹的同時加入一定數(shù)量的造渣材料,盡量提高熔池前期堿度,超過最有利于爐渣泡沫化的堿度范圍。減少前期渣量,將上爐鋼富含S、P

26、的爐渣倒入渣罐。2、中、后期噴濺及其控制(1)后期噴濺的分類爆發(fā)性噴濺:指由于操作上的原因抑制了碳氧反應,(FeO)大量聚積,當渣(FeO)超過20%時,由于中、后期溫度較高,碳的氧化反應重新以更猛烈的速度進行,瞬間排出大量CO氣體,巨大的攪拌能量夾帶著金屬液和爐渣瞬時從熔池排出。(多發(fā)生在處理返干和氧槍熄火時)泡沫渣噴濺:指由于槍位長時間偏高,使(FeO)的生成速度大于(FeO)的消耗速度,造成(FeO)聚積,此時爐渣中大量的CO氣泡不能自由移動和聚合長大,不能順利從爐渣中排出,導致液態(tài)渣體積持續(xù)增加而從爐口溢出。(2)后期噴濺的主要原因:渣中的(FeO)和熔池溫度控制不當,而槍位和氧壓是影

27、響渣中(FeO)含量的主要因素。(3)調(diào)整槍位和氧壓來處理返干槍位合適時,渣中(FeO)的消耗與生成保持平衡,爐渣既不返干,也不噴濺。爐渣返干時,首先提高槍位,視返干程度降低氧壓?;鹧孀冘浐螅紫冉档蜆屛?,待火焰穩(wěn)定后,再提高氧壓。總之,處理返干的全過程都應使熔池保持較低的脫碳速度。(4)冷卻劑使用過程要注意噴濺的發(fā)生冷卻劑的作用:一是降低熔池溫度;二是增加渣中(FeO)。處理方法:熔池溫度偏高時,向熔池中加入冷卻劑,補充渣中(FeO),并適當降低熔池溫度,避免因熔池溫度劇烈上長使爐渣返干。熔池溫度偏低時,采用調(diào)整槍位和氧壓的方法使渣中(FeO)的生成和消耗保持平衡,使吹煉操作平穩(wěn)運行。第二部

28、分 鐵水預處理操作標準1.操作前的準備1.1打開脫硫站供電總電源,給相關系統(tǒng)供電。1.2檢查其它各種能源介質(zhì)的供給情況,如氮氣等,是否符合需要的參數(shù)。1.3檢查噴吹罐和儲鎂倉中存料情況,如果料量偏少,應當及時補充加料。1.4檢查所有機、電、液設備的狀況,是否處于可使用的完好狀況。1.5按照潤滑和維護的要求進行工作前的必要的潤滑和維護工作。1.6聯(lián)系鐵水罐,了解鐵水情況、重量反饋至主控室。1.7聯(lián)系吊車,吊車應當將鐵水情況。1.8檢查渣罐車及渣罐是否到位。2.操作工藝:2.1將鐵水罐傾翻車開到處理工位。2.2進行測溫取樣操作。鐵樣必須無夾渣、無氣孔。2.3將鐵水罐號、初始硫值、鐵水重量、目標硫值

29、、預定的噴吹速度都輸入專家系統(tǒng),然后即可啟動噴吹按鈕進行自動噴吹。2.4噴吹完成后再次操作測溫取樣。2.5然后操作扒渣機和傾翻鐵水罐進行扒渣作業(yè)。2.6完成扒渣后扒渣桿收回、鐵水罐回復直立,開動鐵水罐車至待罐位,等待吊車吊運鐵水罐至轉(zhuǎn)爐。3.發(fā)生報警時應采取的措施3.1噴吹罐中料量少于設定值(50kg)時:在操作室有聲光報警,應當采取的措施:立即按動自動上料按鈕,即可按照程序從儲鎂倉向噴吹罐供料。3.2儲鎂倉中料量少于設定值(500kg)時:在操作室有聲光報警,應當采取的措施:立即調(diào)度汽車載顆粒鎂料袋至現(xiàn)場,操作懸臂吊,吊料袋到高位料倉,打開蝶閥,向儲鎂倉加料。3.3噴吹罐前氮氣壓力低于設定下

30、限值(0.5MPa)時:在操作室有聲光報警,應當采取的措施:立即與供氣部門聯(lián)系,要求增加氮氣壓力。同時應當檢查脫硫站氮氣管路或閥門有無泄露等情況。4.脫硫處理中應當注意的事項及發(fā)生故障時應采取的消除故障的方法4.1密切觀察噴吹中鐵水翻騰的情況,如果過于激烈,有較多的鐵水噴濺,應當分次、微小地調(diào)小氮氣壓力,調(diào)一次后觀察情況再決定是否第二次調(diào)整。切勿連續(xù)或大幅調(diào)整,以免由于壓力低造成堵槍。如果鐵水翻騰趨于平靜,說明有堵槍的趨勢或者已經(jīng)堵槍。4.2密切觀察噴吹罐電子秤殘料量的變化和噴吹量流量表,如果發(fā)現(xiàn)變化緩慢甚至停止,說明有堵槍的趨勢或者已經(jīng)堵槍;4.3堵槍的原因主要有:4.3.1給料速度過大;4.3.2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