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級建筑師備考指導:溫度控制和防止(2021最新版)作者:編寫日期:2021年月日控制溫度的措施如下:(1)采用改善骨料級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摻混合料,加引氣劑或塑化劑等措施以減少混凝土中的 水泥用量;(2)拌合混凝土時加水或用水將碎石冷卻以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 (3)熱天澆筑混凝土時減少澆筑厚度,利用 澆筑層面散熱; (4)在混凝土中埋設水管,通入冷水降溫; (5) 規(guī)定合理的拆模時間,氣溫驟降時進行表面保溫,以免混凝土表而發(fā) 生急劇的溫度梯度 (6)施工中長期暴露的混凝土澆筑塊表而或 薄壁結構,在寒冷季節(jié)采取保溫措施;改善約束條件的措施是:(1)合理地分縫分塊(2)避免基礎過大起伏;(3
2、)合理 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過大的高差和側面長期暴露; 此外,改善 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強養(yǎng)護,防止表而干縮,特別是保 證混凝土的質量對防止裂縫是十分重要,應特別注意避免產生貫穿裂 縫,出現(xiàn)后要恢復其結構的整體性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施工中應以預 防貫穿性裂縫的發(fā)生為主。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為了提高模板的 周轉率,往往要求新澆筑的混凝土盡早拆模。當混凝土溫度高于氣溫 時應適當考慮拆模時間,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縫。新澆筑早 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應力,出現(xiàn)“溫度沖擊”現(xiàn)象。在混凝 土澆筑初期,由于水化熱的散發(fā),表而引起相當大的拉應力,此時表 而溫度亦較氣溫為高,此時拆除模板,表而
3、溫度驟降,必然引起溫度 梯度,從而在表面附加一拉應力,與水化熱應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 干縮,表面的拉應力達到很大的數(shù)值,就有導致裂縫的危險,但如果 在拆除模板后及時在表而覆蓋一輕型保溫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對于 防止混凝土表而產生過大的拉應力,具有顯著的效果。 加筋對大 體積混凝土的溫度應力影響很小,因為大體積混凝土的含筋率極低。 只是對一般鋼筋混凝土有影響。在溫度不太高及應力低于屈服極限的 條件下,鋼的各項性能是穩(wěn)定的,而與應力狀態(tài)、時間及溫度無關。 鋼的線脹系數(shù)與混凝土線脹系數(shù)相差很小,在溫度變化時兩者間只發(fā) 生很小的內應力。由于鋼的彈性模量為混凝土彈性模量的715倍, 當內混凝土應力達到抗拉強度而開裂時,鋼筋的應力將不超過100 200kg/c nf.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鋼筋來防止細小裂縫的出現(xiàn) 很困難。但加筋后結構內的裂縫一般就變得數(shù)目多、間距小、寬度與 深度較小了。而且如果鋼筋的直徑細而間距密時,對提高混凝土抗裂 性的效果較好?;炷梁弯摻罨炷两Y構的表而常常會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核電設計活動方案
- 水庫中層活動方案
- 植樹節(jié)文藝宣傳活動方案
- 汽車售后服務活動方案
- 民生銀行青年節(jié)活動方案
- 樓盤公開活動方案
- 法律下基層活動方案
- 母子同調活動方案
- 歐藍德促銷活動方案
- 漢口兒童夏令營活動方案
- 診所托管合同協(xié)議
- 質量檢驗(測)技術服務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信息必刷卷04(廣東省卷專用)2025年中考數(shù)學(解析版)
- 餐飲服務與管理課件 菜單的設計與制作
- 核電進廠考試題及答案
- 公司員工飲水管理制度
- 山東師范大學《大學英語本科(專升本)》期末考試復習題及參考答案
- 聲譽風險培訓
- 《SketchUp草圖大師教學》課件
- 職業(yè)技能培訓:保健按摩師
- 第二十章手術減肥及體形塑造美容手術美容外科學概論講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