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乒乓球理論考試題庫_第1頁
西工大乒乓球理論考試題庫_第2頁
西工大乒乓球理論考試題庫_第3頁
西工大乒乓球理論考試題庫_第4頁
西工大乒乓球理論考試題庫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單選題(共10題,每題3分)1.右手正手攻球擊球后,球拍順勢揮至( )。BA) 右肩 B) 左眼 C) 左肩 D) 左胸2.慢搓球上肢的動作( ),向前下方揮動。AA) 以小臂帶手腕為主 B) 以大臂帶小臂為主 C) 以手腕為主 D) 以大臂為主3.正手攻球引拍時,肘( )。AA) 肘隨小臂略外撤 B) 肘遠離身體 C) 肘向后側 D) 肘固定不動5.弧圈型打法的基本站位為( )。 BA) 遠臺 B) 中遠臺 C) 近臺 D) 中臺6.乒乓球運動傳入我國是( )年。 AA) 20世紀初 B) 19世紀中 C) 19世紀初 D) 19世紀末7.乒乓球球臺長( )。 CA) 2.84 M B)

2、 2.78 M C) 2.74M D) 2.76 M8.乒乓球臺的中線寬度為( )毫米。BA) 2.5毫米 B) 3毫米 C) 2毫米 D) 1.5毫米9.比賽用的乒乓球直徑為( )。 CA) 38CM B) 42CM C) 40CM D) 36CM10.雙打比賽決勝局首先是乙1發(fā)球,甲1接發(fā)球,當打到5:0時交換場地,9:9時,誰發(fā)球誰接發(fā)球。( )。BA) 甲2發(fā)球,乙1接 B) 甲2發(fā)球,乙2接 C) 甲1發(fā)球,乙2接 D) 甲1發(fā)球,乙1接11.進入比賽狀況是指( )。 BA) 球上球臺后 B) 球被拋起前靜止在手掌的最后一刻起 C) 球被拋起 D) 拍子碰球12.正手攻球引拍的高度應

3、( )。 AA) 低于擊球點 B) 和球臺持平 C) 高于擊球點 D) 與擊球點持平13.乒乓球球臺高( )。 BA) 74CM B) 76 CM C) 80CM D) 78CM14.正手攻球的擊球點應是( )。 BA) 下降期 B) 高點期 C) 下降后期 D) 上升前期15.以右手正手攻球為例,引拍后,重心應落在( )。 BA) 原地 B) 右腳上 C) 兩腿之間 D) 左腳上16.中國運動員在60年代連續(xù)三次獲得男單冠軍的是( )。DA) 榮國團 B) 江嘉良 C) 郭躍華 D) 莊則棟17.雙打比賽決勝局首先是甲1發(fā)球,乙1接發(fā)球,當打到快搓球擊球的時機v時,誰發(fā)球誰接發(fā)球( )。 B

4、A) 乙1發(fā)球,甲1接 B) 甲1發(fā)球,乙2接 C) 甲1發(fā)球,乙1接 D) 乙2發(fā)球,甲2接18.乒乓球運動于十九世紀末起源于( )。DA) 瑞典 B) 日本 C) 中國 D) 英國19.快搓球擊球的時機為( )。CA) 下降前期 B) 高點期 C) 上升期 D) 下降后期20.以右手正手攻球為例,引拍后,重心應落在( )。BA) 原地 B) 右腳上 C) 兩腿之間 D) 左腳上21.國際乒乓球聯(lián)合會英文縮寫( )。 AA) ITTF B) ITUT C) IUTF D) ITUF22.1926-1951年是( )的全盛時期。CA) 美洲 B) 亞洲 C) 歐洲 D) 非洲23.拉加轉弧旋球

5、的擊球點應是( )。CA) 上升后期 B) 高點期 C) 下升期 D) 上升前期24.乒乓球運動傳入我國是( )年。BA) 19世紀中 B) 20世紀初 C) 19世紀初 D) 19世紀末25.雙打比賽決勝局首先是甲1發(fā)球,乙1接發(fā)球,當打到5:1時交換場地,7:7時,誰發(fā)球誰接發(fā)球。( )。 DA) 乙2發(fā)球,甲1接 B) 甲2發(fā)球,乙1接 C) 甲2發(fā)球,乙1接 D) 乙2發(fā)球,甲2接26.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是( )開始的。 AA) 1926年 B) 1921年 C) 1935年 D) 1931年球處于比賽狀態(tài),運動員不持拍手輕輕扶了一下比賽臺面,你認為該運動員應( )。(失分)18.正手攻

6、球的擊球點應是( )。CA) 下降后期 B) 下降期 C) 高點期 D) 上升前期正手攻球引拍的高度應( )。DA) 與擊球點持平 B) 和球臺持平 C) 高于擊球點 D) 低于擊球點推擋球擊球的時機為( )。BA) 高點期 B) 上升期 C) 下降后期 D) 下降前期發(fā)球時,球離開手掌后至少上升( )。AA) 16厘米 B) 15厘米 C) 16.25厘米 D) 15.25厘米快攻型打法的基本站位為( )。bA) 中臺 B) 近臺 C) 中遠臺 D) 遠臺一個球拍的擊球拍面,粘上一層普通的鮮紅顏色的顆粒膠,顆粒向內,連同粘合劑為1.7毫米;另一面是顆粒顆粒向外的黑色海綿膠,連同粘合劑為3.8

7、毫米;顆粒膠厚度為1.9毫米,且海綿膠四周稍大于拍身部分。此球拍( )。aA) 兩面都不可用 B) 兩面可用 C) 紅面可用 D) 黑面可用慢搓球擊球的時機為( )。CA) 高點期 B) 上升前期 C) 下降期 D) 上升后期.直拍反手推擋球的力量主要取決于( )。CA) 腰部力量 B) 腿的力量 C) 上下肢協(xié)調用力 D) 自身手臂的力量25.雙打比賽決勝局首先是甲1發(fā)球,乙1接發(fā)球,當打到5:4s時交換場地,8:9時,誰發(fā)球誰接發(fā)球。甲1發(fā)球,乙2接 1.乒乓球的基本線路分為( )。 ABDA) 直線 B) 中路 C) 對角線 D) 斜線2.運動員A發(fā)球時,在臺面上把球高高舉起,當撤手掌使

8、球下降時,球拍將球擊落到本方臺面,過網后落在對方臺面,B扣殺下網。此球( )。 ACA) B得分 B) B失分 C) A失分 D) A得分3.快攻類常用戰(zhàn)術有( )。 A BCDA) 搓攻戰(zhàn)術 B) 對攻戰(zhàn)術 C) 拉攻戰(zhàn)術 D) 發(fā)球接發(fā)球搶攻戰(zhàn)術4.實行“輪換發(fā)球法”時,接發(fā)球方連續(xù)十三板合法還擊,這時裁判員應( )。ADA) 判接發(fā)球方得分 B) 判發(fā)球方得分 C) 繼續(xù)比賽 D) 叫停5.雙打的戰(zhàn)術主要應以( )為主。 ABCA) 旋轉 B) 落點 C) 準確性 D) 力量窗體底端6.發(fā)球擊球時,球拍和球接觸的一瞬間對球的空間位置有( )規(guī)定。 BCDA) 在體前 B) 在球臺水平面上

9、、端線外 C) 距離身體最遠點之內 D) 無任何遮擋7.乒乓球拍的握法的正規(guī)名稱為( )。 ADA) 橫握拍 B) 大刀拍 C) 小刀拍 D) 直握拍8.基本姿勢為( )。 ABCDA) 重心至兩前腳掌上 B) 含胸收腹、屈膝下蹲 C) 兩腳開立 D) 曲肘至腰間9.正手攻球時抬肘是因為( )。 A BCA) 收小臂速度慢 B) 動作不協(xié)調 C) 準確性差 D) 揮拍路線不正確10.乒乓球運動的特點( )。 BCDA) 設備復雜但易學 B) 擊球速度快、變化多 C) 量可大可小 D) 有較強的競爭性11.推擋球的重點是( )。 ABCA) 準確的擊球時間 B) 上、下肢及身體協(xié)調配合 C) 正

10、確的拍型 D) 上肢用力12.正手攻球擊球時甩拍,球不過網的糾正辦法( )。ABCA) 拍型固定 B) 多做徒手練習 C) 拍尾上翹 D) 手腕放松13.乒乓球運動最初使用的球為( )。 ACDA) 小膠皮球 B) 塑料球 C) 羔皮紙球 D) 軟木球14.裁判員檢查球網高度可以用( )。 ABDA) 量網器 B) 螺旋測微器 C) 直尺 D) 游標卡尺15.選擇球權和方位的權力由抽簽來決定。此權力獲得者可選擇( )。ABCDA) 放棄權力 B) 先發(fā)球 C) 選方位 D) 先接發(fā)球16.比賽中,哪種情況是允許的( )。A BCDA) 兩手握拍打球 B) 一直用左手握拍打球 C) 一直用右手握

11、拍打球 D) 兩手交替握拍打球17.乒乓球的膠皮有正、反膠、( )。ACDA) 長膠 B) 短膠 C) 防弧膠皮 D) 生膠18.甲擊球后,球拍脫手落于本分臺面,運動員可重新拾起球拍繼續(xù)比賽,拾球拍時( )符合規(guī)則要求。 ADA) 手先觸球拍后觸及臺面 B) 手同時觸及球拍和臺面 C) 手先觸及臺面后觸球拍 D) 手觸球拍后沒有觸及其他物體 19.世界乒壇的重大賽事是指( )。ABCA) 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B) 奧運會 C) 世界杯 D) 斯韋思林杯賽20.下面哪種情況判重發(fā)球( )。ABDA) 外界干擾影響比賽 B) 限制時間到,要實行輪換發(fā)球法 C) 發(fā)球擦網 D) 接發(fā)球方沒試圖接球21

12、.乒乓球比賽用球可選的顏色為( )。BCA) 黃色 B) 橙色 C) 白色 D) 粉色22.弧圈型打法常用戰(zhàn)術有( )。ABCDA)  搓攻戰(zhàn)術  B)  對攻戰(zhàn)術  C)  發(fā)球接發(fā)球搶攻戰(zhàn)術  D)  拉攻戰(zhàn)術 22.乒乓球球拍的( )不限。BCDA) 底板材質 B) 形狀 C) 大小 D) 重量23.弧圈球分為( )。BCDA) 不轉弧圈球 B) 前沖弧圈球 C) 側弧圈球 D) 加轉弧圈球24.乒乓球的打法類型分為( )。ACDA) 弧圈

13、型 B) 防守型 C) 削攻型 D) 快攻型25.比賽中運用戰(zhàn)術的表現的基本形式( )。BCDA) 突擊 B) 控制 C) 搶攻 D) 變化26.慢搓球球拍后仰過多易出現( )。 ACA) 出高球 B) 吃轉 C) 漏球 D) 下網27.乒乓球的基本步伐有單步、滑步、跨步、并步(換步)、側身步( )。BCDA)  十字步  B)  交叉步  C)  結合步  D)  還原步  27.雙打比賽中發(fā)球員將球發(fā)出時,球從本方的右半區(qū)彈起落到對

14、方( )有效。BDA) 左半臺的邊緣 B) 右半區(qū) C) 左半區(qū) D) 中線1. 雙方運動員隨時同意都可以實行輪換發(fā)球法。( )正確錯誤2. 21.雙打比賽中發(fā)球員將球發(fā)出時,球從本方的右半區(qū)彈起落到對方( )有效。A) 中線B) 右半區(qū)C) 左半臺的邊緣D) 左半區(qū)3. 2.搓球擊球時過分向下切擊球,球不易過網。( )正確錯誤4. 14.右手持拍,反手發(fā)側旋球為左側旋球。( )錯誤5. 1.推擋球時,拍型后仰,向下切擊球,回球下旋,球易下網或出界。( )正確6. .弧旋球屬上旋球。( )正確7. .搓球擊球時過分向下切擊球,球不易過網。( )正確8. .慢搓球時,球拍引拍要低。( )正確錯誤

15、9. .中國選手創(chuàng)造了以弧旋球技術為主結合快攻的打法。( )正確錯誤10. 推擋球時,拍型后仰,向下切擊球,回球下旋,球易下網或出界。正確11. .發(fā)球時擊球點可在臺面下。( )錯誤12. .乒乓球運動的發(fā)展趨勢是更積極主動、技術全面、特長突出、戰(zhàn)術變化多、無明顯漏洞。( )正確13. 正手攻球時手腕要上翹錯誤14. .搓球時,應觸球的后中下部。( )正確15. .歐洲選手創(chuàng)造了“穩(wěn)、低、轉、攻”技術風格的削球打法。( )錯誤16. 對搓中絕對不會出現上旋球。( )錯誤17. .右手持拍,反手發(fā)側旋球為左側旋球。( )錯誤18. 1.球打到運動員A持拍手的手腕上,裁判員應立即終止比賽。( )錯

16、誤19. 1.雙打比賽每局開始時,裁判員應首先確定的是第一發(fā)球員( )正確20. 1.推擋球時,拍型后仰,向下切擊球,回球下旋,球易下網或出界。( )正確21. .發(fā)球時第一落點距球網過近,發(fā)球易下網。( )正確22. .快攻型打法包括左推右攻和直(橫)拍兩面攻打法。( )正確23. 2.推擋球時,拍型前傾過大,球易下網。( )正確24. .發(fā)側上旋球與側下旋球拍型主要區(qū)別是側上拍面垂直、側下拍面后仰。( )正確25. 8.運動員甲使用的球拍底板由于磨損碰掉一塊木片,他用質量相同的木料進行修補,表面平整,裁判員不許其正式比賽時使用。( )正確26. 6.球繞過球網裝置,落到對方球臺上,應視為犯規(guī)。( )錯誤27.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