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氣體安全知識小集錦_第1頁
有毒有害氣體安全知識小集錦_第2頁
有毒有害氣體安全知識小集錦_第3頁
有毒有害氣體安全知識小集錦_第4頁
有毒有害氣體安全知識小集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有毒有害氣體安全知識小集錦 本質安全是指設備、設施或技術工藝本質安全是指設備、設施或技術工藝含有內在能夠從根本上防止發(fā)生事故的功含有內在能夠從根本上防止發(fā)生事故的功能。能。 1、失誤、失誤安全(誤操作不會導致事故發(fā)生安全(誤操作不會導致事故發(fā)生或自動阻止誤操作)或自動阻止誤操作) 2、故障、故障安全(設備、工藝發(fā)生故障時還安全(設備、工藝發(fā)生故障時還能暫時正常工作或自動轉變成安全狀態(tài))能暫時正常工作或自動轉變成安全狀態(tài)) 想安全 會安全 能安全 即具備自主安全理念,具備充分的安全技能,在可靠的安全環(huán)境系統(tǒng)保障之下,具有安全結果的生產(chǎn)管理者和作業(yè)者。 本質安全是珍愛生命的表現(xiàn)形式 不傷害自己 不

2、傷害別人 不被別人傷害 有能力保護別人不受傷害有能力保護別人不受傷害1、為什么不能用純氧氣對缺氧環(huán)境進行通風換氣?2、為什么乙炔瓶在使用中一定要垂直放置?3、為什么氧氣瓶在使用中也要垂直放置?4、為什么氧氣瓶不能沾染油脂?5、天然氣、氫氣等易燃易爆區(qū)域安全動火標準是多少?6、當發(fā)生大量天然氣泄漏時,為什么要對泄漏污染區(qū)進行消防噴淋? 安規(guī)4.5.6條規(guī)定:在受限空間內作業(yè),作業(yè)前應采取充分的通風換氣措施,使該環(huán)境空氣中含氧量在作業(yè)過程中始終保持在19.5%以上。嚴禁用純氧氣通風換氣。嚴禁用純氧氣通風換氣。 空氣中含氧量正常在21%左右。人體所需正常氧氣含量應在19.5%-23.5%之間。 低于

3、19.5%,是缺氧環(huán)境;高于23.5%,是富氧環(huán)境。缺氧和富氧環(huán)境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因此,向受限空間通入純氧所帶來的危害:1、對人體造成傷害。吸入太多的氧會導致氧中毒,且氧具有氧化性會加速衰老,過多的氧氣吸入體內經(jīng)過一系列化學反應之后會轉變成有害物質,會出現(xiàn)肺出血,器官衰竭等,直至人員死亡。2、有強烈燃燒爆炸危險。富氧環(huán)境下,受限空間積聚的純氧,遇有火星,會發(fā)生燃燒爆炸。綜上所述:絕對不能用純氧對受限空間或缺氧環(huán)境進行通風換氣。 安規(guī)23.3.1.3條第十款:使用中的氧氣瓶和乙炔瓶應垂直放置并固定起來。 乙炔瓶壓力為1.5MPa(16個大氣壓),而純乙炔在0.2MPa壓力下就會發(fā)生爆炸,乙

4、炔瓶內充有丙酮、活性碳等物,丙酮能溶解乙炔,當瓶閥開啟時乙炔才逐漸泄出(丙酮在此壓力下不會汽化逸出)。在15攝氏度時,1個體積的丙酮能溶解23.5個體積乙炔,當壓力為16個大氣壓時可溶解360個體積乙炔,所以在乙炔瓶中要裝有丙酮。 丙酮為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易揮發(fā)性無色透明液體。易燃燒,揮發(fā)后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2.15%-13%),遇明火或高熱易引起燃燒爆炸。 氣瓶中活性炭孔率為75%,當乙炔壓入氣瓶后溶于丙酮,并分布在活性炭的細孔中,這些細孔迂回曲折且細小,形成無數(shù)細孔滴,乙炔分子被分離,即便一小部分分子分解,也不會擴展到其他部分分解。 乙炔瓶裝有填料和溶劑(丙酮),臥放使用

5、時,丙酮易隨乙炔氣流出,甚至會通過減壓器而流入椽皮管,導致瓶內乙炔析出加劇,壓力急劇升高引發(fā)氣瓶爆炸事故,同時泄漏出的丙酮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發(fā)生爆炸。 乙炔瓶臥放時,易滾動,瓶與瓶、瓶與其它物體易受到撞擊,形成激發(fā)能源,導致乙炔瓶事故的發(fā)生。 乙炔瓶配有防震膠圈,其目的是防止在裝卸、運輸、使用中相互碰撞。膠圈是絕緣材料,臥放即等于將乙炔瓶放在電絕緣體上,致使氣瓶上產(chǎn)生的靜電不能向大地擴散,聚集在瓶體上,易產(chǎn)生靜電火花,當有乙炔氣泄漏時,極易造成燃燒和爆炸事故。 使用時乙炔瓶瓶閥上裝有減壓器、阻火器、連接有膠管,因臥放易滾動,滾動時易損壞減壓器、阻火器或拉脫膠管,造成乙炔氣向外泄放,

6、導致燃燒爆炸。 氧氣瓶的構造沒有乙炔瓶復雜,但氧氣是可壓縮的,氣瓶壓力可達150公斤,是相當危險的高壓氣體。 1、瓶內裝的是高壓氣體,可以達到100多公斤壓力,氧氣瓶瓶閥在劇烈的撞擊下容易發(fā)生斷裂。臥放時瓶體受到?jīng)_出的高壓氣體反作用力,就像炮彈一樣反向飛出,力量足以穿透墻壁,一旦擊中周邊人員、設備、建筑物等,后果不堪設想。2、臥放氣瓶不易固定,容易滾動,向堆放的氣瓶滾動,發(fā)生劇烈碰撞后可能產(chǎn)生爆炸;滾動的氣瓶有可能發(fā)生機械擠傷、砸傷危險,造成人員傷害。 3、未經(jīng)清洗的氧氣瓶內不可避免存有水及其他雜質,橫放時水流入管路會影響出氣質量,進一步影響使用割炬的安全性.4、倒放的氣瓶瓶閥容易沾染雜質,尤

7、其是油類雜質,會引起爆炸,十分危險。5、不利于壓力表的讀數(shù)觀測;同時不利于現(xiàn)場物料擺放規(guī)范管理的要求,占用空間大,尤其是在通道上,嚴重影響人員、車輛的通行安全.6、容易加速瓶體本身的腐蝕、碰撞、擠壓等傷害,磨平瓶身安全色和安全標志. 安規(guī)第23.3.1.2第八款:運送氧氣瓶時,必須保證氣瓶不致沾染油脂、瀝青等。第23.3.1.3第十三款:在焊接中禁止將帶有油跡的衣服、手套或其他有油脂的工具、物品與氧氣瓶軟管及接頭相接觸。第23.3.3第六款:乙炔和氧氣軟管在工作中應防止沾上油脂。1、油脂,特別是含有不飽和脂及酸脂,在空氣中易氧化放熱。但氧化速度較慢,產(chǎn)生的熱量也很快散發(fā),一般不易聚熱自燃。2、

8、由于純氧有極強的氧化性,它能促使可燃物猛烈燃燒。但油脂類物質碰到了純氧,其氧化速度將大大加快,同時放出大量熱量,溫度迅速上升,很快就會引起燃燒。3、假如氧氣瓶口沾上油脂,當氧氣泄漏急速噴出時,會使油脂迅速發(fā)生氧化反應,而且高壓氣流與瓶口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又進一步加速氧化反應的進行,所以沾染在氧氣瓶或減壓閥上的油脂就會引起燃燒,嚴重時甚至引起氣瓶爆炸。 所以,氧氣瓶特別是瓶嘴及與氧氣接觸的附件(如減壓閥、焊炬、輸氣橡膠管等)嚴禁接觸沾染油脂。部分可燃性氣體、液體的爆炸極限 2012年6月6日,號稱“離天安門最近的熱電廠”北京太陽宮燃氣熱電有限公司發(fā)生爆炸,事故造成兩死一傷。 太陽宮燃氣熱電廠現(xiàn)為北京

9、最大的燃氣發(fā)電廠,也是北京奧運會的重要配套項目,電廠直接承擔向奧運場館及其周邊地區(qū)供熱的重任,同時為北京電網(wǎng)提供重要的支撐電源。爆炸的一些概念: 爆炸是燃燒的一種特殊形式。當可燃性氣體或蒸可燃性氣體或蒸汽與空氣混合后,遇火會發(fā)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汽與空氣混合后,遇火會發(fā)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濃度,就是爆炸極限。其中,產(chǎn)生爆炸的最高的濃度,就是爆炸極限。其中,產(chǎn)生爆炸的最高濃度,叫爆炸上限;產(chǎn)生爆炸的最低濃度,叫爆濃度,叫爆炸上限;產(chǎn)生爆炸的最低濃度,叫爆炸下限。上限和下限的間隔,叫爆炸范圍。爆炸炸下限。上限和下限的間隔,叫爆炸范圍。爆炸極限常用體積分數(shù)(極限常用體積分數(shù)(% %)表示(也可表示為)

10、表示(也可表示為VOL%VOL%),),有時也用單位體積中可燃物的量來表示(有時也用單位體積中可燃物的量來表示(g/m3 )。)。如何評定可燃性氣體和液體的爆炸危險性? 可燃性氣體或液體蒸汽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極限范圍越寬,其爆炸危險性就越大。如氫氣的爆炸極限為476%,天然氣(甲烷)的爆炸極限為5 15%,則氫氣比天然氣的爆炸危險性要大。動火分析合格標準: 對天然氣、氫氣等易燃易爆氣體的設備進行維修動火前,必須進行動火分析(即用儀器進行易燃易爆氣體含量的測定)。 一般從理論上講,可燃物濃度只要低于爆炸下限就不會發(fā)生燃燒爆炸事故,但考慮分析誤差,應留有一定余度。引用國外動火分析合格標準取爆炸下

11、限的1/10。如天然氣爆炸下限為5%,則測量到0.5%以下即滿足動火條件;氫氣爆炸下限為4%,則測量到0.4%以下即滿足動火條件。 可燃氣體檢漏儀的可燃氣體檢漏儀的LEL%LEL%如何理解?如何理解? “LEL”是指爆炸下限。各種可燃氣體檢漏儀的測量范圍為0-100%LEL。 舉例說明:天然氣(甲烷)的爆炸下限為5%體積( VOL%VOL% ),在可燃氣體檢漏儀中將這個5%的體積比進行一百等分,讓5%體積比對應100%LEL,也就是說,當檢測儀數(shù)值到達10%LEL報警點時,相當于此時甲烷的含量為0.5%體積比。當檢測儀數(shù)值到達20%LEL報警點時,相當于此時甲烷的含量為1%體積比。 因此,現(xiàn)場

12、動火時,只要可燃氣體檢漏儀顯示10以下,就可安全動火??紤]到儀器可能產(chǎn)生測量誤差,公司規(guī)定現(xiàn)場至少2只檢漏計進行測量數(shù)據(jù)比對無誤后才認定分析合格。 一、天然氣理化特性 天然氣具有比重輕、易燃易爆特性,其自燃點為530。發(fā)生泄漏時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當空氣中天然氣含量在515%(爆炸極限)時,遇熱源或明熱源或明火火會發(fā)生燃燒爆炸燃燒爆炸,從而引發(fā)火災、爆炸等次生災害,危險性極大。同時由于天然氣化學組成中,甲烷占絕大部分(70%-96%),泄漏時會造成局部區(qū)域空氣中含氧量減少,導致人體缺氧,會引起人員窒窒息死亡息死亡的嚴重后果。二、天然氣泄漏時的應急處置原則 *指導原則: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先人后物”; *處理原則:在處理過程中貫徹“先防爆,后排險”; *行動原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