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已婚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防治措施_第1頁
探討已婚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防治措施_第2頁
探討已婚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防治措施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探討已婚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防治措施    摘要:  目的 了解丹東地區(qū)已婚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RTI)現(xiàn)狀及感染因素,探討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2007年5月由我所對1 423例城鎮(zhèn)無業(yè)、下崗女工和農村育齡婦女進行免費婦科檢查,結果統(tǒng)一錄入生殖健康檔案。結果 1 423例檢查對象中,患病人數(shù)673例,總患病率47.29%;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為慢性宮頸炎、細菌性陰道?。˙V)、盆腔炎、非特異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VVC)、滴蟲性陰道炎。分析表明:生殖道感染與不良衛(wèi)生習慣、大量應用抗生素、激素水平下降、陰道灌洗等因素密切相關

2、。結論 加強健康教育,改變觀念和態(tài)度、改變不良個人衛(wèi)生行為是預防RTI發(fā)生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生殖道感染 感染因素 防治措施    近年來,RTI作為一個嚴重危害婦女生殖健康的衛(wèi)生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雖然發(fā)病率高,危害較大,但婦女就醫(yī)比例卻普遍較低。2007年5月,我所對轄區(qū)內1 423例婦女進行生殖健康檢查,以了解RTI患病情況和感染因素,為制定促進生殖健康政策和采取干預措施提供依據(jù),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選擇20

3、07年5月在我所進行生殖健康檢查的街道無業(yè)、下崗女工809例,貧困村育齡婦女614例,年齡2160歲。    1.2  方法  2007年5月,我所成立普查普治服務小組,參加人員均為中級以上職稱、具有一定臨床經(jīng)驗的醫(yī)師,經(jīng)統(tǒng)一培訓后承擔。由基層計生專干組織好育齡婦女進行生殖健康檢查,包括婦科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疾病診斷標準參照樂杰主編的第六版婦產科學1,并由我所婦科醫(yī)生對普查對象逐個詢問病史(包括年齡、文化程度、是否絕經(jīng)、大量應用抗生素、分娩、流產及不潔的性生活史、陰道灌洗、個人衛(wèi)生習慣等內容),檢查結果均由本中心人員填寫統(tǒng)一印制的生殖健康管理檔

4、案,將調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2檢驗進行資料的比較分析。    2  結    果    見表1。    表1  患病情況及患病率正常宮頸炎BV盆腔炎非特異    2.1  一般情況  2007年5月體檢人數(shù)共1 423例,平均年齡38歲;文化程度小學168例,初中790例,高中及中專302例,大專以上163例;城鎮(zhèn)下崗女工809例,農村614例。   2.2  患病情況及

5、患病率  實查人數(shù)1 423例,患病人數(shù)673例,總患病率47.29%;其中慢性宮頸炎283例,占42.05%;細菌性陰道?。˙V)95例,占14.12%;盆腔炎91例,占13.52%;非特異性陰道炎82例,占12.18%;老年性陰道炎58例,占8.62%;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VVC)39例,占5.80%;滴蟲性陰道炎35例,占5.20%。    2.3  城鄉(xiāng)患病差異  檢查結果表明城鄉(xiāng)總患病率無顯著差異(P0.05),城鄉(xiāng)生殖道感染中都是慢性宮頸炎患病率最高,而在陰道炎種類中,城鄉(xiāng)感染比例出現(xiàn)不同,城市婦女感染BV比例較高,農村

6、婦女感染非特異性陰道炎比例較高,兩組差異有顯著性 (P0.05)。 3  討    論    3.1  生殖道感染的發(fā)病因素  生殖道感染包括三大類:內源性感染、醫(yī)源性感染和性傳播感染2。內源性感染是指在正常情況下,存在于生殖道內的微生物由于某些因素的影響過度生長,打破了原有的菌群平衡,從而出現(xiàn)感染的癥狀。影響因素一般與激素水平、應用抗生素、陰道灌洗有關。雌激素和孕激素,它們在生理上保持了陰道上皮處于成熟狀態(tài),使得它們對感染更具有抵抗力。激素也能夠加速糖原的合成,而乳酸桿菌的代謝又需要糖原。乳酸

7、桿菌的代謝產生乳酸,使陰道pH值保持在3.844.2之間,這種pH值有利于陰道內共生菌生長,而不利于引起細菌性陰道病的細菌生長。乳酸桿菌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產生乳酸與過氧化氫保持陰道的健康3。產生的過氧化氫會抑制厭氧菌生長4,所以婦女更年期后因為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易產生老年性陰道炎;大量應用抗生素可以抑制陰道內的正常菌群,導致霉菌生長,產生VVC;很多婦女認為陰道灌洗是最清潔的衛(wèi)生習慣,這是婦女在認識上最大的誤區(qū),因為陰道灌洗不僅破壞陰道內的酸堿平衡,而且減少陰道內的共生菌,導致更多的致病菌在陰道內大量繁殖,主要產生BV、VVC。醫(yī)源性感染是指由于不衛(wèi)生的,或消毒不嚴的醫(yī)療操作過程引起的感染,例

8、如消毒不嚴的上環(huán)、取環(huán)、人工流產等引起的子宮內膜炎、盆腔炎等。性傳播感染是指通過性行為傳播引起的感染,淋病、尖銳濕疣、梅毒等都屬于這一類疾病,主要與不潔性生活有關。本組調查顯示城市婦女感染BV比例較高,可能由于城鎮(zhèn)婦女過度講究衛(wèi)生、經(jīng)常陰道灌洗,破壞了陰道的酸堿度,造成陰道菌群失調所致。農村育齡婦女非特異性陰道炎比例較高,與其不良的生活習慣,不衛(wèi)生的醫(yī)療環(huán)境以及自我保健意識淡漠有關。    3.2  干預措施  由于生殖道感染發(fā)病率高、并發(fā)癥多且后果嚴重、易產生耐藥性而難以治愈,嚴重影響了育齡夫婦避孕節(jié)育措施的落實以及他們的健康和工作、生活。因

9、此,要加強干預措施,降低發(fā)病率,提高婦女健康水平。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預防:(1)積極開展生殖健康知識的宣傳,學習相關知識,加強健康教育,改變觀念和態(tài)度、改變不良個人衛(wèi)生行為是預防RTI發(fā)生的主要措施之一。(2)健康婦女要盡量避免陰道灌洗。(3)做好避孕工作,減少懷孕的機會,避免人工流產時器械對生殖道造成的感染和傷害。(4)定期婦科檢查,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倡議是每個成年女性每年至少接受2次專業(yè)醫(yī)生的婦科檢查,及早發(fā)現(xiàn)病變。(5)對于已患有的生殖道感染要積極治療,達到完全治愈,提高婦女生殖健康水平?!緟⒖嘉墨I】  1 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56-263.2 Tashian JH,Cowan CB.washington JA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