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回采專項防火措施_第1頁
工作面回采專項防火措施_第2頁
工作面回采專項防火措施_第3頁
工作面回采專項防火措施_第4頁
工作面回采專項防火措施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工作面回采專項防火措施 依據西安科技高校對11113工作面防火技術與裝備討論成果,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對采空區(qū)“三帶”測定、通風系統(tǒng)均壓、抽采平衡技術討論的成果和閱歷,結合現(xiàn)場施工編制潘北礦11313工作面頂分層回采期間防治自然發(fā)火技術措施。         1. 概況        1.1 工作面概況        11313工作面位于礦井東一(A組煤)采區(qū),工作面沿走向布置,設計可采走

2、向長780m,傾斜長123m,上風巷長1125 m,下順槽長1055m,可采儲量52.4萬噸,工作面上風巷標高-413.8-442.5m,下順槽標高-455.8-480.4m。工作面方案回采時間2021年4月2021年12月。        3煤面內厚4.557.22m,平均5.77m,煤層比較穩(wěn)定,結構簡潔,屬于半亮-半暗型煤,硬度較小。3煤層上距4-1煤約70m,下距1煤層0.51.99m,平均1.28m。1煤厚2.524.35m,平均3.5m。依據11313工作面上下順槽實際揭露資料,發(fā)育斷層14條,其中落差大于3m的

3、7條,小于3m的7條。        由于A組煤厚度較大,采納分層開采方式,其中A組煤分兩層開采,先采3煤頂分層,采高4.5m。11313工作面A組煤自燃發(fā)火期36個月。        1.2 通風系統(tǒng)        該面采納U型通風方式,11313工作面頂分層回采期間估計配風量為1080m3/min。       

4、進風路線:        地面副井-490m東翼運輸大巷-490m東翼軌道石門、-490m東翼皮帶石門-490m東翼A組煤皮帶巷11313下順槽11313工作面        地面副井-490m東翼運輸大巷-490m東翼軌道石門11313下順槽進料聯(lián)巷11313下順槽11313工作面        回風路線:      

5、0; 11313工作面11313上順槽A組煤回風上山-490m東翼A組煤回風巷-480m東翼回風石門-490m東翼回風大巷風井地面;        1.3 防滅火系統(tǒng)        (1)灌漿系統(tǒng)        地面設有泥漿攪拌站,總容量144 m3,安設制漿力量13.6 m3/h的泥漿攪拌機3臺,泥漿用168×12mm管路通過鉆孔向井下-490m東、西采區(qū)輸送。11313上風

6、巷布置一路2吋灌漿管路,約1070m。        灌漿管路敷設路線:地面灌漿站灌漿鉆孔-490m東翼回風大巷-480m東翼回風石門-490m東翼A組煤回風巷A組煤回風上山11313上順槽11313工作面老塘。        灌漿參數選擇:        灌漿參數:灌漿材料選用粘性黃土,泥漿水土比5:1。       

7、; 黃土量:Q=K×M×L×Ls×Kr        式中K-灌漿系數,取0.04;                 M-煤層開采厚度,取4.0m;               &

8、#160; L-傾向長度,取123m;                 Ls-工作面日推動度,取3m;                 Kr-煤炭回收率,取93%;        則每天需漿量Q=0.04

9、15;4×123×3×0.93=54.9m3。        (2)注氮系統(tǒng)        地面建有注氮車間,安裝KGZD-1000型制氮機兩臺,單臺制氮量為1000m3/h,產氮濃度不低于97%。干管(194×12mm)由風井井筒安裝,井下敷設133×5mm無縫鋼管至-490m東、西翼采區(qū)。11313下順槽布置一路4吋注氮管路,約1060m。     &#

10、160;  注氮管路鋪設路線:地面制氮車間 風井-490m東翼回風大巷-490m東翼膠帶機大巷-490m東翼皮帶石門東翼A組煤皮帶巷11313下順槽11313工作面老塘。        2. 回采期間防滅火技術措施        2.1 自然發(fā)火監(jiān)測        1)通風隊在以下地點必需設點進行防火檢查,并建立檢查臺賬:工作面上隅角、回風流、采空區(qū)(測點進入采空區(qū)或煤巖體內不

11、少于300mm)每小班設點檢查1次;斷層四周、架頂遺煤量大的支架間安設測點,支架間測點架頂、架尾每天檢查1次;工作面架檔每周全面檢查1次;若發(fā)覺特別,增加架間檢查次數;抽采管路每天檢查1次。        2)測氣員采納鑒定器、溫度計檢查工作面上述測點CO、溫度等參數,每周抽取氣樣分析1次。消失CO地點,每天必需取樣用氣相色譜儀分析。        3)工作面回風流安置CO傳感器,平安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測,監(jiān)測到回風風流中有CO時,必需馬上匯報相應領導。

12、60;       4)使用紅外熱成像儀進行巷道、工作面溫度特別點監(jiān)測。        5)束管監(jiān)測        利用JSG-7型火災預報束管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工作面上隅角設置固定觀測點,自動巡回采樣、分析。        2.2 初采期間防滅火技術措施      

13、0; 1)工作面初采期(工作面推動0m-50m)每推動10m,采煤隊負責在上、下隅角用“雙抗”編織袋裝煤(矸)各建一道隔離袋墻,厚度不小于2m,高度接頂,左右到煤幫及綜采支架,充填墻用黃泥抹實,確保密實不漏風。                圖2.4 采空區(qū)兩道沙袋充填示意圖        2)工作面初次來壓后,通過上隅角預埋的灌漿管路灌黃泥漿、下順槽預埋注氮管路至采空區(qū)注氮。

14、        3)在工作面上、下順槽距切眼4060m位置按扇形布置方式提前向采空區(qū)施工鉆孔,鉆孔終孔位置位于工作面煤層頂板以上3m。工作面初次來壓后使用ZHJ-10/1.8G礦用移動式防滅火注漿裝置通過鉆孔向工作面上、下部壓注MCJ12或MEA-1高分子膠體各200m3,處理區(qū)域為工作面上下部各30m范圍內。如下圖所示:                圖2.5切眼鉆孔位置布置

15、示意圖        2.3 工作面正?;夭善陂g防滅火技術措施        1)嚴格跟頂回采,合理調整支架起伏和掌握采高,提高回采率,降低采空區(qū)浮煤量;保證月推動速度在60m以上,降低采空區(qū)浮煤氧化時間。        2)正?;夭蓵r,采煤隊每次移架對架后進行灑漿,通風隊負責監(jiān)督。        3)當支架間測點檢測

16、有CO時,增加實行支架間灌漿鉆孔灌漿方法。利用19mm高壓膠管將打入老塘方向的6分灌漿鐵管與敷設至工作面的2吋灌漿軟管合茬灌漿。架間鉆孔實行非連續(xù)灌漿方式,每次灌漿35分鐘,鉆孔孔口漏漿要馬上停止灌漿,防止工作面大量跑漿。        4)工作面過斷層時,適當加大架后灑漿量;視狀況增加采納上隅角預埋2趟灌漿管路交替灌漿和下順槽預埋注氮管路向采空區(qū)注氮措施;過落差大于5m的斷層,提前在上順槽或下順槽施工鉆孔向采空區(qū)斷層遺煤區(qū)域壓注MCJ12或MEA-1高分子膠體(若架間具備鉆孔施工條件,可以適當從架間向采空區(qū)施工部分鉆孔)。        5)工作面日推動度小于2刀或存在自然發(fā)火隱患時,利用下順槽預埋注氮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