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講項目8項目9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的PCB設計_第1頁
第11講項目8項目9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的PCB設計_第2頁
第11講項目8項目9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的PCB設計_第3頁
第11講項目8項目9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的PCB設計_第4頁
第11講項目8項目9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的PCB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復習:l7.1 數(shù)碼管原理圖的繪制l7.1.1 繪制原理圖首先要做的工作l7.1.2 加載庫文件l7.1.3 放置元件l7.1.4 導線放置模式l7.1.5 放置總線和總線引入線l7.1.6 放置網絡標簽l7.1.7 檢查原理圖 l講評作業(yè) P163項目8 PCB板的編輯環(huán)境及參數(shù)設置 l了解PCB的設計環(huán)境l8.1 Altium Designer中的PCB設計環(huán)境簡介(P165)l8.2 PCB編輯環(huán)境設置l8.3 PCB板設置8.3.1 PCB板層介紹 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設計風格,層的設定也是在PCB設計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PCB的設計中,要接觸到下面幾個層。它們分別是:lSignal

2、layer(信號層):總共有32層??梢苑胖米呔€,文字,多邊形(鋪銅)等。常用有以下2種:Top layer(頂層),Bottom Layer(底層)。lInternal Plane(平面層):總共有16層。主要作為電源層使用,也可以把其他的網絡定義到該層。平面層可以任意分塊,每一塊可以設定一個網絡。平面層是以“負片”格式顯示,比如有走線的地方表示沒有銅皮。lMechanical layer:機械層一般用于有關制版和裝配方面的信息。lMask layer:有頂部阻焊層(Top solder Mask)和底部阻焊層(Bootom Solder mask)兩層,是Altium Designer對應

3、于電路板文件中的焊盤和過孔數(shù)據自動生成的板層,主要用于鋪設阻焊漆(阻焊綠膜)。Mask layer:有頂部錫膏層(Top Past Mask)和底部錫膏層(Bottom Past mask)兩層,它是過焊爐時用來對應元件焊點的,是自動生成的,也是負片形式輸出。lKeep-out layer:這層主要用來定義PCB邊界,比如可以放置一個長方形定義邊界,則信號走線不會穿越這個邊界。lDrill Drawing:鉆孔層主要為制造電路板提供鉆孔信息,該層是自動計算的。lMulti-Layer:多層代表信號層,任何放置在多層上的元器件會自動添加到所在的信號層上,所以可以通過多層,將焊盤或穿透式過孔快速地

4、放置到所有的信號層上。lSilkscreen layer:絲印層有Top Overlay(頂層絲印層)和Bottom Overlay(底層絲印層)兩層。主要用來繪制元件的輪廓、放置元件的標號(位號)、型號或其他文本等信息。以上信息是自動在絲印層上產生的。8.3.2 PCB板層設置板層設置l1.在主菜單中選擇Design Layer Stack Manager命令,或者在工作區(qū)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Options Layer Stack Manager命令,打開如圖8-28所示的Layer Stack Manager對話框。圖8-28 Layer Stack Manage對話框l2.

5、鼠標雙擊圖8-28所示的Top Layer或Bottom Layer彈出Layer Properties對話框,可以修改層的名字及銅箔的厚度。l3. Top Dielectric和Bottom Dielectric復選項,表示在PCB板的頂層和底層添加阻焊層,如圖8-29所示。圖8-29 添加的阻焊層8.3.3 PCB板層及顏色設置l在主菜單中選擇Design.Board Layers and Colors命令,或者在工作區(qū)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OptionsBoard Layers and Colors命令,打開如圖8-30所示的Board Layers and Colors選項卡

6、。圖8-30 Board Layers and Colors對話框項目項目9 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的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的PCB設計設計l任務描述l在項目7完成了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的原理圖繪制后,本項目完成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的PCB板設計。在該PCB板中,調用項目5建立的封裝庫內的兩個器件:DIP-20(AT89C2051單片機的封裝)、LED-10(數(shù)碼管的封裝)。通過該PCB圖驗證建立的封裝庫內的兩個器件的正確性,并進行新知識的介紹。他將涵蓋以下主題:l設置PCB板l設計規(guī)則介紹l自動布線的多種方法l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的PCB板設計教學目的及要求:l1.掌握在項目中新建PCB文檔l2.熟練掌握設置PCB板l3.熟

7、練掌握導入元件、元件布局 l4.了解PCB的設計規(guī)則l5. 熟練掌握自動布線、驗證PCB的設計 l教學重點:導入元件、元件布局 l教學難點: PCB的設計規(guī)則9.1 創(chuàng)建創(chuàng)建PCB板板l9.1.1 在項目中新建PCB文檔l在項目3的3.2中介紹了用PCB向導產生空白PCB板子輪廓的方法。本節(jié)將介紹另一種方法產生空白的PCB板。l(1)啟動Altium Designer,打開“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PrjPCB”的工程文件,再打開“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SchDoc”的原理圖。l(2)產生一個新的PCB文件。方法如下:選擇主菜單中的FileNewPCB命令,在“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PrjPcb”工程中新建一個名

8、稱為“PCB1.PcbDoc”的PCB文件。l(3)在新建的PCB文件上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擇Save命令,打開SavePCB1.PcbDocAs對話框。l(4)在SavePCB1.PcbDocAs對話框的文件名編輯框中輸入“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單擊“保存”按鈕,將新建的PCB文檔保存為“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PcbDoc”文件。9.1.2 設置設置PCB板板l(1)在主菜單中選擇DesignBoard Options命令,打開如圖9-1所示的Board Options對話框。 圖9-1 Board Options對話框(2)在如圖9-1所示的Board Options對話框的Measu

9、rement Unit區(qū)域中設置Unit為Metric。l(3)按G鍵,彈出Snap Grid對話框,設置Grid為1mm。l(4)在主菜單中選擇DesignBoard SharpRedefine Board Sharp命令,重新定義PCB板的形狀。l(5)移動光標按順序分別在工作區(qū)內坐標為(100 mm,30 mm)、(190 mm,30 mm)、(190 mm,106 mm)和(100 mm,106 mm)的點上單擊,最后單擊鼠標右鍵,繪制一個矩形區(qū)域。重新定義的PCB板區(qū)域如圖9-2所示。圖9-2 重新定義的PCB板區(qū)域l(6)單擊工作區(qū)下部的Keep-Out Layer層標簽,選擇Ke

10、ep Out Layer層,重新定義PCB板的邊框。l(7)單擊Utilities工具欄中的繪圖工具按鈕 ,在彈出的工具欄中選擇線段工具按鈕 ,移動光標按順序連接工作區(qū)內坐標為(103,33)、(187,33)、(187,103)和(103,103)的四個點,然后光標回到(103,33)處,光標處出現(xiàn)一個小方框,按鼠標左鍵,即繪制“Keep Out”布線的矩形區(qū)域(如圖9-3所示),按鼠標右鍵,退出布線狀態(tài)。(單位:mm)。圖9-3 繪制布線區(qū)域的PCB板(8)在主菜單中選擇DesignLayer Stack Manager命令,打開Layer Stack Manager對話框。(9)在Lay

11、er Stack Manager對話框中勾選Top Dielectric復選項和Bottom Dielectric復選項,設置電路板為有阻焊層的雙層板,單擊Ok按鈕。至此,PCB板的形狀、大小,布線區(qū)域和層數(shù)就設置完畢了。9.2 PCB板布局板布局l9.2.1 導入元件l(1)在原理圖編輯器下,用封裝管理器檢查每個元件的封裝是否正確(3.3節(jié)中已介紹),打開封裝管理器Tools Footprint Manager。l(2)在主菜單中選擇DesignUpdate PCB Document 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PcbDoc命令,打開如圖9-4所示的Engineering Change Order對話框

12、。圖9-4 Engineering Change Order對話框l(3)單擊Validate Changes按鈕驗證一下有無不妥之處,再單擊Execute Changes按鈕,應用所有已選擇的更新,Engineering Change Order對話框內列表中的Status下的Check和Done列將顯示檢查更新和執(zhí)行更新后的結果,如果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將會顯示 符號,若執(zhí)行成功則會顯示 符號。如有錯誤則檢查錯誤,然后從(2)開始重新執(zhí)行,沒有錯誤后,應用更新后的Engineering Change Order對話框如圖9-5所示。圖9-5 應用更新后的Engineering Change

13、Order對話框l(4)單擊Engineering Change Order對話框中的Close按鈕,關閉該對話框,至此,原理圖中的元件和連接關系就導入到PCB板中了。 圖9-6 PCB工作區(qū)內容導入原理圖信息的PCB板文件的工作區(qū)如圖9-6所示,此時PCB板文件的內容與原理圖文件“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SchDoc”就完全一致了。9.2.2 元件布局元件布局lAltium Designer提供了自動布局功能。方法:選擇主菜單Tools Component Placement Auto Placer彈出Auto Place對話框。在該對話框內可以選擇Cluster Placer和Statistica

14、l Placer兩種布局方式,目前這兩種布局方式布局的效果不盡人意,所以用戶最好還是采用手動布局。方法如下:圖9-7 移動元器件l(1)單擊PCB圖中的元件,將其一一拖放到PCB板中的Keep-Out布線區(qū)域內。單擊元件U1,將它拖動到PCB板中靠左邊靠上的區(qū)域;在拖動元件到PCB板中的Keep-Out布線區(qū)域時,可以一次拖動多個元件,如選擇3個元件DS1-DS3(鼠標單擊DS1元件的左下角,然后單擊DS3元件的右上角),按住鼠標左鍵將它拖動到PCB板中部用戶需要的位置時放開鼠標左鍵;如圖9-7所示。在導入元件的過程中,系統(tǒng)自動將元件布置到PCB板的頂層(Top Layer),如果需要將元件放

15、置到PCB板的底層(Bottom Layer)按(2)步驟進行操作。(2)雙擊元件U3,按Tab鍵,打開如圖9-8所示的Component U3對話框。在Component U3對話框中Component Properties區(qū)域內的Layer下拉列表中選擇Bottom Layer項,單擊OK按鈕,關閉該對話框。此時,元件U3連同其標志文字都被調整到PCB板的底層,把U3放在DS1元件位置的底層(DS1的元件放在頂層)。圖9-8 Component U3對話框l(3)放置其它元件布置到PCB板頂層,然后調整元件的位置。調整元件位置時,最好將光標設置成大光標,方法:單擊鼠標右鍵,彈出菜單,選擇O

16、ptions Preferences,彈出Preferences對話框,光標類型(Cursor Type)處:選擇Large 90即可。l(4)放置元件時,遵循該元件對于其它元件連線距離最短,交叉線最少的原則進行,可以按Space鍵,讓元件旋轉到最佳位置,才放開鼠標左鍵。l(5)如果電阻R2、R3、R10-R16排列不整齊,可以選中這些元件,在工具欄上按 圖標,彈出下拉工具,選(向下對齊)圖標,再選 (元件之間距離相等)圖標后,即可把電阻布置整齊。l(6)在放置元件的過程中,為了讓元件精確放置在希望的位置,設置PCB板采用英制(Imperial)單位,按G鍵,設置Grid為20mil,以方便元件擺放整齊。布置完成后的PCB板如圖9-9所示。 圖9-9 手動布局完成后的PCB板l至此,元件布局完畢。l(7)單擊工作區(qū)中的名稱為“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的room框,按鍵盤的del鍵,將其刪除。lroom框用于限制單元電路的位置,即某一個單元電路中的所有元件將被限制在由room框所限定的PCB范圍內,便于PCB電路板的布局規(guī)范,減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