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山東省中考地理試卷【含答案可編輯】_第1頁
2007年山東省中考地理試卷【含答案可編輯】_第2頁
2007年山東省中考地理試卷【含答案可編輯】_第3頁
2007年山東省中考地理試卷【含答案可編輯】_第4頁
2007年山東省中考地理試卷【含答案可編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7年山東省中考地理試卷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1分))1. 當地球公轉到圖中乙位置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全球晝夜平分B.北半球晝短夜長C.南半球出現極晝現象D.太陽直射北回歸線2. 由地球自轉運動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A.晝夜更替B.極晝現象C.四季變化D.晝夜長短變化3. 圖是某地區(qū)的等高線地形圖(圖中數字的單位:米),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C處的地形部位名稱是( )A.山頂B.山谷C.鞍部D.山脊(2)A處與D處的相對高度是( )A.100米B.200米C.300米D.400米4. 如圖是中緯

2、度某地區(qū)一月份等溫線分布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圖所示地區(qū)為南半球B.氣溫隨緯度增加而遞減C.a、b兩處氣溫相同D.a處氣溫比b處氣溫低5. 關于印度人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印度人口增長呈加快趨勢B.50年內印度人口大約增加了10億C.印度人口增長逐年變慢D.目前印度人口數已躍居世界第一位6. 下列敘述不能證明海陸變遷的是(        )A.臺灣海峽海底發(fā)現森林遺跡和古河道B.極地地區(qū)發(fā)現煤田C.東非大裂谷不斷擴張D.海島漲潮被淹沒,退潮露出7. 讀圖5,完成(1)(2)題 (

3、1)甲、乙兩國的礦產資源,儲量、產量均居世界前列的是( )A.鐵礦石B.石油C.黃金D.二有色金屬(2)甲、乙兩國人口都主要分布在( )A.北部B.西部C.南部D.東南部8. 2006年元旦前后,上海一經貿代表團赴東南亞采購貨物,并觀光考察據此完成(1)(3)題 (1)下列物品中,代表團成員沒有必要攜帶的是( )A.雨傘B.御寒衣物C.攝像機D.地圖(2)下列產品最有可能出現在訂貨合同中的是( )A.棉花、小麥B.橡膠、椰子C.蔬菜、牛奶D.黃麻、棕油(3)以下是代表團某成員在東南亞期間的見聞,你認為可信的是( )A.當地居民是黑皮膚,頭發(fā)卷曲B.居民生活用品中錫器很多C.每天正午電閃雷鳴大雨

4、傾盆D.居民主食為面包、牛肉9. 歐洲西部適宜牧草生長的有利條件是( )A.熱量充足B.地處高原C.光照條件好D.氣候冷濕10.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是一月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C.亞熱帶和中溫帶的分界線D.濕潤地區(qū)和半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11. 下列山脈,既屬于東北一西南走向,又位于地勢第三級階梯的是( )A.武夷山B.秦嶺C.南嶺D.大興安嶺12. 圖是我國不同地區(qū)的兩種民居,讀圖完成(1)(2)題 (1)關于甲乙兩地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地夏秋季節(jié)易受臺風影響B(tài).乙地夏秋季節(jié)易受沙塵暴影響C.甲地

5、位于南方地區(qū),環(huán)境濕潤D.乙地位于西北地區(qū),環(huán)境干燥(2)關于兩地居民飲食習慣、風土人情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地居民的主食是小米B.乙地居民的主食是大米C.甲地居民的傳統(tǒng)運動項目是摔跤D.乙地居民喜唱秦腔、打腰鼓13. 下列礦產地位于長江沿江地帶的是( )A.鞍山鐵礦B.大同煤礦C.攀枝花鐵礦D.白云鄂博鐵礦14. 上海鋼鐵工業(yè)發(fā)達的最主要原因是( )A.勞動力資源豐富B.臨近鋼鐵消費市場C.靠近鐵礦產地D.能源充足15. 下列地理景觀與其對應的地區(qū)搭配,正確的是( )A.水鄉(xiāng)華北平原B.茶園山東丘陵C.林海雪原大興安嶺D.沙灘椰林西雙版納二、綜合題(30分))16.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6、 (1)根據圖中的經緯度,判斷圖示范圍所在的半球_A.南半球、東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東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2)點的經緯度是_;,兩點緯度較低的是_(3)甲、乙兩個國家國界的劃分,主要依據_A.山脈B.河流  C、海洋  D、經緯線(4)甲、乙兩個國家比較,地震頻發(fā)的是_(國),原因是該國處在_地震帶上17.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選擇連線:用箭頭“一”把甲、乙、丙三種氣候資料與圖中字母所在地區(qū)連接(2)根據甲、乙、丙三地的氣候資料分析判斷:A地區(qū)的氣候特征是_;C地區(qū)是典型的_ 氣候(

7、3)A、B、C(三個地方的緯度大致相同,氣候特點卻相差很大其中,氣溫年較差最大的是_地(填代號):造成三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4)圖中D地區(qū)_資源十分豐富,成為該地區(qū)各國的經濟支柱,但_資源卻十分匿乏,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不便(5)有記者稱,當前在E*兩地區(qū)分別存在著嚴重的人口與糧食問題、生態(tài)與環(huán)境問題,你認為是否可信_,請你選擇E、F其中的一個地方按下列要求分析說明:我選擇的地區(qū)是_(寫字母),該地區(qū)存在的問題最突出的是_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是_18.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各溫度帶:A_,B_,C_,D_,E_,F_(2)分別舉例A、B、C三地的農作物并說明適合生長的理由A_

8、;B_;C_19.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鐵路線A為_,B為_(2)游客由濟南到大連旅游,最佳路線是:先乘列車到港口城市_,再乘船經_ 海到達大連(3)目前,山東半島東部地區(qū)(青島、煙臺、威海)經濟增長迅速,“外向型”漸顯,請你從地理位置、交通、勞動力等方面分析原因:(4)近年來,黃渤海漁業(yè)資源日益枯竭,你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5)每年的夏季,黃渤海海域都進人體漁期,期間,大小船只一律禁止捕漁作業(yè)你認為采取體漁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為了_A.增加漁業(yè)收人   B.保證捕撈安全  C.保護漁業(yè)資源   D.降低海水污染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2007年山東省中考地理試卷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1分)1. D2. A3. CC4. B5. A6. D7. AD8. BBB9. D10. C11. A12. BD13. C14. B15. C二、綜合題(30分)16. B30S,60W,A乙,環(huán)太平洋17. (1)甲C,乙A;丙B;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溫帶海洋性B,海陸因素石油,淡水可信,E,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