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科學測試題_第1頁
新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科學測試題_第2頁
新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科學測試題_第3頁
新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科學測試題_第4頁
新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科學測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科學第三章測試題班 級: 姓 名: 得 分: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1.提出“天圓地方”這一觀點的是( ) A.古代中國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巴比倫人 D.古埃及人2.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燈塔會( )A.從上到下依次從視野中消失 B.從下到上依次從視野中消失C.塔頂和塔身同時從視野中消失 D.整個燈塔會突然從視野中消失3.從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星球”,那是因為( )A.地球上的物質是藍色的 B.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C.大氣是藍色的 D.地球表面主要由植被覆蓋4.本初子午線是( )A.東西兩半球的分界線 B.東經與西經的分界線 C.計算緯度的起

2、始線 D.歐、亞兩洲的分界線5.在比例尺為145000000的地圖中,圖上1cm 表示的實際距離為( )A.1cm B.1km C.450km D.900km6.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主要是( )由堅硬的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分成六大板塊板塊是不斷運動的相鄰的板塊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板塊的內部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A. B. C. D.7.我國環(huán)渤海經濟區(qū)、長三角經濟區(qū)、珠三角經濟區(qū)的地形都以平原為主,形成這類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A.風力作用 B.生物作用 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8.有關地形變化的正確說法是( )A.地形的變化是地球內部力量作用的結果 B.地形的變化只發(fā)生在陸地部分C.來自地球內部

3、的力量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D.風吹雨淋等來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變得高低起伏不平9.從圖中可以看出山頂A 的海拔高度是( )A.400米 B.500米以上 C.400米500米之間 D.400米以下10.量得圖上兩個山頂之間的直線距離是1.5厘米,其實際距離是( )A.3千米 B.30千米 C.300千米 D.4千米11.下列四幅圖(經緯網)中的P點,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東半球的是( )12. 某號臺風某日移動方向如下表,請你判斷這次臺風移動的方向是( )時間7時11時19時24時經緯度20N,118E20.5N,115E21.5N,114E22N,113EA.向東南 B.向東北 C.向西南 D

4、.向西北13.下列各圖所示的地質構造或地貌景觀中,主要由內力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14.有關地殼物質循環(huán)的敘述,錯誤的是( )A.各類巖石都能形成巖漿巖 B.各類巖石都能形成沉積巖C.各類巖石都能形成變質巖 D.各類巖石都能形成新的巖漿15.印度尼西亞某年發(fā)生一地震(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靠近板塊的生長邊界 靠近板塊的消亡邊界 震區(qū)兩側地殼發(fā)生張裂 震區(qū)兩側地殼發(fā)生擠壓A. B. C. D.16.一位記者報道:凌晨3點10分,一個沉悶的聲音突然響起,從窗外望去地平線上有耀眼的光出現(xiàn)。大地劇烈地抖動起來,很多人來不及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埋在倒塌的房屋里。該現(xiàn)象預示著發(fā)

5、生的地質災害是( ) A.泥石流 B.地震 C.火山噴發(fā) D.滑坡17.地震災害( )A.主要發(fā)生在海洋邊緣地帶B.會造成人類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是最嚴重的地質災害C.此類災害一般多發(fā)生在暴雨集中的季節(jié)D.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會加強其發(fā)生的頻率和強度18.神舟九號飛船于2012年4月9號運抵酒泉(39.44N,98.31E)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將于今年6月至8月?lián)駲C發(fā)射,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載人交會對接。擔負此次任務的飛行將由3名航天員組成。結合下圖完成題。(1)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酒泉”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酒泉”所處的半球是( )A.東

6、半球 南半球 B.東半球 北半球 C.西半球 南半球 D.西半球 北半球19.了解和正確選擇、使用地圖,可以方便我們的生活。有關下列四幅地圖的敘述,錯誤的是( )A.家住云南的小明想去北京旅游,可從乙圖上查找乘車路線B.小明想知道世界甲型流感的疫情情況,可通過閱讀甲圖了解C.小明來到北京后,購買了丁圖以便了解旅游景點的分布情況D.若四幅圖的圖幅面積相同,則比例尺大小應是甲乙丙丁二、填空題(22,23,24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7分)20.經現(xiàn)代科技測量知道,地球是一個 稍扁、 略鼓的球體,赤道半徑比兩極方向的半徑長21千米左右。21.120000000屬于 (填“大”或“小”)比例尺,若

7、甲、乙兩地的實地距離是60千米,繪制在該圖上的圖上距離為 。22.如圖所示,寫出以下三地的經緯度。甲: 乙: 丙: 乙在甲的 方向,乙在丙的 方向23.如左下圖是地球正視圖,圖中有7條經線將半個地球平分成6等份,讀圖后回答:經 度緯 度南北半球東西半球A 點位置 寫出A 點的經緯度: ; A 點在C點的 方向;B點既在南半球,又在 半球。24.右圖中A 點在地球上的位置是:25.下圖是浙江省中部地區(qū)的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各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A. ;B ;C ;D 。(2)C處頂部和底部的相對高度大約是 m。(3)F.G所在的山坡中, 要緩一些。(4)此圖表示的整個地區(qū)的

8、地貌屬于 。(5)E處小河的流向是 。(6)這副圖表示的實際面積大約是 。三、讀圖分析題(26題3分,27題6分,28題7分,29題8分,共23分)26.如圖所示,如果你站在地球的某點M 上,能很容易找到東西方向,但如果你站在地球的北極點O,你就分不清“東西”了,這是怎么一回事? 27.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甲地位于 (南、北)半球, (東、西)半球(2)由甲地前往乙地,可能會遇到河流嗎? (3)乙地氣溫20時,一般情況下,此時山頂氣溫最低不低于 (備注地表附近,高度每增加100米,溫度下降0.6)(4)圖上距離是2厘米,實際距離100千米,則該圖比例尺是 (數(shù)字式),該比例尺是 (填“

9、小”“大” )。28.讀板塊分布示意圖(甲圖)及板塊碰撞示意圖(乙圖),回答下列問題。 (甲圖)(乙圖)(1)全球共分成 大板塊,其中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塊是 板塊。(2)板塊內部地殼比較 ,板塊邊緣地殼比較 。(3)板塊的 和 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4)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圖中的 和 板塊相撞而成的。29. 讀“某地區(qū)等高線分布圖”,回答問題。圖中兩條支流,水流比較平緩的是 。A村莊所在地與最高山峰間的溫度差約為 。(注:高度增加100米,溫度降低0.6)在圖中河流上擬建一水電站大壩,請用“”符號標出最佳壩址。修大壩可能性帶來的問題是 。如果在山坡上修梯田,選在甲處好還是乙處好? 。七年級上科學第三章測試題答案1.A 2.B 3.B 4.B 5.C 6.A 7.C 8.C9.C 10.A 11.D 12.D 13.D 14.A15.C 16.B 17.B18.(1)C (2)B 19.D20.兩極 赤道21.小 3厘米22.東經150度、北緯20度, 東經150度、北緯30度, 東經170度、北緯20度, 正北, 西南23.120E30N 東北 東24.東經120度 北緯32度 北半球 東半球25.(1)鞍部 山頂 陡崖 山谷 (2)30 (3)F (4)丘陵(5)西北-東南走向 (6)25km226.因為站在地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