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然地理(2)_第1頁
中國自然地理(2)_第2頁
中國自然地理(2)_第3頁
中國自然地理(2)_第4頁
中國自然地理(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自然地理概況(2)學習目標1、 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2、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3、 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氣候的主要特征。4、 主要氣象災害及其對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學習過程1、我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及原因一月(冬季)七月(夏季)等溫線分布特點等溫線密集等溫線稀疏氣溫分布特點南暖北寒、南北溫差很 除青藏高原外,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溫差 原因冬季,太陽直射在 半球,北方緯度高, 比南方小, 也短,因而獲得熱量少;北方靠近 風源地,加劇了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 風受山嶺的重重阻擋,勢力逐漸減弱,使南北溫差增大。 夏季,太陽直射在 半球,雖然北方 比南方小,但 比南方長,因而北方

2、獲得的太陽輻射不比南方少多少;受 風影響,南方雨季長,陰雨天多,日照時間短。極值氣溫及原因最高氣溫處:海南島原因:緯度低,獲得太陽輻射多;遠離冬季風源地。最低氣溫處: 原因: ; 。最高氣溫處:吐魯番盆地原因:盆地地形,地面不易散熱,且外邊氣流越過山地下沉時,增溫作用強,形成“焚風”效應;該地沙漠廣布,吸熱快;空氣干燥,天空少云,太陽輻射強。最低氣溫處:青藏高原。原因: 注:一月0等溫線大致經(jīng)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東至秦嶺淮河一線不受冬季風影響的地區(qū):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臺灣、海南2、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原因空間分布特點:從 向 遞減。原因: 我國東部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風帶來的,影響

3、我國的夏季風主要有來自 洋的 風和來自 洋的 風。關于降水分布,有三條界線比較重要:a.800mm年等降水量線:東段大致沿 一線。此線是我國濕潤區(qū)和半濕潤區(qū)的大致分界線。以南地區(qū)為濕潤區(qū),是我國主要的 農業(yè)區(qū),以北為半濕潤區(qū),以 農業(yè)為主;b.400mm年降水量線:是我國半濕潤區(qū)和半干旱區(qū)的大致分界線,也是我國農耕區(qū)與畜牧業(yè)區(qū)的分界線,東段大體與我國 山脈相吻合;c.200mm年等降水量線:經(jīng)過賀蘭山一線。是我國半干旱區(qū)和干旱區(qū)的分界線。時間分布特點 :季節(jié)分配不均,降水集中于 季節(jié)。我國東部雨帶的推移主要由夏季風的進退決定(降雨類型為鋒面雨) 5月南部沿海 6月中旬7月上旬長江中下游 78月

4、華北、東北 9月南撤 10月結束可見:南方雨季 ,北方雨季 。注:圖中陰影與非陰影的分界線為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各地降水年際變化大, 較小, 較大。 地區(qū)最大。注:除了夏季風是影響我國降水的最重要的因素外,地形和臺風也是影響我國降水的因素。如: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燒寮,就位于正對東南季風的山谷迎風坡地帶;另外,夏秋季節(jié),影響我國東南沿海的臺風,也往往帶來大量降水。3、我國的氣候特征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與同緯度其他地區(qū)比,冬季氣溫偏低,夏季氣溫偏高,氣溫年較差大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也較大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4、影響我

5、國的主要氣象災害災害時空分布成因危害防治措施臺風夏秋時節(jié)影響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海南浙江等省熱帶海洋上形成的強烈的熱帶氣旋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給生命財產(chǎn)帶來危害加強預報;營造沿海防護林;提高公眾的防災意識暴雨洪澇我國東部連續(xù)性的暴雨淹沒工廠、農田,影響交通,危及生命財產(chǎn)加強監(jiān)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寒潮冬半年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受它影響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的劇烈降溫(冷鋒)帶來嚴寒、大風、雨雪、凍害等惡劣天氣,使農作物受凍害,影響交通、通信等加強預報;做好防寒準備沙塵暴冬春時季,尤以春季最嚴重,影響我國華北、西北等地冬春時節(jié)降水少,地表干旱,松散碎屑物質多;植被少;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fā)旺

6、盛,加劇了干旱程度埋沒農田,房舍,危及生命財產(chǎn)營造防護林;退耕還林還草干旱華北多春旱,長江中下游多伏旱長期無降水或降水異常偏少土壤缺水,糧食減產(chǎn),人畜飲水困難,影響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安定因地制宜改善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選擇耐旱作物;開展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營造防護林練習:1、 下圖是我國東南部地區(qū)一月、七月等溫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分別說出圖示地區(qū)一月、七月等溫線的大致走向,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析七月等溫線圖中A、B兩地的氣溫特點及其形成原因右圖為“我國北方某城市某一季節(jié)降水量(單位:mm)等值線圖”,讀圖完成23題。2該季節(jié)應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3關于圖中市區(qū)400mm等

7、降水量線以內的降水量數(shù)值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400mm以上,原因是雨島效應B在400mm以上,原因是熱島效應C在400mm以下,原因是霧島效應D在400mm以下,原因是晴島效應讀右面中國東部雨帶示意圖,回答45題。4根據(jù)雨帶I、地區(qū)的時間,可以推論,在一般年份,雨帶推 移至上海地區(qū)的時間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5如在7月以后,雨帶仍未推移進入I地區(qū),我國東部地區(qū)將可能產(chǎn)生災害的狀況是 A南旱北澇 B南北皆旱 C南澇北旱 D南北皆澇6. 目前,我國水資源最緊缺的地區(qū)主要位于    A干旱區(qū)          B半干旱區(qū)    C半濕潤區(qū)        D濕潤區(qū)7.干旱災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下圖反映了我國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