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東江水利樞紐工程閘壩基礎振沖加固效果檢測及評價_第1頁
惠州東江水利樞紐工程閘壩基礎振沖加固效果檢測及評價_第2頁
惠州東江水利樞紐工程閘壩基礎振沖加固效果檢測及評價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惠州東江水利樞紐工程閘壩基礎振沖加固效果檢測及評價    摘要:惠州東江水利樞紐工程閘壩基礎處理采用振沖法加固,本文介紹其實際應用及檢測方法,可供類似工程參考。    關鍵詞: 振沖, 檢測, 地基處理, 水利樞紐   1.工程概況  惠州東江水利樞紐工程位于東江下游惠城區(qū)河段泗湄洲,壩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積25325km2,是一改善水環(huán)境、發(fā)電,兼顧航運,并具有改善城市供水和農田灌溉條件,發(fā)展旅游等多項綜合利用效益的水利樞紐工程。工程為等,大(1)型規(guī)模,電站總裝機容量為46MW,設計洪水標準為5

2、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20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10910m3/s,校核洪峰流量13000m3/s。根據樞紐設計,攔河閘壩分左右河汊布置,其中左河汊布置10孔(后改9孔),右河汊布置12孔。  2.閘基工程地質條件  根據樞紐設計,攔河閘壩總長360.4m,其中左河汊長為164m,右河汊長為196.7m。河床上部主要為第四系粉細砂、中粗砂、含礫粗砂、砂卵石層自上而下分布至基巖面,層厚約為1423m。基巖主要為燕山二期及燕山四期入侵巖,燕山二期入侵巖為二長花崗巖。  水閘底板底高程為1.0,建基面地層為(2-2)、(2-3)層。(2-2)層為粉細砂、中細砂,標貫擊

3、數一般310擊,平均5.9擊。本層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擊數N63.5為111擊,平均4.4擊。(2-3)層為含礫中粗砂,粒徑不均勻,多呈松散稍密狀,廣泛分布于河床2-2層之下,標貫擊數525擊。本層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擊數N63.5為320擊,平均7.4擊。3.閘基振沖加固設計成果根據閘壩基礎的實際工程地質條件,經技術經濟比較,采用振沖法加固地基,閘室部分采用振沖碎石樁加固地基,等邊三角形布置,樁距為2m×2m ,樁底置于相對堅硬的強風化帶,高程為-13-15m,樁長為12.2514.25m,樁徑D=0.8m,樁身按每米填料0.5m3確定。復合地基承載力要求大于0.3Mpa。消力池部分采用振

4、沖密實砂樁處理,等邊三角形布置,樁距為3m×3m ,樁長為10.513.5m,樁徑D=0.8m。處理深度穿越2-2層中細砂、中粗砂,2-3層含卵礫中粗砂,進入2-4砂卵石層。復合地基承載力要求大于0.20Mpa。4.振沖樁基礎檢測及評價參照我國現行的有關技術規(guī)范并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閘壩振沖密實砂樁樁間加固效果采用標準貫入檢測,振沖砂樁、振沖碎石樁樁身及樁間加固效果采用動力觸探檢測,檢測點數為振沖孔數的2%,布置在三個振沖孔的三角形中間。4.1標貫試驗4.1.1砂樁樁身的標貫試驗    選取3#振沖試驗點的2號砂樁樁身進行了標貫試驗,共作標貫8次,擊數N為927擊

5、,平均15.5擊,為稍密中密狀。其中約03m呈松散狀。    4.1.2砂樁樁間的標貫試驗    在3#振沖試驗點的2、3、6號砂樁樁間及4#振沖試驗點的6、9、10號砂樁樁間進行了標貫試驗,標貫試驗成果按2-2、2-3層分別統(tǒng)計,2-2層共進行標準貫入試驗5次,擊數N為811,平均9擊,為松散狀。根據初設勘察成果,2-2層作標貫39次,擊數N為310擊,平均5.9擊??梢婇l壩振沖加密使2-2層標貫擊數提高3擊左右,但標貫擊數仍小于10擊,仍為松散狀。    2-3層進行標準貫入試驗5次,擊數N為1320擊,平均15.4擊,為稍密中密

6、狀。根據初設勘察成果,2-3層作標貫24次,擊數N為525擊,平均13.7擊,可見閘壩振沖加密使2-3層標貫擊數提高2擊左右。4.2動力觸探試驗采用重型動力觸探試驗(N63.5)對振沖加密試驗的效果進行檢測。選取閘壩的2#、3#、4#振沖試驗點的樁身和樁間分別進行了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各試驗成果按碎石樁的樁身和樁間及砂樁的樁身和樁間分別統(tǒng)計。樁身不分層統(tǒng)計;對于樁間,為評價振沖對砂、含卵礫砂層的擠密效果,按2-2層、2-3層分別統(tǒng)計。4.2.1碎石樁樁身及樁間的動力觸探試驗成果選取2#振沖試驗點的9號碎石樁樁身及6、7、10號碎石樁之間分別進行了重型動力觸探試驗。4.2.1.1碎石樁樁身的動力觸

7、探試驗統(tǒng)計選取2#振沖試驗點的9號碎石樁樁身進行了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振沖試驗深度12.0m,當動力觸探試驗至深度3.0m,高程-1.7m時,錘擊數(N63.5)已大于50擊,無法繼續(xù)進行試驗,0.30.6m段N63.5為39擊,0.73.0m段的重型動力觸探試驗統(tǒng)計段數為24段(試驗隨孔深連續(xù)進行,每0.1m為一段,下同),擊數N63.5為1465擊,平均40.3擊??梢娫?m深度范圍碎石已達到密實狀。4.2.1.2碎石樁樁間的動力觸探試驗成果選取2#振沖試驗點的6、7、10號碎石樁樁間進行了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振沖試驗深度約5m,動力觸探試驗達12m,對振沖深度范圍1.95m段的重型動力觸探試

8、驗成果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段數共26段,N63.5為925擊,平均18.5擊,主要為中密狀。4.2.2砂樁樁身及樁間的動力觸探試驗成果選取3#、4#振沖試驗點的砂樁樁身及樁間分別進行了重型動力觸探試驗,試驗成果統(tǒng)計如下:4.2.2.1砂樁樁身的動力觸探試驗成果選取3#振沖試驗點的10號砂樁樁身及4#振沖試驗點的8號砂樁樁身分別進行了重型動力觸探試驗。 3#振沖試驗點10號砂樁樁身試驗成果統(tǒng)計與分析選取3#振沖試驗點的10號砂樁樁身進行了重型動力觸探試驗,試驗成果見表3.2-3。振沖試驗深度11.0m,動力觸探試驗深度10.8m,統(tǒng)計段數為97段,擊數N63.5為632擊,平均16.7擊,主要為中密狀

9、。試驗表明:12.7m范圍N63.5為68擊,平均7.4擊,為稍密狀,振沖加密效果差,其下的2.710.8m段N63.5為932擊,平均值18.8擊。 4#振沖試驗點的8號砂樁試驗成果統(tǒng)計與分析選取4#振沖試驗點的8號砂樁進行了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振沖試驗深度10.5m,動力觸探試驗深度9.5m,試驗統(tǒng)計段數為73段,N63.5為843擊,平均26.4擊,為密實狀,總體上振沖加密效果明顯。試驗表明:02.0m范圍N63.5為小于9擊,加密效果不明顯。4.2.3砂樁樁間的動力觸探試驗成果選取3#振沖試驗點的10、13、14號砂樁之間及4#振沖試驗點的9、12、13號砂樁之間分別進行了重型動力觸探試

10、驗,為評價振沖加密對砂、含卵礫粗砂各層的擠密效果,按2-2、2-3、2-4層分別統(tǒng)計。 2-2層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果本層動力觸探統(tǒng)計段數58段,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擊數N63.5為310擊,平均6.7擊,為松散稍密狀。與勘察成果對比,2-2層振沖加密前N63.5為411擊,平均7.1擊,振沖加密前后基本一致??芍駴_對2-2層普遍未起到明顯的擠密作用,2-2仍普遍為振沖加密前     的松散稍密狀。 2-3層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果本層動力觸探統(tǒng)計段數87段,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擊數N63.5為522擊,平均13.3擊,達中密狀。與表2-3對比,2-3層振沖加密前N

11、63.5平均9.5擊,振沖加密后平均13.3擊,提高約4擊,振沖加密對2-3層有擠密效果。由振沖加密前的稍密狀提高到中密狀。 2-4層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果本層動力觸探統(tǒng)計段數33段,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擊數N63.5為1430擊,平均20.8擊,為密實狀。與表2-3對比,2-4層振沖加密前多為密實狀,N63.5為839擊,平均20.9擊。振沖擠密效果不明顯。5.結論通過標貫及動力觸探試驗,并與前期勘察成果對比,主要結論如下:5.1碎石樁樁身動力觸探錘擊數N63.5較高,大多達到密實狀,其對樁間砂、含卵礫粗砂層的擠密效果較好,多達到中密狀。5.2碎石樁樁間振沖深度范圍1.95m段N63.5為925擊,平均18.5擊,主要為中密狀,振沖擠密效果較明顯。5.3砂樁樁身的動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