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的權利救濟方式_第1頁
不安抗辯的權利救濟方式_第2頁
不安抗辯的權利救濟方式_第3頁
不安抗辯的權利救濟方式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不安抗辯的權利救濟方式大陸法傳統(tǒng)不安抗辯權制度只規(guī)定了中止履行權一種權利救濟方式,我國合同法的不安抗辯權制度則有很大發(fā)展,規(guī)定了中止履行權、解除合同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等救濟方式,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制度體系。一、中止履行中止履行權是大陸法不安抗辯權制度和英美法預期違約制度都有的權利救濟方式。因此,下文就結合兩者進行論述。( 一) 中止履行的含義和各國規(guī)定的差異在雙務合同的一方當事人( 在不安抗辯權中僅指后履行方) 有預期違反合同的明顯跡象時,他方當事人 ( 先履行方 ) 可以在對方提供履約擔保之前,暫時中止履行自己在合同項下的義務,這就是合同一方當事人 ( 先履行方 ) 享有的中止履行權。 中止履

2、行的方式因合同履行情況而有所不同,合同尚未開始履行的,暫時停止履行:合同已開始履行但未履行完畢的,則停止在該階段的履行, 如貨物買賣合同中賣方的停運權; 如系解約后的返還階段,則有先返還義務的一方有權留置對方財產(chǎn)( 如沒有先返還義務,只能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 。各國關于中止履行權的立法大多體現(xiàn)在對貨物買賣合同的規(guī)定上。英國貨物買賣法第 41 條和第 44 條的規(guī)定,在買方喪失清償能力之情形, 直至買方支付價金或作價金提供之前,賣方可以對貨物行使留置權或者停運權。美國統(tǒng)一商法典第 2 609 條第一款規(guī)定:“買賣合同雙方均負有義務,不得損害對方抱有的獲得己方正常履行的期望,任何一方具有合理依據(jù)認

3、為對方不能正常履行時, 有權通過書面形式要求對方提供正常履約的適當保證。在獲得這種保證之前, 可以中止己方履行可能無法獲得的與其相對的那一部分合同義務,只要這種中止在商業(yè)上是合理的?!狈▏穹ǖ涞?613 條有類似的規(guī)定 ; “如買賣成立之后,買受人由于破產(chǎn)或處于無清償能力致使出賣人有喪失價金之慮時,即使出賣人曾同意延期支付,出賣人亦不負交付標的物的義務,但買受人提供到期支付的保證者,不在此限?!钡聡穹ǖ涞?21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之一方應向他方先為給付者,如他方的財產(chǎn)于訂約后明顯減少,有難為對待給付之慮時,在他方未為對待給付或提供擔保前,得拒絕自己的給付?!蔽覈贤ǖ?68 條規(guī)定“應當先

4、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jù)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笨梢钥闯?, 英國法和法國法偏重于保護賣方的利益,而德國法和美國法則注重平衡合同雙方的利益。德國法的規(guī)定適用于一切雙務合同,合同買賣雙方都可以行使。究竟哪一方可以行使中止履行權, 取決于合同規(guī)定了哪一方先為給付的義務。我國法規(guī)定與德國法類似。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71 條有關中止履行的規(guī)定,對上述各國立法有吸收也有揚棄。具體體現(xiàn)在:其一,公約吸收了德國法和美國法關于中止履行權為合同雙方均可行使的權利的原則。其二,專辟一款規(guī)定了英國法所承認的賣方的停運權。其三,吸收了法國法、德國法和美國法關于他方當事人提供履行擔保后一方當

5、事人即應繼續(xù)履行的原則,同時又增加了中止履行方的通知義務。從上述各國法和公約的規(guī)定來看,英國法、法國法和德國法對中止履行權的適用條件規(guī)定較嚴,公約規(guī)定的條件相對放松一些,美國法中是否采用中止履行的救濟,主要取決于當事人的判斷。( 二) 要求提供履約擔保權及提供或不提供履約擔保的法律后果中止履行方是否可以明確向對方提出提供擔保的要求,各國立法與法理有所不同。美國統(tǒng)一商法典明確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可以“通過書面形式要求提供正常履約的適當保證”,即確定了一方當事人的要求提供履約擔保權。其他國家的法律沒有明文規(guī)定要求提供履約擔保權,從法理上分析,大陸法國家一般認為中止履行方無權要求對方提供擔保,只能中止自己

6、的履行。 提供擔保不是對方的一項義務,而是對方為消除中止履行方的中止履行所采取的行動。 正如史尚寬先生所言: “蓋他方為對待給付或提出擔保,非為其義務,乃為一時對于抗辯之再抗辯權之運用也?!辈还苤兄孤男蟹绞欠窬邆湟筇峁┞募s擔保權,在其中止履行后, 對方均可通過提供充分履約擔保方式使中止履行歸于消滅,這就是提供履約擔保的法律后果。各國法律都規(guī)定:在對方當事人提供充分履約擔保后,中止履行方應該繼續(xù)履行其合同義務。在此情形下,原定的履行日期當做自然順延,或由雙方重新約定。一方當事人中止履行后,對方不提供履約擔保會產(chǎn)生什么法律后果呢?美國統(tǒng)一商法典規(guī)定,在最長不超過30 天內(nèi)未提供擔保,中止履約的一

7、方即可采取其他的救濟方法,如解除合同和請求損害賠償。我國合同法69 條規(guī)定,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nèi)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其他國家的法律對此還沒有涉及。中止履行畢竟只是權益之計,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實際中的做法是等履行期屆滿再按實際違約采取救濟,但這又失去了預期違約制度和不安抗辯權制度的實際意義,因而,美國和我國的規(guī)定較為科學。二、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前解除合同( 一) 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前解除合同的含義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前解除合同是不安抗辯的第二級的救濟方式,它是第一級救濟中止履行的發(fā)展。在不安抗辯發(fā)生的事由出現(xiàn)時,先履行方只能先中止履行,在對方在合理期限

8、內(nèi)沒有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沒有提供適當擔保時,先履行方才能解除合同。 如果先履行方中止履行后, 后履行方恢復了履行能力或提供了履行的適當擔保,先履行方并不能行使解除合同的救濟方式。對于在履行期屆滿前解除合同,各國立法差別很大。英美法和公約以法律確認了這種救濟方法 ; 而大陸法只確認當事人在履行期屆滿前的中止履行權,沒有規(guī)定可以在履行期屆滿前解除合同 ; 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了可以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前解除合同的救濟方法。 將履行期屆滿前解除合同明確規(guī)定為不安抗辯的一種救濟方式,是我國合同法吸收了預期違約制度合理內(nèi)容后的首創(chuàng)。( 二) 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前解除合同的條件對于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前解除合同,英美法和公

9、約都予以確認。美國統(tǒng)一商法典對此規(guī)定了兩個條件:一是預期拒絕履行所造成的損失“嚴重損害合同對另一方的價值”。二是一方當事人可能不能正常履約,在不超過30 天的合理期限內(nèi)又未能提供充分的履約保證。公約第 72 條規(guī)定的行使條件即“明顯看出一方當事人將根本違反合同”。該條第 2 款還規(guī)定了打算解除合同的一方必須向對方發(fā)出合理的通知, 一旦對方提供了履約充分保證,解約權即不得行使。對方當事人如果不提供此項保證,則可以使其行為將根本違約更加“明顯”,一方當事人即可行使解約權。我國合同法 68 條、 69 條規(guī)定中止履行方解除合同的條件是對方在合理期限內(nèi)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94 條則規(guī)定

10、,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這兩條規(guī)定的解除合同的條件實際上有沖突,這一點將在后文中論述。( 三) 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前解除合同的后果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是消滅合同的效力。但這種消滅的作用是溯及既往還是僅指向將來,各國法律有不同的規(guī)定。德國法、法國法、美國法都不同程度地承認解除合同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各當事人應互負返還已受領給付的義務。英國法則認為解除合同并不具有溯及既往地消滅合同的效力, 只是解除雙方當事人合同項下尚未履行的義務,對于已經(jīng)履行的義務原則上不產(chǎn)生返還的問題。公約項下的解除合同也有溯及力。按照傳統(tǒng)法理,我國的規(guī)

11、定應有溯及力。三、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前的損害賠償( 一) 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前損害賠償?shù)暮x一定意義上,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前損害賠償可以認為是不安抗辯的第三級的救濟方式。只有很少一部分情況下, 先履行方行使不安抗辯權才能適用此種救濟方式。一般而言,中止履行是不安抗辯最基本也是最廣泛的救濟方式,解除合同是在符合特定條件時才適用的救濟方式, 此兩種救濟主要是通過對先履行方履行義務的暫?;蛎獬?,避免其履行后得不到對待履行風險的發(fā)生或進一步擴展,一般不涉及先履行方因履行風險已經(jīng)造成損失。損害賠償適用范圍比較小, 不是所有的解除合同都必然可以主張損害賠償,但它是從賠償或補償先履行方因履行風險已經(jīng)造成損失的角度

12、規(guī)定救濟的,更多地吸收了預期違約或者說違約責任的規(guī)定。 換句話說,不安抗辯只有在同時構成預期違約時才承擔合同履行期屆滿前損害賠償?shù)呢熑?。損害賠償本是違約救濟的重要手段。采用解除合同和實際履行的救濟方法時,損害賠償亦可同時適用。違約損害賠償?shù)哪康氖茄a償、賠償受害人因對方違約所遭受的損失。換言之,損害賠償以賠償受害人的實際損失為原則。也就是發(fā)生了實際損失才能采用這種救濟方法。但是,在預期違約理論中,英美法和公約在規(guī)定了一方當事人擁有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前的解除合同權的同時,也賦予了他請求損害賠償?shù)臋嗬?。因而,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前的損害賠償與解除合同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受損人選擇了解除合同以后,才可以在合同

13、履行期屆滿前提起損害賠償之訴,但不是所有解除合同都必然可以主張損害賠償。大陸法因為沒有明確規(guī)定發(fā)生不安抗辯權時先履行一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權利,自然也就不可能規(guī)定要求損害賠償?shù)臋嗬?。我國合同法?94 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 又,第 68 條第二、四項規(guī)定的不安抗辯權發(fā)生的原因可以理解為“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同時,第 108 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 第 107 條則規(guī)定了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主要有“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

14、失等”。由此看來,我國合同法不安抗辯權制度包括了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救濟方式。( 二) 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前損害賠償?shù)姆秶缜八觯?在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的不安抗辯權制度中,先履行方可在履行期屆滿前要求損害賠償,但我國合同法并沒有明確損害賠償?shù)姆秶绾未_定。大陸法國家通常認為,賠償范圍應包括違約所造成的實際損失( 現(xiàn)實損失 ) 和所失利益 ( 可得利益損失 ) 兩部分。英美法認為,確定賠償損失范圍的原則是,使非違約方在經(jīng)濟上處于該合同得以履行時應處的地位。筆者認為,我國應充分借鑒英美法預期違約制度中關于損害賠償范圍的有關規(guī)定。( 三) 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前損害賠償中的減輕損失原則根據(jù)各國立法, 當一方當事人違約時, 另一方當事人必須及時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