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 20【2019最新】高一化學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含解析)(2)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20分)1在鈉的焰色反應實驗中,不需要的儀器或藥品是()A.鉑絲棒B.酒精燈C.藍色鈷玻璃D.稀鹽酸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13C和14C屬于同一種元素,它們互為同位素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們的質子數(shù)相等C.14C和14N的質量數(shù)相等,它們的中子數(shù)不等D.6Li和7Li的電子數(shù)相等,中子數(shù)也相等3.有兩個無標簽的試劑瓶,分別裝有Na2CO和NaHC3固體,有四位同學為鑒別它們采用以下不同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A.分別將它們配制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別將它們配制成
2、溶液,再逐滴加入等濃度的稀鹽酸C.分別將它們配制成溶液,再加入CaCl2溶液D.分別加熱,再用石灰水檢測是否有CQ產生4.某溶液能溶解Al(OH3,則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A. Mg+、C、Naf、NOB. K、Na+、NO、HCQ+ + + 2C. Na、K、Cl、NO D. Na、Cl、AIO2、SO5.金屬及其化合物轉化關系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下列各組物質的轉化關系中不全部是通過一步反應完成的是()A. NaNaOHNa2COTNaClB.Al Al2”Al(OH3AlCl3C. Mg MgC Mg( OH2MgSOD. FLFeCl2Fe(OH2Fe(OH36.下列
3、各組中的兩種物質作用時,當反應條件(溫度、反應物用量、反應物濃度等)改變時,不會引起產物改變的是()1Na2Q和CQNaOH和CONa和QNazCO和HCIAl Cl3和NaOHNaAIQ和COFe和HClCa(OH2和NaHCOA.B.C.D.7.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鈉和冷水反應:Na+2HA Na+2OH+H4B.AI2Q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AI2Q+2OH2AlO+HOC.AICI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JD. FeCh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I2:Fe2+Cl2Fe3+2CI2 / 20&第VA族元素中的A、B兩種元素所在周期分別最多可排1
4、8和8種元素,且B在A的上一周期,當A的原子序數(shù)為x時,B的原子序數(shù)為()3 / 20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Fe3+、Al3+、SQ2-、HCO等離子當向該溶液中加入一 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QH溶液時,發(fā)現(xiàn)生成沉淀的物質的量隨加入NaQH溶液的體積變化如圖 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3+2+C.ab段發(fā)生的離子反應為:Al +3QH =Al(QH3J,Mg+2QH =Mg(QH2JD.原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必定有H+、NH+、Al3+,但不能肯定M6+和Fe3+中的哪一種10鐵有多種價態(tài),將14.4g草酸亞鐵(FeC2Q
5、)與空氣隔絕加熱分解,最終得到7.2g鐵的氧化物,則該鐵的氧化物是(A. Fe3C4B.Fe2QC.FeQ D. FeQ和F&O二、選擇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20分)11下列各組物質中,X是主體物質,Y是少量雜質,Z是要除去雜質而加入的試劑,其中 正確的組別是()XYZAFeCl2溶液FeCl3KSCN溶 液Bze粉A1粉NaQH溶 液CFe2(SQ)3溶液FeS04C12DFeCl2溶液CuCl2Zn粉A. A、B. B、C. C、D. D12.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其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且X、Y、Z相鄰.X的核電荷數(shù)是Y是核外電子數(shù)的一半,Y與M可形成化合
6、物MY.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沸點:X的氫化物vY的氫化物vZ的氫化物B.簡單離子的半徑:M的離子Z的離子Y的離子X的離子C. Y%、MY都是含有極性鍵的化合物D.Z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學式為HZQ13.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分別放在甲、乙兩燒杯中,各加入等質量的鋁,生成氫氣的體積比為5:6,則甲、乙兩燒杯中的反應情況可能分別是()A.甲、乙中都是鋁過量B.甲中鋁過量,乙中堿過量C.甲中酸過量,乙中鋁過量D.甲中酸過量,乙中堿過量A. x-18B.x-8 C.x+8 D. x+184 / 2014.將CQ氣體緩緩地通入到含KOH Ba(OH2和KAIQ的混合溶液
7、中直至過量, 生成沉淀 的物質的量與所通CO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整個反應進程中的各種描述不正確的2+CO=Ba CQJ+H2Ob-c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AIO2+3H2O+CO=2AI(OH3J+COa-b段與c-d段所發(fā)生的反應相同d-e段沉淀的減少是由于碳酸鋇固體的消失所致15.把CO通入含NaOH 0.8g的堿溶液中,將產物在減壓條件下蒸干后,得固體1.37g,則 通入CO的質量是(A. 0.44g B.0.88gC. 0.66gD.都不是三、解答題(共7小題,滿分60分)16怎樣用化學方法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用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1)鐵粉中混有鋁粉_(2)NQ
8、CO溶液中混有NaHCO _(3)FeCl2溶液中混有CuCl2_(4)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_.17.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1)足量的NaHCO溶液中滴入少量的Ca( OH2溶液_(2)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溶液至恰好不再生成沉淀時為止,請寫出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 在以上溶液中,繼續(xù)滴加NaHSO溶液,請寫出此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 .18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它隱含著許多信息和規(guī)律.下表所列是五種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及主要化合價(已知鈹?shù)脑影霃綖?.089nm).B.C.D.(1)用元素代號標出它們在周期表中對應位置(以下為周期表的一部分)5 /
9、20兀素代號ABCDE原子半徑/nm0.1600.1430.1020.0990.074主要化合價+2+3+6、-2-1-26 / 20(2)_B元素處于周期表中第 _ 周期第 族.(3)_C、D的簡單離子的半徑由大到小順序為_(填離子符號)(4)_ 上述五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 _(填化學式)(5)_C、E形成的化合物為(填化學式)19.有一固體混合物,可能由N&CQ、NQSQ、CUSQ CaCL、KCl等混合而成,為檢驗它們, 做了如下實驗:1將固體混合物溶于水,攪拌后得無色透明溶液;2往此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過濾,將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
10、酸中,發(fā)現(xiàn)沉淀全部溶解.試判斷:(1)固體混合物中肯定有 _,肯定沒有 _ ,可能有_(2)寫出實驗中的離子方程式: _ .(3)_ 對可能有的物質進行確認,把的濾液做進一步鑒別操作,寫出你所設計的實驗方案 (包括具體操作步驟和實驗現(xiàn)象).20某探究小組在實驗室中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 2O,還含有Fe2Q、SiO2)提取氧化鋁.回答下列問題:苗1:0洗滌川(5(1)在實驗中需用1mol?L T的NaQH溶液480mL,配制該溶液已有下列儀器:托盤天平(砝AH(圖1(2)寫出步驟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3)操作中洗滌如何操作 _(4) 甲同學在實驗室中用下列裝置制備 沒有產生預期現(xiàn)象.乙同學
11、分析認為:甲同學通入CQ不足是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之一你認為乙的分析是否合 理? _ 若合理,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其原因 _ (若你認為不合理,uKO碼)、膠頭滴管、藥匙、玻璃棒,還缺少的儀器是器中的一種,其名稱如圖1是_ .在灼燒操作中用到下列儀CQ氣體,并通入濾液B中制取Al(OH3時,結果7 / 20該空不作答)丙同學分析認為:甲同學通入的CQ中含有HCI氣體,也是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在實驗中 增加某裝置可解決這個問題請幫助該同學注明該裝置中的試劑名稱為21.將6克鐵粉加入200mLFe2(SQ)3和CuSO的混合溶液,充分反應得到200mL0.5mol?L1FeSQ4溶液和5.2g固體沉淀
12、物.試計算:(1)反應后生成銅的質量;(2)原Fe2(SQ)3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22.將3.9gMg、Al合金溶于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HCI溶液400mL中,剛好完全反應,經檢 測合金和鹽酸都無剩余,再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1moI/L的NaQH溶液后,生成沉淀,如果 加入一定量的NaQH溶液后沉淀量最大時,溶液的總體積剛好為合金溶解時的體積的兩倍, 假設完全反應(不考慮體積變化),請求(1)生成的沉淀的最大值是多少?(2)原合金中Mg的質量百分含量(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點)8 / 202015-2016學年啟東中學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
13、,滿分20分)1在鈉的焰色反應實驗中,不需要的儀器或藥品是()A.鉑絲棒B.酒精燈C.藍色鈷玻璃D.稀鹽酸【考點】 焰色反應【分析】 焰色反應操作:1洗:用鹽酸洗去鉑絲表面的雜質2燒:將鉑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至于酒精燈顏色一致3蘸:蘸取試樣4燒:在火焰上灼燒5觀:觀察火焰顏色(若檢驗鉀要透過鈷玻璃觀察),據此解答即可.【解答】 解:A、焰色反應需要鉑絲蘸取溶液,故A需要;B焰色反應為元素的性質,灼燒出現(xiàn)顏色,故酒精燈需要;C藍色鈷玻璃在觀察K的焰色反應時需要,觀察Na的焰色反應不需要,故C不需要;D稀鹽酸應用于洗凈鉑絲,故D需要,故選C.【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焰色反應實驗以及實驗操作,觀察
14、鈉的顏色不需要藍色鈷玻璃, 難度不大.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13C和14C屬于同一種元素,它們互為同位素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們的質子數(shù)相等c.14C和14N的質量數(shù)相等,它們的中子數(shù)不等D6Li和7Li的電子數(shù)相等,中子數(shù)也相等【考點】 同位素及其應用;質量數(shù)與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之間的相互關系【專題】 原子組成與結構專題【分析】 根據原子表示法的知識, 元素符號左上角數(shù)字表示質量數(shù), 左下角數(shù)字表示質子數(shù), 質量數(shù)-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質子數(shù)相同而中子數(shù)不同的同種元素的原子互為同位素.【解答】 解:A、13C和14C屬于同一種元素,質子數(shù)相同而中子數(shù)不同,它們互為同位素,故A正確;B1
15、H和2H是氫元素的不同核素,質子數(shù)相同均為1,故B正確;C14C和14N的質量數(shù)相等,質子數(shù)分別為6、7,中子數(shù)分別為:14-6=8、14-7=7,它們的中子數(shù)不等,故C正確;D6Li和7Li的電子數(shù)相等均為3,中子數(shù)分別為:6-3=3、7-3=4,不相等,故D錯誤. 故選D【點評】 本題是對教材概念的考查,可以根據所學知識進行回答,較簡單3有兩個無標簽的試劑瓶,分別裝有Na2CO和NaHCO固體,有四位同學為鑒別它們采用以下不同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A.分別將它們配制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別將它們配制成溶液,再逐滴加入等濃度的稀鹽酸C.分別將它們配制成溶液,再加入CaCb溶液D.分
16、別加熱,再用石灰水檢測是否有CQ產生【考點】 鈉的重要化合物;物質的檢驗和鑒別的基本方法選擇及應用【專題】 物質檢驗鑒別題;元素及其化合物.9 / 20【分析】A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B.逐滴加入等濃度的稀鹽酸, 碳酸氫鈉溶液中有氣體生成,碳酸鈉溶液中開始無氣體生成, 隨加入鹽酸增多,后來生成氣體;C.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沉淀,而碳酸氫鈉與氯化鈣不反應;D.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碳酸鈉受熱不分解.【解答】 解:A.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現(xiàn)象相同,不能鑒別,故A選;B.逐滴加入等濃度的稀鹽酸, 碳酸氫鈉溶液中有氣體生成,碳酸鈉溶液中開始無氣體生成,隨加入鹽酸增多,后來生成氣體,能鑒別,故B不選;C.碳
17、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沉淀,而碳酸氫鈉與氯化鈣不反應,現(xiàn)象不同,可以鑒別,故C不選;D.分別加熱,再用石灰水檢測是否有CQ產生,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碳酸鈉不分解,可以鑒別,故D不選;故選A【點評】 本題考查NatCQ和NaHCQ溶液的鑒別,為高頻考點,側重元素化合物性質的考查, 注意把握性質的差異為解答的關鍵,注重基礎知識的夯實,題目難度不大4某溶液能溶解Al(QH3,則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A. Mg+、Cl、Na+、NQB. K、Na+、NQ、HCQC. Na+、X、C、NQD. Naf、C、AI02、SQ2【考點】 離子共存問題.【專題】 離子反應專題.【分析
18、】 某溶液能溶解Al(QH)3,因具有兩性,既能與酸反應,也能與堿反應,則溶液可 能呈堿性,也可能呈酸性,分別判斷在堿性或酸性條件下離子之間能否發(fā)生反應.【解答】 解:某溶液能溶解Al(QH)3,為強酸或強堿溶液,2+A.堿性條件下Mg不能大量共存,生成沉淀,故A錯誤;B.在堿性或酸性條件下HCQ離子都不能大量存在,故B錯誤;C.在堿性或酸性條件下該題中四種離子都不發(fā)生任何反應,能大量共存,故C正確;D.酸性條件下AI02離子不能大量存在,故D錯誤.故選C.【點評】 本題考查離子的共存, 為高頻考點, 把握習題中的信息及常見離子之間的反應為解 答的關鍵,側重復分解反應的離子共存考查,題目難度不
19、大.5.金屬及其化合物轉化關系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下列各組物質的轉化關系中不全部是通過一步反應完成的是()A. NaNaQHNa2CQNaCIB.Al Al 2QTAl(QH3AICI3C. Mg MgC Mg ( QH2MgSQD. FLFeCI2Fe(QH2Fe(QH3【考點】 常見金屬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綜合應用.【專題】 幾種重要的金屬及其化合物.【分析】Na Mg Al、Fe能和酸反應生成鹽,能被氧化性強的單質氧氣氧化生成氧化物, 再結合復分解反應條件來分析解答,注意氧化物和堿之間的轉化分析.10 / 20【解答】解:A.NaNaOHNazCONaCI中反應方程式分別為:2N
20、a+2HO=2NaOH+H、2NaOH+CONCO+HO NazCO+CaCMCaCOj +2NaCI,所以能一步實現(xiàn),故A不選;B.氧化鋁和水不反應,所以不能一步生成氫氧化鋁,故B選;C.MgMgC2MgCOHMg ( OH2中反應方程式分別為:Mg+2HCI=MgC2+Hf、MgCl2+Na2CQ=2NaCI+MgCOj、MgC(3+2NaOH=M(OH2+NaCO,所以能一步實現(xiàn),故C不選;D. FLFeCI2Fe(OH)2Fe(OH)s中反應方程式分別是Fe+2HCI=FeCl2+HJ、FeCl2+2NaOH=Fe(OH2J+2NaCk4Fe(OH2+Q+2HO=4Fe (OH3,所以
21、能一步實現(xiàn),故D不選;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間的轉化,明確物質的性質是解本題關鍵,根據物質的性質來分析解答,以Na、Mg AI、Fe為知識點構建知識網絡,元素化合物知識常常在工藝流程中出現(xiàn), 還常常與基本實驗操作、物質的分離與提純、離子的檢驗等知識點聯(lián)合考查,題目難度中等.6下列各組中的兩種物質作用時,當反應條件(溫度、反應物用量、反應物濃度等)改變時,不會引起產物改變的是()1Na2Q和CQNaOH和CQNa和QNazCO和HCIAICI3和NaOHNaAIQ和COFe和HCICa(OH2和NaHCOA.B.C.D.【考點】鈉的重要化合物;鎂、鋁的重要化合物;鐵的化學性質.【專題】元
22、素及其化合物.【分析】物質反應時量不同、條件不同、產物可能不同,應根據具體反應的物質的性質分析. 一 般是發(fā)生反應后,如果某種物質過量且和生成產物繼續(xù)反應, 則會引起產物變化; 反應時溫 度不同產物可能不同,據此解答.【解答】 解:Na2Q和CO生成碳酸鈉和氧氣,反應產物與反應條件無關,故選;2NaOH和CO反應產物與二氧化碳用量有關,二氧化碳少量反應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過 量反應生成碳酸氫鈉,故不選;3Na和C2反應的產物與反應條件有關,常溫下生成氧化鈉,加熱生成過氧化鈉,故不選;4Na2CO和HCI反應產物與鹽酸用量有關, 鹽酸少量生成碳酸氫鈉,鹽酸過量生成二氧化碳、 氯化鈉,故不選;5A
23、ICI3和NaOH反應產物與氫氧化鈉用量有關,氫氧化鈉少量生成氫氧化鋁沉淀,氫氧化鈉過量生成偏鋁酸鈉,故不選;6NaAIO2和CO反應產物與二氧化碳用量有關,二氧化碳少量生成氫氧化鋁和碳酸鈉,二 氧化碳過量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碳酸氫鈉,故不選;7Fe和HCI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產物與反應條件無關,故選;8Ca (OH2和NaHCO反應產物與碳酸氫鈉用量有關,碳酸氫鈉少量反應生成碳酸鈣、氫氧化鈉和水,碳酸氫鈉過量生成碳酸鈣、碳酸鈉和水,故不選;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間的反應,有些反應物除了受溫度、反應物的量限制外,可能還與 濃度有關,如銅和濃硫酸反應但和稀硫酸不反應, 明確物質的性質
24、是解本題關鍵, 題目難度 不大.7.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鈉和冷水反應:Na+2HA Na+2OH+H4B.AI2Q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AI2Q+2OH11 / 202AIO+H2O12 / 20C.AICI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I3+3OHAl(OH3JD.FeCl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I2:Fe2+Cl2Fe3+2CI【考點】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專題】離子反應專題.【分析】A電子、電荷不守恒;B.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水;【點評】本題考查離子反應方程式書寫的正誤判斷,為高頻考點,把握發(fā)生的反應及離子反應的書寫方法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復分解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的考查,注意電子、電
25、荷守恒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第VA族元素中的A、B兩種元素所在周期分別最多可排18和8種元素,且B在A的上一周期,當A的原子序數(shù)為x時,B的原子序數(shù)為()A. x-18 B.x-8 C.x+8 D. x+18【考點】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綜合應用.【分析】A B同在第VA族,B在A的上一周期時,B和A的原子序數(shù)之差恰好為A所在周 期的元素種類數(shù),據此分析.【解答】 解:A、B同在第VA族,B在A的上一周期時,B和A的原子序數(shù)之差恰好為A所 在周期的元素種類數(shù),已知AB兩種元素所在周期分別最多可排18和8種元素,B為第三周期元素,所以當A的原子序數(shù)為x時,B的原
26、子序數(shù)為X-18,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數(shù)的關系,明確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及族的位置是解答本題的關鍵,難度不大.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Mg+、Fe3+、Al3+、SQ2-、HCO等離子.當向該溶液中加入一 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時,發(fā)現(xiàn)生成沉淀的物質的量隨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變化如圖 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點溶液中含有的溶質只有NQSQB.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I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3+_2+_C.ab段發(fā)生的離子反應為:Al +3OH =AI(OH3J,Mg+2OH =Mg (OH2JC.一水合氨在離子反應中保留化學式;D.電子、電荷不守恒
27、.【解答】解:A.鈉和冷水反應的離子反應為B. AI2Q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的離子反應為C. AICI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的離子反應為D. FeCI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I2的離子反應為 故選B.2Na+2HA2Na+2OH+ff,故A錯誤;AI2C3+2OH2AIO2+HQ故B正確;AI3+3NH.HNH+、Fe3+、AI3+, 一定不存在鎂離子,故C錯誤;故選B.【點評】 本題考查了離子檢驗的方法應用, 題目難度中等, 氫氧化鋁是兩性氫氧化物溶于強 堿是解題關鍵, 本題難點在于如何根據圖象中的數(shù)據判斷鐵離子的存在及根據溶液電中性判 斷一定存在硫酸根離子.10鐵有多種價態(tài),將14.4g草酸
28、亞鐵(FeGQ)與空氣隔絕加熱分解,最終得到7.2g鐵的Al3+,由于HCO和Al3+會發(fā)生2+3+3+Mg2+、Fe3+、Al3+,Al(OH)3的物質的量與剩余的沉淀的物質的量相等,由 以生成氫氧化鋁沉淀消耗了 氧化鈉,說明另一種離子為b-c段沉淀的物質的量不變,15 / 20氧化物,則該鐵的氧化物是()A. Fe3Q B.Fe2Q C.FeO D. FeO和FaQ【考點】 化學方程式的有關計算【專題】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分析】化學變化前后元素質量不變,14.4g FeCzQ中鐵元素的質量與7.2g鐵的氧化物中 鐵元素的質量相等,由此可計算出鐵的氧化物中鐵與氧兩元素的質量比,再由質量比
29、計算出原子個數(shù)比而確定物質的化學式.【解答】 解:14.4gFeC2O4中鐵元素的質量=14.4g X -士-=5.6g,56+12X2+16X4鐵的氧化物中鐵與氧兩元素的質量比=5.6g: (7.2g-5.6g)=56:16,鐵的氧化物中鐵與氧兩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 :-=1:1,56g/nol 16g/mol則該鐵的氧化物是FeQ故選C.【點評】本題以物質確定為載體,考查化學式的有關計算、化學方程式計算等,難度不大, 注意理解化學式表示的意義.二、選擇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20分)11下列各組物質中,X是主體物質,Y是少量雜質,Z是要除去雜質而加入的試劑,其中 正確的組別是()XYZ
30、AFeCl2溶液FeCl3KSCN溶液Bze粉A1粉NaQH溶 液CFe2(SQ)3溶液FeS04C12DFeCl2溶液CuCl2Zn粉A.A、B. B、C. C、D. D【考點】二價Fe離子和三價Fe離子的檢驗;鐵鹽和亞鐵鹽的相互轉變.【專題】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依據除雜的原則: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反應后不 能引人新的雜質.據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KSCN溶液與氯化亞鐵不反應,與氯化鐵發(fā)生絡合反應,不能除去雜質,故A錯誤;B.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生成偏鋁酸鈉溶液,鐵與氫氧化鈉溶液不反應,過濾可以除 去鋁,故B正確;C.硫酸亞鐵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 引人
31、雜質氯離子,故C錯誤;D.鋅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鋅和銅,除去雜質銅離子,引入鋅離子,故D錯誤; 故選:B.【點評】本題為物質的除雜,明確除雜的原則,選擇合適的除雜劑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12.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其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且X、Y、Z相鄰.X的核電荷數(shù)是Y是核外電子數(shù)的一半,Y與M可形成化合物MY.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沸點:X的氫化物vY的氫化物vZ的氫化物B.簡單離子的半徑:M的離子Z的離子Y的離子X的離子C.丫溝、MY都是含有極性鍵的化合物D.Z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學式為HZQ16 / 20【考點】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的關
32、系.17 / 20【分析】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其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且X、Y、Z相鄰.X的核電荷數(shù)是Y的核外電子數(shù)的一半,推測X為氧元素,則Y為硫元素,Z為氯元素;Y與M可形成化合物MY,則M為K元素,然后結合元素及其單質、化合物的性質來解答.【解答】解: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其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且X、Y、Z相鄰.X的核電荷數(shù)是Y的核外電子數(shù)的一半,推測X為氧元素,則Y為硫元素,Z為氯元 素;Y與M可形成化合物MY,則M為K元素A.氫化物分子間能形成氫鍵的沸點較高,沒有氫鍵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大的沸點越高,則沸點:X的氫化物Z的氫化物Y的氫化物,故A錯誤;B
33、.電子層數(shù)越多,離子半徑越大,具有相同電子排布的離子原子序數(shù)大的離子半徑小,則 離子的半徑:Y的離子Z的離子M的離子X的離子,故B錯誤;C.SQ為含有極性鍵的極性分子,而&S屬于含有離子鍵的離子化合物,故C錯誤;D.Z為氯元素,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HCIQ4,故D正確; 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位置、結構、性質,熟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關知識,以及各知 識點的綜合應用即可解答,難度不大.13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分別放在甲、乙兩燒杯中,各加入等質 量的鋁,生成氫氣的體積比為5:6,則甲、乙兩燒杯中的反應情況可能分別是()A.甲、乙中都是鋁過量B.甲中鋁過量
34、,乙中堿過量C.甲中酸過量,乙中鋁過量D.甲中酸過量,乙中堿過量【考點】 有關過量問題的計算;鋁的化學性質.【專題】演繹推理法.【分析】利用討論法和端值法解答, 若等物質的量的鋁反應, 生成氣體為1:1,而題中為5:6,所以第一份鋁剩余;而酸或堿都反應,生成氣體為2:3,即4:6,而題中為5:6,所以第二份堿不能都反應.【解答】 解:發(fā)生反應有:2AI+3H2SQAI2(SQ)3+3H4;2AI+2NaQH+2HQ=2NaAIQ+3HJ, 討論:(1)若酸堿均過量,則產生的氫氣取決于鋁,鋁的質量相同,所以氫氣相等1:1.(2)若酸堿均不夠,產生的氫氣取決于酸堿,根據方程式,酸堿產生的比值為2:
35、3(3)現(xiàn)在的比值是5:6,比值處于2:3和1:1之間,由于鋁消耗硫酸量大于堿,此時鋁 對于酸過量而對于堿不足,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有關過量問題的計算,題目難度不大,本題注意鋁與酸、 堿反應的量的問題,用端值法求解.14.將CQ氣體緩緩地通入到含KQH Ba(QH2和KAIQ的混合溶液中直至過量,生成沉淀 的物質的量與所通CQ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整個反應進程中的各種描述不正確的2+CQ=Ba CQJ+H2QB. b-c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18 / 2022AIQ2+3H2Q+C2AI(OH3J+CQ2-,沉淀量達最大2-一后,再發(fā)生CO +CO+HO=HCO,最后發(fā)生反應BaCO
36、+CO+HO=Ba ( HCO)2,沉淀部分溶解, 據此解答.【解答】解:只要通入CO,立刻就有沉淀BaCO產生,首先發(fā)生反應B(OH)2+CQ=Ba COJ+H2O,將Ba(OH2消耗完畢,接下來消耗KOH發(fā)生反應2KOH+COK2CO+H2Q因而此段沉淀的量 保持不變,然后沉淀量增大,發(fā)生反應2AIO2-+3H2O+C(2AI(OH3J+CQ2-,沉淀量達最大后,再發(fā)生CO。印。,最后發(fā)生反應BaCO+CO+H2O=Ba ( HCO)2,沉淀部分溶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o-a段發(fā)生反應:Ba(OH2+CO=Ba CQJ+H2O,故A正確;2B.由上述分析可知,b-c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37、2AIO2+3H2O+C&2AI(OH3J+CO, 故B正確;C.由上述分析可知,a-b段發(fā)生反應2KOH+COK2CO+HO, c-d段所發(fā)生CO2-+CO+HO=HCO-,兩階段反應不相同,故C錯誤;D.d-e段發(fā)生反應BaCO+CO+HzO=Ba( HCO)2,導致沉淀的減少,故D正確; 故選C.【點評】本題以圖象題形式考查反應先后順序問題,難度中等,側重對基礎知識的綜合考查,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質是關鍵.15.把CO通入含NaOH 0.8g的堿溶液中,將產物在減壓條件下蒸干后,得固體1.37g,則 通入CO的質量是()A. 0.44gB.0.88gC. 0.66g D.都不是【考點
38、】化學方程式的有關計算.【專題】計算題.【分析】 首先根據NaOH的質量和固體的質量判斷反應產物的成分,利用假設法進行,假定0.8g氫氧化鈉全部生成碳酸鈉,0.8g氫氧化鈉全部生成碳酸氫鈉,計算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質量,根據實際固體質量判斷進行的反應,進而根據反應的方程式計算.【解答】 解:設0.8g氫氧化鈉全部生成碳酸鈉,質量為x,則有2NaOH+C2=NaCO+H2O80 1060.8g xx=1.06g,80設0.8g氫氧化鈉全部生成碳酸氫鈉,質量為y,則有NaOH+C2=NaHC34084 0.8g y=1.68g,設混合物中含有 mmolNaCQ, nmolNaHCQ 根據鈉元素守恒有
39、: 2m+n 根據固體質量有:40106m+84n=1.37,聯(lián)立方程解得:m=0.005,n=0.01,所以通入CQ的質量為:(0.005+0.01)molx44g/mol=0.66g.故選:C.y=而題干中給出的物質的質量為1.37g,所以產物為碳酸鈉、碳酸氫鈉.20 / 20【點評】本題考查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根據反應物的量判斷生成物的組成為解答該題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三、解答題(共7小題,滿分60分)16.怎樣用化學方法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用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1)鐵粉中混有鋁粉2AI+2OH+2HbA2AIO2+3H2f(2)NstCQ溶液中混有NaHCO HCE,故C
40、為硫、E為氧;D有-1價,原子半徑大于氧,故D為Cl;A、B化合價分別為+2、+3,分別 處于HA族、川A族,原子半徑AB硫,故A為Mg B為Al,據此解答.【解答】解:短周期元素中,C、E都有-2價,處于WA族,C有+6價且原子半徑CE,故C為硫、E為氧;D有-1價,原子半徑大于氧,故D為Cl;A、B化合價分別為+2、+3,分 別處于nA族、川A族,原子半徑AB硫,故A為Mg B為Al.(1)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位置:22 / 20(3)電子層結構相同,核電荷數(shù)越大離子半徑越小,故離子半徑:S2C,故答案為:2 SCl;(4)上述五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HCIO4,故答案為
41、:HCIO4;(5)C、E形成的化合物為SO、SO,故答案為:SO、SO.【點評】本題考查結構性質位置關系綜合應用,根據原子半徑與化合價推斷元素是解題關鍵,注意對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19.有一固體混合物,可能由NstCO、NQSQ、CUS CaCh、KCI等混合而成,為檢驗它們,做了如下實驗:1將固體混合物溶于水,攪拌后得無色透明溶液;2往此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過濾,將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酸中,發(fā)現(xiàn)沉淀全部溶解.試判斷:(1)固體混合物中肯定有NQCQ,肯定沒有NQSQ、CUSQ CaCl2,可能有KCI.(2)寫出實驗中的離子方程式:BaCO+2H+=Ba2+COf+
42、H2Q.(3) 對可能有的物質進行確認,把的濾液做進一步鑒別操作,寫出你所設計的實驗方案(包括具體操作步驟和實驗現(xiàn)象)用潔凈的鉑絲蘸取的濾液在無色火焰上灼燒,若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到紫色火焰,則有KCI,反之則無.【考點】探究物質的組成或測量物質的含量;幾組未知物的檢驗.【專題】推斷題.【分析】將固體混合物溶于水中, 攪拌后得無色透明溶液判斷一定無CuSQ,CaCb和NaCO、CaCI2和Na2SQ二者不能同時含有;2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鋇,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可能含有Na2SQ、Na2CQ,則一定不能含有CaCl2;3過濾,將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發(fā)現(xiàn)沉淀全部溶解,說明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鋇,不是硫酸
43、鋇沉淀,證明一定含有NQCQ,一定不含N&SQ;23 / 20判斷是否含有KCI,可以檢驗其中是否含有鉀離子,不能通過檢驗氯離子來確定是否含有氯 化鉀,鉀離子的檢驗可以用焰色反應進行確定.【解答】 解:將固體混合物溶于水中,攪拌后得無色透明溶液判斷一定無CuSQ, CaCl2和NstCQ、CaCb和NstSO二者不能同時含有;2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鋇,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可能含有Na2SQ、Na2CQ,則一定不能含有CaCb;3過濾,將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發(fā)現(xiàn)沉淀全部溶解,說明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鋇,不是硫酸鋇沉淀,證明一定含有NCQ,定不含NazSQ;(1)由上述分析可知,固體混合物中肯定
44、有NQCQ,肯定沒有NaaSQ、CuS CaCb,可能有KCI;故答案為:NazCQ;NazSQ、CuSQ、CaCb;KCI;(2)實驗中碳酸鋇與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鋇與二氧化碳、水,反應離子方程式為BaCG+2H=Ba +CQf+HQ故答案為:BaCQ+2H=Ba +CQf+H2Q(3)判斷是否含有KCI,可以通過焰色反應進行確定,用潔凈的鉑絲蘸取的濾液在無色 火焰上灼燒,若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到紫色火焰,則有KCI,反之則無;故答案為:用潔凈的鉑絲蘸取的濾液在無色火焰上灼燒,若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到紫色火焰,則有KCI,反之則無.【點評】本題考查混合物組成的推斷,主要利用物質的特征性質、離子共存等
45、進行判斷,是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總運用,難度中等,注意基礎知識的掌握.20某探究小組在實驗室中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I2Q,還含有Fe2C3、SiQJ提取氧化鋁.回答下列問題:Al(1)在實驗中需用1mol?L的NaQH溶液480mL,配制該溶液已有下列儀器:托盤天平(砝圖1圖2碼)、膠頭滴管、藥匙、玻璃棒,還缺少的儀器是500mL容量瓶、燒杯.在灼燒操作中用到下列儀器中的一種,其名稱如圖1是 坩堝H(|)7; 17* H24 / 20(2)寫出步驟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Fe2C3+6lH2Fe3+3H2O Al2Q+6H2AI3+3HO25 / 20(3)操作中洗滌如何操作向過濾器中加入蒸餾水
46、,使水剛好沒過沉淀物,等水自然流盡后,重復操作23次(4)甲同學在實驗室中用下列裝置制備CO氣體,并通入濾液B中制取Al(OH3時,結果沒有產生預期現(xiàn)象.乙同學分析認為:甲同學通入CQ不足是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之一你認為乙的分析是否合理? 合理 .若合理,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其原因2QH+CQ=CQ2+HQ.(若你認為不合理,該空不作答)丙同學分析認為:甲同學通入的CQ中含有HCI氣體,也是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在實驗中增加某裝置可解決這個問題請幫助該同學注明該裝置中的試劑名稱為【考點】物質分離和提純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綜合應用.【專題】實驗分析題;實驗評價題;演繹推理法;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分析】
47、(1)依據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方法以及儀器的選擇回答即可,依據灼燒需要的儀器選擇即可;(2)氧化鋁是兩性氧化物,既溶液強酸又溶于強堿只F&Q溶于強酸,不溶于堿,SiQ2只溶于強堿,不溶于酸.為鹽酸,則在得到濾液中含有鋁離子、鐵離子,濾渣為二氧化硅;(3)依據濾渣的洗滌方法解答即可;(4)二氧化碳不足量時,只發(fā)生CQ和NaQH的反應;除去CQ中的HCI用飽和NaHCQ溶液,且洗氣裝置中導氣管遵循“長進短出”原則.【解答】 解:(1)在實驗中需用1mol?L1的NaQH溶液480mL,但是實驗室中無480mL的容 量瓶,依據“大而近”的儀器選擇原則,故應選取500mL容量瓶,配制該溶
48、液需要溶解固體,故還需要燒杯,灼燒需要耐高溫的材料,故選擇坩堝,故答案為:500mL容量瓶、燒杯;坩堝;(2為鹽酸,則在得到濾液中含有鋁離子、鐵離子,濾渣為二氧化硅.氧化鋁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離子反應方程式為:AI2Q+6H2AI3+,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與水,離子反應方程式為:Fe2Q+6H2Fe3+3H2Q,故答案為:Fe2Q+6H+2Fe3+3H2Q Al 2Q+6H2AI3+3H2。;(3)濾渣的洗滌方法為: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少量水,使水面浸過沉淀物,并不漫過濾紙邊緣,等水濾出后,再次加水洗滌,反復幾次,即可把固體洗滌干凈,故答案為:向過濾器中加入蒸餾水,使水剛好沒過沉淀物,等水自然流盡后,重復操作23次;(4) 濾液中含有過量的NaQH二氧化碳不足量時,先發(fā)生CQ和NaQH的反應,所以該同學 解釋合理,離子方程式為2QH +CQ=CQ2+HQ,除去CQ中的HCI用飽和NaHC3溶液,且洗十氣裝置中導氣管遵循“長進短出”原則,該裝置圖為囤加毗卻,26 / 20故答案為:合理;【點評】本題考查用鋁土礦提取氧化鋁,理解工藝流程是解題的關鍵,平時注意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題目難度中等.21.將6克鐵粉加入200mLFe2(SQ)3和CuSO的混合溶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鎮(zhèn)污水管網建設項目建設管理方案(參考)
- xx河流排水防澇設施建設項目質量管理方案(參考范文)
- 2025年非離子型纖維素醚項目合作計劃書
- 憲法知識學習題庫
- 2025年天貓養(yǎng)車項目發(fā)展計劃
- 下關穴治療疼痛的現(xiàn)代技術融合
- 無人駕駛電動拖拉機平臺的設計及試驗
- 現(xiàn)代泌尿腫瘤學閱讀筆記
- 2025年GPS高空探測系統(tǒng)項目發(fā)展計劃
- 文化旅游的發(fā)展
- TCRACM 0010-2023 毒品稽延性戒斷綜合征中醫(yī)針灸技術規(guī)范
-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整式的加減運算》教學設計
- 配電室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方案
- 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大一高等數(shù)學上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 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概算、預算編制辦法交公路發(fā)〔1996〕
- 腦卒中的早期護理和康復
- 九宮格智力數(shù)獨200題(題+答案)
- 消防新聞寫作培訓課件
- 國家電網公司施工項目部標準化工作手冊
- 言語治療練習卷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