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必修4蘇教版第三專題第三課《琵琶行并序》教案1_第1頁
語文必修4蘇教版第三專題第三課《琵琶行并序》教案1_第2頁
語文必修4蘇教版第三專題第三課《琵琶行并序》教案1_第3頁
語文必修4蘇教版第三專題第三課《琵琶行并序》教案1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課琵琶行(并序)一、導入教師放錄音春江花月夜樂曲。這是中國名曲春江花月夜,剛才同學們都沉醉在美妙的音樂世界中。假如說, 老師要讓你們用文字來表達曲中音樂的技法以及自己的感受怎么樣?這對大家來說,恐非易事。因為音樂并不象高聳入云的山峰,奔騰不息的河流,蓊郁蒼翠的林木那樣形象可感,它有聲無形,縹緲難以捕捉。歷代用詩歌來表現音樂的作品很少,堪稱精品的就更罕見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謂描寫音樂的極品,自唐以來歷詠不衰。白居易是怎樣描寫的呢?下面,我們就來欣賞這首詩。(板書課題)二、解題1. 白居易白居易( 772 846),唐代現實主義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遷至下邽(今陜

2、西省渭南縣東北)。出身于一個世守儒業(yè)的小官僚家庭。自幼聰慧,苦學文,青年時期因戰(zhàn)亂曾顛沛流離,四處飄泊,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29 歲中進士, 37 歲時任左拾遺,作諫官。他抱著“兼濟天下”“為民請命”的理想,屢次上書針砭時弊。與此同時,他又于“啟奏之外,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于指言者,輒詠歌之”(與元九書),寫下了以新樂府和秦中吟為代表的許多“諷諭詩”。這些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由于得罪了憲宗和官僚集團,白居易在43 歲時被改職任太子左贊善大夫。次年(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上朝時被地方軍閥派人刺死,御史中丞裴度亦被刺傷。白居易激于義

3、憤, 率先上疏 “急請捕賊, 以雪國恥” 。一些權臣竟給他加上越職奏事的罪名,并造謠陷害,他被貶為江州刺史(唐時州的長官),繼而又被貶為江州司馬。琵琶行就寫于貶謫后的第二年秋天。后升任忠州刺史、杭州太守、蘇州刺史,官至刑部尚書。晚年政治熱情減退,“獨善其身”成為思想主流,詩歌創(chuàng)作也失去前期那樣的戰(zhàn)斗力了。著有白氏長慶集,今存詩近三千首,在文學上,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反對“嘲風雪,弄花草”而別無寄托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在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2. 行,又叫“歌行” ,是樂府歌辭的一種體裁。 它源于漢魏樂府, 是樂府名曲之

4、一。 篇幅較長,句式靈活,平仄不拘,用韻自由,富于變化,可多次換韻。三、整體感知1、學生默讀序文和全詩,把兩者對應的部分找出來。明確:序文的第二句(“明年秋錚錚然有京都聲”)跟詩的第一段對應;第三、四、五句(“問其人轉徙于江湖間”)跟詩的第二、 三段對應; 第六、 七句(“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跟第四段對應。2、學生默讀課文,然后用一句話概括各段內容。明確:第一段寫詩人江頭夜送客,忽聞琵琶聲; 第二段寫琵琶女的演奏才能;第三段寫琵琶女自訴不幸的身世;第四段寫詩人自嘆貶謫之苦;第五段寫詩人重聞琵琶聲時激動悲切的強烈感情。3、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琵琶女這個藝術形象,并談談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怎樣的

5、社會現實?明確:琵琶女本是京城一名歌女,年輕時色藝雙絕,名噪教坊,富貴子弟爭著向她獻寵,生活中充滿了歡樂。 待到年長色衰, 又值社會發(fā)生動亂, “門前冷落鞍馬稀”,不得已而 “嫁作商人婦” ,“轉徙于江湖間”,過著凄清的生活。這個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們的悲慘命運。(解說:概述也是一種能力,應經常訓練)4、提問:詩中哪些句子能體現出詩人自己的心情?這種心情如何,又是怎樣引發(fā)的?明確:詩人的心情極其孤寂傷感,凄涼落寞??蓮囊韵戮渲锌闯觯骸皸魅~荻花秋瑟瑟 ”;“醉不成歡慘 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我聞琵琶已嘆息 ,又聞此語重唧唧 ”;“座

6、中泣 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濕”。這種心情表面上源自秋夜?jié)£柦^的蕭瑟景象,餞別宴上的氣氛,以及琵琶的樂聲和琵琶女的遭遇, 實質上源自詩人自己因坎坷遭遇,宦海浮沉而帶來的心靈觸動。5、提問:詩人聽了美妙的琵琶聲及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后,從心底發(fā)出的最大感慨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明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6、學生思考并討論:詩人為什么說他與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試結合全詩內容和白居易的生平來談)明確:因為白居易與琵琶女有類似的遭遇,因此, 他才能從琵琶曲中聽出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淚濕青衫,發(fā)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無限感慨。兩者具體的相同點可見下列板書。7、梳理詩歌結構,把握詩歌主題

7、。學生自由活動, 討論并歸納詩歌的結構和主題。明確:詩歌在結構上既嚴謹縝密,又錯落有致, 形成一種整齊美兼變化美。全詩以人物為線索:一是以琵琶女的身世為線索,一是以詩人的感受為線索。前者為明線,后者為暗線。兩條線索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 (琵琶女和詩人),兩個形象心靈溝通,怨恨交織, 謫情離恨奔涌而出,唱出了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主題?!敖菟抉R青衫濕”更是對主題的形象闡釋,是詩人同情琵琶女淪落之淚,也是傷感自己遭貶之淚。四、鑒賞詩歌中的音樂描寫并品味意境1. 提問:詩中幾次寫到琵琶女的演奏?每一次詩人是如何去描寫的?明確:詩人三次寫到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暗寫,琵琶女沒有出場, 她

8、的演奏是詩人和他的客人聽到的,演奏什么曲子并不知道。第二次明寫,琵琶女出場,應詩人邀請而演奏了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第三次也是明寫,但寫得簡略。2. 賞析琵琶女第一次的演奏情景。學生思考:琵琶女第一次演奏時的情感基調是什么?置身于詩境中,找出理由。明確:本次演奏的情感基調應是悲涼的。理由有二: 一是琵琶女在這 “繞船月明江水寒”之際,顯然是以此來排遣獨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確實打動了在“慘將別” 中主、客的心, 加重了離愁,以致“主人忘歸客不發(fā)”。其余寫秋江月夜的蕭瑟景象,寫?zhàn)T別酒宴的悲傷氣氛(如“楓葉荻花秋瑟瑟”“別時茫茫江浸月”等)都是烘托它的。3. 重點賞析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情景。( 1

9、)學生集體背誦第二段詩歌,同時想象與琵琶女相見的情景,主要想象琵琶女的神態(tài)、動作、琵琶聲音變化及奏畢的周圍環(huán)境。( 2)學生自由活動,思考并討論下列問題: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詩人先寫她的調弦動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明確: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樂的詩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將演出時的心態(tài),寫琵琶女的調弦動作入手,用“未成曲調先有情”說明她此時已進入樂曲中的境界。詩人是用怎樣的手法來表現樂曲情調的?指出琵琶女演奏樂曲的發(fā)展變化過程及高潮之所因而從在。明確:詩人寫了琵琶女演奏樂曲的四個樂段,并運用生動的比喻,以聲喻聲,以形繪聲,積極調動讀者的視覺和聽覺,使其在豐富的想象中親聆琵琶的美妙樂音和旋律的發(fā)

10、展變化。第一樂段兼用比喻(“如急雨”“如私語”)和摹聲分寫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錯進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聲,表現了急切而愉悅的情調。第二樂段以花底“鶯語”的“間關”之聲作比,再著一個“滑”字,使讀者覺察到旋律變得輕快流暢;接著如同“冰泉冷澀”“弦凝絕”,樂曲逐漸緩慢下來,仿佛進入了半終止狀態(tài)這“無聲”的音樂又使讀者去尋味“幽愁暗恨”,并期待著變化的到來。第三樂段一開始就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這是高潮到來的信號;它發(fā)展得很快,接著就出現了高潮時“鐵騎突出刀槍鳴”的熱烈而又緊張的場面。第四樂段是樂曲的終止或尾聲?!扒K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寫出了琵琶樂曲終止時的特點,跟鋼琴曲子最后用主和

11、弦終止全曲一樣具有顯著的藝術效果,使聽眾繼續(xù)沉浸在樂曲的境界里。本段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結尾,有什么作用?明確:這兩句詩從側面描寫, 點染了當時的環(huán)境氣氛, 說明周圍船上的人們都沉浸在 “余音繞梁”的境界中,襯托了樂曲強烈的藝術魅力。( 3)指導學生誦讀描寫音樂的部分。“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讀,有輕快情調;“間關”兩句速度放慢,要讀得流暢;“冰泉”以下四句是為高潮蓄勢,要小聲讀;“銀瓶”以下四句寫樂曲高潮和終止,要讀得緊張、熱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4)有感情地背誦第二段。4. 賞析琵琶女第三次的演奏情景( 1)學生背誦最后一個詩段。( 2)提問:如何理解“江州司馬青衫濕”?明確:這句詩更襯托出樂曲的悲凄。用它作結,補足“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內涵,鮮明地突出了全詩的主題。五、課文總結音樂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藝術,然而詩人白居易用比喻的手法將樂曲的美妙表現得淋漓盡致。更可貴的是詩人使用雙線結構,一虛一實,虛實相生,將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