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2008).doc_第1頁
第三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2008).doc_第2頁
第三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2008).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2008)3rdBiennial Conference of Museum Studies on Culture and Science of Museum Collecting博物館蒐藏的文化與科學學術研討會報名方式一、會議主旨: 本研討會的目的,在於嘗試通過跨科際的各種視野(perspectives),考掘獨特的時空背景之中的博物館蒐藏現(xiàn)象所隱含的文化與科學意涵(cultural and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of museum collecting),藉以增加臺灣博物館蒐藏研究之理論深度,並擴展博物館實踐的參考面向。二、論文主題:本會共有二十一篇論文參與發(fā)表,依論文之主題分六主題場次,分別為:(一)博物館蒐藏的詩意與政治;(二)博物館蒐藏、物觀與物之管理;(三)蒐藏與文化保存;(四)蒐藏類別、知識與文化邊界;(五)蒐藏、記憶與歷史;(六)蒐藏觀與再現(xiàn)。詳細議程請參照附件。三、會議日期: 2008年11月6-7日(星期四、五)共二天。四、會議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臺中市404館前路一號)國際會議廳 五、指導單位: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教育部六、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七、協(xié)辦單位: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相關訊息詳見本研討會官方Blog http:/2008/。研討會議程表【第一天】時 間97年11月6日(Thursday)08:3008:50報到08:5009:00開幕式主持人:張譽騰 副主委 (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zhí)靷?館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蕭宗煌 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09:00-10:00Keynote Speech主持人:張?zhí)靷?館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演講人:李家維 教授兼所長(國立清華大學 / 分子生物學研究所) 科學的世紀蒐藏:種源庫的觀念與實踐10:00-10:30茶敘10:30-12:10第一場博物館蒐藏的詩意與政治主持人:林柏亭 理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立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評論人:馬彥彬 副教授兼所長(逢甲大學 / 公共政策與行政研究所)1-1. 黃心蓉 品味的仲裁者:當代藝術的收藏1-2. 江桂珍 博物館蒐藏的殖民政治與族群詩意:以臺大人類學系典藏的一件泰雅族織物為例1-3. 李威宜 博物館蒐藏的知識系譜與政治使用:1950年代臺灣三層公立博物館的蒐藏使用史1-4. 李子寧 博物館蒐藏與政治象徵:國立臺灣博物館蒐藏的政治學12:10-14:00午餐14:00-15:40第二場博物館蒐藏、物觀與物之管理主持人:劉德祥 副研究員/副教授兼主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合聘)評論人:陳國寧 副教授兼所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 博物館學研究所)2-1. 周佳樺 從法國博物館探索法國政府對於蒐藏品管理觀念之演變2-2. 顧敏敏 聲隨形留,音隨意轉:論聲音檔案在博物館的典藏、管理與應用2-3. 曾信傑 國家寶藏:博物館藏品與所有權之省思2-4. 柯秀雯 擁有文物,誰有理?:探討二十一世紀博物館蒐藏政策所面臨的問題15:40-16:00茶敘16:00-17:30第三場蒐藏觀與再現(xiàn)主持人:林崇熙 教授兼副院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文理學院 / 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系)評論人:胡家瑜 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 / 人類學系)3-1. 張維安、郭瑞坤 文化建構與邊界之作:客家文明博物館蒐藏的討論3-2. 陳佳利 從隔離到再現(xiàn)痲瘋:樂生博物館蒐藏與展示建構3-3. 胡斐穎 新國家寶藏?: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文物之蒐藏 第一天結束 【第二天】時 間97年11月7日(Friday)08:40-09:00報到09:00-10:00Keynote Speech主持人:蕭宗煌 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演講人:陳其南 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傳統(tǒng)藝術研究所與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合聘) 博物館作為一種文化政治思想 概觀臺灣的博物館發(fā)展史10:00-10:30茶敘10:30-12:00第四場蒐藏類別、知識與文化邊界主持人:何傳坤 研究員 / 教授兼主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合聘)評論人:廖仁義 助理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博物館研究所與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合聘)4-1. 黃貞燕 從民俗到文化財:日本的民俗文化財保護制度與民俗的蒐藏與繼承4-2. 施麗娜 地方博物館蒐藏建構初探4-3. 王嵩山 博物館蒐藏的兩種世界觀12:20-14:00午餐14:00-15:30第五場蒐藏、記憶與歷史主持人:林會承 教授兼院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文化資源學院)評論人:翟振孝 博士(國立歷史博物館 / 研究組)5-1. 張譽騰 博物館蒐藏與歷史的建構:Enola Gay案例解析5-2. 張蕓菁 物件、記憶與原鄉(xiāng):澎湖縣西嶼鄉(xiāng)二崁傳統(tǒng)博物館的一塊金門花崗石5-3. 郭揚義 蒐藏移民生活的歷史記憶:當代臺灣眷村博物館文化館的觀察與芻議15:30-15:50茶敘15:50-17:20第六場 蒐藏與文化保存主持人:劉惠媛 助理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博物館研究所)評論人:李子寧 副研究員兼組長(國立臺灣博物館 / 典藏管理組)6-1. 何傳坤 自然史博物館的民族考古學蒐藏品6-2. 鄭邦彥 博物館蒐藏與策展行動的實踐與反思:由一個亞洲、三個世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