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建筑電氣工程新規(guī)范存在的一些問題的探討.doc_第1頁
對建筑電氣工程新規(guī)范存在的一些問題的探討.doc_第2頁
對建筑電氣工程新規(guī)范存在的一些問題的探討.doc_第3頁
對建筑電氣工程新規(guī)范存在的一些問題的探討.doc_第4頁
對建筑電氣工程新規(guī)范存在的一些問題的探討.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對建筑電氣工程新規(guī)范存在的一些問題的探討摘要:本文提出了對1kv以下配線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gb50575201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692006、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6012010等規(guī)范應更加完善、標準、規(guī)范化,并且筆者探討性的將新規(guī)范的特點,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一一列出,給廣大讀者以共享。關鍵詞: 新規(guī)范、舊規(guī)范、頒布時間相近、嚴格、精準、完善、標準化、規(guī)范化、中圖分類號: f4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引言: 近年來一些新的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和驗收規(guī)范,陸續(xù)頒布實行。比如: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062010、1kv以下配線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gb50575201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692006、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6012010。尤其是近年來涌現(xiàn)出的智能化建筑越來越多,對建筑電氣工程安裝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新規(guī)范的出臺,對建筑電氣工程安裝質量的要求:更加安全、美觀、適用;而且這些新規(guī)范陸續(xù)頒布,也是對原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和驗收規(guī)范gb503032002的部分條款予以補充和修改。但是新規(guī)范與舊規(guī)范相比,在部分條款上,存在不明確、相沖突,或解釋不清的地方,使工程技術人員不知所措、無從下手,給日常監(jiān)督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疑問。筆者拋磚引玉淺談新規(guī)范部分條款中存在的幾點問題,給廣大讀者以共分享。一、新規(guī)范頒布時間相近, 給電氣安裝工程和日常監(jiān)督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和疑問。比如:1kv以下配線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gb505752010第4.1.10條規(guī)定:當導管敷設下列情況時,中間宜增設拉線盒或接線盒,且盒子的位置要便于穿線。1.導管長度每大于40m,無彎曲。2.導管長度每大于30 m,有1個彎曲。3.導管長度每大于20 m,有2個彎曲。4.導管長度每大于10 m,有3個彎曲。與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062010第4.3.4.2條規(guī)定1.導管長度每超過30m,且無彎曲。2.導管長度每超過20m,且僅有一個彎曲。3.導管長度每超過15m,且僅有二個彎曲。4.導管長度每超過8m,且僅有三個彎曲。讀者可從gb505752010和gb506062010規(guī)范編號可以看出,這兩個新規(guī)范都是在2010年頒布的,那么在施工現(xiàn)場低壓電氣系統(tǒng)應該采用哪種標準 ?這就使廣大電氣工程技術人員不知所措、無從下手。二、新規(guī)范與舊規(guī)范相比,要求更加嚴格、精準。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692006第3.3.7.3規(guī)定:明敷接地線支持件間的距離,在水平直線部分宜為0.51.5m ;垂直部分宜為1.53m,轉彎部分宜為0.30.5m。而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6012010第5.1.2條規(guī)定: 引下線固定支架應固定可靠,每個固定架應能承受49n垂直拉力,固定支架的高度不宜小于150mm,固定支架應均勻,引下線和接閃導體固定支架的間距應符合表5.1.2的要求。布 置 方 式扁形導體和絞線固定支架的間距(mm)單根圓形導體固定支架的間距(mm)水平面上的水平導體5001000垂直面上的水平導體5001000地面至20m處的垂直導體10001000從20m起往上的垂直導體10001000這兩部規(guī)范均是防雷接地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 新規(guī)范要求更加嚴格、精準,符合“安全 適用 美觀”的三原則,同時也考慮工程造價經濟性,以及可以使接閃器獲得最佳穩(wěn)定性。舊規(guī)范雖然在設計、施工安裝時選擇余地較大,但是支持件間距過?。ㄔ谒街本€部分宜為0.51.0m時左右)即不符合工程經濟性,而且經大量的外力作用實驗,也沒有顯示出強有力的穩(wěn)定性。而支持件間距過大(垂直部分宜為1.53m),就有可能增加一個雷擊點,(樓體轉角部分,容易造成雷擊。)使雷擊電流進入到建筑物內或擊碎樓體墻角,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隱患。尤其是現(xiàn)在100m以上框剪、筒體結構建筑物,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這些建筑物高度均超高,在雷雨季節(jié)期間,容易遭受雷擊,所以上述建筑物及周邊建筑防雷工程,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確保不發(fā)生直擊、側擊、感應雷等雷擊災害事故發(fā)生。筆者在這里愿將所學到的一點經驗,與廣大讀者共同分享,希望廣大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在檢查和驗收接地裝置、防雷引下線、接閃器安裝分項工程時,應重點檢查防雷裝置的圓鋼與圓鋼搭接倍數(shù)6d 以上,做到雙面施焊,圓鋼與扁鋼搭接倍數(shù)(以圓鋼為準)搭接倍數(shù)6d 以上,做到雙面施焊,扁鋼與扁鋼搭接倍數(shù)2b以上,做到三面施焊;接閃器安裝應平整順直、安裝牢固,不得出現(xiàn)虛焊現(xiàn)象;支持件間距應均勻、美觀。對于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高度30m及以上的部分;第二類建筑物,高度45m及以上的部分;第三類防雷建筑物,高度60m以上的部分,應采用防側擊雷的措施。(將金屬窗門框架、陽臺金屬欄桿以及面積較大的金屬裝飾物等就近與鋼筋網或金屬構架連接。)而且如果設計圖紙有要求,一、二、三級建筑物需做均壓環(huán):一級30m及以上的部分、二級45m及以上的部分、三級建筑物60m以上的部分,每向上三層,在結構圈梁內敷設一條25*4扁鐵與引下線焊成一條環(huán)形水平避雷帶,防止側擊雷傷害。(見圖21、22圖)圖21高層建筑避雷帶、均壓環(huán)與引下線連接示意圖圖22 金屬窗等電位連接圖三、新規(guī)范、新圖集個別條款制定時,應更加完善、標準化、規(guī)范化。1.1kv以下配線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gb505752010第4.2.1條規(guī)定:潮濕場所明配管或埋地配暗鋼導管其壁厚不應小于2mm,換句話說潮濕場所明配或暗配導管壁厚應大于或等于2mm。而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和驗收規(guī)范gb503032002第14.2條規(guī)定:室外埋地電纜導管,其壁厚2mm鋼導管不應埋于室外土壤內,因為壁厚2mm鋼導管,其抗腐蝕性、抗壓性無法達到設計使用年限,而且會影響保護管內電線使用壽命,所以壁厚2mm鋼導管,禁止埋地暗敷設。所以筆者認為gb505752010第4.2.1條是應更加完善地方。希望廣大讀者能夠結合工程實際,并依據(jù)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和驗收規(guī)范gb503032002第14.2條規(guī)定,和參照1kv以下配線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gb505752010第4.2.1條規(guī)定,對鋼性絕緣導管的敷設進行檢查和驗收。2.建筑電氣設計與施工圖集d80068室內設計要點第17條規(guī)定:明敷或暗敷于潮濕場所導管,應采用焊接鋼管,且宜采用熱鍍鋅焊接鋼管,明配或暗配于干燥場所的導管,可采用電線管;暗配管于樓板內的鋼管宜采用焊接鋼管。筆者對這條:“明敷或暗敷于潮濕場所導管,且宜采用熱鍍鋅焊接鋼管”, 有不同的看法,應更加標準化、規(guī)范化。因為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和驗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