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孩子心得體會【幼兒園】_第1頁
放飛孩子心得體會【幼兒園】_第2頁
放飛孩子心得體會【幼兒園】_第3頁
放飛孩子心得體會【幼兒園】_第4頁
放飛孩子心得體會【幼兒園】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放飛孩子心得體會【幼兒園】 把教育孩子比喻成放風箏可能并不妥當,但真要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棟梁之才,那么學學老鷹是如何訓練小鷹則是非常貼切的。下面是整理的放飛孩子心得體會范文,歡迎閱讀!接到幼兒園老師通知,讓我以自己對eric的教育經歷寫教育案例。于是,腦海里縱然浮現了那天晚上的情景:當時,我們正在討論宇航員留在月球上的足跡。eric問:“媽咪,你可以坐宇宙飛船嗎?”我想借此機會教育他這個吃飯不乖愛看電視的家伙:“坐宇宙飛船首先要身體好,所以你要多吃飯菜,身體棒棒的,才能坐宇宙飛船哦。此外,坐宇宙飛船還不能近視,不然怎么看太空里的星星啊?所以你也不能看太久的電視,要保護好眼睛哦。”他看了我一下:“你應該不可以,你近視?!比缓笙萑氤了紶睿骸皨屵洌艺谶吘壣?”“什么?”“邊緣!”他邊說邊用手指在空氣中劃了道弧形,像是與什么劃清界面似的,邊看著我試圖解釋。我意會了:“你是說,你正在變好的邊緣上?”他目光堅定又若有所思地說:“嗯!我就是在這個邊緣上?!蔽掖笮Γ骸澳悄憧爝M來吧!”這個經歷,可以看到這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首先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我說近視了就不能坐宇宙飛船,他能從“媽媽近視”推斷出“你應該不可以”。其次,想象力豐富,并且能很好地把文字信息轉化為畫面理解。如我們正在探討人類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跡,他已經能通過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想象出宇航員是如何通過宇宙飛船來到月球了,然后,他的想象力停留在了自己很好奇的一個點上:什么樣的人可以坐宇宙飛船?這也從某種側面反映,他具備很強的好奇心,并且能獨立思考。第三,從他引用“邊緣”這個詞匯,到他試圖通過形象的動作對這個詞匯進行解釋,可見,他的確理解了這個詞匯,并且能恰當地應用。而從整個事態(tài)上講,我是很欣慰的,他的眼光中透露出了自信和期盼,這是彌足珍貴的,這說明,有顆小小的理想的種子,已經悄悄在他的心中落地生根。對于孩子的教育,我認為,沒有什么強硬的訓練方法,只有順著孩子的性格和愛好的方向走,并適當進行引導,所謂的“能力具備”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比如,孩子們經常會對父母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父母如果簡單地答應或者拒絕,這就不會有什么教育效果,但如果父母俯下身,細心地問孩子“你能告訴我為什么嗎?”有的孩子語言組織能力這時可能跟不上,滿腦子的話卻無從說起,這時,父母應該用言語進行引導“因為什么呢?”讓孩子明白,說明原因要用“因為”這樣的詞匯。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養(yǎng)成自我表達的習慣,且思維會慢慢變得縝密且有邏輯,同時能幫助孩子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與此同時,不可忽略的是,孩子的詞匯因此而變得豐富且正規(guī)化。另外,每個孩子都充滿著想象力與探索未知的好奇心,這個也是父母應該細心觀察恰當引導的。想象力讓孩子的語言充滿著詩意,比如,某個雨天,撐著藍色小雨傘的eric會說:“媽咪,天空是藍色的,雨傘是藍色的,雨水滴落到雨傘上,雨水也是藍色的。”想象力讓孩子的語言特別的夸張且形象,比如,某個陰雨天,eric突然大叫“媽咪,天空不見了!”因為他眼里的天空應該是藍色的,陰沉沉灰蒙蒙的天空并不是他的“天空”。他還會通過畫畫、搭積木來編故事,故事的內容大多是發(fā)生在他身上或聽到過、看到過的事情。豐富的想象力配上語言的講解,讓孩子的自我表達與思維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發(fā)展,而這期間,少不了父母的恰當引導。如果當孩子拿著自己的“杰作”興沖沖跑來與家長分享,得到的卻是“這畫的是什么呀?”(語氣挑剔且不滿)或者,僅僅是以應付的方式來對待,那么,估計這個小孩子下次不會再干這種“蠢事”了。父母的態(tài)度極大地影響著孩子對事物的態(tài)度,所以,父母應以感興趣的神情,配上適當的言語來引導孩子對畫面的表述,比如“這是什么呢?”“還有這個,看起來很好玩?!绷硗猓剿魑粗暮闷嫘囊仓档眉议L用行動和言語鼓勵,比如,當孩子想玩水時,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呵斥制止,并配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會把衣服弄濕的”,“會著涼的”,“會把地板弄濕的!”這樣直接扼殺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勇氣。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讓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去做“實驗”。eric在廁所里就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實驗基地”,他會把一些東西如紙張、顏料等放在水里,觀察它們是否可以融解;會做噴泉實驗;會把各種顏料調配在一起觀察顏色的變化。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提前對一些安全常識的灌輸,或進行言語引導:“這個放在水里會怎么樣呢?”并隨時暗中觀察,必要時提供幫助和引導。這樣,在有條件的“寬松”環(huán)境下,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動手能力都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最后談談孩子語言的發(fā)展。eric的語言能力從小就發(fā)展得不錯,從他還是小嬰兒的時候,他就會被媽媽繪聲繪色的故事所吸引,記得當時他最愛的是一本叫愛唱歌的小鴨子的繪本,每當念到小鴨子第一次上臺時的感受:“呀,自己的聲音真的很好聽呢!”(媽媽笑著看孩子,語調上揚)這時,他那胖乎乎的臉蛋總是情不自禁樂開了花,小眼睛瞇成一條線。到十二個月大時,已經在呀呀學語了,我拿著洪恩英語教材給他看,并念著“daddy, mummy”,他居然就模仿著我叫起來“daddy mummy”。于是,從那天起他就開始叫我們daddy mummy,三歲前還不知道爸爸媽媽是什么意思??焓齻€月的時候,他能用標準的語音清晰的模仿我叫他的方式“寶貝”!上幼兒園之前的eric,每天是幾乎是在唱歌中度過的,我跟他一起唱各種中英文兒歌:兩只老虎,小兔子乖乖,teddy bear, butterfly, five little indians等等,從聽我唱,到跟我哼,到模糊跟著發(fā)音,到發(fā)音清晰,他每天都在進步著,我們主要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或者把這些歌曲與現實生活和動作聯系起來,如我們會邊走路,邊唱:walking walking walking walking hop hop hop我們還會一起扮演大灰狼和小兔子唱小兔子乖乖。在角色扮演中,在對歌詞的動作詮釋中,我們都體會到歌詞的真正意思,并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語言是表達的工具,可以用來自我表達,也可以通過語言了解別人要表達的意思。孩子們對語言的接受能力是無可限量的,他們往往能非常形象到位地模仿他們聽到的聲音,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擁有跟著我們一輩子的“地方腔”,為什么孩子給誰帶,孩子的講話方式和神情就會像那個帶他的人。因此,孩子的語言啟蒙人特別重要。作為潮汕人,年輕的父母們在培養(yǎng)孩子語言時有很多疑問:“該不該同時教孩子講普通話?會不會造成混亂?什么時候讓孩子接觸英語比較好?”我們一家都是本土潮汕人,但是,eric從小就被我們有意地進行潮汕話和普通話兩種語言訓練,主要由我來跟他講普通話,他爺爺奶奶避免跟他講普通話,因為他們發(fā)音不準,就這樣,eric從會開口講話就一直能講兩種語言。而英語方面,我則通過唱歌玩游戲的方式讓他感受,到四周歲開始,正式進行英語語言方面的啟蒙教育,如通過玩游戲學講日常英語句子,唱更多的英文兒歌。實踐表明,他的普通話非常標準,英語很有語感,能用非常自然的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