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doc_第1頁
德育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doc_第2頁
德育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doc_第3頁
德育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德育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小林鎮(zhèn)中心學校 雷紀良 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核心工作,越來越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加強和重視德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力爭把青少年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德育工作又是一項系統(tǒng)性和復雜性和育人工程,它需要學校、家長、教師、社會共同配合、相互協(xié)調,才能有所成效,但靠其中任何一方面都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在學校,班主任基本就承擔起了全部的德育工作。這樣,一方面加重了班主任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德育效果往往也不夠理想。實際上,作為科任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也應該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共同承擔起德育教育的任務。作為一名從事語文教學十余年的教師,我認為,大可以從語文教學過程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而且效果也非常明顯。一、培養(yǎng)愛國之情語文教學的內容大多為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其中不乏大量的抒發(fā)愛國情懷的詩篇,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充分挖掘詩篇中的愛國因素,升華學生的愛國情感。杜甫是唐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的詩篇中具有豐富的愛國主義因子,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素材。他的春望一詩,被稱為愛國詩篇的典范,“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道出了一位愛國詩人目睹國家山河破碎,草木凋零的凄慘景象之后的悲慟之情,濃濃的愛國情懷溢于言表;“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句則觸動了詩人的無限感傷之情,“花濺淚”和“鳥驚心”,讓我們后人可以感受到他那顆愛國之心在滴血!千百年之后的今天,仍然為他的愛國之情所震撼!每當我上這首詩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的產生諸多感慨,我會對學生說:當今社會,和平而幸福,我們無戰(zhàn)亂之苦,無離別之痛,無衣食之憂,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免費學習,還能享受國家的各種補助,這都是偉大的祖國給予我們的恩惠,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熱愛我們的祖國,用優(yōu)秀的成績和良好的品德來表達我們的愛國之情呢?還有很多文學作品中都有濃濃的愛國情,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課、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龔自珍的己亥雜詩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佳作。只要我們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俟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效果比重復的說教一定好得多。二、培養(yǎng)愛民之心現(xiàn)在的學生,有些是很自私自利的,什么愛國愛民,他們根本不聽??墒?,作為一個人,不愛國愛民,那么,培養(yǎng)他又有何作用呢?在上故宮博物院一課時,我就特別引導學生要熱愛我們的人民。故宮建筑的輝煌與華麗,令世人所折服,它雖為皇帝的行宮,但一磚一瓦并非他所堆砌,而是勞動人民用雙手、用汗水、用智慧修筑起來的。當我介紹到這里的時候,學生一片驚噓,都為我們的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而欽佩。還有趙州橋、蘇州園林、萬里長城,哪一樣不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結晶?古代文人的文學作品中也不乏歌頌勞動人民、體現(xiàn)愛民之情的佳作。張養(yǎng)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中“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道盡了中國千百年來百姓的悲慘命運,愛民之情寓于心而發(fā)之外;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把他關愛天下蒼生的博大胸襟抒寫得淋漓盡致;杜甫的三吏三別把“安史之亂”后唐朝底層人民群眾的辛酸和苦難真實的再現(xiàn),對百姓的同情之情不正是愛民之情的具體表現(xiàn)嗎?古今多少詩篇中都洋溢著真切的愛民之情,教學中注意挖掘,讓學生們心中裝著百姓,帶著一顆愛民之心去學習、成長,將來成為能為國為民作出貢獻的棟梁之材!三、培養(yǎng)高尚情操古代文人,大多具有君子風范,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無不體現(xiàn)他們的高尚情操,而這正好是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的良好素材。周敦頤的愛蓮說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君子的品行典范,更是作者的高尚情操的體現(xiàn);劉禹錫的陋室銘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那是作者偉岸高潔、安貧樂道的高雅志趣;與朱元思書中“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是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五柳先生傳中“閑靜少言,不慕榮利”是陶淵明的高潔人格;醉翁亭記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歐陽修寓情于山水的淡雅情趣凡此種種,數(shù)量多,題材好,只要稍加引導,學生就能以古人為榜樣,產生潛移默化的持久的影響。而今的學生,受經濟社會的影響太深,他們的意識里可沒有了古人的高尚情操,更多的是功名利祿,倘若人人如此,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重點責任怎能落到他們的頭上?因此,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從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以古代圣賢為典范,學習他們的精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