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LY/T 3088-2019 無患子播種育苗技術規(guī)程》是一項針對無患子樹種進行播種育苗的具體指導標準。該標準詳細規(guī)定了從種子采集到苗木出圃整個過程的技術要求,適用于無患子的人工林培育。

首先,在種子處理方面,明確了采種時間應在果實完全成熟后進行,通常是在秋季;同時,對種子的保存條件也做了具體說明,包括適宜的溫度與濕度等環(huán)境因素,以保證種子活力。此外,還介紹了通過機械或化學方法去除果肉,以及如何進行種子消毒來預防病蟲害的方法。

接著是關于育苗地的選擇與準備,強調了選擇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光照充足的地塊作為育苗基地的重要性,并給出了具體的整地措施,如深耕細耙、施足基肥等。

在播種環(huán)節(jié),《LY/T 3088-2019》推薦采用條播或者點播的方式進行,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氣候特點調整播種深度及密度,以利于幼苗健康成長。對于播種后的管理,則包括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定期除草減少雜草競爭、適當遮陰防止日灼傷害等措施。

最后,當無患子幼苗生長至一定規(guī)格時(一般為一年生),即可根據(jù)市場需求和造林計劃安排出圃。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輕拿輕放,避免損傷根系,并盡快完成移栽工作,確保苗木成活率。

以上內容涵蓋了從種子處理直至苗木出圃的主要技術要點,旨在通過科學合理的操作流程提高無患子播種育苗的成功率和質量。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jīng)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xiàn)行
  • 正在執(zhí)行有效
  • 2019-10-23 頒布
  • 2020-04-01 實施
?正版授權
LY∕T 3088-2019 無患子播種育苗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LY∕T 3088-2019 無患子播種育苗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LY∕T 3088-2019 無患子播種育苗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LY∕T 3088-2019 無患子播種育苗技術規(guī)程-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 65.020.20 B 61 LY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林 業(yè) 行 業(yè) 標 準 LY/T 30882019 無患子播種育苗技術規(guī)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seed propagation of Sapindus mukurossi Gaertn (發(fā)布稿) 2019 - 10 - 23 發(fā)布 2020 - 04 - 01 實施 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 發(fā) 布 LY/T 30882019 I 前 言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 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由全國林木種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15)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南京林業(yè)大學、安徽省廣德縣新杭鎮(zhèn)農業(yè)農村發(fā)展局、湖南省林產(chǎn)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江蘇農牧職業(yè)科技學院、江蘇省常熟市林業(yè)站、福建省建寧縣林業(yè)局、福建源華林業(y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史鋒厚、李煥應、劉建兵、孫燕、王美萍、朱燦燦、沈永寶、周立華、郭有枝。LY/T 30882019 1 無患子播種育苗技術規(guī)程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無患子(Sapindus mukurossi Gaertn.)播種育苗過程中圃地選擇與準備、種子采收與處理、播種、間苗與定苗、水肥管理、中耕除草、有害生物防治、苗木出圃、檔案管理等技術。 本標準適用于無患子播種苗的培育。 2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分級 LY/T 2289 林木種苗生產(chǎn)經(jīng)營檔案 LY/T 2290 林木種苗標簽 3 3 圃地選擇與準備 4 3.1 圃地選擇 選擇地勢平坦、排灌良好、土質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塊作圃地,土壤pH值以6.07.5為宜。 5 3.2 整地 播種前秋末冬初深翻圃地,深度30 cm以上。結合翻耕施入腐熟有機肥1000 kg/667 m21500 kg/667 m2或復合肥50 kg/667 m270 kg/667 m2。春季播種前旋耕、碎土,撿除雜草宿根等雜物。 6 3.3 土壤消毒 宜用硫酸亞鐵或多菌靈: 在翻耕整地時,撒施硫酸亞鐵,3.5 kg/ 667 m25.0 kg/ 667 m2; 在播種前二周,土表撒施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8 kg/ 667 m21.0 kg/ 667 m2。 7 3.4 作床 LY/T 30882019 2 降水較多地區(qū)宜作高床,床寬100 cm120 cm,床高30 cm40 cm,步道寬30 cm40 cm。降水較少地區(qū)宜作畦,畦面寬100 cm120 cm,畦面低于畦埂15 cm20 cm,畦埂寬30 cm。 8 4 種子采收與處理 9 4.1 采種母樹 選擇生長健壯、無有害生物、樹齡10 a以上的優(yōu)良母樹采集果實。 10 4.2 采種時間 10月12月,果實變?yōu)辄S色或橙黃色略帶透明,果皮表面起皺時采收。 11 4.3 采后處理 果實采收后,去皮凈種,除雜的種子宜在通風陰涼處混沙濕藏并越冬。種子與濕沙體積比為1:3,沙子含水量以“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為宜;濕藏過程中,每隔1015 d攪拌透氣并視水分情況進行補水,濕藏后期輕輕攪拌防止損傷露白種子。 12 5 播種 13 5.1 時間 34月份,濕藏的種子2/3出現(xiàn)裂口或1/3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14 5.2 方式 宜開溝條播或點播,開溝深約5 cm,行距25 cm30 cm、株距4 cm5 cm,用種量35 kg/667 m240 kg/667 m2,覆土厚度以蓋上種子為宜,上覆一層稻草、鋸末等覆蓋物。氣溫較低地區(qū)宜搭設塑料薄膜小拱棚,當氣溫維持在10 以上且出苗率達到50 %時,可撤去拱棚,逐步揭除覆蓋物。 15 6 間苗與定苗 出苗率70 %或撤除拱棚后1015 d首次間苗,以后視情況間苗12次,留苗株距8 cm10 cm,結合間苗可進行芽苗移栽和補苗。5月底、6月初定苗,圃地留苗量14000株/667 m217000 株/667 m2。 16 7 水肥管理 17 7.1 水分管理 出苗后根據(jù)天氣情況、 苗木生長情況和土壤墑情適時適量灌溉, 每次澆灌控制床面不出現(xiàn)積水為宜,澆灌時間以早晚為宜。苗木生長過程中及時澆灌保持床面濕潤,雨季應及時排水。 LY/T 30882019 3 18 7.2 追肥 幼苗期,每隔1015 d噴施1次0.1 %0.3 %尿素;苗木速生期,每隔2030 d施1次尿素,可條狀挖溝施肥,每次施肥量3 kg/ 667m25 kg/667 m2,施肥后澆水;8月底之后停止施肥。 19 8 中耕除草 在降雨、澆灌后以及土壤板結時進行中耕,結合中耕進行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20 9 有害生物防治 21 9.1 病害防治 苗期易發(fā)根腐病,可在發(fā)病初期噴灑1:1:100倍波爾多液,或使用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灌根,每隔1015 d灌根1次。 22 9.2 蟲害防治 種子發(fā)芽期易受地老虎、 蠐螬等地下害蟲危害; 結合整地, 將5 %辛硫磷顆粒藥劑4 kg/ 667 m25 kg/ 667 m2均勻拌入土壤。苗期易受天牛、桑褐刺蛾、蠟蟬等害蟲危害;發(fā)生蟲害時,噴灑2.5 %溴氰菊酯乳油14001600倍液,每隔57 d噴灑一次,直至蟲害消除。 23 10 苗木出圃 24 10.1 出圃 播種苗當年停止生長、落葉后即可起苗出圃。起苗過程中,應保護好苗木根系并避免機械損傷和苗木失水。出圃前對苗木進行檢測,檢測方法和規(guī)則執(zhí)行GB 6000。出圃苗木應附標簽,標簽的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jīng)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wǎng)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jīng)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