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設計98新型直接驅動管型直線無刷永磁電動機的發(fā)_第1頁
畢業(yè)設計98新型直接驅動管型直線無刷永磁電動機的發(fā)_第2頁
畢業(yè)設計98新型直接驅動管型直線無刷永磁電動機的發(fā)_第3頁
畢業(yè)設計98新型直接驅動管型直線無刷永磁電動機的發(fā)_第4頁
畢業(yè)設計98新型直接驅動管型直線無刷永磁電動機的發(f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型直接驅動管型直線無刷永磁電動機的 發(fā)展 Won-jong Kim and Bryan C.Murphy 摘要: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新型 管型直線無刷永磁電動機 的設計 。 在這個設計中, 磁體 作為 運動 部件 依照 NS-NS SN-SN的方式導向的,這樣在同名極區(qū)域能夠產(chǎn)生 更高的磁力。 我們發(fā)展了 一種 分析的方法 用來計算這種電動機推力和 設計傳動器的大小 。 直線電動機 與一個位置檢測器, 3個功率放大器和 一個控制器協(xié)力運行,這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控制 緊密致動 的 解決方案 。實時數(shù)字控制器提高了 電動機的動態(tài)性能并且增益調(diào)度的使用 減少 了 非線性 死 區(qū) 的影響。在它的初速電流狀態(tài), 電動機對一個 5-mm的階躍命令的響應具有 30ms的上升時間, 60ms的 穩(wěn)定延遲時間 和 25% 超調(diào)量 。 電動機有 1.5m/s的最大速度和最高 10g的加速度。它有一個 10 cm的 工作行程 和最大 26n的輸出推力。這種電動機緊湊的尺寸顯示它能夠用在需要中等輸出力和精度的機械應用中,比如說 機器人 gripper定位 或者傳動 . 值得注目的是電動機的移動部分能夠伸展 超過它的固定支撐基座 。 這個延伸的能力 使它在需要一個小的,直接驅動的 致動 器 應用中非常有用,因為這種 致動 器 工作環(huán)境是 在一個不舒服,拘束 的空間環(huán)境中。 關鍵字 : 直接驅動的直流電動機,直線 致動 器 ,永磁電動機,實時數(shù)字控制,管型電動機 1. 引言 在本文中所記述的工作的目的是發(fā)展一種新型的 具有快速,平滑 ,帶 10-cm工作行程緊密定位的致 動器 。 在圖 1中所示的直接驅動的管型直線無刷永磁電動機( LBPMM) 有一個 無槽的定子, 能夠提供沒有頓振的平滑轉換。 這個設計選擇犧牲 更高的輸出推力的能力,來實現(xiàn) 平滑致動。 這種 致動 器 的應用包括 緊密定位和機器人致動的需要 。 在 靈巧的手 1和 終端復合連接的機器人手臂 中 直線 致動 器 用來作為機器人的末端受動器。 Budig 論述了不同的直線電動機在許多不同的領域中的應用 2。 圖 1.裝配好的管裝直線電動機安裝在精密光學桌面上,用 銅管和右邊的 LVDT連接。 永磁體放在銅管里面。在電動機后面可以看到放大器 直線 致動 器 被用在 水壓的或是 氣壓 泵 中 ,在需要 高輸出力 的無精確下滑要求的應用中 相當有效 。 其他 的 致動器 使用 無靜電回轉電機和導螺桿或是其他的旋轉到 直線轉換裝置相連接,這就 帶來了根多的復雜因素 包括增長的反沖和移動部分因為聯(lián)接或齒輪增加的質量。 因此 , 由永磁體和載流線圈組成的 LBPMM,特別適合用來做精密定位上的應用 。 在 LBPMM和 其他直 接驅動系統(tǒng)的領域(直接驅動就是指負載由電動機直接推動),以經(jīng)有了很多的貢獻。 LBPMM常被 應 用在 單自由度和多自由度的精密定位中。 Lequesne調(diào)查了許多按照 轉換率在 5到 20mm內(nèi)而設計的 永磁直線電動機性能指標 。 3Kim和 Trumper et. al 論證了一個 6自由度的平板 LBPMM能夠被用在納米級的精密定位中 4,5。 這個裝置是由包含一個固定基座的載流線圈組成,固定基座在由永磁體陣列組成的滾筒的下面。當給它一定的電壓,線圈輕輕浮在滾筒中,并允許重要的平移和旋轉在底盤平面里。 Berhan, 等人 討論 了Halbach磁體陣列 6在新型無鐵心管型 LBPMM中的使用 7,8。 Halbach陣列是由軸對稱的八邊形導向矩形永磁體形成的,它可以近似的等效為一個圓柱型的 Halbach陣列。本文所提出設計的的電動機和以上所提到的電動機的主要區(qū)別 它有一個更簡單的由圓柱型永磁體組成的 mover,具有更緊湊的尺寸,在建筑里的使用也更加容易。 Ishiyama, 等人 設計了一種管型 LBPMM能夠用來作為驅動圖像閱讀裝置里的托架和其他用途的工具 9。 這個設計遺留下一批空的成放射狀磁化的永磁體,每個磁極與鄰近的磁極相互吸引 。 這種結構常常被用來制造相關的長型管型磁鐵陣列,作為電動機的固定組成部分。本次的設計與其主要不同在于磁體的磁化方向和電機的構造。 被提到的設計也包含一個固定的磁體序列和外部線圈作為運動機件。這和本文所討論的的電動機完全不同,因為 in the latter 被永磁體包圍的管子能夠自由的伸出超過支撐的底座。 Zhu, 等人 建立了一個管型 LBPMM并討論了最小限度頓振 10。在這個設計中,討論了多相電動機的拓撲結構。和 9中相似的放射性磁化磁體和 axially-magnetized磁體在作者的設計中都是 作為具體化的選項。 這個設計采用定子 鐵心,由此鼓動頓振推力到系統(tǒng)中。 10中討論的電動機設計的主要性能目標是最大化 力 /電流比和力 /體積比。 這次設計的目的主要是期望獲得極佳的精密定位性能,輸出力只是作為可供參考的指標。 Liaw, 等人 開發(fā) 了一種魯棒性位置控制 LBPMM11。 Shieh和 Tung一個 LBPMM的控制器用在制造業(yè)的系統(tǒng)中 12。 Brckl討論了直線電機在超高精度機床上的應用 13,這也是我們這次設計的電動機可能的用途之一。 Basak和 Shirkoohi使用軟件對 NdFeB magnets直流無刷直線電動機的磁場進行了分析計算。 14 Lee論證了使用鋸齒狀部件在圓柱型直線電動機設計中的可行性,使用這種部件的好處在于能夠使裝配容易并且防止電機運行時熱度過高 15。Trumper等人 論述了電磁序列能夠在 2維和 3維場方向圖中產(chǎn)生通過線圈中變化的電流密度16。 Ishiyama介紹了一種用于圓柱形直線電動機定子的設計方法 ,就是使用一個固定機械裝置來結合由相鄰永磁體的相對面形成的環(huán) 17。 Akmese等人 記述了電機參數(shù)的計算機分析方法和磁場頓振推力的有限元分析 18。 Eastham, 等人 論述了無刷管型直流電動機的最優(yōu)化設計 19。 上述所提到的設計概念,特別是在 7-10中討論過的, 在總體性能上 和這次設計有相似的地方, 但是這次的設計和以往還是有重要的區(qū)別之處。本次設計考慮到 緊湊輕薄形圓柱管型 致動 器 的要求,使它能自由的伸展超過支撐底盤。 這次使用無鐵心和無槽設計,大大消除了頓振的產(chǎn)生,使電動機能夠平滑運動。底部采用無鐵心的設計,因此沒有鐵軛對磁場的集束效應,使得電動機效率受到損失。 電動機的緊密設計使其可適用于狹小空間中的機器人技術領域。系統(tǒng)具有的良好的電壓穩(wěn)定性有助于自 身在精密定位領域中的應用。 在下面的章節(jié)中,我們將通過對控制穩(wěn)定和電動機規(guī)格兩方面的討論來介紹電動機的設計。然后介紹滿足特殊運動要求的控制器的設計,同樣的也介紹了滿足 2個特殊的機器人 致動 要求的最優(yōu)化控制器的設計步驟 。通過對一些實驗的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來舉例說明系統(tǒng)對不同輸入的響應特性,有些還包括了外加負載的影響。當輸出最大推力的時候,電動機還能夠保持穩(wěn)定,對這個工作的討論在 20中有詳細論述。 2電動機的設計 2.1.概 念 設計 圖 2顯示了電動機概念 結構,沒有磁體和線圈的詳細尺寸。圓柱形永磁體被放置成NS-NS SN-SN的方式并且在 每對 之間相互間隔。 磁體的 剖面 必須和線圈的 剖面 相匹配, 并且成對的磁體陣列剖面也要和線圈的剖面一致。 磁體被固定在一個可以自由滑動的銅管里組成 電動機的 mover。三相電磁線圈標注為 A, B, C。每個線圈 最外面的和最里面的繞組都由引出導線,線圈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使得每個線圈有三分之一位于同一相。 線圈構成定子,mover被放置在定子里。當線圈裝有動力的時候,就會依照洛倫茲力方程對永磁體施加力,從而促使了 mover的平移。 圖 2 磁體的長度(沿 Z軸方向)設定為和線圈一樣。因此 需要 設 計 的參數(shù)為磁體的長度,磁體的外半徑和線圈的內(nèi)半徑(取決與在兩者之間的氣隙),線圈的外半徑。磁體序列固定在銅管里,之間留出空間給磁體和線圈氣隙。 2 2電動機推力計算和 sizing 為了 確定詳細的設計參量,必須制定出量化的期望的性能標準。在這里,概念上的設計保證了平滑移動的要求,因為沒有能產(chǎn)生頓振的鐵槽。 剩下的感興趣的性能參數(shù)是 最大輸出力。洛倫茲力方程 f = (J B) dV支配了電流線圈和永磁體的互感。 輸出力 是線圈電流密度 向量 和永磁體產(chǎn)生的通過整個線圈的磁通密度向量 乘積的體積分。 單個磁體和單個線圈的互感是對輸出力的主要影響。根據(jù)對稱性進行進一步的擴展和簡化,洛倫茲力方程變?yōu)椋?1)。一些幾何的參數(shù)在圖 3中給出。詳細的推導過程在 20中給出, 21,22中的材料對此非常有幫助。 每個線圈的自感系數(shù)和阻抗分別為 0.500 mH和 0.552 。通過每個線圈的最大限度為 3A。 經(jīng)過評估我們選擇圓柱的 NdFeB永磁體。它最大的能量積為 0.4MJ/m3 (50 MGOe).選擇磁體直徑為 10.0-mm (0.395”),長度為 9.53-mm (0.375”),最小剩磁為 1.20 T。 留下 合適的空間 給 外直徑為 11.1-mm (7/16”)的銅管 來放置 磁體 ,使其 并 能夠 不接觸線圈自由滑動,線圈的內(nèi)直徑 12.2 mm,外直徑為 33.2 mm.。 沿 Z軸的長度選擇為 9.53相對于磁體的長度。使用 AWG #21 線圈, 179繞數(shù)在設計封裝里。 圖 3 基于以上的規(guī)格尺寸,單個磁體和單個線圈之間的力 /電流和對應的位移( Z)的函數(shù)關系可以用( 1) 來決定。數(shù)學 CAD用來求解不同位移下的力 /電流。這些結果在圖 4中給出。這些圖中的點是通過在數(shù)學 CAD中反復求解得出的。把這些點 經(jīng)過線性插補 連成一條連 續(xù)直線的線。 圖 4 2 3 機械 設計 定子由 9個線圈(每相 3個)組成, 在每對磁鐵之間采用鋁 使得能和磁體 粘合在一塊。 磁體和鋁的粘合是涂環(huán)氧的 PC-7在外表面。磁體的由 4個磁體和兩個組成,共 63.3mm。一個銅管被用來裝磁體和。管子的外直徑為 11.1-mm (7/16”),管壁厚 0.356 mm (0.014”),長 305 mm (12.0”)。磁體和 spacer在管子中按照 NSNS SN-SN的方向排列。在銅管里的磁體能夠通過 9線圈集來轉換,如圖 2所示。支撐銅管的尼龍軸承用 Delrin固定在定子的兩端來保持住。 當把線圈面對面的粘合起來的時候, 0.787- mm厚 的多層 pr用來留下一個間隙在 在 spacer的內(nèi)直徑到外直徑處開槽留下空間給引出的金屬導線。 Spacer是縱傾的因此它的內(nèi)直徑就會比線圈的大,外直徑會比線圈的小。這樣就能使銅管在線圈中自由滑動并留下空間給引出的空間導線使其能在周圍適當?shù)牡胤奖话b。被添加的有效厚度為 1.03mm。 因此定子由 6個線圈和6個 spacer組成共 63.3mm,和磁體一樣。 2.4. 整流 為了提供平穩(wěn)的三相電流給電動機, 一個整流等式關于基于位置的力和電流 是需要的。為了方便,坐標約定和圖 2的一樣,相關的定義在 8中,這樣變化方程就能夠使用而無需作重大修改。上文提到的交換等式在( 2)中給出。這里用 C替換了部分幾何參量。 變量 1, 2, 3相對于線圈的三相電流。 4. 方程 2提供了包含一個未知量 C的 3個等式,當知道了電流,就可以確定位移和力的值。 為了找到一個合適的 C的值,要完成分析和實驗手續(xù)。在每種情況里,平衡的三相電流和位移是固定的。 在統(tǒng)計調(diào)查了 C的數(shù)據(jù),選擇中間值。當 c確定下后,控制器的輸出就能變換出 3個期望的跟隨輸出電流。控制 器的輸出量是力 .線圈電流的最大擺動幅度是 3A,和控制器板的輸出電壓成正比。因此,跨導放大器增益為 0.333A/v。 為了分析確定電動機的力的性能,必須總計每個磁體 -線圈互感的單獨貢獻。線圈的pitch和磁體的相適應,因此每相的單個線圈的力的貢獻是一樣的。每相力 /電流的值要 *3。因為每相有 3個線圈。從圖 4,可以清楚的看到當磁體超過 30mm,力的貢獻可以忽略,因此 只有每個線圈中最靠近的 6個磁體能夠貢獻。 表 1列舉了在最靠近的 6個磁體間的和在每相單個線圈的力貢獻。磁體的相應編號被標注在圖 2中。通過增加每相的輸出力 建立合力。表 1顯示了最大輸出力時的位置和電流條件 ,緩和了平衡 3相條件。輸出力的最大限度確定為 29.6N,當考慮到平衡的 3相條件,最大的輸出力為 19.4N。 2.5.實驗步驟和使用儀器 實驗步驟顯示在圖 5中。線性可變微分變壓器( LVDT)通過導螺桿和電動機的 mover相連。LVDT輸出模擬位置信號給實驗電路,經(jīng)過 conditioning circuit的整流濾波,再送到 DS1104控制器板的模擬數(shù)字轉換信道。控制板處理這個位置信號,然后輸出合適的控制信號給 PWM放大器。然后放大器產(chǎn)生正比與電壓的電流 給線圈,用來對固定在 mover中的永磁體施加力的作用,產(chǎn)生平移。下面詳細介紹了步驟所要用到測量儀器。 3.控制器的設計和執(zhí)行 在這一節(jié)中,說明了系統(tǒng)建模和控制器的開發(fā)設計。人們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控制器來更好的達到期望的性能特征在機器人技術中的應用。在每種方案中 ,核心都是一個典型的控制器。增益的時序安排被用來實現(xiàn)減少響應 死 區(qū)域的影響。有兩個主要的性能指標要考慮。第一個 性能指標 是 在最小位置噪音下的快速上升時間,這也是許多緊密定位應用的要求。第二個性能指標是小的或沒有 超調(diào)量 ,在一些 超調(diào)量 可能 意味著不受歡迎的碰撞的 機器人技術應用中會有要求。 3 1培養(yǎng)模型 LVDT允許自身的鐵心無接觸的滑動,因此使得系統(tǒng)中沒有摩擦力的產(chǎn)生。尼龍軸承定位于直線電動機的兩端使得幾乎沒有摩擦給系統(tǒng),所有摩擦力在最初的系統(tǒng)建模中可以忽略。因此。系統(tǒng)可以建模作為純質量系統(tǒng)。 動子 的質量在精密天平上測量為 175g。相應的 平臺 傳遞函數(shù)為 ( 3) 3 2 控制器設計 系統(tǒng)被建模為純質量的,所有模型在邊上穩(wěn)定的。為了減少上升時間和增加的衰減,加上了一個引導補償器。為了改善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性能,包括了一個 lag補償器。在可以接受的衰減條件下,系統(tǒng)應該有一個 超過 60度的 相位裕度 。為了零穩(wěn)態(tài)誤差,一 個 極 點 被放在 s-平面的原點。 要求的最小上升時間限定在較低的系統(tǒng)增益的限度內(nèi),然而實際上,實際增益比這個限度要高很多。因此剩下的極點和零點通過許多次反復的誤差實驗來確定。 Matlab函數(shù) rlool用來最終確定控制器的參數(shù),以達到合適的動態(tài)性能。方程( 4) 給出了在 5-kHz取樣頻率下的控制器的離散時間域下的變換。 ( 4) 這個控制器在轉線路頻率為 49hz下產(chǎn)生 73。 6度的相位差,可適用于在一個要求快速階躍響應同時可以接受 20 30的 超調(diào)量 的應用中。 許多其他的控制器也 被發(fā)展并且它們的性能要檢驗以確定它們適用于具體的機器人技術應用中。比如在無 超調(diào)量 和高數(shù)點對點定位的應用。 3 3 增益調(diào)度 將在第四節(jié)討論的 ,在 實驗的階躍響應中, 有兩個最總要的問題,高振幅噪音和重大的 dead band區(qū)域 prsent。 重新設計了構成后,噪音能夠通過軟件過濾器顯著的減小。系統(tǒng)響應中 的 t是由在系統(tǒng)中的非線性摩擦引起的。當電動機的移動到期望點的附近時。 因為電動機在最終位置的附近,誤差是小的,然而,控制器需要時間積累足夠大的命令電流來讓電動機克服摩擦力。結果產(chǎn)生了一個重大的時間延遲。 為了消除這 個 死區(qū) ,要就要執(zhí)行增益的時序安排。 一個 50um以內(nèi)的死區(qū)要保留來防止干擾的劇增當接近期望的最終評估。圖 6給了系統(tǒng)響應一個 20 mm的輸入命令,帶有或沒有增益時序安排執(zhí)行。這里使用的控制器被明確設計用來實現(xiàn)到達指定位置而無 超調(diào)量 的目標。然而這導致了它比較慢,特別是在大的階躍時。通過增益時序安排的方法 的影響顯著的減小了。同時上升時間從超過 7s降低到少于 0.8s。 4實驗結果 為了測定電動機適用的范圍有多廣,我們進行了很多的實驗來測試電動機的性能。 同時根據(jù)電動機不同的應用修改了一些控制的設置,以便在每 個應用中能達到最優(yōu)化控制。這些修改包括濾波,增益調(diào)度以及路徑規(guī)劃。應該注意到所有讀取的有關位置的數(shù)據(jù)都是經(jīng)過LVDT過濾的信號。 4.1.電動機傳動力的實驗測定 為了 測定出電動機的最大拉 力輸出 ,實驗中將保持三相線圈中電流恒定,同時通過滑輪和懸掛在上面的負載給電動機提供一個外力,如圖 7所示。 圖 7 通過給懸掛的負荷 加上一些小的砝碼,使負荷重量增加直到達到電動機的輸出拉力,這時電動機開始釋放負載,使其落下。 移去剛加上去的質量,通過天平測出剩下的質量。將這個質量乘以引力常數(shù)就可以確定輸出拉力。 當通過線圈每 相的最大電流是 3A時,輸出拉力 26.3N。 通過式( 1)計算出來的相關力的理論值是 29.6N。 4.2.階躍響應 階躍響應 是測量直線傳動器點對點可操作性的有用工具。許多應用要求傳動器能夠盡可能快的從一個點移動到另一個點。其他重要的特性是超調(diào)量百分比, 穩(wěn)定延遲時間 和穩(wěn)態(tài)誤差。 圖 8中的第一個繪制的是系統(tǒng)對 40-um階躍命令的響應。響應上升時間少于 0.3s, 穩(wěn)定延遲時間 大約是 0.4s。 這些瞬態(tài)響應相對于 40赫茲的系統(tǒng)交叉頻率來說是很慢的。相信是尼龍軸承的摩擦和死區(qū)的降低了這個微小運動。在圖 8中的第二條線 顯示了 5-mm的階躍響應。在沒有嚴重的非線性影響的條件下,上升時間和 穩(wěn)定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