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伊川一高高二政治上學期第三次考試試題(無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頁
河南省伊川一高高二政治上學期第三次考試試題(無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頁
河南省伊川一高高二政治上學期第三次考試試題(無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頁
河南省伊川一高高二政治上學期第三次考試試題(無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頁
河南省伊川一高高二政治上學期第三次考試試題(無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上學期第三次考試政治試題第卷(選擇題,共60分)選擇題:在下列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計60分。1.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主張將修心悟道導向現(xiàn)實生活,所謂“平常心即是道心”、“挑水劈柴,無非妙道”,從而達到對世間萬象深刻獨到的感悟。這種哲學智慧表明( ) a哲學并非高懸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哲學智慧源于生活與實踐b哲學是理性和智慧的明燈,指導人們睿智地對待人生與實踐c哲學源于對世界的追問與思考,為人們改造世界提供正確的方法論指導d人人都在生活,都有對世界的思考,從這個意義上說,人人都是哲學家2.有人認為命由天定,因而身處困境時消極等待,逆來順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賜;有人認為人定勝天,因而在困難面前積極奮爭,不屈不撓。這一現(xiàn)象說明 ( ) a哲學是以具體科學為基礎的 b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tǒng)一的 c一般人的世界觀是零散的、不自覺的 d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3.近年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探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2012年3月,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織宣布發(fā)現(xiàn)了一中新的中微子振蕩,有助于破解反物質消失之謎,2013年3月,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聯(lián)合宣布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量子反?;魻栃?,被譽為“一個諾貝爾獎級別的發(fā)現(xiàn)”??茖W家的這些發(fā)現(xiàn)再次證明a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 d哲學源于對世界的驚異4.“沒有地球哪有我們的意識呢?”,“正是有了我的意識,才有了地球”這兩種觀點a體現(xiàn)了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b都認為物質是本原,意識是派生的c體現(xiàn)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 d都能指導人們科學地看待自然界的變化發(fā)展5. 1937年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中國軍民奮起抗戰(zhàn)、隨著雙方力量的此消彼長,1945年中國取得抗戰(zhàn)全面勝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關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發(fā)表談話,承認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侵略”的定義在學術界或國際上都沒有定論,在國與國的關系中,從不同角度看這一問題的結論也不同。安倍晉三的言淪旨在為日本的侵略歷史翻案,體現(xiàn)了其( )a.否認歷史客觀性的唯心主義觀點 b.歷史認識中的主現(xiàn)能動性思想c.關于真理的具體性、條件性思想 d.英雄創(chuàng)造歷史的唯意志主義觀點6.以下選項能夠正確反映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tài)演進順序的是 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是機器,思想是人腦的特性 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 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 a. b. c. d.7.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一個人一生的寶貴財富。有人倡議:生活從家務勞動抓起,品德從孝心感恩抓起,文明從說話禮儀抓起。與此倡議反映的哲理相似的詩句是:奢靡之始,危亡之漸 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a. b. c. d.8.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說,自己的作品與家鄉(xiāng)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藝術風格也深受故鄉(xiāng)的泥塑、剪紙、撲灰年畫、茂腔等民間藝術的影響。莫言獨具特色的小說創(chuàng)作揭示的哲學道理有( )意識形式的差異性決定了所反映的客觀存在的多樣性意識反映客觀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應當是多種多樣的意識能否正確反映客觀存在取決于反映者的想象力意識如何反映客觀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個性、能力和素質a. b. c. d.9.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指出,今年將繼續(xù)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盡管與2012提法一致,但在具體實施上會有新的變化。這反映的哲學道理是a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 b意識有時超越時代具有前瞻性c客觀與主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d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10.當前,有些家長“超前”、“超負荷”地讓孩子上各種培訓班,使孩子學習壓力過大,甚至產生厭學情緒,結果,事與愿違。在孩子培養(yǎng)問題上,這些家長( )a.認為事物發(fā)展不存在矛盾 b.忽視了規(guī)律在事物發(fā)展中的作用c.沒看到事物發(fā)展過程存在質變 d.不重視外部條件對事物發(fā)展的影響11.2012年央視推出了走基層百姓心聲特別調查節(jié)目“幸福是什么?”。記者們分赴各地采訪了幾千名各行并業(yè)的工作者,而采訪對象面對的都是同樣的問題:你幸福嗎?幸福是什么呢?但簡單的問題收獲的答案卻千奇百怪。對此下列看法正確的是a幸福作為一種意識源自于每個人的特有的心理體驗b客觀實際決定了人的主觀感受不同,對幸福的理解不同c真理并不是具有唯一性d幸福與否取決于個人的心態(tài)12.漫畫堅持原則中的人錯在a一意孤行,沒有尊重客觀規(guī)律b因循守舊,沒有發(fā)揮主觀能動性c生搬硬套,沒有做到從實際出發(fā)d顧此失彼,沒有一分為二地看問題13.日前,新聞出版總署等八部委正式宣布推行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tǒng),并制定實名認證方案制配套使用。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較差,新聞出版總署等八部委采取防沉迷系統(tǒng)這一措施( )尊重了客觀規(guī)律 說明人們在規(guī)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是按規(guī)律辦事的具體表現(xiàn) 做到了想問題、辦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fā)ab c d14.自2013年4月份以來,上海、江蘇、北京等地陸續(xù)出現(xiàn)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引發(fā)社會的廣泛關注。為做好防控工作,各衛(wèi)生部門紛紛制定人感染甲型h7n9流感預防應急預案以確保百姓生命健康安全。這表明 ( )a. 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b.實踐是改造世界的活動c. 認識對實踐具有決定作用 d.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之一 15.圖5漫畫(作者:周銳)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對事物的認識受主體差異的影響 認識和改變規(guī)律是克服困難的條件辯證的否定是事物之間相互的否定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a. b. c. d.16.以前,人們往往認為一切生物的生長都依賴陽光?,F(xiàn)在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水深超過4000米的可見光不能到達的海底,在高溫、高壓、劇毒、缺氧的環(huán)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熱液生物,它們靠海底熱液帶出的能量進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而生產。這從一個側面表明:對真理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循環(huán)過程 真理是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客觀事物的復雜性決定了認識的反復性 認識只有不斷超越歷史條件才能成為真理a. b. c. d.17.三角形內角之和等于1800,這是古希臘數(shù)學家歐幾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兩千多年里人們一直把它當作任何條件下都適用的真理。但是,19世紀初,俄國數(shù)學家羅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內角之和小于1800。隨后,德國數(shù)學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內角之和大于1800。這說明真理是因人而異的 具體的 有條件的 客觀的a b c d182013年新年伊始,“史上最嚴交規(guī)”正式實施,“闖黃燈扣6分”的新規(guī)是否合法合理,成為輿論爭議焦點。不少駕駛者吐槽稱,遇黃燈很難掌握剎車時機,容易造成越線或追尾?!包S燈新規(guī)”開始實施一周多時間,公眾、媒體和執(zhí)法部門就此反復爭論。1月6日,公安部交管局下發(fā)通知,違法黃燈信號將“以教育警示為主,暫不予以處罰”。從哲學上看,“黃燈新規(guī)”面臨尷尬被動局面表明:制定法律需尊重客觀規(guī)律 要堅持科學、民主決策認識具有反復性 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正確反映a. b. c. d.19.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有句投資名言:我與其他人不同,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當眾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以下哲學道理最能體現(xiàn)巴菲特這一觀點的是 ()a意識活動具有計劃性、目的性 b意識活動具有選擇性、預見性c意識對生理活動具有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 d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20.早期人類的生產生活往往依賴河流,視河流為主宰命運之神而頂禮膜拜。工業(yè)革命后,人類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開發(fā)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報復。今天,人們重新認識人與河流的關系,致力于追求人與河流的和諧。由此可見實踐是物質性的活動,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實踐具有目的性,認識的最終目的是形成理性認識實踐具有歷史性,認識必然打上歷史和時代的烙印實踐是有意識的活動,認識是促進實踐發(fā)展的動力a. b. c. d.2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边@段話說明了( )a.人的一切知識都是從實踐中獲得的 b.人的意識具有創(chuàng)造性c.認識有時是獨立于實踐之外的 d.實踐在認識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2.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專業(yè)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為破解當前家庭經營中存在的“低、小、散”難題,推動傳統(tǒng)農業(yè)升級,黨和政府強調要發(fā)揮家庭農場等新型農產經營主體的作用。這表明認識是( )在實踐基礎上不斷豐富發(fā)展的過程 不斷克服謬誤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過程主體對客體的直接現(xiàn)實性改造活動 在實踐的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a. b. c. d.23.“一個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lián)籼剿?,哪怕他自己也許看得不對,卻為傍人掃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錯誤也終于為真理的事業(yè)服務?!彼枷爰也┛诉@段話表明( )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 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強調在實踐中認識和發(fā)現(xiàn)真理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abcd24.在集安高句麗壁畫一書中,作者稱圖一為“剁肉圖”,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結合該書圖二“烤肉串”和圖三“廚師扇風”,認為古人右手拿的是史稱“便面”的中國古扇,因此圖一應叫“烤肉圖”。對文物圖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見解,應堅持觀點是( )a真理是客觀的,是對客觀對象的認識 b對同一確定對象的認識,真理只有一個c真理是有條件的,都有自己的適用范圍 d真理是具體的,是相對特定的過程而言的25.物理學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時,將雞塊小雞骨頭丟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氣泡顯示了雞骨沉落的軌跡。受此啟發(fā),他經過不斷試驗,發(fā)現(xiàn)帶電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態(tài)氮時,同樣出現(xiàn)一串氣泡。他由此發(fā)明了“氣泡室”,成功探測出高能粒子的運動軌跡,并因此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事例表明( ) 間接聯(lián)系比直接聯(lián)系更能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世界并不缺乏聯(lián)系,缺乏的是善于發(fā)現(xiàn)聯(lián)系的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新意識是認識和利用事物之間聯(lián)系的前提人為事物的聯(lián)系是在主客觀條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a b c d26.漫畫如此“亡羊補牢”:我國一些企業(yè)安全事故頻發(fā),卻以“拒絕新聞采訪”為解決之策。從哲學上看,這違背了聯(lián)系的客觀性。下列關于聯(lián)系的客觀性表述正確的是( )聯(lián)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自在事物的聯(lián)系在人類產生之前就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人為事物的聯(lián)系呈現(xiàn)“人化”特點,受人的意識控制 無論是自在事物的聯(lián)系還是人為事物的聯(lián)系都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a b c d27. 下列與圖11漫畫蘊含的哲理相近的詩句有()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a. b. c. d.28. 1937年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中國軍民奮起抗戰(zhàn)、隨著雙方力量的此消彼長,1945年中國取得抗戰(zhàn)全面勝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關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發(fā)表談話,承認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侵略”的定義在學術界或國際上都沒有定論,在國與國的關系中,從不同角度看這一問題的結論也不同。關于這一段歷史,說法正確的是( )a.戰(zhàn)爭中的中日雙方只有斗爭性沒有同一性b.雙方力量的此消彼長是戰(zhàn)爭發(fā)展過程中的質變c.抗日戰(zhàn)爭的結束表明中日社會主次矛盾發(fā)生轉化d.中日之間的矛盾始終是1937年以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29.現(xiàn)代只能通訊工具方便使天各一方的人們相互交流,可隨之而來的往往是人們相聚時的無語和隔膜。于是,有人感嘆,世界上最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們坐在一起,你玩平板電腦,我玩智能手機。這告訴我們( )a.對事物的價值要具體分析 b.新事物戰(zhàn)勝舊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c.新事物的發(fā)展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 d.事物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30.中國在處理釣魚島問題上堅持從大局著眼,避免中日兩國關系的進一步惡化和因釣魚島問題牽動中國的整個戰(zhàn)略布局,將穩(wěn)定兩國關系作為重要追求。而在日本采取戰(zhàn)略試探和政治緊逼姿態(tài)的情況下,又適度地通過力量宣示,表達中國捍衛(wèi)釣魚島主權的決心,防止其得寸進尺。中國在中日兩國關系上的把握上體現(xiàn)出:()對立之中有統(tǒng)一,統(tǒng)一之中有對立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并為斗爭性所制約 整體和部分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響,相互轉化a. b. c. d.31. m中學不惟分數(shù)論英雄,而是努力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鼓勵學生勤奮學習的同時,設置道德之星、體育之星、科技創(chuàng)新之星、藝術之星、勞動之星等獎項,有針對性的評價學生,從而營造了“人從有才、個個成才”的校園文化氛圍。該校的評價實踐表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矛盾的關鍵,是科學評價學生的前提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科學評價是學生成長進步的根據(jù)矛盾特殊原理是學校因材施教、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哲學依據(jù)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學生的個性通過不同的評價來表現(xiàn)a.b.c.d.32唯物辯證法要求找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tǒng)一的方法。下列說法體現(xiàn)這一方法的是( )a.空談誤國,實干興邦b.為官發(fā)財,應當兩道c.四面出擊,全面突破d.反腐要“老虎”、蒼蠅”一起打33.手機已經從簡單的通話工具演變?yōu)閭€人信息智能終端設備。至2012年底,我國手機用戶突破11億。“世界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庇腥艘驗槭褂檬謾C成癮,讓手機變成了“手雷”,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對此,我們應該( )正視手機控制社會的事實 適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轉化辯證否定手機功能的拓展 創(chuàng)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點a、 b、 c、 d、34.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qū)高度自治權、發(fā)揮祖國內地堅強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這體現(xiàn)的哲學道理是( )a.事物的性質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b.關鍵部分的功能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c.分析事物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 d.世界觀揭示了事物本質和最普遍的規(guī)律35.雖然不斷升級的電腦病毒和無孔不入的不良手機短信使人們防不勝防,但是互聯(lián)網的迅速發(fā)展和廣泛使用,以及手機的技術升級和普及,還是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可以說明( )。任何事物都包含著對立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 矛盾雙方的統(tǒng)一是主要的,對立是次要的矛盾雙方的的統(tǒng)一是絕對的,對立是相對的矛盾雙方相對應而存在,相斗爭而發(fā)展a b c d36奧巴馬在首輪中美戰(zhàn)略對話開幕式上引用了孟子盡心下中的一句話:“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边@段話體現(xiàn)的哲學道理是( )。a矛盾雙方相互依賴、相互包含 b事物的發(fā)展總是從質變開始的c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相互聯(lián)結 d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37下列選項中,體現(xiàn)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哲理的是(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失敗是成功之母a b c d38“自己是對方的對方”,與這句話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最好的蘋果酒常帶著木桶的味道,太陽里也會看到黑點b擁抱真是一個奇怪的東西,明明靠得那么近,卻遠得看不見彼此的臉c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片完全不同的樹葉d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39貓和老鼠有著天然的關系:老鼠會“裝死”,貓會“假眠”;老鼠晝伏夜出,貓夜間仍可看見東西由此可見,矛盾雙方( )。a對立是絕對的、有條件的 b統(tǒng)一是絕對的、不變的c就是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關系 d相對應而存在,相斗爭而發(fā)展40“多難興邦”貴在“興”?!岸嚯y興邦”就要自強不息。這是因為( )。a矛盾雙方的對立是有條件的 b矛盾雙方的同一是無條件的c矛盾雙方的轉化是有條件的 d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tǒng)一是不可分的第ii卷(非選擇題)41為什么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是統(tǒng)一的?(9分)42材料一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yè)實現(xiàn)了快速發(fā)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發(fā)射成功,我國首次進行有人參與的空間實驗活動;天宮一號的發(fā)射成功,使我國航天向載人空間站時代邁進,開啟航天新時代;神舟九號飛船于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實施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任務。中國目前有近2 000項空間技術成果已移植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衛(wèi)星通訊、導航定位、氣象預報、減災防災、遠程教育等方面服務于生產和生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