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模架主要結構設計書.ppt_第1頁
移動模架主要結構設計書.ppt_第2頁
移動模架主要結構設計書.ppt_第3頁
移動模架主要結構設計書.ppt_第4頁
移動模架主要結構設計書.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鐵十三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二oo八年一月,mss1800/50m上行式移動模架 主要結構設計計算,中泉路橋設備有限公司,武吉高速公路筆架山大橋50m上行式移動模架施工技術方案論證會,mss1800型50m上行式移動模架主要結構設計計算,第二部分 設計指標,第三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設計荷載,第四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傾覆穩(wěn)定性檢算,第五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主梁設計計算,第六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模架檢算,第七部分 吊桿設計計算,第一部分 設計文件及參考文獻,第八部分 走行輪箱輪壓計算,第九部分 預埋件計算,第一部分 設計規(guī)范及參考文獻,起重機設計手冊 中國鐵道出版社 鋼結構設計手冊(第二版)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機械設計手冊(第四版) 預埋件設計手冊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鋼結構容許應力,第二部分 設計指標,2、結構驗算安全系數(shù),鋼結構安全系梁:n1.5 抗傾覆穩(wěn)定系梁:n1.5,3、焊縫容許應力,貼角焊縫剪切容許應力:f=120mpa。,第二部分 設計指標,3.1 豎向荷載 3.1.1 現(xiàn)澆混凝土荷載 移動模架各施工節(jié)段混凝土方量及鋼筋重量見下表,混凝土澆筑工況計算時按容重2.6t/m3計算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自重,混凝土澆筑前工況按預應力及普通鋼筋實際重量加載。表中l(wèi)1表示跨內(nèi)澆筑長度,l2表示懸臂澆筑長度。,第三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設計荷載,3.1.2 移動模架自重荷載 將以下結構重量視為均布荷載: 1、3號主梁(雙層,24蓋板): q1=2.77 t/m 2號主梁(雙層,30蓋板): q2=3.16 t/m 4號主梁(單層,20蓋板)q3=1.73 t/m 1號導梁:q4=1.54 t/m 2號導梁:q5=1.17 t/m 施工臨時荷載:q6=0.2t/m(僅13號主梁范圍內(nèi)有,計12.4t) 將以下結構重量視為集中荷載: 主梁接頭zj1:3.365 t(共4個) 主梁接頭zj2:1.915 t(共1個) 導梁接頭dj: 1.357 t(共2個),前支腿: 15 t 中支腿: 15.4 t 后支腿: 14.3 t 導梁前端鼻架:0.3 t 挑梁及吊臂:共30點,每點71.04/30=2.368 t 底模:共26點(除墩頂散模),每點32.015/26=1.231 t 側模及翼模:共30點,55.935/30=1.865 t 底模架:共26點,61.63/26=2.37 t 側模架:共30點,48.17/30=1.606 t 安全走道:共26點,4.89/26=0.188 t 內(nèi)模:按1t/m估算,2.1t/m,第三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設計荷載,3.1.3 沖擊系數(shù) 造橋機工作時,每次澆筑的混凝土重量相對于整機自重很 小,新澆混凝土的沖擊力可忽略不計;造橋機主機走行是由油 缸頂推前進,軌道平順良好,其走行的沖擊力可以忽略;支腿 重量相對較小,其走行的沖擊力也可以忽略不計。,第三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設計荷載,3.2 水平荷載 水平荷載僅考慮風力的影響。 3.2.1 計算風壓 工作狀態(tài)計算風壓 造橋機走行時的計算風壓取7級風的最大風壓: q1=25 kg/m2 非工作狀態(tài)計算風壓 造橋機在非工作狀態(tài)時,要求支承穩(wěn)固,此時計算風壓取11級風的最大風壓: q2=80 kg/m2,第三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設計荷載,3.2.2 挑梁、主梁及導梁承受的風荷載 (1)橫橋向風荷載,迎風面積 a1=423 m2 主梁形狀系數(shù)c取1.4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kh取1.71 非工作狀態(tài)風荷載 pwf1=ckhq2a1 =1.41.7180423 =81013 kg,工作狀態(tài)風荷載 pwg1=ckhq1a1 =1.41.7125423 =25316 kg 風荷載高度方向作用點在主梁縱移方鋼踏面以上2.44m處。 (2)縱橋向風荷載(略),第三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設計荷載,3.2.3模架和模板承受的風荷載 (1)模架開啟狀態(tài)橫橋向風荷載,迎風面積 a2=61.512.5+61.511.860.6+3.12.10.615=281 m2 非工作狀態(tài)風荷載 pwf2=ckhq2a3 =1.41.7180281 =53817 kg,工作狀態(tài)風荷載 pwg2=ckhq1a3 =1.41.7125281 =16818 kg 風荷載作用點在主梁縱移方鋼踏面以下y=3.67m (2)縱橋向風荷載(略),第三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設計荷載,4.1 主梁縱向抗傾覆穩(wěn)定性檢算 造橋機主梁縱向傾覆穩(wěn)定性最不利情況出現(xiàn)在主梁縱移過程中,取兩種不利工況進行縱向抗傾覆穩(wěn)定性計算。 工況一:中支腿吊掛前移至橋面安裝后,整機前移13.8米。,第四部分 造橋機抗傾覆穩(wěn)定性檢算,m傾=3590 t-m,后支腿反力r3=58.45 t m穩(wěn)=3590+40.258.45=5940 t-m k穩(wěn)=m穩(wěn)/m傾=5940/3590=1.651.5 (滿足要求),工況二:整機前移13.8m后,中支腿油缸與主梁轉換牛腿頂緊,前支腿吊掛至前墩墩頂,但尚未與前墩墩頂預埋件連接。,m傾=5023 t-m,后支腿反力r3=16.51 t m穩(wěn)=5023+37.9516.51=5650 t-m k穩(wěn)=m穩(wěn)/m傾=5650/5023=1.12 后支腿設2根32精軋螺紋鋼筋利用橋面吊桿孔進行張緊錨固,如須達到1.5倍的安全系數(shù),則有: m穩(wěn)=1.5m傾=1.55023=7535 t-m,結論:主梁的縱向抗傾覆穩(wěn)定性滿足要求。,由此精軋螺紋鋼筋需提供總拉力t為: m穩(wěn)=5023+37.95(16.51+t)=7535 t=(7535-5023-37.9516.51)/37.95 =49.7 t 則單根精軋螺紋鋼筋需提供拉力t1=49.7/2=24.85 t 由單根32精軋螺紋鋼筋(級鋼筋)容許外力大于50 t(滿足要求),第四部分 造橋機抗傾覆穩(wěn)定性檢算,第五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主梁設計計算,5.1.1 1號、3號主梁截面性質(zhì) 1、3號主梁梁高5580,上下蓋板為24厚,材質(zhì)q345b(16mn)。 毛截面面積a=0.30465 m2 毛截面慣性矩ix=1.4553 m4 截面繞x軸抗彎模量wx=0.518 m3 5.1.2 2號主梁截面性質(zhì) 2號主梁梁高5580,上下蓋板為30厚,材質(zhì)q345b(16mn)。 毛截面面積a=0.3292m2 毛截面慣性矩ix=1.6371 m4 截面繞x軸抗彎模量wxup=0.583 m3 5.1.3 4號主梁截面性質(zhì) 4號主梁梁高3062,上下蓋板為20厚,材質(zhì)q345b(16mn)。 毛截面面積a=0.1927m2,毛截面慣性矩ix=0.2997 m4 截面繞x軸抗彎模量wxup=0.183 m3 5.1.4 1號導梁截面性質(zhì) 1號導梁為等截面空腹箱梁,梁高3062,上下蓋板為12厚,材質(zhì)q345b(16mn)。 毛截面面積a=0.1703m2 毛截面慣性矩ix=0.2458 m4 截面繞x軸抗彎模量wxup=0.148 m3 5.1.5 2號導梁截面性質(zhì) 2號導梁為變截面空腹箱梁,上下蓋板為12厚,材質(zhì)q345b(16mn)。 始端截面參數(shù)同1號導梁。 末端: 毛截面面積a=0.126 m2 毛截面慣性矩ix=0.0577 m4 截面繞x軸抗彎模量wxup=0.064 m3,5.1 主梁截面性質(zhì),5.2 主梁鋼結構整體穩(wěn)定性檢算,5.2.1.檢算原則 按兩端簡支及懸臂的箱形截面受彎構件進行檢算。 5.2.2.簡支 截面高度h與兩腹板間距b0之比 h/b0=5580/2000=2.796 按兩端簡支形式檢算受壓翼緣的自由長度l1與b0之比 l1/b0=50000/2000=2565 不需計算箱梁整體穩(wěn)定性。 5.2.3懸臂 按整機前懸臂54.1米形式檢算時,需滿足下式 mx/(bwx)f 式中:mx移動模架造橋機縱移過程中內(nèi)主梁最大懸臂彎矩 mx=5023 t-m wx=0.583 m3b繞強軸彎曲所確定的整體穩(wěn)定系數(shù) 近似取b=0.9 f鋼材的強度設計值,對q345b鋼,f=290mpa mx/(bwx)=5023e5/(0.90.583e7)=95.7 mpaf=215mpa,結論:主梁整體穩(wěn)定滿足要求.,第五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主梁設計計算,5.3 主梁鋼結構局部穩(wěn)定性檢算,5.3.1.腹板局部穩(wěn)定性檢算 腹板高度h0與腹板厚度h的比值h0/h=5452/12=454.3=146腹板應: 設置橫向加勁肋 受壓區(qū)設置三道縱向加勁肋(包括上下層拼接板) 腹板應力情況 考察標準截面最大剪力處腹板的平均剪應力 max=qmax/(2h0h) 式中:qmax=792t max=792e4/(2545212)=60.5 mpa 最大彎矩處腹板計算高度邊緣的彎曲壓應力 =my1/ix 式中:m=8609 t-m y1=2.747 m ix=1.6371 m4 =8609e-22.747/1.6371=144.5 mpa,第五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主梁設計計算,受壓翼緣與縱向加勁肋之間的區(qū)格 h1 = =1118 mm 實際取h1=800 mm 將第一道縱向加勁肋以下,對稱于原中性軸的部分視作新梁的腹板, 其計算高度為h01=h0-2h1=5452-2800=3852 mm 其受壓邊緣的彎曲壓應力為=(1-2 h1/ h0)=42.4 mpa h1 = =2064 mm 實際取h1=800mm 將第二道縱向加勁肋以下,對稱于原中性軸的部分視作新梁的腹板,其計算高度為h02=h01-2h1=3852-2800=2252 mm 同理可得,取h1=870mm, 則受拉翼緣與縱向加勁肋之間的區(qū)格 則h2= h02- h1=2252-870=1382 mm =8961200mm 按構造確定腹板橫向加勁肋(橫隔板)的間距0.5h2=691mma2h2=2764mm 取a=2100 mm,滿足要求。,第五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主梁設計計算,5.3.2 腹板加勁肋的截面檢算 橫隔板周邊寬度b不小于244mm,板厚=8mm b=244mmh0/30+40=221 mm 由b/=30.515 故橫隔板周邊需鑲邊補強,鑲邊板-8mm100mm 橫隔板及其鑲邊截面對腹板中心的慣性矩 iz=11785 cm4 3h0h3=2826 cm4 iz3h0h3 (滿足要求) 腹板縱向加勁肋尺寸-16150 a/h0=210/545.2=0.390.85 腹板縱向加勁肋截面對腹板邊緣的慣性矩 iy=1800 cm4 1.5h0h3=1413 cm4 iy1.5h0h3 (滿足要求),第五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主梁設計計算,5.3.3 受壓蓋板局部穩(wěn)定性檢算 蓋板厚度分別為24和36的兩種主梁蓋板均配置相同的縱向加勁肋,故僅檢算24主梁受壓蓋板寬厚比即可。 蓋板自由外伸部分的寬厚比 b/=4.4/2.4=1.8333,須設置縱向加勁肋 設置兩道縱向加勁肋,加勁肋截面-16150 b0/=63.4/2.4=26.433 (滿足要求),第五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主梁設計計算,5.4.1 混凝土澆筑狀態(tài)主梁內(nèi)力及變形 控制工況下主梁的最大內(nèi)力及變形: mmax=8609 t-m qmax=792 t max=7.5 cm 主梁最大應力: max=8609e-2/0.583=147.7 mpa=215 mpa (滿足) 腹板最大剪應力max= 式中qmax=792 t(截面最大剪力) s=0.303 m3(最大剪力截面中性軸以上部分對中性軸靜矩) ix=1.4553 m4(最大剪力處毛截面慣性矩) h=212mm(腹板厚度) 則max= =68.7 mpa=130 mpa (滿足) 撓跨比=75/50000=1/6671/600 (滿足),5.4 主梁強度剛度計算,第五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主梁設計計算,5.4.2 上下層主梁間剪力螺栓及焊縫強度校核 (1)采用m24-10.9級精制螺栓雙剪方式連結。螺栓孔24 m24-10.9級精制螺栓的承剪能力: 單剪ndv12t; 雙剪nsv24t。 根據(jù)剪應力互等定理,上下層主梁結合面高度上的剪應力 = 式中:vmax=792 t (截面最大剪力) s=0.3 m3(結合面以上部分毛截面對中性軸面積矩) ix=1.4553 m4(最大剪力處箱梁毛截面慣性矩) h=212mm(腹板厚度) = =68.0 mpa 螺栓間距按17.5cm布置,橫向每腹板兩側各布置一顆計2顆 則單栓單剪內(nèi)力nv nv= =7.14 tndv=12 t (滿足要求) (2)腹板與對接法蘭板間為k=8mm雙面貼角焊縫,焊縫剪切抗力qf: qf=217.50.60.712010-2 =17.64 tnv=7.14t (滿足要求),5.5.1.接頭設計原則 主梁鋼箱梁接頭處實際內(nèi)力乘以系數(shù)1.1進行接頭設計。 接頭zj1的強度設計值:mj=1.18248=9073 t-m qj=1.1648=713 t 接頭zj2的強度設計值:mj=1.12100=2310 t-m qj=1.1254=280 t 采用m24-10.9級精制螺栓雙剪方式連結。 m24-10.9級精制螺栓的承剪能力: 單剪qd=10 t 雙剪qs=20 t 5.5.2 zj1接頭的設計計算 腹板分配彎矩 接頭毛截面慣性矩: ix= 1.6371 m4 腹板對截面中性軸的慣性矩:if=0.403 m4 腹板按剛度分配彎矩mf=(if/ ix)mj=(0.403/1.6371)9073 =2233 t-m,第五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主梁設計計算,5.5 主梁接頭設計計算,蓋板分配的彎矩mg= mj-mf=9073-2233=6840 t-m (1)蓋板接頭的設計計算 上下蓋板接頭螺栓及節(jié)點板布置基本相同,另在貼板上布置有螺栓,故下蓋板接頭螺栓數(shù)量偏少,按下蓋板進行接頭設計計算。 蓋板的拉壓內(nèi)力:n=mg/h 式中:h蓋板中心距,h=5.47 m n=6840/5.47=1250 t 所需螺栓的數(shù)量:n=1250/20=62.5個 確定使用108個m24-10.9級精制螺栓。,第五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主梁設計計算,第五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主梁設計計算,第五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主梁設計計算,第五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主梁設計計算,第五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主梁設計計算,第五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主梁設計計算,第六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模架計算,模架設計為兩片一組空間桁架梁結構,模架分左右兩半跨,澆筑混凝土時兩半跨在跨中對接,上下弦對接采用m30螺栓連接。模架與挑梁之間采用60的吊桿(材質(zhì)為45號鋼調(diào)質(zhì)處理)連接。 按照二維梁單元建立挑梁、吊臂及側模架平面有限元模型,按照三維梁單元建立底模架空間有限元模型,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進行分析計算。模架結構自重按換算重度由程序自動加載,模板及混凝土荷載以節(jié)點力加載在底模架節(jié)點上;由于采用混凝土斜向分層澆筑,混凝土側壓力對滿載工況影響不予考慮。 挑梁、吊臂及側模架平面有限元模型及底模架空間有限元模型見下圖。,側模架空載有限元模型,側模架澆筑狀態(tài)有限元模型,底模架空載有限元模型,底模架澆筑狀態(tài)有限元模型,第六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模架計算,6.1挑梁、吊臂、及側模架計算,6.1.1 開模過孔狀態(tài)結構計算,各桿件單元編號及軸力如下圖。,其中主要桿件軸力: 4號單元n4=3.5 t(-) 19號單元n17=4.2 t(-) 12號單元n12=4.8 t(-),第六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模架計算,6.1.2 澆筑完成狀態(tài)結構計算,各桿件單元編號及軸力如下圖。,其中主要桿件軸力: 3號單元n3=33.6 t(+) 24號單元n24=12.2 t(-),第六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模架計算,6.1.3 主要桿件強度及穩(wěn)定性計算 (1)4號單元,桿件型號210, 截面積a=25.5cm2 ix=3.94 cm iy=2.72 cm l0=1.0297=297 cm max=y= l0/ iy=297/2.72=109=150(滿足) 強度計算=n4/a=3.5e2/25.5=13.7mpa=150mpa(滿足) 整體穩(wěn)定計算,q235鋼,b類截面,查表得=0.499 =n4/(a)=3.5e2/(0.49925.5)=27.5mpa=150mpa(滿足) (2)19號單元,桿件型號1086, 截面積a=19.23cm2 i=3.61 cm l0=1.0192=192 cm =l0/ i=192/3.61=53.2=150(滿足) 強度計算=n19/a=4.2e2/19.23=21.9mpa=150mpa(滿足) 整體穩(wěn)定計算,q235鋼,a類截面,查表得=0.907 =n19/(a)=4.2e2/(0.90719.23)=24.1mpa=150mpa(滿足),第六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模架計算,(3)12號單元,桿件型號2636扣焊, 截面積a=14.6cm2 i=2.4 cm l0=1.0200=200 cm =l0/ i=200/2.4=83.3=150(滿足) 強度計算=n12/a=4.8e2/14.6=32.9mpa=150mpa(滿足) 整體穩(wěn)定計算,q235鋼,b類截面,查表得=0.668 =n12/(a)=4.8e2/(0.66814.6)=49.2mpa=150mpa(滿足) (4)3號單元,桿件型號214a 截面積a=37.02cm2 強度計算=n3/a=33.6e2/37.02=90.8mpa=150mpa(滿足) (5)24號單元,桿件型號216a, 截面積a=43.9cm2 ix=6.28 cm iy=3.17 cm l0=1.0122=122cm max=y= l0/ iy=122/3.17=38.5=150(滿足) 強度計算=n24/a=12.2e2/43.9=27.8mpa=150mpa(滿足) 整體穩(wěn)定計算,q235鋼,b類截面,查表得=0.905 =n24/(a)=12.2e2/(0.90543.9)=30.7mpa=150mpa(滿足),第六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模架計算,6.1.4 挑梁安裝銷軸強度檢算 混凝土澆筑完成工況挑梁支承反力如下圖,銷軸雙剪內(nèi)力為q= =33.0t 設計采用60銷軸,材質(zhì)為調(diào)質(zhì)45號鋼,剪切面積a=28.26cm2 銷軸剪切應力=q/2a=33e2/(228.26)=58.4 mpa=125mpa(滿足) 挑梁鉸板孔壁承壓應力 c=33e2/(261.6)=172mpac=415 mpa(滿足) 主梁鉸板孔壁承壓應力 c=33e2/(63.6)=153mpac=390 mpa(滿足),第六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模架計算,6.2.1 開模過孔狀態(tài)結構計算,主桁各桿件單元編號及軸力如下圖。,主要桿件軸力很小,此工況下無須檢算。,6.2底模架計算,第六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模架計算,6.2.2 澆筑完成狀態(tài)結構計算,主桁各桿件單元編號及軸力如下圖。,澆筑完成狀態(tài)受力最大縱向聯(lián)接系 各桿件單元編號及軸力如右圖其中 主要桿件軸力: 170號單元n170=13.2 t(-) 82號單元n82=10.7 t(-) 139號單元n139=13.1 t(+) 171號單元n171=12.0 t(+) 43號單元n43=1.6 t(-),第六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模架計算,6.2.3 主要桿件強度及穩(wěn)定性計算 (1)170號單元,桿件型號210, 截面積a=25.5cm2 ix=3.94 cm iy=1.42cm(因無綴板,故按單根槽鋼計算) l0=1.0137=137 cm max=y= l0/ iy=137/1.42=96.5=150(滿足) 強度計算=n170/a=13.2e2/25.5=51.8mpa=150mpa(滿足) 整體穩(wěn)定計算,q235鋼,b類截面,查表得=0.575 =n170/(a)=13.2e2/(0.57525.5)=90.0mpa=150mpa(滿足) (2)82號單元,桿件型號2636扣焊, 截面積a=14.6cm2 i=2.4 cm l0=1.0222=222 cm =l0/ i=222/2.4=92.5=150(滿足) 強度計算=n82/a=10.7e2/14.6=73.3mpa=150mpa(滿足) 整體穩(wěn)定計算,q235鋼,b類截面,查表得=0.601 =n82/(a)=10.7e2/(0.60114.6)=121.9mpa=150mpa(滿足),第六部分 移動模架造橋機模架計算,(3)139號單元,桿件型號212.6 截面積a=31.37cm2 強度計算=n139/a=13.1e2/31.37=41.8mpa=150mpa(滿足) (4)171號單元,2636扣焊, 截面積a=14.6 cm2 強度計算=n171/a=12e2/14.6=82.2mpa=150mpa(滿足) (5)43號單元,桿件型號636, 截面積a=7.3cm2 i=1.24 cm l0=0.7210=147cm =l0/ i=147/1.24=119=150(滿足) 強度計算=n43/a=1.6e2/7.3=21.9mpa=150mpa(滿足) 整體穩(wěn)定計算,q235鋼,b類截面,查表得=0.442 =n43/(a)=1.6e2/(0.4427.3)=49.6mpa=150mpa(滿足),第六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