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2010.7-1989 是一項關于聚乙烯醇樹脂灰分測定方法的國家標準。該標準詳細規(guī)定了如何測定聚乙烯醇(PVA)樹脂中殘留的無機物質含量,這些無機物質在高溫灼燒后會轉化為灰分。具體測試流程和要求如下:

  1. 適用范圍:本標準適用于所有類型的聚乙烯醇樹脂產品,通過灰分含量的測定,可以評估樹脂的純度,了解生產過程中無機雜質的殘留情況。

  2. 定義:灰分是指樣品在高溫爐中灼燒至恒重后剩余的無機殘渣。

  3. 試驗條件與設備

    • 高溫爐:能夠維持溫度在550±25℃。
    • 坩堝:一般使用瓷坩堝或鉑金坩堝,確保不與樣品反應。
    • 天平:精度能滿足測試需求,通常要求精確到0.1毫克或更小。
  4. 樣品準備

    • 將聚乙烯醇樹脂樣品研磨至適宜粒度,確保試樣均勻。
    • 稱取適量試樣(具體量依據(jù)實驗要求確定),精確至所需精度。
  5. 測試步驟

    • 將稱好的試樣放入預先灼燒至恒重的坩堝中。
    • 放入預熱至規(guī)定溫度的高溫爐中,灼燒一定時間(通常為3-4小時),直至殘余物呈現(xiàn)恒定質量。
    • 灼燒過程中可適當通風,以助于有機物質完全氧化。
    • 灼燒結束后,將坩堝置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然后稱量灰分的質量。
  6. 計算方法:灰分含量(以質量百分比表示)=(灰分的質量 / 樣品的原始質量)× 100%。

  7. 重復性與再現(xiàn)性:標準中可能包含關于實驗重復次數(shù)及接受的灰分測定值變異性要求,以確保測試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jīng)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xiàn)行標準GB/T 12010.2-2010
  • 1989-12-25 頒布
  • 1990-11-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12010.7-1989聚乙烯醇樹脂灰分測定方法.pdf_第1頁
GB12010.7-1989聚乙烯醇樹脂灰分測定方法.pdf_第2頁
GB12010.7-1989聚乙烯醇樹脂灰分測定方法.pdf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12010.7-1989聚乙烯醇樹脂灰分測定方法.pdf-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中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國家標 準GB 1 2 0 1 0. 7 一 8 9聚乙烯醇樹脂灰分測定方法D et e r m i n a t i o n f o r a s h c o n t e n t o f p o l y v i n y l a l c o h o l r e s i n s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用馬福爐灼燒恒重側定聚乙烯醇樹脂中灰分含量的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測定高堿醇解和低堿醉解工藝生產的聚乙烯醉樹脂中灰分。2 原理 將試樣灰化并經(jīng)高溫灼燒至恒重, 計算灼燒殘渣( 即灰分) 的含量。3 儀器3 . 6柑踢; 1 0 0 m L , 瓷增禍。增塌鉗。分析天平: 感量。 . 1 m g ,干燥器; 內 裝無水氯化鈣或變色硅膠干燥荊。電爐; 2 k W,馬福爐: 最高使用溫度達8 0 0 r- , 控溫精度士2 5 C,,勺了口叼L乙乙乙東乙4 操作步吸 在經(jīng)過7 5 0 8 0 0 0C 灼燒恒重的 增鍋中, 稱取聚乙船醉試祥( 高堿醉解的試樣取2 -3 g , 低堿醇解的試樣取5 g ) , 準確至0 . 2 m g , 放在電爐上于4 0 0- 4 5 0 0C 炭化, 然后放入預先升溫至7 5 0 - 8 0 0 的馬福爐中灼燒至恒重( 約5 h ) 。 取出柑禍. 在空氣中冷卻1 - 3 m i n , 然后移入干燥器中至少冷卻 1 h , 降至室溫,稱量( 每次冷卻時間應嚴格一致) , 準確Y. 0 . 2 m g ,5 , 1結果計算與表示 灰分含量按下式進行計算: r , 一 凳 任 瓷 1 0 0式中: 了 一 灰分含量, %; , 。 一 一柑鍋質量, 9 ; 二 。 一 增 塌 加 試 樣 的 質 量, 。- 一 增塌加灰分的質量, g o5 . 2 取平行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 取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1 9 8 9 一 1 2 一 2 5 批準1 9 9 0 - 1 1 一 0 1 實施G B 1 2 01 0 . 7 一8 96 允許差平行試驗結果的兩值之差不大于 0 . 0 3 0 0 0了 試驗報告試驗報告應包括下列各項: 注明按照本國家標準;b . 試樣名稱、 批號; 送樣單位;d . 按第5 章計算的結果;e . 試驗人員;仁 試驗日 期。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全國塑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 由全國塑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塑料樹脂產品分會( S C 4 ) 歸口。 本標準由化學工業(yè)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一分院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鄭道德、 胡鳳珍、 陸慶云、 趙椒珍。 本標準參照采用日 本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jīng)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wǎng)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jīng)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