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千伏下花橋變配套35千伏線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110千伏下花橋變配套35千伏線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110千伏下花橋變配套35千伏線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110千伏下花橋變配套35千伏線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110千伏下花橋變配套35千伏線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110千伏下花橋變配套35千伏線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目錄1工程概述2011設計依據(jù)2012工程概況2013設計規(guī)模2014設計范圍2115系統(tǒng)部分2116工程建設時序2217主要技術經濟指標222線路路徑方案2321進出線規(guī)劃2322影響路徑方案的主要因素2423線路路徑2424氣象條件2725導線與地線2726絕緣配合2827換位與相序3028桿塔與基礎3129通信影響33210線路節(jié)能設計33211環(huán)境保護343配套間隔工程3531工程概況3532電氣一次部分3633電氣二次部分3834土建部分394投資估算39附圖附圖1線路路徑圖附圖2電桿一覽圖附圖3鐵塔一覽圖附圖4鐵塔基礎一覽圖附圖5酈家坪變電氣一次主接線圖附圖6酈家坪變電氣總平面布置圖附圖735千伏分段間隔斷面圖附圖835千伏2U出線間隔斷面圖附圖9土建總平面布置圖1工程概述11設計依據(jù)(1)邵陽電業(yè)局電網【2011】關于下達2012年35千伏前期工作項目可研編制任務的通知;(2)國家電網公司下發(fā)的QGDW2702009220千伏及11066千伏輸變電可研內容深度規(guī)定及編制說明;(3)邵陽電業(yè)局2011年3月編制的邵陽電業(yè)局十一五規(guī)劃總結及十二五規(guī)劃修編報告(審定稿);(4)邵陽市電網20122014年電力市場負荷分析預測報告(2011年5月);(5)邵陽電業(yè)局20122014年35千伏及以上電網規(guī)劃評估報告(2011年9月);(6)湘電公司發(fā)展2011687號關于邵陽市20122014年電網規(guī)劃評估的意見;(7)其它相關的技術規(guī)程規(guī)范。12工程概況本工程為110千伏下花橋變配套35千伏線路工程部分,將接至原35千伏下花橋變的35千伏線路改接至110千伏下花橋變電站,新建1回35千伏送電線路至35千伏酈家坪變。13設計規(guī)模110千伏下花橋變電站35千伏出線4回,本期出線2回,備用2回;分別接至原35千伏白下塘線和酈家坪變各1回。(1)35千伏白下塘線接入110千伏下花橋變本工程將35千伏白下塘送電線路改接入新建110千伏下花橋變,新建及改造接入線共計15千米其中雙回路05千米(與35千伏下花橋酈家坪線路共桿),單回路10千米。導線均采用JL/G1A120/25型鋼芯鋁絞線,地線采用17781270B型鍍鋅鋼絞線(以下簡稱GJ35),地線逐基接地。拆除原線路P96號桿至35千伏下花橋電站段線路,拆舊線路長10千米,拆舊電桿6基。(2)新建35千伏下花橋酈家坪送電線路本工程新建1回35千伏線路,起于35千伏下花橋酈家坪與改接35千伏白下塘線雙回共桿線路P4號分支塔,至35千伏酈家坪變電站,線路全長158千米。采用單回路架設,導線采用JL/G1A120/25型鋼芯鋁絞線,地線采用17781270B型鍍鋅鋼絞線(以下簡稱GJ35),地線逐基接地。(3)酈家坪35千伏變電站擴建至下花橋變35千伏線路間隔1個。(4)配套的通信工程沿下花橋變酈家坪變35KV線路架設一根12芯ADSS光纜,長度約175千米;將原35KV塘渡口變35KV下花橋變12芯ADSS光纜剖入下花橋110KV變,剖入點塘下線P95下花橋110KV變光纜長度1千米,在剖入點P95與原光纜接續(xù),形成35KV塘渡口變110KV下花橋變光纜電路。14設計范圍新建上述110千伏下花橋變配套2條35千伏送電線路工程、配套間隔工程以及通信工程的本體設計,線路影響范圍內的通信線路干擾與危險影響的計算及本線路工程的投資估算等可行性研究工作。15系統(tǒng)部分151建設必要性為了加強110千伏下花橋變電站供電區(qū)域供電網絡結構,將35千伏塘渡口、酈家坪變接入該站35千伏母線,提高了2座35千伏變電站的供電可靠性,并實現(xiàn)與谷洲變之間的35千伏網絡互聯(lián)互供,項目建設十分必要。152導線截面選擇在35千伏下花橋白下塘線、下花橋酈家坪送電線路正常情況下,考慮送電功率因素09,周圍空氣溫度40,溫度修正系數(shù)09,最大負荷利用小時數(shù)5000小時,截面積為120平方毫米的導線經濟輸送容量約為84兆瓦,極限輸送容量約23兆瓦,故本工程線路選用截面積為120平方毫米的鋼芯鋁絞線。153系統(tǒng)對側建設情況根據(jù)110千伏下花橋輸變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110千伏下花橋變電站35千伏出線4回,本期出線2回,備用2回;即接至35千伏酈家坪變1回、將35千伏35千伏白下塘送電線路接入1回。本期擴建35千伏酈家坪變35千伏出線間隔1個。16工程建設時序建議本工程2013年4月開工建設,2011年8月建成投產。17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本工程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見表1。1351015/2JL/G1A20/9021643X356034375545912021608698367734849916021029153320678316742914950523431683515/2JL/G1A20/9021643X3560343758902146654610257738938992547106010132782398142314541576732線路路徑方案21進出線規(guī)劃根據(jù)110千伏下花橋變電站電氣設計資料,該站35千伏線路均向南側進出線,出線間隔共4回,本期工程占1U和2U兩個進出線間隔。具體出線布置如下圖所示。北大門下花橋變35千伏母線3備用421備用白下塘線酈家坪22影響路徑方案的主要因素本工程為新建35千伏輸電線路,根據(jù)現(xiàn)場調查和協(xié)議情況,影響本工程路徑方案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幾點(1)由于本次35千伏線路距離不長,且通道緊張,線路接入原則盡量利用原通道就近接入110千伏下花橋變,又110千伏下花橋變位于下花橋鎮(zhèn)規(guī)劃開發(fā)區(qū)的西側邊緣,所有線路均需盡量繞開規(guī)劃開發(fā)區(qū)。(2)線路所經地區(qū)房屋分散,盡量避開成片的房子對線路路徑也有一定的影響。(3)考慮到施工及運行檢修的運輸條件,線路盡量靠近已有公路走線。23線路路徑231路徑方案說明及分析本線路路徑選擇原則為盡量利用原通道就近接入,避開線路途徑集鎮(zhèn)的規(guī)劃區(qū),再盡量沿已有的公路走線。由于35千伏白下塘線接入110下花橋變線路長度較短,故方案唯一;35千伏下花橋酈家坪送電線路分別在下花橋鎮(zhèn)南、北兩側各選擇了一個路徑方案,方案如下。線路路徑詳見附圖1。(1(35千伏白下塘線接入110千伏下花橋變線路從110千伏下花橋變35千伏出線門架東側第1個出線間隔(1U)起出變電站至雙回終端塔(與2U酈家坪間隔共塔)后大轉角往北,與下花橋酈家坪線路雙回共桿跨越下花橋至塘渡口方向的公路后分支,一回接至原白下塘P95號桿附近(另一回至酈家坪),再改造線路長10千米。新建線路全長15千米,雙回路05千米(與下花橋酈家坪線路共桿),單回路10千米。拆除原線路P96號桿至35千伏下花橋電站段線路,拆舊線路長10千米,拆舊電桿6基。本線路經現(xiàn)場勘測選定本工程線路走向,基本是沿丘陵山區(qū)向西北方向走線,地勢較為平坦,高差不大,海拔在250330米之間,丘陵50、山地40、泥沼10土質多為風化巖石和硬塑堅土,堅土10、巖石20、泥水50、送砂石20;送電線路全線線路經過的地區(qū)交通較好,沿線有縣級公路可以利用,運行方便。本線路地理屬城鎮(zhèn)邊緣,線路走廊有限,跨越10千伏線路1處,低壓、通信線較多。(2(新建35千伏下花橋酈家坪送電線路方案一線路從110千伏下花橋變35千伏出線門架東側側第2個出線間隔(2U)起出變電站至雙回終端塔,與35千伏白下塘線接入110千伏下花橋變線路雙回共塔大轉角往北,跨越下花橋至塘渡口方向的公路后分支,下花橋酈家坪線路(另一回接白下塘線)經南華山至大塘礦水庫右轉,經于塘沖至李家山跨過邵陽永州省道后右轉。然后經青山嶺、上頭院子至文沖左轉,再分別經新屋沖、左家橋、沙子園小轉角后,線路至羊木嶺右轉,再經光緒塘至白竹塘左轉,再經鐵絲塘至羅塘沖左轉,直走跨過下花橋酈家坪的縣道后經雙回終端塔進入35千伏酈家坪變3U間隔,線路全長158千米。本線路經現(xiàn)場勘測選定本工程線路走向,基本是沿丘陵山區(qū)向東北方向走線,地勢較為平坦,高差不大,海拔在250370米之間,丘陵40、山地40、泥沼20土質多為風化巖石和硬塑堅土,堅土32、巖石20、泥水18、送砂石30;送電線路全線線路經過的地區(qū)交通較好,沿線有縣級公路可以利用,運行方便。本線路地理屬城鎮(zhèn)邊緣,線路走廊有限,跨越10千伏線路6處,低壓、通信線較多。方案二線路從110千伏下花橋變35千伏出線門架東側側第2個出線間隔(2U)起出變電站至雙回終端塔,連續(xù)三次轉角后至老屋周家左轉,至鐵鋪跨過邵陽永州省道后左轉。再分別經上黃合嶺、五龍嶺、雙家榜、鎮(zhèn)南亭、鴨婆井小轉角后,線路至上三房頭左轉,再經烏龜塘至落雁塘右轉,再經沙子園至羊木嶺右轉,經光緒塘至白竹塘左轉后,再經鐵絲塘至羅塘沖左轉,直走跨過下花橋酈家坪的縣道后經雙回終端塔進入35千伏酈家坪變3U間隔,線路全長162千米。本線路經現(xiàn)場勘測選定本工程線路走向,基本是沿丘陵山區(qū)向東北方向走線,地勢較為平坦,高差不大,海拔在250390米之間,丘陵30、山地50、泥沼20土質多為風化巖石和硬塑堅土,堅土32、巖石30、泥水16、送砂石22;送電線路全線線路經過的地區(qū)交通較好,沿線有縣級公路可以利用,運行方便。本線路地理屬城鎮(zhèn)邊緣,線路走廊有限,跨越10千伏線路5處,低壓、通信線較多。以上兩個路徑方案各有優(yōu)缺點,方案一地勢以丘陵和山地為主,線路長度稍短,曲折系數(shù)小,但所經院落稍多。方案二地勢起伏較大,多為山地和丘陵,轉角度數(shù)稍大,線路轉角稍多,運輸條件稍差,其他方面兩個方案都差不多。在考慮工程經濟造價和充分征求縣規(guī)劃局與下花橋、酈家坪鎮(zhèn)府意見后,我院推薦方案一為最終路徑方案。232路徑協(xié)議情況我單位工作人員經現(xiàn)場調查后,分別與沿線有關的政府、規(guī)劃、等部門進行了聯(lián)系,并按有關協(xié)商意見調整了線路的部分路徑,已取得協(xié)議。詳見附件1。24氣象條件本線路沿線海拔在320米左右,根據(jù)本區(qū)域多年運行的35千伏送電線路的運行情況以及參照邵陽縣對本地多年氣象監(jiān)測,本工程設計選用的氣象條件組合如表2。4000100015005250510105101551000015001515150151002/6009/25導線與地線251線型選擇根據(jù)所選定的設計氣象條件,我們對鋼芯鋁絞線、鋁包鋼芯鋁絞線和鋼芯鋁合金絞線多種不同截面的導線進行了電氣、機械以及運行經驗等各方面的比較,最終導線推薦采用JL/G1A120/25型鋼芯鋁絞線。所用導線的機械特性見表3。根據(jù)防雷要求,本工程在進出變電站15千米以內架設地線。地線采用17781270B鍍鋅鋼絞線,地線逐基接地。經計算,單相短路故障時普通地線溫升滿足要求。所用地線的機械特性見表3。JL/G1A120/2517781270B122482425146731574787472721526629512000/310116825189710611510676000181420/7833717/7261/252防振措施防振錘已廣泛應用在架空送電線路上,有良好的消除微風振動的作用和豐富的運行經驗。按照設計規(guī)程規(guī)定,鋼芯鋁絞線年平均運行應力大于破壞應力的16,鋼絞線年平均運行應力大于破壞應力的12,即需采取防振措施。本工程檔距約在120350米之間,鋼芯鋁絞線及鋼絞線實際年平均應力均超過規(guī)程允許值,因此本工程導地線需采取防振措施。26絕緣配合261污穢區(qū)劃分根據(jù)湖南省電力系統(tǒng)污區(qū)分布圖及現(xiàn)場踏勘情況,此送電線路工程處于C級污區(qū),故按C級污區(qū)進行絕緣配置。262導線絕緣子型號和片數(shù)的確定采用U70/146鋼化玻璃絕緣子,懸垂串采用4片鋼化玻璃絕緣子。泄漏比距3204/353657毫米/千伏25毫米/千伏,滿足要求。絕緣子串相配合的線路帶電部分對桿塔最小空氣間隙值見表4。主要尺寸及其機電特性表5、6。4502501004HSU70/1461462553201637851U70/14670100401106263絕緣子串及金具2631絕緣子串組裝型式本工程在一般地區(qū),導線懸垂串采用單聯(lián)絕緣子串。在重要交叉跨越處及懸垂角較大時,導線懸垂串采用雙聯(lián)絕緣子串。本工程導線耐張串,采用單聯(lián)絕緣子串。地線懸垂串,一般使用單聯(lián)金具串。本工程絕緣子串具體配置如表7。44U70/14644U70/14672632絕緣子和金具的安全系數(shù)本工程所使用的絕緣子進行機械強度設計時,其安全系數(shù)最大使用荷載不小于27,斷線情況不小于18,斷聯(lián)情況不應小于15。金具為原電力部1997年修訂版電力金具產品樣本所列的金具型式,金具與GB117983標準導線完全配合。根據(jù)設計規(guī)程規(guī)定,金具的強度設計安全系數(shù)在運行最大使用荷載情況下不小于25,斷線、斷聯(lián)情況下不小于15。全部金具采取熱鍍鋅防腐。264防雷和接地根據(jù)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和絕緣配合規(guī)程規(guī)定,考慮到本工程線路路徑經過地區(qū)多年平均雷電日數(shù),結合該地區(qū)已建線路情況,本工程在進出變電站12千米處需架設單避雷線。桿塔上地線對邊導線的保護角也不大于25為防止雷擊檔距中央反擊導線,在15無風情況下。檔距中央導線與地線間距離應滿足下列校驗公式的要求S0012L1式中S導線與地線間距離(米)L檔距(米)為保護變電設備提高進出線的耐雷水平,架設避雷線段桿塔接地電阻控制在8歐以下,其他桿塔接地電阻不大于20歐。在土壤電阻率高的地區(qū),優(yōu)先采用換土的方式改善接地性能。接地引下線與砼桿連接應采用角鋼,并使用防卸螺栓。居民區(qū)和水田中的接地裝置,宜圍繞桿塔基礎敷設成閉合環(huán)形。利用自然接地極和外引接地裝置時,應采用不少于兩根導體在不同地點與桿塔接地網相連接。水平接地體的間距不宜小于5米。接地裝置的導體,應符合熱穩(wěn)定的要求。接地引線與接地體的連接、接地體之間的連接應焊接,其搭接長度必須為圓鋼直徑的6倍(雙面焊)。本工程桿塔裝設接地裝置,接地裝置采用10圓鋼以水平方式敷設,在耕作區(qū)深度一般埋深不應小于08米,在山區(qū)一般埋深不應小于05米。接地引下線全部采用12熱鍍鋅圓鋼。27換位與相序本次工程線路全長未超過100千米,按設計規(guī)程規(guī)定,本線路無須換位。28桿塔與基礎281桿塔類型本線路工程采用預應力水泥桿和鐵塔混合使用,以降低工程造價。在交通允許的情況下,可打拉線,有排桿場地,使用條件在電桿使用范圍內,優(yōu)先采用了鋼材耗量少,施工方便且有運行經驗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電桿;在超過電桿使用條件,排桿、立桿、打拉線困難的地方及重要交叉跨越處、線路通道狹窄處,采用自立式鐵塔。所選桿塔見表8。83510135HSJ1892035032Z2351G30245E1443J832001/35135HSJ138092035012G5224435J1836G02035026254735ZS1338G292700041035EB12545Z3227435E1000814Z25412M2436635EJ1837000518262541935EJM187/86本工程采用的水泥桿塔共8種,分別為35EB11、35EZ1、35EZ11、35EZM1型直線桿和35EJ1、35EJ1I、35EJ12、35EJMI型轉角桿。這些水泥電桿為35千伏通用設計桿型,電桿一覽圖見附圖2。為了更好保護拉線,本工程UT線夾螺母采用防卸螺母加防卸套加普通六角螺母配置。電桿橫擔采用平面橫擔,電焊結構,分段用螺栓連接。為了方便運行,電桿橫擔及以上部分的螺栓均加扣緊式防松螺母(帶雙帽螺栓除外)。電桿接頭鋼圈采用BW9300重防腐涂料進行防腐。本工程采用自立式鐵塔共8種,分別是為35GZS1、35GZS11型單回直線鐵塔和35HSZ11雙回直線鐵塔;35GJJ1、35GJJ11、35GJJ2、35GJJ3、35GJJ13型單回轉角鐵塔和35HSJ13雙回轉角鐵塔,鐵塔一覽圖見附圖3。上述塔型已在許多工程中使用,運行情況良好。為防止螺栓松動,所有鐵塔地面以上8米內所有的螺栓、腳釘、接地引下線的連接螺栓采用防卸螺栓和防卸腳釘,鐵塔8米以上的所有連接螺栓加扣緊式防松螺母。所有鐵塔構件和螺栓、腳釘、墊圈等均應熱鍍鋅防腐蝕。所有連接板加勁板的焊縫高度不應小于板厚,構件須要彎曲者一律采用熱彎(火曲)。282基礎部分2821工程地質概況本工程沿線地質情況主要劃分為強風化巖石類地質和硬塑粘性土類地質,可塑粘性土類地質三類,無不良地質地帶。根據(jù)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2001年發(fā)布的中國地震動峰值參數(shù)區(qū)劃圖(GB183062001),本線路沿線地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4G,地震基本烈度按六度考慮。本工程沿線沒有跨越河流,地下水對基礎無腐蝕作用。2822桿塔基礎本工程鐵塔基礎擬采用掏挖式基礎為主,直柱大板式基礎為輔。山地丘陵地區(qū)配合全方位高低腿采用掏挖式基礎,該基礎施工簡單,混凝土耗量少,不破壞原狀土,可以降低工程造價,并對水土保持非常有利。本工程推薦采用基礎形式的使用方案見表9。935GZS1J351G2J351HSZ29通信影響本送電線路系中性點直接接地三相對稱系統(tǒng),為高可靠性線路。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對通信線路驗算,當送電線路發(fā)生單相接地故障時的電磁危險影響和輸電線路正常運行時的干擾影響。通過計算,本輸電線路對沿線的一、二級主要通信線路的危險影響和干擾影響都在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允許值以內。對沿線市、縣級電視差轉臺、轉播臺已滿足國標GBJ14390“架空電力線路、變電所對電視差轉臺、轉播臺無線電干擾防護間距標準”的要求。210線路節(jié)能設計本工程通過現(xiàn)場進行實地踏勘,調查影響路徑的障礙,優(yōu)化方案避開了沿途城鎮(zhèn)規(guī)劃區(qū)、大面積水產養(yǎng)殖場、采石場、磚廠、學校等主要障礙物及比較密集的房屋群,使得路徑走向更加合理,減少線路長度及跨越林區(qū)長度,減少跨越房屋量,更加方便施工和運行,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減小工程建設對人民群眾生活擾動的思想。導線的選擇主要是對導線經濟電流密度、允許發(fā)熱條件下線路極限輸送容量、表面場強、起暈電壓、電暈損耗、地面場強、可聽噪聲和無線電干擾的控制,應在滿足設計標準的前提下,使得設計方案最經濟、環(huán)保。本工程線路導線采用高導電率鋼芯鋁絞線,降低了線損。同鋁包鋼絞線和鋁合金絞線相比,鋼芯鋁絞線鋁線導電率最高,可以達到同等截面銅導線的6163,線損最小,能源利用率最高。送電線路的地線除用作防雷外,還有多方面的綜合作用,如降低不對稱短路時的工頻過電壓,減少潛供電流,作為屏蔽地線以降低電力線對通信線的干擾。為了防止電暈和渦流損失,導線懸垂線夾采用鋁合金材料制造的防暈線夾,防振錘采用符合線路要求的產品,其線夾采用鋁合金材料。金具為原電力部1997年修訂版電力金具產品樣本所列的金具型式。全部金具采取熱鍍鋅防腐措施。采用典型設計塔形,提高了防雷效果,減少了線路故障率。211環(huán)境保護目前,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環(huán)境惡化問題日趨嚴重,國家已把環(huán)境保護工作列為重點,加大力度進行環(huán)境治理。所以,如何解決在電力工程建設中所牽涉到的環(huán)境保護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在選線設計過程中特別重視對環(huán)境影響的問題。線路工程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是高壓走廊占有耕地、破壞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產生無線電干擾和可聽噪音以及地面附近的電場、磁場效應。為了最大程度的減少線路工程對地方的不良影響,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滿足電磁輻射防護規(guī)定GB87021988、城市區(qū)域環(huán)境噪聲標準GB309693、高壓交流架空送電線無線電干擾限值GB157071995等規(guī)定的標準;(2)選線時積極征求地方城建、規(guī)劃部門的意見,避開城鎮(zhèn)規(guī)劃區(qū)和居民區(qū),減少線路可聽噪音和電磁輻射對人民身體健康和正常生活的影響;(3)積極采用航測選線和GPS定位,優(yōu)化路徑,減少跨房,減少樹木砍伐,保護環(huán)境;(4)線路路徑盡量少占良田、耕地,盡量避開林場,以求減少對林區(qū)的砍伐和對植被的破壞;(5)為了減少植被的破壞,使用全方位高低腿和升高基礎,基本做到“零降基”,減少土石方開挖量;(6)在施工階段中塔基坑在基礎施工后盡量回填,少量余土堆置附近低洼處,并夯實,以防造成水土流失,作好護面和人工植被。基礎及線路施工的臨時道路,在施工完成后盡快復耕或復植。3配套間隔工程31工程概況(1)項目名稱酈家坪變35千伏間隔擴建工程(本工程為35千伏下花橋酈家坪變35千伏新建線路工程的配套間隔擴建工程)(2)變電站站址邵陽縣酈家坪鎮(zhèn)(3)變電站情況介紹35千伏酈家坪變電站規(guī)劃為2013年建設投運變電站。原可研建設規(guī)模主變壓器遠期26300KVA,一期16300KVA;35千伏出線1回(谷酈線),預留了3個35千伏出線間隔;10千伏按每臺主變出線4回。容性無功按每臺主變配一組容量1000KVAR的無功電容器組,一期11000KVAR。主接線方式35千伏采用單母線接線,10千伏采用單母線接線。電氣總平面布置35千伏戶外配電裝置布置在站區(qū)西南側,配電綜合室布置在站區(qū)東北側;10千伏生產綜合室布置在站區(qū)東北側,無功補償裝置布置在10千伏配電室的東北側。主變壓器構支架及設備基礎布置在10千伏配電室與35千伏構支架之間。變電站進站道路從站區(qū)東南側中部引入。配電裝置35千伏配電裝置、主變壓器、電容器采用戶外布置;10千伏配電裝置、二次保護設備采用戶內布置。35千伏配電裝置采用戶外軟母線AIS設備半高型雙列布置;35千伏線路、主變壓器出線采用架空出線。10千伏配電裝置采用戶內高壓開關柜單列布置,全電纜段出線。(4)本期建設規(guī)模新建35KV出線(下酈線)間隔一個。32電氣一次部分321系統(tǒng)方案本工程為110千伏下花橋變配套35千伏線路工程部分,將接至原35千伏下花橋變的35千伏線路改接至110千伏下花橋變電站,新建1回35千伏送電線路至35千伏酈家坪變。322電氣一次擴建規(guī)模新上35KV隔離開關(單接地)2組、新上35KV隔離開關(雙接地)1組、35KV出線斷路器1臺、避雷器3臺、35KV線路電壓互感器1臺。323電氣主接線35千伏電氣主接線維持原來的單母線接線形式,10千伏電氣主接線維持原來的單母線接線形式。324主要電氣設備選擇設計在設備的選擇中參考了國網采購ERP標準。35千伏斷路器35千伏斷路器選用SF6斷路器,其額定電流1250A,額定短路開斷電流為25KA,其額定熱穩(wěn)定電流(4S)為25KA,額定動穩(wěn)電流為63KA,斷路器配彈簧操作機構。外置干式電流互感器,額定電流比為2200/5A,準確級次為10P30/05/02S。35千伏隔離開關設計擬選用GW535型隔離開關,35千伏隔離開關的額定電流為1250A,額定熱穩(wěn)定電流(4S)為25KA,額定動穩(wěn)電流為63KA。35千伏避雷器設計擬選用Y5WZ51/134交流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電壓互感器電壓互感器選用電容式電壓互感器。導線選擇35千伏母線及出線間隔設備連接導線選用LGJ120/25。325電氣總平面布置及配電裝置本期擴建基本維持原有電氣平面布置不變,本期新上2U出線間隔設備以及1組分段隔離開關。詳見電氣總平面布置圖。326防雷接地(1)新增設備均在原設計防雷保護范圍內,本期不作變更。(2)根據(jù)運行單位反應,該站的接地電阻滿足要求,本期不需要進行接地網改造。本期只考慮新增設備可靠接地。327站用電及動力照明(1)站用電系統(tǒng)本期不作考慮。(2)動力照明本期不作考慮。328電纜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